3月8日上午,趙樂際委員長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3月8日下午和10日上午,上海代表團召開代表小組會議和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代表們一致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新成績,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一致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充分彰顯制度自信,推動國家根本政治制度深入人心
報告提出:“70年實踐告訴我們,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好制度,是能夠有效凝聚全體人民力量一道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好制度,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p>
對此,代表們感受深刻。蔣卓慶代表說,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深入學習和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重要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人大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和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眾聯系中的帶頭作用都得到充分彰顯,為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提供了堅強保障。
史耀斌代表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對人大工作的宣傳闡釋,講好中國人大故事,讓社會公眾和世界了解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使這項根本政治制度深入人心,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標志之一,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涵組成部分。
賈宇等代表說,人大工作報告貫徹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高舉旗幟、厲行法治、務實為民,體現了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生動展示了“中國式民主”的生命力。
弘揚法治精神,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科學完備
“堅持改革和法治并重,立法工作分量重、質量高、數量多,形成了改革推動法律制度創新、立法適應改革發展需求的良性循環?!睆垶榇砩钣懈杏|。
一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共審議法律案39件,通過其中24件,包括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4件、作出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4件。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著力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高質量立法服務高質量發展。
如何進一步加強新興領域立法成為上海代表團熱議的話題。權衡代表說,要加快人工智能、數字智能、大數據方面的立法研究,形成儲備性法律,通過法律規制、引導、支持新興領域發展。作為汽車行業的代表,劉懿艷代表建議,圍繞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持續完善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地理測繪等領域的法律法規。其實代表提出,人工智能立法要采取包容審慎的理念,采取漸進式的立法節奏,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先行立法,形成成熟經驗后再進一步向全國推廣。梅兵、陳達代表十分關注人工智能迅猛發展帶來的安全隱患,建議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對利用網絡技術編造傳播虛假信息,實施詐騙、誹謗、侵害肖像權、侵害企業商譽等行為,細化法律適用規則,加大懲處力度。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上國際舞臺,加強涉外法治建設備受代表關注。王瑞賀代表提出,涉外領域立法要堅持以開放型、改革型立法為主,反制型立法為輔,不斷增強法治自信。倪迪代表作為現役遠洋船長,建議加快推進船員法立法,以制度創新和規則引領,保障和推動我國從航運大國走向航運強國。程學源代表建議加快推進華僑權益保護立法工作,更好發揮僑務資源優勢。
民營經濟促進法同樣受到代表們的關注。湯亮、田軒代表說,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和弘揚企業家精神作出重要制度安排,必將為保障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支撐。顧軍代表建議,草案修改完善過程中要更加突出黨中央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重大方針和政策舉措,更加尊重民營企業家的意見建議,充分體現平等準入、公平競爭、同等保護的基本原則。
聚焦中心大局,不斷增強監督工作的實效和剛性
一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共聽取審議“一府一委兩院”21個報告,檢查5件法律實施情況,組織開展2次專題詢問、9項專題調研……代表們普遍感到,人大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發揮,監督工作更加精準、更有深度、更具民意、更富實效。
李海泳代表說,人大監督直面問題、直奔主題,監督檢查“組合拳”令人耳目一新,有效助力經濟回升向好。史耀斌代表說,全國人大常委會進一步深化拓展預算決策審查監督、國有資產管理監督、政府債務管理監督,有力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聚焦黨中央關于大力提振消費的重大決策,深入做好重點監督工作。”蔣卓慶代表建議,要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研促進消費面臨的困難瓶頸,有針對性地提出促進消費的意見建議,形成合力,堅定信心,穩定預期,助力經濟平穩運行,推動高質量發展。史耀斌代表建議,進一步加大各級人大常委會的工作聯系和合作,形成落實中央發展戰略的協同力量,在協同方式上不斷與時俱進、持續優化。許忠代表呼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推動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完善跨部門協作機制,嚴厲打擊侵權行為和犯罪行為,維護音樂市場公平競爭環境。
“制定學位法,為中國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40多年突飛猛進的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法治保障,是中國高等教育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倍】鼛X、印杰代表建議,適時對學位法的貫徹執行情況開展監督,把學位法落實好,使人才培養和國家需求更好契合,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發展的需求。顧祥林代表建議對高等教育法實施情況開展檢查,進一步優化高校類型、層次布局和學科布局,疏通科研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障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等。
堅持人民至上,支持和保障代表當好橋梁
一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辦5期代表專題學習班,邀請275名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召開5次列席代表座談會,邀請1100多人次代表參加立法調研、執法檢查、財政經濟工作監督等,約2700人次代表就常委會審議的28件次法律草案提出意見建議,統籌協調1600多人次代表參加“一府一委兩院”組織的活動。
“全國人大組織的專項培訓、日常視察調研等活動,對提升代表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非常有幫助?!敝苎喾即眢w會深刻。同樣感受深刻的還有劉懿艷代表,去年她參加了“加快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和培養卓越工程師”重點督辦建議工作,在辦理過程中切身感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代表議案建議辦理工作的高度重視,“切實把代表議案建議作為提高立法、監督質量的重要基礎,作為加強和改進各方面工作的重要依據”。張為代表說,基層立法聯系點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標志性實踐,10年間實現31個省、區、市全覆蓋,推動更多“接地氣” “冒熱氣”的金點子持續轉化為增進人民福祉的“金鑰匙”。張義民代表建議,要讓基層立法聯系點和代表家站點更好發揮作用,多聽民意、多聽百姓訴求,推動防范化解基層矛盾。
以落實新修改的代表法為抓手,更好發揮人大代表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不斷提高代表履職水平,密切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不負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成為代表們的共同心聲和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