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風景”與“想象”:20世紀三四十年代西方旅行者的滇緬公路行紀

2025-04-01 00:00:00戴炫蘇永前
唐都學刊 2025年2期
關鍵詞:想象

摘 要:滇緬公路見證了戰火紛飛的歷史,承載著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的愛國情感,同時匯聚了來自世界的目光。西方旅行者們懷著種種期待開啟了滇緬公路的冒險之旅,沿途壯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人文風情帶來行走的驚喜,而風景之外的各種狀況也引起了他們的關注。由于東西文化的巨大差異,西方旅行者在進入這一片復雜的文化場域之時,強烈的文化碰撞不僅帶來了新奇與興奮,更造成了他們對于東方的既定“想象”的再認識。通過西方旅行者的滇緬公路書寫,不僅可以感知真實的歷史,也能夠了解西方視角下的中國形象。

關鍵詞:風景;想象;旅行;滇緬公路

中圖分類號:I10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300(2025)02-0070-07

收稿日期:2024-04-28

作者簡介:戴炫,女,湖南常德人,西安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

蘇永前,男,甘肅莊浪人,文學博士,西安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文學、人類學研究。

滇緬公路是1937—1938年修筑的從昆明至緬甸臘戌的一條國際交通線路,全長1 146.1公里,據中國旅行社出版的《昆明導游》介紹,滇緬公路沿途所經城市大致有昆明、安寧、楚雄、下關、保山、芒市、遮放、畹町、貴概、臘戌。由昆明至畹町為云南境內段,長959.4公里,由畹町至臘戌為緬甸段,長168.7公里。[1]早在1924年,云南政府已經開始修筑滇緬公路東段,1935年從昆明通至下關,1938年西段下關至畹町通車。滇緬公路的修筑克服了重重困難與障礙,鋪土鋪石鋪血肉,“不曾沾染過一架機器的光”[2]。艱難的條件無法阻擋筑路的決心,同心協力鑄就的滇緬公路奇跡,正是中華兒女抵御外侮的優秀樣本,“滇緬路,不但在它的效用上,創始了公路運輸的新紀元,就在它建筑的意義上,也是我國道路史上最光榮的一頁”[3]44。所以滇緬公路的成功引起了海內外的共同關注,不僅國人備受鼓舞,海外人士也對滇緬公路以及中國云南產生了探索的欲望。美國記者弗蘭克·奧特拉姆和費恩考察過滇緬公路后評價“一條普通的山路需要四年或五年,勉能造成功——而這條滇緬路究竟不是一條普通公路呀。但是無論如何,這件工程總是個偉大的成就,中國人實可當之無愧哩!”[4]來自西方的旅行者沿著滇緬公路就此展開了對云南的探索之旅,傳聞中“倒退世界”的風景在眼前徐徐鋪開,視覺上的審美享受與精神上的驚險刺激共同構成了旅行的復雜體驗。置身“客觀”的游客立場,西方旅行者們將優美、淳樸與貧窮、野蠻一并書寫,同時將同情與憐憫交織呈現。這是來自西方的“驚異目光”,其中雖不乏對自然風光的贊美,但也無不體現著站在現代文明視角下“他者”的“審視”。西方旅行者記錄下真切的旅行經歷,經過時間的淘洗依舊鮮活,既讓人觸摸到真實的歷史,也展現出異國視角下的中國形象。

一、“冒險”與發現“風景”

移動的旅行使風景不再是單純的靜態存在,并且淡化了“風景”的名詞屬性,從而使之轉換為一種動態的過程。滇緬公路沿線經過點蒼山、怒山、高黎貢山等山脈,經過瀾滄江、怒江、薩爾溫江等河流,巍峨的高山、茂密的森林、難以捉摸的彩云構成了濃淡相宜的風景畫。流動的風景體驗帶來精彩的視覺沖撞,而壯麗景色“常在于險遠”則注定旅途之中必須要克服各種困難。所以“風景”的發現以“歷險”為主導,種種驚險的體驗構成了旅程中的反差美感,同時滿足了西方旅行者的探索期待。

滇緬公路穿梭于大山大河之間,“旅行者自東往西橫跨云南,或由緬甸至中國,途中必經過許多河流和山脈——道路攀緣峭壁的山脈。沿途皆是極長的破石級,下行亦然。”[3]3不論騎馬或是行車,滇緬公路之旅都是一次賞景的“冒險”。1930年,埃德加·斯諾來到云南,想要“急切看到保留固有特色的東西”,跟著馬幫旅行成為他的首選。沿著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層巒疊嶂的山峰如同錯落有致的屏風,將人深深包裹,“巍峨壯麗,崇高而帶一點可怖,比富士神山還要高,披著在熱帶的陽光下映著紅色的、終年積雪的斗篷;峰巒不止一 個,而是十幾個,一個更高過一個,一直到最后,在激烈的狂喜中,好像被狂風卷起來似的,出現了將近三英里高的頂峰。”[5]72從屏障到豁然開朗的明亮,宏大而開闊的景觀帶給斯諾極大的心靈震動。伴隨著風塵仆仆的騾鈴聲,斯諾在高聳入云的大山與浩浩蕩蕩的大水中穿行,“崇高而帶一點可怖”將旅行者經歷冒險的恐懼情緒直接傳達出來,并包含著更深層的驚險與刺激,顯示著旅行者克服障礙的探險精神。當斯諾回憶起在騎馬走在滇緬路上的經歷,“這條我走了好多禮拜的、難以控制的、該詛咒的、蜿蜒曲折的、大起大伏的,叫人充滿了幻想遐思的、可愛的馬幫之路,最后一次陶醉于它的自我炫耀中。”[5]76“難以控制”“蜿蜒曲折”與“充滿幻想遐思”“可愛”足以說明騎馬旅行是充斥著冒險與賞景的雙重體驗的過程,而“自我炫耀”則透露出斯諾征服了這條奇幻之路的興奮與驕傲。“一次冒險越是‘冒險’……它在我們的記憶中就變得越‘夢幻’。它經常遠離自我的中心,遠離自我引導和組織的生活過程,以至于我們可能會把它看作是另一個人經歷的事情。”[6]188當這條他曾走過的滇緬路“陶醉于它的自我炫耀中”就點明了旅行的“冒險”性質,而這些互相矛盾的形容詞則體現出馬幫冒險的“夢幻”。

馬背感知風景的純粹,車窗望見山水的雄奇。美國人尼克爾·史密斯于1939年來華,乘汽車沿著滇緬公路旅行。與埃德加·斯諾書寫的感性風景截然相反,史密斯通過具體的數字表明汽車爬升的高度,以此強調俯瞰的視角,表現山河的壯麗。“……一直升到海拔8 000英尺的地方,在‘大理通關隘口’,我們第一次看到了絕對壯麗的景色。向北延伸了14 000英尺的大理山脈,有時被稱為雪山,上面長滿了松樹和冷杉;無盡的山谷伸向了遠處朦朧的地平線。”[7]286“8 000英尺”的高度與“14 000英尺”的山脈,足夠高的俯視遠觀大理山脈的全景,遼闊的視野呈現出壯觀的景象,“絕對壯麗”是視覺上的極致享受,“無盡的山谷”與“遠處的朦朧”再次帶來無窮的遐想。眼前的美景足以讓觀看者忽略自身的“險境”,也表明壯偉的景觀與旅行者的“冒險”密不可分。記者衫姆森則將這種險況表現得更加直接,“跨越薩爾溫江,路途曲折,有如鋸齒。全面圖景,時隱時現,有時仰望天際,有如深入云間……兩旁疏松,車輛行駛,據路中央外,極為危險。”[8]衫姆森的記述展現出一幅汽車“攀爬”滇緬公路的全景,也傳達出浩瀚自然之中人的渺小。“冒險者具有征服者的姿態,并迅速抓住機會,而不管我們與自己、與世界、與我們與世界的關系是和諧的還是不和諧的。”[6]193“極為危險”的評價表示觀看者的害怕與驚恐,表明觀賞景色的同時也無不伴隨著膽戰心驚。然而,即便情況極為兇險,但是秀美風光帶來巨大的震撼與強烈的新鮮感還是安放了“沉重”的肉身體驗,并且帶來了“征服”的快感。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遍地烽煙,不少愛國的有識之士為了救亡圖存來到西南旅行考察,然而面對或崇高或秀麗的風景,與國內旅行者致力于開發西南,寄托深沉家國情感的動機迥然不同,西方旅行者經歷千辛萬苦收獲風景卻是為了滿足冒險中的征服期待。

“風景”是由“內面的人”發現的,主體不僅發現并“創造”了風景,同時也以一種觀看的距離感確證了自我的存在。“所有中國游記的作者在寫下對中國的印象時,也書寫了他們自己。無論這種書寫是寥寥數語,還是長篇大論,中國只是一個背景而已。”[9]7西方旅行者遠渡重洋深入中國腹地,面對滇緬公路沿線綺麗的風光,他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故鄉,并通過對美麗景色的“馴化”而將風景納入自我塑造的框架。英國的醫生傳教士內維爾·布拉德利來到楚雄時便寫道:“我們時而騎馬,時而步行。途經一座山谷,如果沒那些帶著寶塔型屋頂且墻壁斑駁的中式農舍,我們真以為自己置身在英格蘭鄉間。如果這些桃花能換成梅花,那差不多就是伊夫舍姆到百老匯之間的景色。”[10]65排除寶塔型屋頂和墻壁斑駁,剩下平和與靜美的景色,這于無形中挑選了適合英格蘭的風景片段,塑造了英國故鄉的美好形象,同時中國的特性被抹除在了一種帝國式的愜意之中。史密斯到保山留宿,用餐時從窗外看到了遠處開闊遼遠的壯觀美景,并形容“它是整條公路上最美麗的景色”。隨后他便做出了設想:“等到戰爭結束,來自美洲和歐洲的游客涌向云南時,那么,保山的小寺廟旅館無疑會像開羅的牧人酒店(Shepheard’s)一樣聞名于世。我認為那極為美麗的山谷就是中國南方的香格里拉……”[7]294寧靜優美的景色勾起了旅行者關于“香格里拉”的美好想象,呼應了西方想象中東方“世外桃源”的形象。然而贊美背后“美洲與歐洲的游客涌向云南”以及“像開羅的牧人酒店”,卻是一種危險的信號,潛藏著對風景的“占有”心態。之后史密斯又幽默地表示,需要在這懸崖峭壁上“搭起電梯”,因為即使是十項全能的獲得者,也會因為爬“上百級的臺階”而喘不過氣。“在冒險中,作為我們生活特征的主動與被動交織在一起,使這些因素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征服的共存狀態,這種狀態把一切都歸功于自己的力量和冷靜,而完全的自我拋棄則歸功于世界上的力量和意外事件,這些力量和意外事件可以使我們快樂,但同時也可以毀滅我們。”[6]193詼諧的敘述傳達出在香格里拉般的美妙風景之外旅行者所經歷的跋涉,同時也流露出歷經諸多磨難后有驚無險的慶幸與驚喜。不論是以異國的山清水秀類比故鄉的風景,還是以夸張的修辭回應西方傳統想象的期待,西方旅行者都通過“歷險”發現了風景,并借此完成對風景的掌控。

風景與主體交互共生,西方旅行者通過滇緬公路之旅確證了自我的主體性。而當身體與精神的流動定格在紙筆之間,“風景”又成為客觀的存在。也就是說,當“風景”轉換為文本,作為西方旅行者的主體完成了與異國“風景”的對話。

滇緬公路的崎嶇已經提示這將是一場非比尋常的旅行,透過旅行者書寫的至美風景可以發現其背后隱含著西方根深蒂固的“冒險”因子,同時通過“冒險”而發現“風景”又使西方旅行者從異國旅行中照見自身,旅途中的“風景”已不再是單純的自然景象,而是一種“冒險”式的觀看。然而對于西方旅行者而言,流動的風景只是“開胃菜”,更豐富的情感體驗發生在體會人文景觀的過程之中。

二、文化體驗與“想象”

滇緬公路沿線除了靚麗的自然風光,還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西方旅行者既清楚滇緬公路象征的現代意義,同時又通過這趟旅行感受到了古樸的民風民俗。就如同弗賴伯格對滇緬公路的評價“古老進程的現代產物”,這趟滇緬公路之旅同樣是古老與新奇的變奏曲。當西方旅行者沿著滇緬公路行走,以現代性的眼光審視沿途發生的一切,雖不乏客觀的書寫,但是對東方的刻板印象還是不可避免地滲透進了字里行間,甚至延伸出了種種“想象”。

旅行者們來到文化異彩紛呈的云南,能夠感受到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豐富與多樣,一幅五彩斑斕的少數民族文化圖景在眼前徐徐展開。布拉德利在紅巖看見了藏民,他們體格健壯,打扮得體,看起來健康且整潔,藏族女人“她們穿著艷麗,頭發編成許多小辮兒,戴著珊瑚和綠松石做成的頭飾。”[10]93此外,從布拉德利拍攝的照片當中還可以看到傣族人,他們的腰間和耳際均佩戴銀飾。服飾有少數民族的鮮明特征,在下關,布拉德利感受到“喧鬧、忙碌、嘈雜,形形色色的路人,五顏六色的衣著,這一切都令我們恍若置身于大都市。”[10]119斯諾的描述則更為具體:有身穿羊皮衣服,散發著糌粑和酥油氣味的“瘦高型”西藏人,穿著藍白長褲,褲腳扎在顏色鮮艷裹腿里的白族婦女,身穿由皮毛和五顏六色小布片組成的拼綴服飾的納西族人,還有戴白色頭巾的穆斯林,他們共同點燃了過節的喧鬧氣氛。這樣的情形也令斯諾難以忘懷,在快要結束這趟旅行時,他表示:“我下了決心,總有一天要重返這塊人類學的奇境。”[11]73斯諾不僅沉醉于獨具魅力少數民族文化,還發掘出了人類學方面的價值,傳遞出被琳瑯的中國文化所吸引的西方旅行者的動容與留戀。

除此之外,中西方文化碰撞也帶來了別開生面的體驗。斯諾經過瀾滄江時雪寨村的一家客店落腳,店主是漢族老人,住處供奉著家堂神及祖先牌位,到了吃飯時間,店主兒子將佳肴作為供品放在幾炷香之間并行作揖跪拜之禮,然而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便將供品撤下了。充滿疑惑的斯諾在店主的回答中感受到中國孝道的規矩禮儀——一種既飽含對于逝者的無限崇敬又顧念生者的悠久傳統文化。在中西方“生死觀”具有顯著差異的背景下,親身經歷云南百姓供奉祖先日常的斯諾受到了強烈沖擊。“我熬過了這種無聲的斥責,飯也終于吃完,我把殘羹剩粥全都拿去供神,到第二天早上一看,全都沒了,可我也記不得是否聽到過耗子來的聲音。”[5]100然而當他試圖效仿這一“供神”行為時,用的卻是殘羹冷炙,這樣的做法顯然不符合中國人對于祖先的敬畏態度。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斯諾不能全然體會這種“儀式感”對于中國百姓的重大意義,但是選擇效仿卻也體現出他試圖通過切身實踐的方式來沉浸體驗當地文化的努力。斯諾的做法是主動體驗,而布拉德利則是“幽默”地理解。當他和鹽稅局副督察王先生一起吃飯時,看到圓桌上的瓜子,他表示中國人吃瓜子十分輕松,一丟一磕再把瓜子殼往地上一吐,所以“我費力地用手把瓜子殼剝開,出于禮貌,我也把殼丟到地上。”[10]105“吃瓜子”對于中國人來說是十分簡單且平常,但是在布拉德利眼中,把瓜子殼吐到地上卻成為一種具有中式特色的行為,“出于禮貌”表現出他雖然并不十分理解但是為了融入其中而選擇模仿的一種幽默。置身異國文化場域,不論是“觀看”人文風景還是切實地體驗其中,異域文化顯然為這場旅行增添了不少斑斕的色彩。

早在20世紀之前,已有諸多的西方旅行者來到中國旅行,對于旅行者而言,重要的不是如何表述中國,而是要塑造一個“模型”來表達西方人的理解。“外國人建構著多種多樣的中國形象——古老、傳統、美麗、獨特、馴服、充滿智慧、守舊迂腐、古怪、欺詐、殘忍、迷信、缺乏生機……”[9]5這些形象不僅代表了西方對中國的多重理解,同時也成為西方旅行者書寫中國的重要“指南”。從未開化到文明,世界的發展沿著西方帝國主義修筑的鐵路線旅行,西方成為文明與進步的代表,而曾經被視為人間仙境的東方早已是明日黃花。古老從文化體驗的層面來說,帶來的是別開生面的新鮮感,可是如果與現代文明相呼應,由此便會衍生出許多關于東方的“想象”。史密斯來到安寧,聽說一名叫黃大田的老人聽見了墳墓中的聲音,于是史密斯便想要去采訪他并拍攝照片。在攝影機下老人興奮地扮演著他的角色,聲情并茂地敘述發現鬼魂的過程。史密斯的攝影機想要記錄的無非是他在旅途中的神奇經歷,對于事件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他沒有做過多解釋,但是當一名老婦人打斷了他的攝像之后,他與保羅的對話卻隱晦地傳遞出他的態度。“我對保羅·邁耶說,‘我自己從墳墓里也聽到了一個聲音。如果這是同一個樣本,我再也不想聽了。’‘我聽到一個聲音說,如果我們現在還不出發,就無法在日落之前到達楚雄了,’保羅說,‘我們最好還是上路吧。’”[7]254看似是保羅將“我”拉回了現實,但實際上“我”所聽到的聲音,是老婦人“用5種不同的音調對那神圣的一切尖叫”,所以表示史密斯其實對這樣的故事并不相信。整個事件以當事人修女的視角呈現,但是在修女的描述中卻出現了姑姑為了謀殺侄子而蓄意讓其感染天花、墓中傳來小男孩的呼救,以及小男孩拖著膝蓋自己從棺材中跨了出來等離奇的情節,說明了漫長的故事敘述、各種詭異氛圍的渲染只不過是史密斯加諸其中的神秘的“想象”,并且將其建立在了認知中“殘忍”“古怪”“迷信”的基礎之上。所以西方旅行者是基于對中國的認識產生了神秘東方的“想象”,而這種“想象”又加深了先驗理解中的刻板印象。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層次分明的西方優越“想象”。斯諾通過觀察,總結出了三種中國人對待外國人的不同態度,大致分為仇洋、好奇與恭敬。仇洋情緒主要在青年中流行,基于此斯諾給出的評價是“狂熱的愛國主義分子”,“民族國家無論在何處以征服者姿態出現時,就會在被征服民族中喚起民族意識與主權愿望,由此擊敗一切真正想建立帝國的企圖。”[12]青年的“仇洋”并非極端,而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確實到了危急存亡、風雨飄搖的地步。斯諾的評價具有一種自我保護的意味,但是就他不自覺所選擇的西方立場來說,這一評價充滿了反諷。而“好奇”則算得上是云南百姓面對與自己外貌大相徑庭的外國人最為意料之中的反應;“恭敬”的內涵則較為復雜:中國人的溫良謙遜、作為戰敗國國民的“不得不為之”、崇洋媚外等,從斯諾的文字中能夠發現,無論官員還是平民,對外國人持以敬重態度者為多。對外國人恭敬,斯諾認為是中國作為戰敗國的“不得已”或者崇洋媚外,體現出在并不平等的對話狀態下“勝利者”姿態,這不僅符合外國讀者的口味,也合乎帝國主義優越論的“想象”。斯諾的確道出了當時中國的一部分實情,但是由于既定的心理圖式以及始終心系外國讀者的書寫動機,所以流于筆端的既是站在現代性時間線上對于還處在過去狀態的中國的“想象”,也是對自身所處的西方的“想象”。“西方現代文化史上否定的、意識形態性的中國形象的文化功能,是整合、鞏固西方現代文化權力,維護西方中心主義的現代世界秩序。”[13]對于西方旅行者來說,中國本就是一張空白支票,可以任其發揮想象,神秘而古老的中國形象在旅行者筆下被強化。

豐富多樣的少數民族文化猶如鑲嵌在廣袤云南高原的一顆顆明珠,當西方旅行者經由滇緬公路的旅行將其帶入西方讀者的視野,其中不僅融入了文化碰撞的奇妙感受,還灌注了更為復雜與隱晦的情感。從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到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切身體會的新奇與認知中的神秘錯綜地交織,構成了滇緬公路之旅繽紛的人文體驗。西方旅行者們試圖在中西文化的異與同中進行調和,既表示尊重也嘗試效仿,但是這樣的調和并不能確保中國在西方話語中具有文明性,由此便衍生了各種“想象”。

三、西方視角下的“人道關懷”

20世紀三四十年代整個中國正處于內外交困的水深火熱之中,而居于內陸、位于邊緣的云南情況更加糟糕,所以西方旅行者在旅途中最為鮮明的人文體驗就是貧困。困頓貧寒的景象與壯美的自然風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于是他們多表現對民生疾苦的關心,表達自己的人道主義關懷。布拉德利感嘆道:“我要感謝上帝,讓我有雙眼目睹一切,有雙腿來到這偏僻之地,發現這片土地上無人知曉的美麗秘密。可是,鮮明的反差又一次令我無比揪心。在滿目絢麗的美景之外,這里生活著一群無知而饑餓的人們……”[10]75強烈的對比營造出落差感,所以旅行者們的悲憫情緒也由此調動起來。面對中國邊地民生凋敝的情況,種種表述不乏客觀,也傳達出明顯的人道主義關懷。但是旅行者們始終置身西方立場,將自我主動疏離,表明他們始終難以與中國的苦難真正共情。

與國內旅行者和當地人同吃同住的做法不同,西方旅行者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旅行“法則”。身體上尚且不能與當地居民貼近,而其所目見的困苦也是在人類情感范圍內的體認。內維爾·布拉德利不論在旅館還是野外,旅行中始終鋪著行軍床,并且表示出門在外總會帶著培根,“雖然中國豬肉很常見,可比起何記‘一口酥’或波波家炸豬皮,我還是更中意這種英國培根。”[10]13食物勾連的是內心的鄉愁,同時也表達了對于異國食物的拒斥心理。尼克爾·史密斯在旅途中隨身攜帶著“熱狗、芥末、桃子罐頭和水果”,而且他表示“我拒絕吃甜點。以前吃過中國式甜點,看起來像湯,其實就是湯。”[7]170雖然中西方飲食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難以簡單逾越,但是這樣看似輕描淡寫的拒絕,其實包含了一種傲慢心態。據守著西方文明的旅行者們很難對中國土地發生的故事真正產生共鳴,甚至還存在著某種自鳴得意的偏見,所以對于目光所及的貧苦只充當著忠實的記錄者。另外,西方旅者在旅行過程中都帶著仆從,史密斯在描述攜帶的物品時說到“福特車已經快要裝滿了,有罐頭食品、折疊床、瓶裝啤酒、油布、勾鏟,還有‘老家族’。”[7]245而“老家族”正是他所“獲得”的仆人,這種將人比為物品的做法,透露出對于人權的漠視,從而也說明他們對于底層民眾不會生發太深刻的同情。并且史密斯多次以戲謔的語氣強調“老家族”在汽車顛簸中的哀號與呻吟,呈現的更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幽默。諸種表現都證明如果拋開同為人類所共有的人之常情——目遇悲慘而本能發生的憐憫,西方旅行者們的人道關懷始終都站在西方視角的規定圈內而未曾逾越半步。

與此同時,西方旅行者在面對民眾凄慘而絕望的狀況時,始終抱持著西方標準,亦帶著西方視角的“想象”。當史密斯來到昆明的盲女學校,看到這些曾經受過虐待的孩子們,他表現出了同情,并且花10美元買了12雙這些盲人女孩編織的襪子。之后他還在這里認養了一個女孩秀蓮,因為他聽見了女孩喃喃地用漢語說了句“阿門”,而正是因為“那句‘阿門’讓我決定了:必須要問問助養她的代價。”[7]218史密斯因為秀蓮所表現出的基督教信仰而決定助養她,的確實踐了人文關懷,可是他接著便說道:“此前,曾有大量的必要討論,討論美國將于何處被發現。即使是現在,我也不太確定,是秀蓮還是她的同齡人歡快地唱著《我的老家在肯塔基州》(我堅持認為加州是聯邦中最偉大的州),解決了這個地理上的問題。我所知道的是,再后來不斷去學校探望的過程中,我成了每個人的叔叔……”[7]219從之前聽盲人女孩合唱《我的老家在肯塔基州》時的榮幸,到助養秀蓮后解決美國于何處被發現的地理問題以及“成了每個人的叔叔”,史密斯施以人道主義的援手顯然具有別樣的用心,信仰基督教以及了解美國是重要標準,也是最終目的。美國的傳教士H.丹尼爾·弗賴伯格來到中國西部,看到此時的中國餓殍遍地、民不聊生,便表示這里“需要我們”,并通過大量筆墨渲染美國的富裕、文明與進步,以此來突出基督教的重要性。“這些是我們的資源,在金錢開銷上和世界的其他地方相比,我們建一座橋的費用如果折合成不斷貶值的中國法幣,夠中國人花好幾個月了。我們的面包屑都能喂飽其他國家的居民……如果美國過的是圣靈的生活,那么她所擁有的生活會是慷慨的、富足的,而且可以讓世界恢復勃勃生機。”[14]提及中國內地的情況,弗賴伯格更是興奮地表示中國正召喚他們“來吧”,這顯然是站在西方立場上“想象”:將美國想象成在基督教感召下的完美國家,以此來“對抗”存在于中國西部的貧困。“‘殖民化’表現為帝國主義對第三世界國家在經濟上進行資本壟斷、在社會和文化上進行‘西化’的滲透,移植西方的生活模式和文化習俗,從而弱化和瓦解當地居民的民族意識。”[15]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已經脫離了同情與人道主義關懷的范疇,而是一種權力話語的延續、帝國主義的“侵略”。

此外,面對飽受疾病折磨的人民,西方旅行者更多的是冷靜地“觀看”。云南地區缺少食鹽,人們普遍甲狀腺腫大。曾經來到石屏執教的廖崇群看到云南邊區這樣的情況,他憤怒地感嘆道:“什么鹽里缺乏碘質!我不信!‘猓玀’的大頸瘤都是壓出來的!都是擠出來的!”[16]生活在“苦水”中的底層人民,不僅面臨著缺少食鹽的窘境,更承受著層層的壓迫和剝削。國內旅行者極力書寫目之所見的苦難,為底層民眾發出有力的吶喊,希望引起“療救”的注意。而西方旅行者埃德加·斯諾在昆明看到這樣的情形,“居民中多數人患有甲狀腺腫大,這是真的,有的大得驚人……經過仔細觀察,你就不再覺得它難看,相反,還覺得有一種怪異的美。”[11]52甲狀腺腫大代表著物資的匱乏與極端的貧窮,但是在斯諾眼中卻有“怪異的美”,這顯然是斯諾站在西方視角上的觀賞姿態。當然,就西方旅行者這一身份而言,站在西方立場的敘述的確無可非議,但是就其表現出的人道關懷來說,“西方視角”暴露了一種難以掩藏的優越心態。

西方旅行者在踏上滇緬公路的旅程之前,并不曾帶著關心民生的目的,而當他們踏入這片土地面對哀鴻遍野的景況時,悲天憫人的關懷情緒便自發地流露出來。從旅行的意義上來說,這是真摯的情感抒發,是行旅體驗中個人經驗的獲得,也是旅行的重要部分。然而從旅行者人道關懷的表現來看,其中充滿了西方視角的“想象”,這不僅表明西方旅行者始終銘記著自己局外人的身份,也顯示出東西方文化之間的隔膜。

四、結語

連綿不絕的山脈與氣勢磅礴的河流勾繪了美妙的“云之南”,穿梭在翠秘境之中的滇緬公路更是召喚出無限的遐想。對于西方旅行者而言,沿著滇緬公路旅行本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是一場盛大的冒險。云卷云舒之奇妙遐思,崇山峻嶺之恐懼敬畏,薄霧彌漫之氤氳繾綣,奔流不息之崇敬贊嘆,奇花異草之驚異好奇,旅途中美妙與驚懼并存,冒險的旅途充滿發現“風景”的愉悅,也充斥著“征服”的滿足感。當旅行者們與異國文化相遇,新奇的文化體驗為整段旅程涂抹上誘人的色彩,但同時也伴生了帝國的“想象”。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圖景之外是哀鴻遍地的現實景況,旅行者們除了如實傳達這番令人心碎的景象,也傾注了個人的悲憫情懷,然而“利他主義”的實踐背后也潛藏著隱秘的動機。當然,并非西方旅行者所有的書寫都可以被貶斥為抹黑中國的霸權主義話語,對待這些泛黃紙張上的文字必須放置在具體的歷史語境當中。

參考文獻:

[1] 黃麗生,葛墨庵編.昆明導游[M].昆明:中國旅行社,1941:75.

[2] 譚伯英.血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93.

[3] FITZGERALD P.滇緬路[M].宋自節,張履鑒,黃鐘秀,譯.成都:今日新聞出版部,1945.

[4] OUTRAM F,FANE G E.中國之后戶滇緬公路游記(下)[J].孫恩霖,譯.旅行雜志,1941(2):35.

[5] 埃德加·斯諾.馬幫旅行[M].李希文,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9.

[6] SIMMEL,GEORG.Georg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

[7] 尼克爾·史密.滇緬公路[M].郭曉嵐,譯.成都:天地出版社,2019.

[8] SAMSON G.滇緬公路小記[J].天下事,1940(1):41.

[9] 顧德諾,朱莉亞·庫恩.西方旅行者的中國書寫:1840—1940[M].顧均,等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

[10]內維爾·布拉德利.老滇緬路[M].莊馳原,譯.成都:天地出版社,2019.

[11]埃德加·斯諾.復始之旅[M].宋久,柯楠,等譯.重慶:新華出版社,1984.

[12]漢娜·阿倫特.極權主義的起源[M].林驤華,譯.北京:生活·新知·讀書三聯書店,2014:188.

[13]周寧.天朝遙遠:西方的中國形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7.

[14]H.丹尼爾·弗賴伯格.中國西部與滇緬公路[M].滕慧婷,譯.成都:天地出版社,2019:184-185.

[15]張京媛,主編.后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2.

[16]繆崇群.石屏隨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31.

[責任編輯 于展東]

“Scenery” and “Imagination”: The Travelogues of Western Travelers

on the Yunnan-Burma Road in the 1930s and 1940s

DAI Xuan, SU Yongq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Xi’an 710128, China)

Abstract: The Yunnan-Burma Road bears witness to a tumultuous history, embodying the patriotic sentimen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united against a common enemy, while also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Western travelers embarked on adventurous journeys along this road with various expectations, and the stunning natural sceneries and rich cultural experiences along the way brought them delightful surprises. However, conditions beyond the scenery also captured their interest. Due to the significant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when Western travelers entered this complex cultural field, the strong cultural clash not only brought novelty and excitement but also led to a reevaluation of their established “imaginings” of the East. Through the writings of Western travelers on the Yunnan-Burma Road, we can not only perceive the real history but also understand the image of China from a Western perspective.

Key words: scenery; imagination; travel; Yunnan-Burma Road

猜你喜歡
想象
跟隨想象,發現童年的無限歡樂
快樂的想象
自由快樂地想象
幼兒100(2021年15期)2021-05-26 06:21:56
細觀察 多想象 善表達
有效干預 想象無邊
少兒美術(2019年9期)2019-12-14 08:07:44
你能抵達的,比想象更遠
時代郵刊(2019年20期)2019-07-30 08:05:40
超乎想象的雨
學與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06
VR+的未來想象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28
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為擁抱付費
中國化妝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
先想想再想象——看誰想得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日韩二区三区无| 中文成人在线|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夜夜拍夜夜爽|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日韩黄色精品|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亚洲天堂网视频|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91青青视频|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97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国产精品一线天|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伊人无码视屏|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国内精品免费|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亚洲永久视频| 久久精品66|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国产黑丝一区| 91在线视频福利| 国产欧美网站|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全部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欧美精品在线看|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成人亚洲视频|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色首页AV在线| 欧美一级在线|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囯产区| 国产精品青青|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欧美日韩激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kt| 8090午夜无码专区|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香蕉国产精品视频|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日本91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久久久久不卡| 999国产精品| 任我操在线视频| 福利在线一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无码日韩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91久久精品国产|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