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往往具有直擊人心的作用,在鄉村振興領域,當地的歷史文化也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如何在保留文化底色的同時,將其鍛造成一把促進發展的利器,鑄就推動振興的銅墻鐵壁,成為許多鄉村面臨的重大問題,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常平村在這一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樣本。
在巍峨壯麗的中條山腳下,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常平村以蓬勃的創新力量,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關公熱”。
近年來,常平村以“千萬工程”經驗為指引,堅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借助“武圣”關公文化提升鄉村競爭力,賦能旅游業,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大大激活了常平村的發展潛力,先后獲評“全國生態文化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運城市五面紅旗示范村”等榮譽稱號,成為鄉村振興的新樣板。
以文帶旅促振興
在全球華人所到之處,關公忠義文化幾乎如影隨形,已經融入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在運城市,乃至整個山西省,關公忠義文化不僅僅是一種精神文化的象征,更是一張聲名遠播、熠熠生輝的“金名片”,受到眾人追捧。
作為“武圣”關公的誕生與成長之地,常平村無疑擁有著得天獨厚、無與倫比的文旅資源。因此,常平村以關公文化為靈魂,精雕細琢“關公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致力于打造出一張耀眼奪目的關公文化名片,讓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有機會在這里深入感受關公文化的獨特魅力。
一條忠義街,連接起了關帝家廟與嶄新的常平村,景村一體、景村融合在常平村開出了鮮艷的花朵。除了關帝家廟景區,這里還有許多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等待著每一位游客去探尋、去體驗。
如今的常平村,已經煥然一新,處處洋溢著關公文化的氣息。忠義街、關帝家廟景區等一系列文旅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無論是吃住行,還是游購娛,常平村都能滿足。
這得益于常平村對文旅項目建設的高度重視與不懈努力,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文化底蘊,常平村創新性開展了旅游產品開發工作,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觀光游覽,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在“留得住”游客方面,常平村展現出了非凡的魄力。如今在常平村,游客可以在關帝家廟景區里,靜靜地聆聽關公的忠義故事,而后漫步忠義街。
忠義街上,每一處都讓人流連忘返。游客可以購買精美的關公系列文創產品,感受關公文創的獨特魅力。在“運城禮物”店,為家人、朋友選購禮物;在河東書局,品味河東大地悠久的歷史與獨特的文化魅力;在非遺雅集,參與研學活動,了解剪紙、木版年畫、掐絲琺瑯、陶藝等工藝;在“常平味道”美食街,品嘗地道的山西美食、運城風味……
常平村還努力打造舒適宜居的鄉村住宿環境,在住宿條件上精益求精。每個民宿小院都經過精心設計,既具備傳統園林的雅致感,又融入了現代生活的便捷性。在客房內部,智能管家系統、高端衛浴設施等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讓游客既能體會到詩意盎然的鄉村生活,又能擁有較好的居住體驗。
當然,讓游客享受到家的溫馨與舒適之余,休閑娛樂活動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環節。因此,在民宿內部,KTV、茶室、燒烤區、草坪游樂區、臺球廳、游戲機室、棋牌室、酒吧及時尚影院等設施應有盡有。這些豐富多彩的娛樂設施不僅豐富了游客的度假體驗,也讓他們感受到了常平村的熱情與活力。
常平村在延長文旅產業鏈、拓展關公文化品牌方面也做出了很大努力。村民們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建設了多個特色果蔬種植采摘園,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親身體驗農耕的樂趣和農業文化的魅力。此外,他們還進行了全新的嘗試,借助“鄉村e鎮”的優勢帶動作用,開辟了特色產品展銷陣地,多家電商企業入駐,引進了眾多帶貨主播和電商達人,為常平村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借由文旅產業的發展,常平村村民的幸福感也在不斷提升。村民們在這里安居樂業,享受和諧美好的鄉村生活,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幸福生活美夢成真,村民們內心十分滿足。“幸?!薄伴_心”等詞語成為村民脫口而出的贊美。村美民喜、村強民富的“常平故事”也在當地傳為一段佳話。
常平村深入挖掘關公忠義文化的時代價值,以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大大延長了關公文化的價值鏈條。通過精心打造度假村項目,常平村為游客提供了一個遠離城市喧囂、樂享自然美景、品味文化韻味的理想家園,也為村民提供了致富的新天地、生活的新樂園。
這一切努力,無不象征著常平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展示了其致力于打造多元化、高品質鄉村旅游目的地的決心與實力,也展現了其作為鄉村旅游新標桿的獨特魅力與無限潛力。
以文帶旅促建設
踏入常平村,往往會被這里濃郁的生態氣息和宜居環境深深吸引。這里綠樹成蔭、清風拂面,一條寬敞干凈的柏油路環繞在村莊周圍,吸引著游客深入探索這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
近年來,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著力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常平村掀起了一場“關公熱”。沒有改變的是,常平村村“兩委”始終急民所盼,將村民的幸福生活作為重要目標,致力于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為了達成這一奮斗目標,常平村全體村民齊心合力、攜手并肩搞建設,不遺余力地推進村莊整治與美化工程,將其打造成了一個令人向往的田園鄉村。
在環境整治方面,常平村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常平村對村內的老舊水網進行了全面維修與改造,既確保了村民飲用水的安全與衛生,更為文化旅游事業的長足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除了對水網系統進行全面改造升級外,還精心規劃并增設了現代化路燈系統,極大提升了村民夜間出行的安全性與便利性。同時,便民廣場的出現也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
“煤改電”工程也在常平村得到順利推進。村民們告別了煙熏火燎的傳統燃煤取暖方式,迎來了更加環保、經濟、安全的電取暖新時代。這一變革不僅顯著改善了村莊的空氣質量,還為村民提供了更加舒適、健康的居住環境,切實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
與此同時,常平村保潔隊伍秉承著“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工作要求,保證日常生活垃圾高效且及時清理,確保村莊空氣始終清新宜人,保證村落隨時以最好的面貌迎接游客的到來,村民們也得以享受整潔又美觀的生活環境。
近年來,常平村還積極響應國家環保號召,在村內大力推行垃圾分類制度,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耐心細致地引導每一位村民樹立環保意識,培養其科學分類的良好習慣,村民的愛村覺悟得到顯著提高,全體村民共同守護著常平村這個美好的家園。通過村內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村民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切實提高。
在鄉村治理方面,常平村同樣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常平村升級改造了黨群服務中心,該中心集黨建、宣教、文體、娛樂、便民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為村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同時,還完善了“三務公開”制度,確保了村務管理的透明與規范。通過開展各類評選活動,如“孝順媳婦”“最美家庭”等,成功營造了和諧向上的良好氛圍。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為常平村的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化傳承,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常平村深入挖掘關公忠義文化的時代價值,并將其融入文明鄉風建設工作的具體實踐中。通過舉辦關公文化節、開展關公文化講座等活動,村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關公文化的精髓和內涵,讓耳熟能詳的故事,融入村落深厚的人文底蘊。
此外,常平村還將傳承、弘揚關公忠義文化融入家風教育中,借助家訓的力量,引導子孫后輩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棟梁之材。這些舉措不僅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為常平村的文化繁榮注入了新動力。
常平村的鄉村振興實踐不僅為村里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只有深入挖掘自身文化資源,不斷創新旅游產品,提升服務質量,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推動鄉村經濟的繁榮發展。
在這片土地上,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常平村用實際行動助推鄉村全面振興。毋庸置疑,常平村正逐步成為一個充滿活力與魅力的田園鄉村。在這里,碧水青山將“詩意與遠方”融入日常,將美好呈現眼前。常平村的鄉村振興之旅,不僅是通向繁榮的康莊大道,更是一條滿載幸福的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