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里對外展示著豐富多彩的中國民主實踐,心里面感到特別的欣慰和自豪。”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榮華第四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盛弘走上“代表通道”,向中外媒體分享中國民主的生動實踐。她表示,作為人大代表,要為國家建言獻策,在點點滴滴的履職工作中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辦好老百姓關心的一件件小事實事,為人民服務”。
問:您走上“代表通道”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您的底氣來自哪里?
盛弘:有機會走上“代表通道”,我感到很光榮、很興奮。在這么重要的場合,把我們基層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故事、通過民主的方法解決民生難題,以及多年來參與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的經歷對外進行傳播,我感到非常榮幸。我的底氣來自基層群眾和社區。我在社區已經工作14年,每天我都會和伙伴們走在社區里,看看公共區域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的,聽聽大家對于社區服務、小區管理還有什么所思所盼。眾人的事情眾人來商量。我們希望大家成為民生實事的提出者、參與者和受益者,希望更好地把老百姓的“金點子”轉化為民生實事的“金果子”。
問:大會期間,您提出了多項建議。您是如何結合工作實際和調研情況提出建議的?
盛弘:我所工作的虹橋街道古北榮華第四居民區不僅有涉外商品房小區,還有新型居住社區——人才公寓。服務好人才,就是服務好發展。2024年在虹橋街道指導下,我和小伙伴們聚焦人才公寓社區治理新課題開展調研。我們將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貫穿于古北的人才公寓治理之中,迅速成立黨的工作小組,發起“璟彩小伙伴”招募,通過線上線下聯動人才住戶參與到國際社區治理中來,讓他們從“看熱鬧”到“唱主角”,推動了人才與社區的雙向奔赴,讓商戶與社區深度融合,讓幸福觸手可及。
除了人才公寓治理,圍繞提振消費,我還組織了幾場座談會,傾聽了很多商戶和企業的意見,并專門請教了商務部門。圍繞家校社協同育人,我不僅請教了教育部門,還和學校老師、家長進行了溝通。
結合這些工作實際和調研,我在大會期間提出多項建議:針對如何提振消費、激活“煙火氣”,建議進一步拓展消費空間、創新消費場景,同時加強監管,讓大家愿意消費、放心消費。建議構建高效的家庭教育促進工作機制,加強互聯網+家庭教育課程的建設,進一步加強社區與學校、家庭的聯動,形成“家教社協同育人”機制。面對新的AI時代,建議將大模型更廣泛地運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復雜知識和最新政策,便利生活更美好。
問: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您認為代表應如何提升履職能力?
盛弘:本次大會修改通過的代表法對代表如何進一步履職提出了新要求。我覺得,代表首先要不斷提升學習能力。不管是國家的法律法規,還是更多來自交叉領域的知識,代表都要去學習,才有利于通過各種不同平臺去匯聚民意。參與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近十年對我幫助很大,我從了解立法是怎么回事,到認識來自不同行業、年齡的立法信息員,在一次次的調研和立法征詢會中提升能力。
其次,代表要積極參與活動。我不僅積極參加全國人大組織的各項調研、視察等活動,還積極參與監督和支持“兩高”工作。過去一年,我不僅參加了集中視察、最高人民法院走訪交流、調研座談會,還作為上海市高院的特約監督員參加了上海全市法院院長會議等活動。我作為“益心為公”志愿者,參加了“檢護民生——法治守護她權益”檢察開放日等活動,還直接旁聽了充換電柜消防安全行政公益訴訟的案件公開聽證,對檢察工作也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這對我在大會期間審議好“兩高”報告很有幫助。
第三,代表要提升聯動溝通能力。有些問題依靠單一部門、單一渠道可能難以解決,需要聯動各級人大代表集思廣益,在互相學習和溝通中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解。這需要代表善于溝通,有跨界思維,鍥而不舍地推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