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繪本教學既是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核心教學活動之一,又是培養幼兒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的重要手段。在“生活即教育”理念下,教師應在大班語言繪本教學中有序融入生活化元素,構建與幼兒生活相對接的優質活動,使繪本教學生活化、效率化。基于此,本文對在大班語言繪本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元素的策略展開了一系列研究,旨在探索全新的融合路徑,構建創新型的語言繪本教學體系,為幼兒提供真切的實踐學習體驗,助力幼兒的成長發育。
在現代化教育理念下,幼兒教育及相關教育活動應強調生活教育與幼兒的個性化發展,讓幼兒從生活體驗中感知、理解、發現并完成新知識的構建。本文認為,將生活化元素融入大班語言繪本教學,是促進幼兒社會化發展與語言能力成長的有效舉措。但許多幼兒園尚未掌握構建生活化語言繪本教學策略的方法,故展開本次創新研究,希望本文可以為構建高效的生活化大班語言繪本教學活動提供新思路與可行路徑。
一、在大班語言繪本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元素的必要性
在構建大班語言繪本教學活動時融入生活化元素,需要將幼兒的生活與繪本內容、教育主題深度融合,使幼兒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覺、主動地參與繪本閱讀學習以及與之相關的創造性學習活動。這樣可以使幼兒獲得探究學習或活動的積極體驗,還可以構建起指向幼兒言語交際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同步發展的新型閱讀教育體系,對幼兒的成長、發展極有益處。
一方面,將生活化元素融入大班語言繪本教學活動,需要教師綜合使用多種策略,將幼兒的實際生活與語言繪本教學融為一體,讓幼兒從生活角度感知語言,走進對繪本的深度閱讀與語言的深度學習中,從而收獲多重感悟、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既能將生活經驗遷移至繪本閱讀學習,又能將在繪本中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于生活問題的解決,雙方相互促進、相互支持,共同為幼兒的語言能力建構與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所以,教師可以借助融入生活化元素的語言繪本教學,展開對幼兒閱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培養;既要借助繪本閱讀完成語言輸入教學,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使其養成優秀的閱讀意識與良好的閱讀習慣;又要使用生活化元素,構建生活情境或設計生活場景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讓幼兒在熟悉的環境下輸出語言,形成個性化表達。
另一方面,大班幼兒正處于幼小銜接的關鍵時期。此時,促進幼兒認知水平發展,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使其順利、流暢、準確地表達個人內心想法是十分重要的。通過繪本教學及生活化的教育資源,構建幼兒感興趣的繪本閱讀活動或語言表達活動,為幼兒提供完整的知識學習、內化、吸收與遷移、運用等經驗,有助于發展幼兒的學習能力、學習意識。生活化元素與標準的語言繪本教學活動融合,既能提高幼兒對標準課程學習的接受度,降低幼兒接觸新知識、閱讀新繪本時的不適應感或抵抗心態;又能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使幼兒平穩度過幼小銜接階段,順利走入小學,并快速適應小學的系統性學習模式。
二、幼兒園大班語言繪本教學中生活元素的融入現狀
(一)與幼兒生活體驗脫節
許多幼兒園在語言繪本教學方面都缺乏幼兒的真實體驗,即繪本閱讀教學及語言課程難以對接幼兒生活,語言類教育活動無法給幼兒提供基于現實生活場景的實踐、體驗機會,閱讀形式單調,缺乏活動性。
(二)與幼兒生活經驗脫節
大班幼兒正處于幼小銜接的關鍵時期。為了使幼兒快速適應小學生活,部分教師會采取錯誤的教育方法或理念,導致幼兒語言課程活動呈現小學化傾向,不僅不利于幼兒成長,還會與其生活經驗脫節。另有部分教師在選擇導入繪本時,忽略了幼兒的生活經驗與實際學習需求,只是為了講解繪本而導入繪本,并未挖掘繪本中的生活元素,或將其與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聯動,這種語言繪本教學活動效率低下,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與幼兒真實需求脫節
部分幼兒園展開大班語言繪本教學時,過于依賴專家講師編撰的教參,未能從幼兒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來設計教學活動。專家講師編撰的教參雖有可取之處,但卻不適用于所有幼兒。若盲目地按照教參實施教育,很容易脫離幼兒的實際學習需求。例如,有些幼兒園的教師會費盡心思地按照教參中的內容,尋找與幼兒生活經驗南轅北轍的教育資源,再以此構建語言繪本課程,或組織與大班幼兒興趣喜好無關的教育活動,此類問題都會影響語言繪本教學的質量。教參的出版、發行需要一定時間,而創新性的教學活動則有較強的時代性特征,一味地模仿教參,會導致繪本教學活動形式與時代發展脫節。
(四)教學與學習相互脫節
目前仍有許多大班語言繪本活動,采用師幼互動問答的形式展開,教學目的多以閱讀、理解繪本內容為主。此類教學方法與幼兒當前的學習發展需求脫節,忽略了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符合幼兒身心發育規律和認知成長規律,更難以滿足現代教育體系對幼兒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這樣不僅難以達成預期教育目標,還可能會對幼兒的社會化發展及其綜合能力素養的成長產生消極影響。
三、將生活化元素融入大班語言繪本教學的創新策略
(一)使生活化元素助力幼兒理解繪本主題
面向大班幼兒的語言繪本教學,應根據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現有學習能力及語言學習目標,適當融入生活化元素,構建生活情境,讓情境成為連通幼兒生活及語言繪本教學的橋梁,使幼兒在情境中獲得趣味的學習體驗。生活化元素構成的學習情境,能給幼兒提供趨近于真實的探究體驗,可以使繪本中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中的經驗融為一體,從而進一步加深幼兒對知識技能的認識與理解。而且情境的情感傳達效果極佳,在生活化情境中,幼兒既能更直觀地感受繪本中的情感內涵,對其情感發育十分有益,又能使幼兒從情感角度理解、分析繪本主題,有效升華本次語言繪本教學內涵。所以,教師應當在繪本教學中適當引入生活化元素,構建生活情境,助力幼兒理解繪本知識內容,全面發揮出繪本在語言教學方面的作用,促進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
大班幼兒的語言領域發展目標為:能看懂圖片、看懂圖書,可以在腦海中想象圖片畫面以外的情節及相關活動,可以并樂于展開創編活動。基于該目標,教師選擇繪本《小樹的四季》開展語言繪本教學活動。在帶領幼兒看圖片讀文字時,讓幼兒聯系生活經驗。例如,讀到“小樹放棄了身上舊舊的葉子,長出了新芽……”時,教師提問:這樣的樹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請大家認真想一想,生活中,這些放棄了舊葉子、長出新芽的小樹是怎樣的?教師還特別導入了在生活中拍攝的照片和視頻片段作為課外資源,構建更直觀、立體、形象的生活情境,讓幼兒搭配繪本圖片理解繪本內容,學習繪本的語言表達方式。在引導幼兒想象并開始創編時,也要從生活角度出發,先讓幼兒站在生活視角,理解繪本中的內容,再發揮出自己的想象力,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與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完成故事創編與情節拓展。
(二)以生活化元素設計語言繪本學習任務
大班語言繪本教學,要設計與生活化元素有關的任務,讓來自生活的問題給幼兒提供學習與探究的機會空間,使其能在順利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后收獲成就感、喜悅感以及相關的經驗,促進幼兒善學、樂學、不斷成長。在明確本課所用繪本的基礎上,教師要圍繞繪本主題、繪本內容,加入生活化元素,設計可供幼兒探索的學習任務,以任務驅動型活動完成繪本中各類知識、能力與素養的系統性教學。
例如,教師使用《我的情緒小怪獸》繪本設計了語言教學活動。繪本用各式各樣的顏色表達了多種情緒,講述了小怪獸被許多情緒困擾,尋求朋友幫助的故事。繪本內容本就與幼兒的生活有密切關聯,識別情緒、掌控情緒也是大班幼兒必須學會的技能。在設計學習任務時,教師從幼兒近期的成長狀況與整體表現出發,按照由易至難的順序設計了以下學習任務。首先,閱讀繪本,說說小怪物被染上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代表哪些情緒?這些情緒中,有哪些是你熟悉的?是你曾經出現過的?其次,教師設計了多種生活情境,包含各種場合與事件,要求幼兒判斷該情境中的某人處于什么情緒,應使用何種顏色表達?最后,讓幼兒使用語言表達不同情緒給人帶來的感受,并在小組合作中表演控制情緒的方法。
(三)以多元活動實施高效生活化繪本教學
為了進一步提高生活化語言繪本教學的實用效果,使生活化元素有的放矢、語言繪本教學更加高效,教師應當設計多元化活動,改變傳統、單一的語言繪本教學模式,以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配合全新的教輔工具與縈繞在幼兒身邊的生活化元素,構建多元化語言學習活動。教師還應突出繪本在語言教學活動中的引領作用以及生活化元素在促進幼兒語言技能發展中的必要性。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組織幼兒圍繞繪本內容參與教育戲劇類的角色表演活動。與傳統的舞臺劇表演活動不同,在此類活動中,教師要求幼兒使用閱讀技巧完成繪本閱讀與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再完成個性化表演。先讓幼兒閱讀繪本,使其掌握繪本故事情節,確保幼兒能夠創造性地復述繪本內容后,再讓幼兒站在個人角度,圍繞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對繪本中,各個角色所行之事的認識、體會、感悟,再思考如果自己就是這個人物,故事會有怎樣新發展?讓問題引導幼兒聯想,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四)以實踐聯動生活元素與語言繪本教學
大班幼兒即將步入小學生活,已有一定的社會化發展基礎,這時展開的語言教學,不僅要輔助幼兒整合、梳理、鞏固已有的知識、經驗、技能,還要為幼兒設計真實的實踐體驗,設計生活化的語言環境,讓幼兒在現實情境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完成對知識技能的鞏固與提升。從本質上講,大班的繪本教學活動只是語言課程體系中的一部分,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形式與幼兒園的已有資源是相對有限的。為了進一步提高語言繪本教學效果,促進幼兒語言綜合水平及相關素養發展,教師應當秉承新的教育理念,開展生活體驗式語言繪本教學,為幼兒提供參與真實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與經驗,讓幼兒在更廣闊的空間、環境中,與更多元的人、事、物互動,增進幼兒的學習經驗、生活閱歷,使其在體驗中感知繪本閱讀與自身生活間的密切聯系。
例如,教師圍繞繪本《春節的故事》,設計語言教學活動,與幼兒一同學習關于春節的傳說、習俗。先讓幼兒從生活角度出發,說說自己對春節的認識、記憶,講述自己與春節間的趣味故事,再融合傳統文化要素,設計社會實踐活動,將本次語言繪本教學轉化為大型主題活動。首先,幼兒應在回家后采訪家庭成員,讓他們講述春節故事,談談與春節有關的習俗。其次,在教師的帶領下,到社會中去,走訪文化館,參觀與“年”有關的非遺工作室,訪談非遺傳承人。最后,在幼兒整理得來的多項春節習俗中選擇一項可供幼兒操作的,如剪紙、做花饃等,組織親子活動,邀請家長到園一同參與實踐。以系列性的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幼兒的社會化發展,使其形成較強的繪本閱讀能力與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實踐是銜接語言繪本教學與生活化元素的橋梁,讓幼兒能在真實的環境中獲得不同的感受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深化并鞏固所學的知識道理,將自繪本學習中學到的內容轉化為自身的精神財富,在多樣性的實踐形式中獲得更深刻的認知、感悟,再使其作用于個人成長。
四、結語
在大班語言繪本教學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能將語言閱讀和語言表達等教育活動與幼兒的生活融為一體,創設出真正的“生活即教育型”語言課堂,讓幼兒在充斥著熟悉生活元素的課堂中參與語言學習。教師要正確使用生活化元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主題,完成閱讀學習,或利用生活化元素,設計浸潤于生活情境中的學習任務,使其善學、樂學。教師還可以設計多元且充滿趣味性的活動,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或利用社會實踐,聯系生活元素與語言繪本教學,給幼兒提供真實的實踐探索機會。總之,教師要以創新方法,促使生活化元素融入語言繪本教學,使幼兒獲得獨特的閱讀體驗與語言表達體驗,從而實現語言能力的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