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議論:一天以24小時來計算的話,拋開8小時睡眠、8小時工作,那么剩下的8小時都花到哪里去了呢?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在很多上班族中,剩下的8小時中,部分時間都投給了“去附近轉轉”。
“附近”是一個既實體又抽象的概念,它既可以指代我們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街區、公園、咖啡館,也可以指代一種精神層面的、能給予人心靈慰藉的“場”。對于職場人來說,他們的“附近”在哪里?是通勤路線上的一抹風景,還是辦公室窗外的一片綠地?
為了追尋職場人的理想“附近”,記者分別前往了三種不同類型的辦公場景:新城區的產業園周邊、古城區的傳統辦公場所周邊、旅游度假區辦公區周邊,與多位職場人聊了聊他們與“附近”的故事。
觸摸不尋常的“附近”,呼吸自由的空氣
坐標范圍:新城區產業園
工作日清晨7點到9點的軌交2號線月亮灣站、金谷路以及桑田島站總是人潮涌動,步履匆匆的年輕人正奔赴周邊的產業園區開啟“打工人”新的一天。獨墅湖科教創新區產業園云集,對職場人來說,這里意味著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更高的收入水平。然而,與老城區的繁華熱鬧相比,新城區往往缺少了一些“人情味”與“煙火氣”。
高純是同程旅游的產品經理,剛入職滿一周年,每天的工作就是對著電腦屏幕,處理各種數據和需求。她所在的辦公地點周邊幾乎都是剛剛建成的寫字樓,配套設施還不完善。她直言剛入職一兩個月那會兒,很懷念老城區的那種熱鬧,下了班可以和同事一起去逛街。但現在已經適應并且有點喜歡上這里的環境了,“有一天午飯后,我走出公司大門,被眼前那片小小的草坪和樹林吸引了,有種愛麗絲夢游仙境的感覺,瞬時覺得時光被凝固了,我仿佛置身于童話中的世界。不夸張地說,可能不到5分鐘的時間,讓我心潮澎湃了一下午,現在跟你回憶起當時那一幕,美妙依然。”
那天以后,高純會有意識地去尋找理想的“附近”,她加入了產業園的一個跑步群,每周都會和群友一起在周邊的道路上跑步。在跑步的過程中,她開始注意到一些之前忽略的細節:比如路邊的一朵小花、一只在樹上跳躍的小鳥、一棟正在建設中的大樓……這些細微的變化讓她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和城市的成長。
“雖然產業園區不像古城那般有市井氣,但那種有邊界感且井然有序的環境會讓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呼吸到自由的空氣。”在尋找“附近”的過程中,高純逐漸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附近”,不同產業園里的美食廣場、公司周邊的草坪、其他公司對外開放的花園咖啡廳,甚至是一些不起眼的“死角”……
層出不窮的美食和展覽成為精神期盼
坐標范圍:都市CBD
李浩是一名金融分析師,他所在的公司位于都市CBD,周邊有各大商場、購物中心、美食城、藝術展館,對他來說,理想的“附近”就是那些不斷推陳出新的餐食品牌和大大小小的展覽。“我的工作本身挺枯燥的,所以我經常需要一些精神‘刺激’,比如每天中午我都會出去吃飯,公司附近有包括中西料理、日本菜、韓國餐、東南亞風味美食等各式菜系,可以換著花樣吃,而且時不時會有一些餐食品牌首店入駐,時常能有期待。此外,我還喜歡逛各種展覽,公司附近有美術館、個人藝術空間,有些商場不定期也會策劃主題展覽,吃完飯就能去逛逛,非常方便。”
和李浩一樣,路易斯也是一位“閑不住”的主,每天的工作就是編寫代碼和解決問題,彈性工作制讓她經常有時間“帶薪摸魚”,公司樓下的日式咖啡館是她的精神角落,除了店休日,幾乎每天下午2點,她都會準時出現在店里,點上一杯手沖咖啡,天氣好的時候坐在室外躺椅上,下雨天就往店內窗邊一坐,看著外面車來人往,放空思緒。
“咖啡館的裝修很簡單,但很有格調。主理人是一位對咖啡有獨到見解的男士,他希望通過這家咖啡館傳遞一種溫暖和舒適的感覺。每次來到這里,我都能感受到一種放松和愉悅。有時候遇到投緣的客人,我們會一起聊咖啡、聊音樂、聊生活,有時候還會一起參加一些咖啡館舉辦的活動,比如手沖咖啡課程、音樂分享會等。”路易斯說這家咖啡館已經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了。
其實像李浩和路易斯這樣的群體很多,無論是美食餐廳、咖啡店,還是藝術展館,對他們而言都是一個可以放松身心的“精神角落”。在這個“精神角落”里,他們,都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附近”。
在“老”與“新”之間游走
坐標范圍:古城區的傳統辦公場所
古城區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所在,承載著城市的歷史和記憶。在這里辦公的職場人,往往能在“老”與“新”之間游走,感受到城市獨特的魅力。
趙敏是一家廣告公司的文案,她的辦公室位于古城區的一棟老式建筑里。這棟建筑有著上百年的歷史,見證了城市的變遷和發展。每天,趙敏都會穿過一條狹窄的小巷,來到這棟建筑前。她喜歡這里的氛圍,覺得這里歷史的氣息和文化的底蘊。
“在這里工作,我能感受到一種與眾不同的氛圍。”趙敏說。她的辦公室位于二樓,窗外就是一段古城墻。每天工作之余,她都會站在窗前,看著城墻上的藤蔓和遠處的風景,感受歷史的厚重和歲月的流轉。
除了古城墻,趙敏還喜歡古城區的那些小巷。她覺得這些小巷就像是城市的“毛細血管”,連接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在這里,我能找到一種內心的平靜和安寧。”對趙敏來說,古城區的“附近”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和心靈的慰藉。在這里,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寧靜和安詳。
張小蕁是一家珠寶設計公司的創意總監,他的辦公室位于網紅街區十全街附近,為了尋找更多的靈感和創意,他嘗試在古城區的“附近”尋找一些新的“角落”,巷子里的自然酒館、園林里的茶室,甚至是馬路牙子……都可能是靈感的誕生地。
事實上,諸如政府對十全街、五卅路、錦帆路等傳統街區的打造,于自然之中將古城區的傳統辦公場所與周邊的業態和元素進行融合和創新,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附近”,不僅吸引了更多的企業和人才來這里辦公和創業,也為古城區的文化旅游業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在“孤島”上用心體驗大自然的饋贈
坐標范圍:旅游度假區的辦公區
“我的朋友們經常開玩笑說我在一座孤島上上班。”林靜是西山一家賓館的市場部經理,她的辦公室被山水環繞。這里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這也意味著喪失了偏離城市的便利。叫不到外賣,每天要么自己帶飯,要么吃食堂,或者開車去鎮上吃飯。在這里辦公的職場人,需要在“風景”與“工作”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在這里工作,每天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饋贈。”林靜喜歡這里的氛圍,覺得這里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她的辦公室窗外就是一片青山綠水,每天工作之余,她都會站在窗前,看著遠處的風景,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
“有一天,我看見過四十三次日落。”“人在感到苦悶的時候,總喜歡看日落的。”“一天看了四十三次,你怎么會這么苦悶?”連鎖品牌民宿主理人田七引用《小王子》書中的幾句話,向記者介紹了民宿附近的絕美夕陽觀景處。
“在縹緲峰附近,有一處觀賞日落的秘密基地,導航西山靜山夕陽觀景處,公路邊沿著一條小道徑直向里走,走到路的盡頭你能看到一片礁石,日落時分,太陽余暉將太湖水照射得波光粼粼,伴隨著浪花拍打礁石的聲音,遙望著遠方的如鴨蛋黃一般的太陽,恍惚間竟有種度假的感覺。這時候,如果有攝影師在你背后逆光拍攝剪影,隨手就會是一張大片。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在到達夕陽觀景處之前,可以先去燈塔看一看,還是進口的那條小道,右手邊岔路口進去,先經過一個湖神廟,石板路的盡頭,紅白相間的燈塔孤獨地矗立在太湖之上,找一個喜歡的角度,按下快門,鏡頭里美麗的你,自由翱翔的鳥兒,以及一點點隱去的落日余暉,春日里的浪漫不過如此吧。”
對于在島上工作的職場人來說,旅游度假區的“附近”無疑是一種獨特的資源,可以讓人在忙碌的工作中找到一種放松和愉悅的感覺。在這里,可以遠離城市的喧囂和浮躁,找到屬于自己的“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