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獨孤師仁墓志》與唐初政局

2025-04-01 00:00:00梁雨昕
唐都學刊 2025年2期

摘 要:獨孤師仁仕宦經歷與唐初中央政局的變化緊密關聯。獨孤師仁于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出使吐谷渾,關于此次出使的背景與目的,史書及墓志均缺載,結合李寬碑志、唐平吐谷渾后兩國關系及該時期吐蕃崛起的背景,推測師仁此次出使與是年李寬征討吐谷渾內部親吐蕃勢力及次年弘化公主和親有關。貞觀末年,獨孤師仁任玉華宮留守,隨后玉華宮、翠微宮被廢為佛寺。傳統觀點認為廢宮為寺是為祈福,但此舉背后可能還包含了唐高宗試圖走出“貞觀光環”的意圖。顯慶四年(659),獨孤師仁以正四品的身份檢校屯營,與貞觀時期屯營將領品級相比顯著下降,折射出此期屯營地位或有所下降,而這與顯慶、龍朔年間高宗牢固掌握最高權力密切相關。

關鍵詞:《獨孤師仁墓志》;吐谷渾;廢宮為寺;屯營;中樞政局

中圖分類號:K2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300(2025)02-0034-08

收稿日期:2024-10-31

基金項目: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委托項目):“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匯編·陜西卷·隋唐五代篇”(2024SXWT04);西北大學2024年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培育項目:“中晚唐京西北藩鎮建置研究”(YB2024004)

作者簡介:梁雨昕,男,陜西西安人,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陜西省高校青年創新團隊“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創新團隊”成員,主要從事唐代政治史、石刻文獻研究等。

《獨孤師仁墓志》2012年出土于西安市,據墓志記載,志主生于隋煬帝大業八年(612),卒于唐高宗顯慶四年(659)。根據墓志記載,獨孤師仁去世于顯慶四年,享年四十八歲。按照古人用虛歲的習慣,則師仁當生于隋煬帝大業八年。但據《舊唐書·列女·獨孤師仁乳母王氏傳》記載:“時又有獨孤武都,謀叛王世充歸國,事覺誅死。武都子師仁,年始三歲,世充以其年幼不殺,使禁掌之。”參見劉昫《舊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5139-5140頁。按《資治通鑒》將獨孤武都為王世充所殺事系于武德二年(619)正月。參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187“唐太宗武德二年正月”條,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5948頁。是年師仁三歲,則其當生于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

筆者曾對《獨孤師仁墓志》進行錄文及初步研究參見梁雨昕《新出唐〈獨孤師仁墓志〉相關問題研究》,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三十八輯,三秦出版社2024年版,第386-404頁。,但仍有未盡之處。首先,獨孤師仁曾于貞觀十三年(639)奉敕出使吐谷渾,但此次出使不見于傳世文獻,志文所記既可補史傳之闕,同時提示我們關注貞觀九年(635)唐平吐谷渾之后及同時期吐蕃崛起的背景下,唐、渾、蕃三方關系的變動。其次,貞觀二十三年(649)及永徽元年(650),獨孤師仁曾任玉華宮和萬年宮(九成宮)留守,永徽二年(651),太宗朝最為重要的行宮之二——玉華宮與翠微宮就被廢為佛寺,將這種變動置于唐高宗統治初期的君臣權力爭奪背景下,可對以上調整的目的做出與以往不同的解讀。最后,顯慶二年(657),獨孤師仁以左衛翊衛一府中郎將(正四品下)的身份檢校屯營,與以往南衙諸衛將軍或大將軍兼任屯營統帥相比,出現了明顯的變化,背后原因值得深究。本文擬對上述三個問題試做分析,不當之處,尚祈方家指正。

一、貞觀十三年唐與吐谷渾關系發微

貞觀九年唐平吐谷渾之后,史書對雙方關系的記載著墨不多,有限的記載中也是以吐谷渾前來朝貢及諾曷缽與弘化公主聯姻為主,據此,學界一般認為貞觀九年后唐渾關系是和平與友好的。但是結合李寬碑志中記載的李寬曾率軍擊吐谷渾[1],可知這一時期唐渾關系在和平友好的主流之外,還有紛爭的支流。那么獨孤師仁貞觀十三年的出使動機為何,出使一事與李寬擊吐谷渾存在怎樣的聯系?需要強調的是,考慮到獨孤師仁此時的年齡及官品,此次出使其當為副使或隨從,正使為誰史籍闕如,尚有待于新資料的發現。

隋末唐初,吐谷渾坐大,威脅西北邊疆。貞觀八年(634),吐谷渾扣押唐朝的使者趙德楷、安附國等人,唐太宗借故下詔對吐谷渾發動全面進攻。貞觀九年閏四月,唐軍擊破吐谷渾主力;五月,唐軍深入吐谷渾腹地,擒吐谷渾名王,吐谷渾滅國。五月乙卯,太宗下《原吐谷渾制》,復吐谷渾國,封投降唐朝的伏允之子慕容順為西平郡王、趉胡呂烏甘豆可汗,同時命李大亮率領數千精兵為慕容順聲援,助其穩定吐谷渾國內局勢。盡管如此,當年十二月,慕容順還是因國內根基不牢,為其部下所殺,太宗又派遣侯君集率師安撫。貞觀十年(636)三月,太宗下《宥吐谷渾制》,封諾曷缽為河源郡王、授烏地也拔勒豆可汗,以淮陽王道明為使者持節冊拜、賜以鼓纛。吐谷渾請唐朝頒歷、奉行唐朝年號并遣子弟入侍;同年十二月壬申,諾曷缽入朝覲見。貞觀十三年十二月乙丑,諾曷缽再度來到長安,迎娶弘化公主。

除此之外,李寬的神道碑和墓志又記載了此時唐渾關系的相關細節:“十三年,以破吐渾功加上柱國”[1],同年十二月,李寬被任命為交河道行軍副總管,為侯君集之副,共同進討高昌。由此可證李寬大破渾賊必然在貞觀十三年年底之前。胡可先、徐煥認為此處當理解為李寬在貞觀九年隨李勣按:李勣未參與唐征討吐谷渾之戰,當為作者將李靖誤作李勣。破吐谷渾有功,但遲至十三年方被授上柱國,[2]123李軍認為“貞觀九年之役距李寬授勛上柱國時間太久,恐未確”[3]102。

筆者結合傳世文獻與石刻文獻記載,爬梳出參與貞觀九年唐平吐谷渾戰爭的人員,目前可知除上文提及的李靖與五總管之外,尚有牛進達、劉德敏、薛萬均、薛萬徹、契苾何力、執失思力、薩孤吳仁、曹欽、曹通諸人,

學者認為曹欽墓志中的昆山道總管、大將軍等為虛指,但曹欽參與了唐平吐谷渾之戰當無誤。參見樊英峰、胡元超《唐曹欽墓志本事索隱》,收入《乾陵文化研究》(第8輯),三秦出版社2014年版,第409-410頁。但以上十四人的史傳或碑志中均未提及貞觀十三年太宗有酬平吐谷渾之功的封賞行為。由此可證李軍的推斷當不誤。

貞觀八年,松贊干布遣使朝見,太宗遣馮德遐入蕃下書臨撫,松贊干布遣使者隨馮德遐入朝并請求聯姻,被太宗拒絕,吐蕃使者詐稱唐朝拒絕的原因是吐谷渾王從中作梗。吐蕃遂于貞觀十二年(638)擊吐谷渾,“吐谷渾不能支,遁于青海之上,以避其鋒,其國人畜并為吐蕃所掠”[4]5221。吐蕃擊敗吐谷渾后,陳兵于松州邊境,威脅唐朝與之聯姻。松州都督韓威輕敵,反為吐蕃所敗,“邊人大擾”。太宗方命侯君集等四總管率軍擊吐蕃,雖然唐朝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但也同意了與吐蕃和親。這一系列事件或多或少動搖了唐朝在西部、西南部邊境的威信,并很有可能導致吐谷渾內部分化出“親唐派”與“親蕃派”。貞觀十五年(641)吐谷渾丞相宣王詐稱祭山神,將襲弘化公主并欲劫諾曷缽等奔于吐蕃,就是吐谷渾內部分化的體現。因此,李軍揭示出“李寬貞觀十三年所征討的吐谷渾,很可能是脫離于諾曷缽實際控制,從而依附于吐蕃的吐谷渾部落”[3]102-103。李寬此次出兵與前期李大亮、侯君集率軍鎮撫一脈相承。

唐朝為了穩定吐谷渾政權,除了軍事上的支援,還應有政治上的安撫與交涉。此類舉措前有貞觀九年李道明持節冊拜諾曷缽,后有貞觀十五年諾曷缽奔鄯州后太宗遣唐儉、馬周持節慰撫。據此推測,獨孤師仁貞觀十三年的出使當與李寬破吐谷渾“親蕃派”有聯系。

獨孤師仁此次出使的目的從志文用語中也可窺見一斑。志文云“乘軺佇專對之詞,越境寄延華之節”。專對,即獨對[5],在唐代墓志文中常與出使相聯系。“延華”在唐人墓志中常指與皇家貴胄聯姻。由此似可推測,獨孤師仁此次出使的另一任務即安緝吐谷渾全境與商議公主和親的相關事宜。關于弘化公主與諾曷缽和親的時間,傳世文獻與《大周故西平公主墓志》存在分歧。經學者辨正,《舊唐書》等文獻所記的貞觀十四年(640)無誤,而弘化公主墓志中的貞觀十七年(643)當為誤記。夏鼐《武威唐代吐谷渾慕容氏墓志》,刊于氏著《考古學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3-235頁。周偉洲《吐谷渾墓志通考》,載于《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9年第3期,第65-79頁。

概言之,自貞觀九年唐平吐谷渾、貞觀十年諾曷缽繼位之后,吐谷渾國內局勢趨于穩定,唐渾關系的主流是和平與友好。但是隨著吐蕃的崛起、唐蕃松州之戰的爆發及吐蕃擊吐谷渾,吐谷渾內部分化出了一派親吐蕃勢力,這一勢力逐漸膨脹以至于貞觀十五年甚至可與諾曷缽分庭抗禮。在此背景下,發生了貞觀十三年李寬率軍討伐吐谷渾中的親蕃派及獨孤師仁出使吐谷渾,獨孤師仁此次出使的任務當有二:其一為安撫諾曷缽,表明唐朝對諾曷缽的支持與聲援;其二是與諾曷缽商定吐谷渾迎娶唐朝公主的相關事宜,為當年年底諾曷缽至長安迎親做準備工作。由此,志主作為唐朝特使,在唐渾和親的關鍵時刻出使,史書闕載,志文正可補史書之闕。隨著弘化公主入吐谷渾,唐與吐谷渾的友好關系進一步鞏固,此后十余年間吐谷渾朝貢不絕,太宗去世后,雕諾曷缽等君長像立于昭陵。

二、廢宮為寺與永徽政局

獨孤師仁貞觀二十三年任玉華宮留守,兩年后,永徽二年,玉華宮被廢為佛寺。此正可與史書相互印證,確定唐初有關離宮的廢棄時間,進而探明永徽初年的政局。因據《舊唐書·高宗紀》記載:永徽二年“九月癸巳(初三),改九成宮為萬年宮,廢玉華宮以為佛寺”[4]69。與此同時,翠微宮亦被廢為佛寺。

《新唐書》記翠微宮被廢為佛寺的時間為元和中,冉萬里將此時間提前至肅宗乾元二年以前。參見冉萬里《唐代舍宮為寺考略》,載于《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第83-84頁。詹宗祐結合《法苑珠林》“暨乎恭膺寶位,慶祚惟新,思罔極于先皇……先帝所幸之宮翠微、玉華,并舍為寺”等文獻的記載及玉華宮被廢為佛寺的時間,將翠微宮改為佛寺的時間進一步提前至高宗永徽二年。參見詹宗祐《〈新唐書〉糾謬二則》,載于《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4期,第34-35頁。高宗同時對貞觀朝最重要的三座離宮做出密集調整,很難不引人注目。唐代舍宮為寺、舍宅為寺的現象早已為學者所關注,積累了豐厚的研究成果。相關研究成果的回顧參見陳瑞霞《唐代皇家功德寺研究》,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碩士學位論文;呼嘯《隋唐時期舍宅為寺現象研究》,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碩士學位論文。關于翠微宮、玉華宮被廢為佛寺的目的,一般認為是高宗為太宗薦福,劉淑芬《玄奘的最后十年(655—664)》,載于《中華文史論叢》2009年第3期,第66頁;穆渭生《唐玉華宮興衰考略》認為此舉“既申示了新君‘敬天明德’的施政方針,又寄托了人子思親追福的仁孝之心”,載于《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第88-91頁。但筆者以為未必盡然,下文擬結合唐代皇室薦福的慣常舉措及永徽時期高宗與長孫無忌、褚遂良的權力之爭,加以分析。

翠微宮作為太宗生前行幸的最后一座離宮及去世之所,天然具有不同尋常的象征意義;而玉華宮對暮年的太宗而言,也是一個令其悲欣交集之地。

《舊唐書·太宗紀》云:“貞觀二十二年(648)二月乙亥(二十四日),幸玉華宮……十月癸亥(十六日),至自玉華宮。”在此期間,六月癸酉(二十四日),蕭瑀去世,太宗“聞而輟膳”[4]2404;七月癸卯(二十四日),房玄齡去世,病危之際,太宗“累遣中使候問。上又親臨,握手敘別,悲不自勝”[4]2467。間隔一個月,太宗連續損失兩位重臣,無疑加劇了太宗對生命流逝的焦慮,在此之前,五月,太宗“使方士那羅邇娑婆于金飚門造延年之藥”[4]61。

在這種焦慮心態下,太宗開始向佛教尋求慰藉。六月,“敕追(玄奘)法師赴宮。……既至,見于玉華殿,甚歡。”[6]137太宗與玄奘此次會面所談的內容無疑反映了太宗晚年的心境與訴求:

(貞觀二十二年七月)帝少勞兵事,纂歷之后又心存兆庶,及遼東征罰,櫛沐風霜,旋旆已來,氣力頗不如平昔,有憂生之慮。既遇法師,遂留心八正,墻塹五乘,遂將息平復。帝因問曰:“欲樹功德,何最饒益?”法師對曰:“……弘法由人,即度僧為最。”帝甚歡。

秋九月己卯,詔曰:“……京城及天下諸州寺宜各度五人,弘福寺宜度五十人。[6]153

這兩段史料最為核心的問題是太宗有“憂生之慮”并向玄奘詢問積累功德的方法。實際上,太宗至遲到貞觀二十一年(647),已開始服用丹藥,同時也向佛教尋求精神上的安慰。那么太宗的“憂生之慮”從何而來?除了重臣愛將相繼去世和晚年的疾病困擾,還可能與太宗晚年憂懼其武德九年(626)逼父禪位、弒兄殺弟的“報應”有關。這可以從貞觀二十三年四月太宗在翠微宮與玄奘法師談論的內容中窺得端倪:

既至,處分之外,唯談玄論道,問因果報應……帝深信納,數攘袂嘆曰:“朕共師相逢晚,不得廣興佛事。”……至五月己巳(二十六日),微加頭痛,留法師宿宮中。庚午(二十七日),帝崩于含風殿。[6]157-158

此時太宗對“因果報應”的興趣,可能源于其晚年對“玄武門之變”的回憶。《朝野僉載》記錄了一則“太宗入冥”故事:

太宗極康豫,太史令李淳風見上,流淚無言。上問之,對曰:“陛下夕當晏駕。”太宗曰:“人生有命,亦何憂也。”留淳風宿。太宗至夜半,奄然入定,見一人云:“陛下暫合來,還即去也。”帝問:“君是何人?”對曰:“臣是生人判冥事。”太宗入見,冥官問六月四日事,即令還。……[7]

張鷟所記簡短,而該故事在民間流傳的過程中被豐富、細化,最終成為敦煌文書S.2630中展現的樣貌。據卞孝萱先生分析,“太宗入冥”故事產生于武周代唐初期,而“《僉載》供文人閱覽,《記》(敦煌本)在民間傳播”,

[8]二者在對太宗的情感傾向上有明顯不同。但無論如何,看似荒誕不經的“太宗入冥”故事反映了隨著佛教進入中國的因果報應思想是何等流行,貴為皇帝依然不能免除被冥界判官審判。我們可以由此反推,“因果報應”思想與新的冥界觀念毫無疑問地會對太宗產生影響,進而導致其在晚年回憶玄武門之變時產生對弒兄殺弟的“報應”的憂慮。事實上,太宗對起居注、實錄中如何記載與評價玄武門之變早已表現出高度關注,貞觀九年十月,高祖去世后不久,太宗就提出要看《起居錄》,此后又有兩次提出同樣的要求。如果說查看起居注是太宗出于理性的考慮,那么“因果報應”思想導致的“憂生之慮”促使其請玄奘借佛法為之帶來心靈上的慰藉,則屬感性的需要。

從“憂生之慮”到度僧以樹功德,以至于去世前一晚仍留宿玄奘于宮中,可見太宗晚年的憂慮心態,而玄奘在玉華宮、翠微宮中借佛法給予太宗很大的安慰。因此二宮對高宗來說,應當有著特殊的象征意義。換言之,玉華宮、翠微宮有理由成為高宗舍宮為寺、追薦太宗的選擇。接下來需要討論的,則是玉華宮(寺)與唐代其他“舍宮為寺”的寺院的異同,以及高宗對這兩座寺院的態度。

據學者統計,唐代舍(廢)宮為寺有五例:貞觀元年(627)或三年(629),通義宮被舍為興圣寺;貞觀六年(632)后,慶善宮被太宗舍為慈德寺;據冉萬里研究,太宗于貞觀五年在慶善宮西百步為穆太后建慈德寺,又有貞觀六年太宗于慶善宮宴飲的記載,可證貞觀六年時慶善宮尚未成為慈德寺的一部分。但據《長安志》及《類編長安志》記載,慶善宮后確被廢為慈德寺,只是具體時間不詳。冉萬里《唐代舍宮為寺考略》,載于《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第82-87頁。貞觀十年,舍太和宮為龍田寺;永徽二年,玉華宮被廢為玉華寺、翠微宮被廢為翠微寺。[9]

首先,值得關注的是,史籍中明確稱玉華宮是被廢為佛寺,《舊唐書·高宗紀》記載:永徽二年“九月癸巳(初三),改九成宮為萬年宮,廢玉華宮以為佛寺”[4]69。如所周知,《舊唐書》唐武宗以前的本紀多系實錄節略而成,實錄又是由史官根據起居郎所記的起居注和起居舍人所編的制、誥、德音撰修的。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在高宗的詔書中很可能就是將玉華宮“廢”為佛寺而非“舍”為佛寺。前文已經言及翠微宮大概率是與玉華宮一起調整為佛寺的,那么翠微宮或許也是被“廢”為佛寺的,只是不知何故被唐代史官在修《高宗實錄》或五代史臣修《唐書》時遺漏掉了。“舍”與“廢”所蘊含的情感差別是顯而易見的,“舍宮為寺”才是通行的說法。《廣弘明集》卷28收錄的《造興圣寺詔》明確稱:“……通義宮皇家舊宅……宜舍為尼寺,仍以興圣為名。”[10]329下欄此外,唐代大量官員貴族舍宅為寺,而不聞廢宅為寺,也可作為旁證。因此,永徽二年唐高宗“廢玉華宮以為佛寺”的說法頗為蹊蹺。

其次,據《辯正論》卷4《十代奉佛篇》記載,貞觀十年,太宗為高祖舍太和宮為龍田寺,并“送太武皇帝及主上等身夾纻像六軀,永鎮供養”[10]514上欄。武德八年(625),高祖營建太和宮;貞觀九年,高祖去世;次年,太宗將太和宮舍為龍田寺為高祖薦福,并供養高祖等人等身夾纻像六座以為紀念。貞觀五年(631),慈德寺建成,雖然太宗在慈德寺為其母做過什么薦福活動我們已不得而知,但其至少曾于貞觀六年(632)九月及貞觀十六年(642)十一月兩度前往慶善宮。然而,揆諸史書,永徽二年高宗將玉華宮、翠微宮廢為佛寺后,目前可見的史料沒有記載高宗進行過任何追薦舉措,甚至不曾前往兩地。

再次,玉華寺與翠微寺所處的位置及與長安的距離也值得我們關注。據學者研究,唐代皇帝用于追薦的寺院,基本都位于長安或洛陽城內,而追薦行為本身又蘊含著宣揚孝道、穩定社會秩序、鞏固統治的目的。追薦儀式本身已成為皇帝的一種“表演”形式,那么這種儀式自然是被越多人看到、甚至參與其中,效果越好。顯而易見,玉華寺、翠微寺遠離長安的位置并不能滿足這種需求。綜上所述,玉華寺、翠微寺是高宗為太宗薦福所用,略顯牽強。

此外,劉淑芬已經詳細論述了玄奘晚年因與輔政舊臣的關系而被高宗疏遠、遷居玉華寺、形同貶謫的艱難處境。她指出,顯慶四年(659),玄奘上表請至玉華寺譯經,是以自貶求得自保,兼有遠離京師以避禍的意味。玄奘在玉華寺譯經時的待遇亦不如前,不僅有衛士五人防守,隨他同去的譯經僧也要定期回長安述職,實際上是處于被監視之下。玄奘在玉華寺譯經期間,高宗對之不聞不問,特別是其摔傷臥疾,一直到他去世之前的半個多月(正月十三日至二月五日),都沒有醫生前來診病。玄奘圓寂后,玉華寺譯場被解散,玄奘帶到玉華寺的梵本送回慈恩寺。[11]倉本尚德指出,“呂才事件”后,玄奘深感危機,從而更加主動地尋求與高宗和武后建立良好關系,這種努力在顯慶元年上半年初見成效,但當玄奘提出讓十一月出生的皇子李顯出家時,雙方的關系開始顯現出裂痕。[12]如果玉華寺是高宗為太宗薦福所用,地位當如弘福寺、大慈恩寺等,那么玄奘就不會自請入玉華寺、以自貶求自保,高宗也不會允許玄奘前往玉華寺。

概言之,無論是高宗從未在玉華寺、翠微寺進行過薦福活動,還是顯慶四年后高宗對居于玉華寺的玄奘的刻意冷落,都可以證明高宗廢玉華宮、翠微宮為寺不是為了給太宗薦福。其真實目的或可結合永徽時期的政局求之。

貞觀二十三年,太宗去世前,以后事付長孫無忌與褚遂良,令其善輔高宗,二人成為事實上的顧命大臣,但是,在高宗即位后,永徽初,高宗與二人的關系就出現了裂隙。孟憲實指出,高宗即位之初,就通過命群臣極言得失,群臣卻礙于掌權的長孫無忌而反應冷淡的事件,感受到了來自長孫無忌等人的壓制力量。此外,在高宗即位的第一年,李弘泰誣告長孫無忌謀反、韋思謙彈劾褚遂良賤買史訶丹宅地而導致褚遂良左遷同州刺史,太宗留下的兩位顧命大臣先后遭到攻擊,永徽初年政局的不穩定可見一斑,而這背后是高宗試圖擺脫輔政大臣控制、走出貞觀朝“政治陰影”的努力。[13]永徽六年(655)至顯慶四年,高宗開始對貞觀舊臣進行了徹底清洗。

有鑒于此,若我們將永徽二年高宗對貞觀朝三座最重要的行宮的調整納入君臣權力之爭和高宗走出“太宗光環”的解釋框架,不難對這一系列的密集調整做出新的解釋。如果說將九成宮改名為萬年宮,寄托著晉州連續地震背景下高宗對長治久安的期盼,尚屬中性的舉措,那么廢翠微宮、玉華宮為佛寺并且沒有任何薦福舉動,或可解讀成高宗對太宗、對貞觀朝的“反叛與出離”。如前文所述,翠微宮、玉華宮是太宗最后前往的兩座離宮,也是太宗晚年長時間停駐之所,在一定程度上成為長安之外的政治中心,這一點由設置留守也可證明。同時,玄奘與佛教在這兩處離宮對太宗的“憂生之慮”給予了有效的精神慰藉。在一定意義上,翠微宮與玉華宮可以被認為是貞觀朝的政治象征。因此,高宗此舉是對兩位輔政大臣宣示自己權力的表現,暗含著高宗對新朝、新君的強調,對輔政大臣權力膨脹的警告。

三、北門屯營地位變遷與龍朔政局

據志文記載,顯慶四年,獨孤師仁“轉左衛勛衛一府中郎將,別敕北門領屯營”。同年五月,師仁就去世于長安延康里之私第。此前,顯慶二年,師仁的散官為定遠將軍(正五品上)、職官為左衛翊衛一府中郎將(正四品下)。對于師仁兼領屯營,志文贊云“任重中權,儼軍容于五校;謀苞上略,肅戎律于千廬。已佩呂虔之刀,且執揚雄之戟。屯營寄切,兵權任重,處心膂之要,擇股肱之才。事屬親賢,咸歸碩望”。排除墓志文中褒揚志主的習慣,獨孤師仁以正四品下的左衛勛衛一府中郎將領屯營這一任命的確頗不尋常。

如所周知,北門禁軍在唐代前期政局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多次政變都與之相關,特別是玄武門之變后,唐太宗加強了北門屯營的力量、提升了其統帥級別。但是到了唐高宗顯慶年間,以正四品下官員領屯營,顯得格外與眾不同。關于北門屯營的沿革、建制、作用等,學者已有較充分的討論,但囿于材料,似未關注到唐高宗顯慶、龍朔年間屯營統帥品級存在一次短暫但顯著的變化,筆者嘗試以獨孤師仁檢校屯營事件為線索,排比貞觀至龍朔年間屯營將領的職官品級(見表1),揭示這種變化及其與龍朔政局的關系。

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首先,貞觀時期例以南衙諸衛將軍或大將軍兼領北門屯營,而獨孤師仁檢校屯營時的官品顯著低于之前歷任屯營統帥;其次,貞觀時期的屯營將領與皇帝的關系更為親密、地位更為尊崇,或為西府功臣、或為皇室姻親、或為蕃將,但獨孤師仁卻不具備以上任何一種身份。據此,我們似可認為,顯慶年間北門屯營的地位較以往有所下降。筆者認為,這種變化與該時期高宗對最高權力的掌控存在密切關聯。

如前文所論,高宗繼位之初,受到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老臣多方掣肘,對于皇權的掌控力度較弱,隨后十余年間,唐高宗“廢王立武”,實現了完全執政。至顯慶四年,長孫無忌等貞觀老臣先后去世,唐高宗取得斗爭的最終勝利。孟憲實分析顯慶四年至龍朔二年(662)期間的政治局勢認為,唐高宗“詔改《氏族志》為《姓氏錄》”,完全實現唐太宗崇尚本朝冠冕的目標;蘇定方平定西突厥叛亂,于昭武九姓之地設置州縣,唐朝的西部邊疆形勢獲得巨大進展;蘇定方等戰將隨后轉戰百濟戰場,顯慶五年十一月取得勝利,高宗在長安舉行受降儀式,大赦天下。[17]此前,顯慶元年(656),皇太子李忠失去太子之位,顯慶五年(660),進而坐罪廢為庶民,遷居黔州,新太子李弘尚在幼沖,不可能對皇位產生威脅。總之,龍朔二年前后,唐高宗完全執政,大權在握,內政外交無不進展順利。

顯慶、龍朔年間大好的形勢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越貞觀時期。貞觀初年,“玄武門之變”的陰影揮之不去,太宗得位于玄武門,自然格外重視此地的防御與安全,避免有人想要重演自己的行為。而到了貞觀后期,李承乾、李泰等人圍繞儲位展開的爭斗無疑令太宗十分不安,玄武門的地位再度提升,北門屯營這支軍隊更加炙手可熱。如表1所示,這一時期以程知節、張士貴等自武德年間就追隨李世民、持重忠心的大將鎮守北門,亦顯示出太宗對北門及屯營的格外重視。到了顯慶、龍朔年間,太宗曾面臨的尷尬與威脅,對高宗而言完全消弭,政局的穩定降低了玄武門的重要性,屯營自然也不復二十余年前的光輝。

除了中樞政局穩定帶來的皇宮安全形勢不再緊張,自顯慶二年開始,高宗與武則天開始頻繁前往洛陽,顯慶二年十二月,高宗改洛陽為東都,形成了東都洛陽與西都長安并重的格局。在此后四十余年的時間里,洛陽城在歷史舞臺上大放異彩,而長安城則稍顯暗淡。同時,龍朔二年四月,蓬萊宮(大明宮)建成,高宗自卑濕的太極宮搬遷至高爽的大明宮,太極宮玄武門地位進一步下降,而大明宮的玄武門北面尚有重玄門為屏障,故大明宮玄武門也不如太極宮玄武門緊要。

概言之,在上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北門屯營的地位有所下降,獨孤師仁以正四品下的左衛翊衛一府中郎將兼領屯營正反映了這種變化。而在師仁領此差遣三年之后,唐高宗將屯營改為羽林軍, 關于羽林軍成立的時間,史籍有顯慶五年前、龍朔二年、垂拱元年三說,筆者認為龍朔二年之說可從。相關辨析參考蒙曼《唐代前期北衙禁軍制度研究》第45-46頁。羽林軍將領的品級又提高至與其他諸衛相同。羽林軍將領品級提升并非源于北門的地位恢復,而是這一時期“無論對于皇帝還是大臣,國事和家事、公和私的分別與專責都已經成為共識。在這種進一步明確劃分內朝與外朝,區別皇帝的公與私的背景下,皇帝私兵的地位便凸顯出來,由原來作為游幸侍從的制度外親兵開始上升,在形式上向正規軍隊建制發展”[18]。

四、結語

縱觀獨孤師仁一生仕宦,雖然最高官位僅四品,但其仕宦經歷與唐初中央政局的變化緊密關聯。傳世文獻在唐平吐谷渾之后、弘化公主和親之前,對唐與吐谷渾的關系記錄僅寥寥數語。賴李寬碑志及獨孤師仁墓志,為我們重新挖掘貞觀十三年前后唐、吐谷渾、吐蕃關系的細節提供了線索。獨孤師仁出使吐谷渾,是在吐蕃崛起、吐谷渾內部分化出“親唐派”與“親蕃派”的背景下,為李寬征討吐谷渾中的親吐蕃勢力后做政治外交上的安撫,這也是唐朝的慣例,并且為來年弘化公主和親做準備。貞觀末年,獨孤師仁任玉華宮留守,表明此時玉華宮尚擁有重要地位,但到了永徽初,貞觀末年太宗常行止的玉華宮、翠微宮卻同時被廢為佛寺。傳統觀點認為廢宮為寺是為祈福,但廢為佛寺后的蕭條卻頗為反常,此舉背后可能包含唐高宗為實現獨立執政的努力。顯慶四年,高宗在經歷“廢王立武”、清算長孫無忌等事件后,實現了大權獨攬,穩定了中樞政局,并頻繁前往洛陽,一系列因素導致玄武門地位下降,進而造成屯營的重要性不如貞觀時期。獨孤師仁以正四品的身份檢校屯營,正折射出這種變化。

參考文獻:

[1] 權敏.新見《唐太常卿隴西公李寬碑》考釋[J].文博,2016(6):82.

[2] 胡可先,徐煥.新出土唐代李寬碑志考論[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123.

[3] 李軍.新出李寬碑志與唐初政局[J].東岳論叢,2018(3).

[4] 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M].北京:中華書局,2009:5446.

[6] 慧立,彥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M].孫毓棠,謝方,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0.

[7] 張.朝野僉載[M].趙守儼,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79:148-149.

[8] 卞孝萱.《唐太宗入冥記》與“玄武門之變”[J].敦煌學輯刊,2000(2):4.

[9] 冉萬里.唐代舍宮為寺考略[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5):82-87.

[10]高楠順次郎,渡邊海旭.大正新修大藏經:52冊[M].大正一切經刊行會,1924—1932.

[11]劉淑芬.玄奘的最后十年(655—664):兼論總章二年(669)改葬事[J].中華文史論叢,2009(3):56-77.

[12]倉本尚德.玄奘と高宗:智首律師碑の再検討[M]//氣賀澤保規.論集 隋唐仏教社會とその周辺.東京:汲古書院,2023:72.

[13]孟憲實.永徽政治論[M]//武則天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99-127.

[14]褚亮.褚亮集[M].張新朋,點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17-18.

[15]張沛.昭陵碑石[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

[16]周紹良,趙超,主編.唐代墓志匯編續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374.

[17]孟憲實.皇帝制度的另一面:以高宗龍朔二年的兩道制敕為中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1):119-120.

[18]蒙曼.唐代前期北衙禁軍制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49-50.

[責任編輯 賈馬燕]

Tomb Inscription of Dugu Shiren and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Early Tang

LIANG Yuxin

(School of Histor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5, China)

Abstract: The career of Dugu Shiren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changes in the central political landscape during the early Tang Dynasty. In the thirteenth year of Emperor Taizong’s Zhenguan era, Dugu Shiren was sent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to Tuyunhun. However, the background and purpose of this trip were not mentioned in history books or his epitaph. Analyzing the content of Li Kuan's epitaph and conside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of Tang and Tuhunyun after the latter’s pacification, and the rise of Tubo in this period,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Dugu Shiren’s mission was related to Li Kuan's campaign against pro-Tebetan factions within Tuyuhun that year, as well as the marriage alliance involving Princes Honghua the following year. By the end of the Zhenguan era, Dugu Shiren served as the custodian of Yuhua Palace, which was later converted into a Buddhist temple along with Cuiwei Palace. Traditional views hold that converting palaces into temples was intended for blessing. However, this action may reflect Emperor Gaozong’s desire to move beyond the “halo of the Zhenguan era.” In the fourth year of the Xianqing era, Dugu Shiren held the position of a fourth-rank official overseeing military camps, a notable decline compared to the military ranks he had held during the Zhenguan period. This reflects a possible decrease in the status of military camps during this time, closely related to Emperor Gaozong’s firm grasp of supreme power during the Xianqing and Longshuo years.

Key words: "Tomb Inscription of Dugu Shiren; Tuyuhun; converting palaces into Buddhist temples; military camps; central political landscape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的视频| 婷婷六月综合网|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 亚洲有码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亚洲小视频| a毛片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一及毛片|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国产玖玖视频|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91美女在线|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欧美在线导航|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网页播放|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尤物视频网址导航| 欧美色亚洲|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97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亚洲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99re经典视频在线|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青青久视频|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国产色婷婷| 欧美h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亚洲第一色网站|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69综合网|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国产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二区视频| 好吊色妇女免费视频免费| 久久伊伊香蕉综合精品|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