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非法出入境時被抓獲,自稱“被騙至境外的受害者”。在落入法網的同伙指認其為電詐團伙頭目后,他的罪行浮出水面,最終獲刑12年半。
2020年春節期間,林某中開著一輛奔馳牌轎車回到老家福建省安溪縣。在鄉間老屋,林某中邀同鄉前來喝酒聊天。除了炫耀停放在院子里的奔馳車,他還吹噓自己是東南亞某電子商務公司的業務經理,深受老板賞識。同鄉都對林某中刮目相看。
安溪縣人程某一度與林某中形影不離。2015年他們在廈門因“詐賭”被公安機關處罰,之后程某回了老家。林某中這次回鄉后,程某前來重敘舊情。他從林某中的皮包里拿香煙時,不經意間看到一份車輛租賃合同,上面記錄的車型正是林某中開回來的奔馳。林某中見穿幫了,索性把自己的計劃向程某和盤托出:“我在緬甸的電詐公司給一個姓許的‘老板’幫忙,這次是帶著招募人員的任務回來的。我把自己包裝為成功人士,目的是吸引更多人。”
程某當即表示,愿意跟著林某中干,并問自己能擔任什么職務。林某中許諾讓他當主管。在林某中和程某的鼓動下,王某、何某等多名無業人員決定跟著他們“出國發財”。
2020年2月下旬,林某中安排路線,包了一輛小客車,將這些人帶至中緬邊境。接著,林某中帶隊徒步穿越邊境,先走山路再乘車,最終抵達緬甸某地。林某中的“老板”名叫許某源,他見林某中一下子帶來這么多人,立即給了他“分公司經理”的頭銜。林某中遂任命程某為主管,讓王某擔任組長,何某等人成為組員。
2020年6月,林某中在云南省某縣非法入境時被抓獲。他隱瞞了準備返回安溪縣再次招募人員的事實,還裝成受害者向民警哭訴:自己受所謂高薪的誘騙,到了緬甸才發覺不對勁,于是找機會逃了回來。
由于警方沒有其他證據,林某中僅被罰款4000元。之后林某中找地方藏匿了一段時間,后于2021年10月返回安溪縣又招了一批人。他們從云南某地出境前往緬甸某地,從事電詐犯罪活動。
林某中負責的電詐窩點有一套操作流程。他從許某源那里領取了十多部手機和一臺電腦,先對主管程某和組長王某進行培訓。林某中還購買了大量社交平臺賬號,發放給程某和王某,并提供話術指引。
經過培訓,程某和王某很快掌握了要領,繼而開始對何某、陳某等人進行“養號”培訓。為提高賬號的“可信度”,包括程某在內的團伙成員用手機從電腦端下載有關餐飲、奢侈品、高爾夫球場的素材,在社交賬號上發布。他們將自己包裝為成功人士,“養號”成功后就將賬號交給組長王某,然后主管程某再給他們派發新的賬號。從2020年7月到2021年9月,程某等人總計“養號”2600多個。
這伙人利用賬號假扮成功人士與國內的一些女子談情說愛,騙取信任后即誘騙這些女子在虛擬平臺上投資,再通過控制后臺的方式讓對方無法提現,進而騙取錢財。林某中按照詐騙既遂金額的10%提成;程某和王某每人均按詐騙既遂金額的5%提成;陳某等人均分詐騙既遂金額的20%;其余詐騙所得上交許某源。
2020年12月上旬,陳某自稱“張某”,與河南新鄉女子萬某聊天培養感情。一個星期后,該詐騙窩點遷移,陳某因故滯留在原地,后與該電詐團伙斷了聯系。12月中下旬,林某中讓何某接替陳某之前的人設,繼續假扮“張某”與萬某培養感情。2020年12月18日,萬某在何某的誘導下開始投資于某平臺。至12月29日,在短短11天時間內,萬某共計損失67.09萬元。2021年1月14日,該電詐團伙成員王某稱“張某”犯事了,需要錢疏通,借此詐騙萬某8.5萬元。
2023年5月初,林某中返回國內招募人員未果,于5月20日再次非法出境時被抓獲。這次他故伎重演,自稱是從境外電詐窩點逃出來的“受害者”,之所以要出境,是想去營救同鄉。林某中沒想到的是,受害者萬某之前已經報案。與電詐團伙斷聯的陳某在返回國內后被抓獲,供出了作為電詐團伙頭目的林某中。公安機關對林某中采取了網上追逃措施——此番他撞上槍口,編造再多的謊言也無濟于事。
2023年11月,程某、王某等人返回國內自首,與陳某并案處理。
2023年12月,河南省新鄉市衛濱區人民檢察院以犯詐騙罪、偷越國(邊)境罪,單獨對林某中提起公訴。檢察機關指控,2020年至2021年期間,被告人林某中在未取得出入境手續的情況下,違反國(邊)境管理制度,多次單獨或伙同他人從云南省某地非法出入境。其行為構成偷越國(邊)境罪。被告人林某中在緬甸充當電詐窩點負責人,指使同伙誘騙受害人在虛擬平臺上投資,詐騙金額巨大。
一審中,公訴機關當庭出示了同案犯何某等人的供述及筆錄,證實在電詐團伙中林某中系頭目,管理團伙成員,提供場地和平臺。該團伙于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先后兩次詐騙河南新鄉女子萬某67.09萬元及8.5萬元。
2024年3月5日,衛濱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林某中犯偷越國(邊)境罪、詐騙罪,兩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13年6個月,并處罰金10.5萬元。
一審宣判后,林某中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另查明:林某中上訴期間,其家人代為退賠被害人萬某經濟損失6萬元;萬某出具了書面諒解意見。
林某中在二審法庭上表示認罪認罰。其辯護人稱,林某中協助電詐團伙幕后“老板”許某源犯案,在量刑時應當予以考慮;詐騙萬某8.5萬元系王某所為,且詐騙款項被王某獨吞,未牽涉林某中;林某中自愿認罪認罰,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6萬元,取得被害人諒解,依法應當從寬處理;林某中偷越國(邊)境的行為被公安機關行政處罰過,本案量刑時應當考慮從輕處罰;林某中構成自首,應從輕處罰。
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林某中違反國(邊)境管理法規,偷越國境,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偷越國(邊)境罪;林某中在境外電詐犯罪團伙中擔任負責人,針對中國公民實施詐騙,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經查,林某中曾因非法出入境被抓獲并受到行政處罰,其故意隱瞞與他人結伙偷越國境到緬甸參與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事實,且被處罰之后不思悔改,再次偷越國境從事詐騙活動,這足以認定林某中偷越國境情節惡劣。原判對其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并無不當,但林某中被行政處罰的罰款可折抵罰金。
根據同案犯的供述,林某中在電詐團伙中屬于負責人,管理團伙成員。原判根據林某中在團伙中的地位、作用予以量刑,并無不當。
根據公安機關的說明,林某中系非法出境時被抓獲,且再次隱瞞實施境外電詐行為的事實,故其不構成自首。
本案受害人損失金額中的8.5萬元雖系王某獲得,但其受林某中管理,且詐騙所使用的工具、話術均系團伙提供,故對該部分詐騙金額,林某中作為團伙負責人應當承擔責任。原判考慮該部分犯罪金額對林某中判處刑罰,并無不當。
二審期間,林某中近親屬自愿代林某中退賠被害人經濟損失6萬元,并取得被害人諒解,可酌情對林某中從輕處罰。林某中自愿認罪認罰,應當從寬處理。
2024年12月12日,河南省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的終審判決作出部分改判:林某中犯偷越國(邊)境罪,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10萬元。兩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2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0.1萬元。責令林某中與同案犯王某、何某共同退賠被害人經濟損失。
編輯:姚志剛" "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