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蘇州是最懂得生活藝術的城市。在“情緒價值”盛行的當下,古老而現代的蘇州,正以獨特的方式將日??臻g雕琢為文化體驗的寶藏地,為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提供近在咫尺的美好與溫暖?!袄硐敫浇钡哪樱蛟S就藏匿于蘇州街頭巷尾的精神棲息地中,僅漫步便能邂逅。
古老+新生,詮釋蘇式生活哲學
聊起蘇州,就不得不談及粉墻黛瓦的江南水鄉風貌。審美出彩的蘇州人,早就在歷史的長河中,將日常生活空間與精神需求巧妙融合。城市發展的進程中,越來越多的創新實踐,讓文化體驗滲透進了百姓生活的點滴之中。
山塘街和平江路兩條古老的街道,就在保護與開發中實現了生活空間與文化呈現的完美平衡。古城改造過程中,街區內古舊的民居建筑被精心修繕,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風貌。與此同時,建筑內部,又被巧妙地改造為各種文化體驗場所,變身文化展示的鮮活樣本。
以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中國昆曲博物館為例,全晉會館等老宅成為了傳統戲曲展示的絕佳場所,昆曲、評彈的悠揚曲調在古色古香的庭院中回蕩,游客們可以坐在木質的長椅上,品著香茗,近距離欣賞傳承數百年的藝術瑰寶。還有些民居被改造成了民間手工藝展示館,讓傳統文化有了新舞臺。山塘街的“滴滴繡咖啡”就是蘇繡二代的創意結晶??Х葞熞蕴K繡作品中的麻雀、桂花、樹木等為靈感展開創作,通過拉花圖案展現蘇繡特色,引得游客紛至沓來,競相打卡。隨意走進街區內的店鋪,既能偶遇蘇繡、緙絲、大師展示刺繡的精妙技藝,也可以親自體驗穿針引線,感受蘇工蘇作的細膩與精致。
不僅是山塘街與平江路,蘇州各大景區還會定期舉辦民俗文化節,如一年一度的“虎丘廟會”“山塘百花節”“軋神仙”巡游等,龍燈、舞獅、高蹺、花鼓、江南船拳等演藝項目輪番上陣。一波又一波的吳地文化大薈萃吸引了大量的居民和游客參與。人們在這里體驗傳統民俗文化,感受濃厚的節日氛圍,古老街巷也因為火爆人氣,升級為“居住、旅游、文化體驗”三位一體的活力街區?!耙蛔钪墓懦恰敝鴮嵜惶搨鳌?/p>
古今交融的魅力還藏匿于蘇州園林之中?,F在年輕人中最流行的,恐怕要數票都搶不到的“拙政問雅”與“網師夜花園”。借助聲光電等現代多媒體技術手段,拙政園在夜晚變身詩意盎然的東方造園空間美學典范。流動于水面與建筑間的光影,透過花窗斑斕奪目。真人獻唱的《牡丹亭》,更讓歷史悠久的園林夢回花月夜的舞臺,鮮活又動人。另一夜間頂流網師園,則以全息投影、互動裝置、燈光藝術等科技手段,給游客帶來“景中有戲,戲中有人”的奇妙體驗。傳統吉祥戲《天官賜福》、舞蹈《繡女》、評彈《聲聲慢》、琴簫合奏《關山月》……華燈初上時,卸下一身工作的疲憊,隨著蕩漾春風,徜徉于科技加持的古城與傳統表演間,絕對值得體驗。
城市一隅,于蘇州窺見幸福
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對城市軟性空間的設置也提出了新的需求。“需要遛娃空間?!薄白詈媚苌€步、歇下腳?!睘榱隧憫罕姷拿篮迷竿?,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公園,“兜”起了蘇州人的幸福感。
承載著不少“老蘇州”童年記憶的東園,在原有自然景觀的基礎上,增添了文化展示區域,讓文化氣息浸潤休閑空間。公園小徑旁,新設置的文化長廊,展示著蘇州歷代文人墨客的詩詞書畫作品,來到這里,在欣賞自然美景、休閑娛樂的同時,還能領略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蘊。新開辟的傳統園林文化體驗區,還有專業園藝師講解蘇州園林的造園藝術,游客們可以親手參與園林植物的修剪和布置,深度體驗自然。
依著京杭大運河的蘇州市運河體育公園,打造了以蘇州傳統體育文化為主題的活動區域。四季常青的綠蔭草坪、活潑生動的體育景觀小品、色彩鮮艷的兒童游樂設施……置身其中,隨處可見市民打太極、抖空竹、踢毽子,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傳承和弘揚本土體育文化。
還有跟隨著城市更新,見縫插針融入的口袋公園,給快節奏的城市生活減壓。截至2024年底,蘇州全市口袋公園數量達到646個,“推窗見綠,出門進園”的美好愿景已經成為現實。開在太倉市科教新城污水處理廠旁的凈水文化公園;記錄御窯金磚傳承重要事件的御窯路與建元路西南角口袋公園;滿足全年齡層居民群眾的休閑健身需求的青云御龍公園;萌翻眾人的“邂逅小王子的狐貍”口袋公園……社區空地、地鐵出入口、高架下空間,一塊塊城市“邊角料”變成了功能性十足的休憩空間,讓更多蘇州人有了家以外的放松空間。
不只是文體空間的拓寬,創意十足的藝術作品也成為了蘇州不可忽略的風景線。觀前街的玄妙廣場東側,一組名為《吆喝的攤販》的青銅雕塑生動形象地佇立著。雕塑取材于20世紀50年代的糖粥攤,雕塑中老漢頭戴“滴滴頭”棉帽子,背后的駱駝擔上有灶有鍋有碗有調料,老漢眼神望向遠方。穿著虎頭帽、虎頭鞋的小孩兒,手拿小碗笑瞇瞇地站著,一副解過饞的模樣。陽光正好的日子,太陽曬著這組雕塑,與玄妙觀和老樹相得益彰。每每路過,人們仿佛都能看到上世紀活生生的市井生活景象,既喚起了老蘇州對往昔生活的深切懷念,也讓年輕一代感受到了繁華姑蘇的獨特魅力。
金雞湖畔,一座名為《律動之光》的現代雕塑則是另一番風貌。由無數根不銹鋼線條交織而成的雕塑,線條流暢且富有張力,在陽光的照耀下,與湖面上波光粼粼的水紋相互呼應。雕塑的造型恰似湖面上跳動的音符,寓意著蘇州這座城市在現代科技與經濟發展浪潮中的活力與創新,也是周邊寫字樓上班族在奮斗中的一抹詩意慰藉。
還有城市廣場北香樟園西側的《以夢為馬》,三只不同顏色的馬佇立在城市綠地中,其色彩和情感的豐富性映射著城市的多彩生活;金雞湖大橋東玲瓏灣南側環湖步道旁的《大耳朵bunny》,高2米的鑄銅兔子帶人們進入童話世界;獨墅湖東岸月亮灣路西末端的《白鷺》,與城市燈光共同筑起富有詩意的意境;望亭鎮迎湖村仁巷的二十四節氣主題涂鴉、東升里藝術長廊的創意探索……或古典,或現代,或寫實,或抽象的藝術作品無一彰顯著蘇州在文化創意領域的開放包容,更激發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情與創新突破。
無限可能,受歡迎的“第三空間”
時間往前倒推,過去人們眼中的第三空間,或許只是餐館與茶館,結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在回家之前想去另一個地方休憩一番,可選項并不多。而現在,隨便置身蘇州的哪個角落,點開手機軟件,附近都能有幾家氛圍感十足的咖啡廳、書店等可供選擇。
在姑蘇區做自由畫手的女生Cecilia最常光顧的空間是改造成古吳軒書店的章太炎故居。在這棟建筑改造開放前,她就時常來錦帆路喝咖啡、買面包,如今更是一有時間就泡在這里,積極參與各類文化沙龍活動?!拔以谶@里參加了幾次新書發布會,還報名了‘章園夜校’學習非遺技術,在這種文化氣息濃郁的空間里,我就特別放松,感覺很舒服。”Cecilia介紹,章園不僅是一個集書籍閱讀、文化傳播、國學傳承為一體的綜合型人文空間,更有面館、下午茶、黑膠唱片視聽等玩法,只要進了門,泡在里面大半天也感覺不到時間流逝,每個角落都充滿了驚喜。
西交利物浦大學大二在讀的“05后”男生小周,是藝術的狂熱粉絲,課余時間他最愛打卡的地方是中國電影資料館江南分館與分布在蘇州各處的劇院。小周說:“比起我的家鄉,蘇州有特別多優質的藝術資源,所以周末、假期都會留在這里,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泵糠曛苣?,只要趕上江南分館放映他喜愛的主題,小周會從早到晚兩天都泡在這里,影片放映間隙在周圍學士街簡單解決餐食。電影書籍閱讀、戲劇展覽、咖啡飲料,電影藝術的無窮魅力都在這里展開。
家住高新區滸墅關的高女士,家中有一對正上幼兒園的子女,他們一家的周末行程中,總有一站式社區的親子書吧。高女士分享道:“一方面社區離家里很近,這里藏書也很多,孩子們在這里看書、看繪本很開心。另一方面這邊有蘇州圖書館自助網投點,我手機上下單借閱的圖書在這里都能拿到,又快又方便。”數據顯示,目前僅滸墅關轄區內就有10個蘇州圖書館分館、3處流動圖書驛站和6個蘇州圖書館自助網投點,大大節省了市民借書、還書的交通成本與時間成本。多個開放在社區內的閱讀空間,更是極大滿足了大家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實現了“家門口”的品質文化生活圈。
無論是古城煥新、街頭公共藝術、美食文化還是多元的空間轉型,蘇州這座韻味十足的城市,都在以獨特的方式詮釋著“理想附近”的生活哲學,讓日常生活空間與文藝緊密相連。文化沙龍、讀書會、夜校,一場場精彩的活動在城市各處上演,只要有心,在蘇州的每個角落都能尋覓到文化的滋養與心靈的慰藉。
放慢腳步,一起擁抱著充滿文藝氣息的“理想附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