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的尾聲,我從稚嫩孩童成長為風華正茂的青年。
嶺南驕陽,炙烤這座千年商都。騎樓老巷,默默記錄著時光的流轉。西華路飄來陣陣煲湯的香,是尋常百姓的美味慰藉。77條小巷縱橫交錯于南華西街,滄桑巷陌,承載先民蹤跡。文明路騎樓掩映下,那些銅器舊攤、字畫店和西關婆婆面、玫瑰甜品店等老字號美食店,既能喂飽眼睛,也能填飽肚子。高第街的騎樓雖不復往昔輝煌,卻也依舊保留當年文人雅士的風骨遺風。恩寧路,那條舊時最浪漫的情人巷,為多少凄美愛情流淚,又給予多少癡男怨女以慰藉。
舊時廣州,寫意煙火氣,市井萬千流。三輪車夫大汗淋漓,腳踩風火輪轉動歲月。小販的叫賣聲、戲班的鑼鼓聲湊成一部人間交響曲。理發店飄出的香波味道,混著米香、墨香、炭火味,別有韻致。雜耍藝人、說書先生、私塾教書郎,各執所長。老廣們打牌娛樂,淳樸得令后人艷羨。東方賓館金碧輝煌,接待賓朋絡繹不絕。
在城市一隅,火車站日夜伴著旅人的悲歡離合。汽笛聲聲,游子淚眼,惜別依依;歸心似箭,離愁別緒,盡在不言中。多少稚氣未脫的北上學子,在月臺淚眼相望;多少戀人親友,把愛恨悲喜交付彼此。汗水浸透衣背,暈染了這座城市的底色。日升月落,四季更迭,東山暮鐘依舊,珠江潮起潮落,從不失約。
萬家燈火,星河落入凡塵,點亮了舊時廣州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