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姑蘇區平江街道的繁華觀前商圈,在成熟的商業氛圍下,依舊隱匿著悠悠古韻,甚至兩者已融合出極具標志性的風情。其中,碧鳳坊、太監弄、大成坊帶著歷史傳奇的古巷,成為蘇州標志性的美食聚集地。
蕩蕩碧鳳坊
體驗千年街坊的“色香味”
碧鳳坊與觀前街平行,也是人們從臨頓路走進商圈的第一條街坊。它的歷史極為悠久,相傳春秋時吳王有婢女名碧鳳曾居此而得名。宋代文人范成大就在其《吳郡志》記錄了“碧鳳坊”這個名字,并注“(在)在天慶觀(玄妙觀)前。”明代盧熊《蘇州府志》卷五將其列于“樂橋東北”欄下:“碧鳳坊,天慶觀橋南東巷,俗云錢官人巷。”官人,原指職官,但至宋已為平常人稱。明代王鏊《姑蘇志》等均作碧鳳坊巷。
據傳此地集靈氣\聚才氣,巷內還流傳過“一巷三名賢”的佳話。“江南第一讀書人家”的顧氏后代在此筑巢、有“活關公”“活張飛”之美譽的評話演員汪雄飛也曾居住于此,為碧鳳坊注入了濃厚的文化底蘊。
數百年前的碧鳳坊一派弦索叮咚、吟詩誦書之聲,如今的熙攘仍舊攜著舊時韻味,續寫著繁華盛景。為助力古城“點燃”夜經濟,升騰煙火氣,碧鳳坊小吃群、夜市活動不斷豐富,更會不定期舉辦主題市集。當下這條美食街區餐飲商店林立,菜系完備,更有正宗蘇幫菜點,更具各色小吃、快餐、火鍋、酒吧、時尚飲品、網紅美食等。碧鳳坊正以全新姿態,迎接四方來客。任何時候步入太監弄碧鳳坊美食街區,總能找到對你胃口的美食。
“吃煞太監弄”
走進傳承百年的美食地標
在觀前,有這樣一條街巷的名稱,被戲稱為“蘇州最有趣的地名”之一,它便是東起宮巷,西越北局至邵磨針巷,舊名“宮巷南西巷”的太監弄。自古以來,蘇州絲織品名聞天下,明代蘇州設有專門供奉皇家絲織品的織造局,地址位于今小公園一帶。清初又在城南另建織造府,遂稱原織造局為北局。所派監管之人便稱為“太監”。因監管太監大多曾在這里居住,太監弄因此得名。另據《吳門表隱》載,明代有金玉、如意兩太監在此居住,故名太監弄。
歷史上太監弄被稱作“弄”,那時只是一條一百多米長的小弄堂,名不見經傳。1939年太監弄被拓寬,各類飲食店相繼設店開業,新開的菜館有三吳、新新菜飯店、大春樓面店等,下午市的攤點專做熏腸、肚子、爆魚、魚蝦等,另有小商小販操籃提盤專跑往元大昌酒家及茶室等叫賣各類佐酒小吃。蘇州最大的茶館吳苑深處也開在太監弄,所謂“吃煞太監弄”之說即始于此時。20世紀三四十年代,這里還聚集了數十家店鋪、酒館、旅社等,臨近還有多家茶館、浴室、鹵菜攤點等。人們到觀前街總要去太監弄走上一圈,吃點小吃點心,買上些吃食帶回家慢慢享用,即便身無分文也要走一回,感受煙火氣息。
之后,“吃煞太監弄”美食一條街形成到發展也幾經波折,改革開放后,旅游服務業不斷壯大,太監弄美食一條街被再度打造,從舊貌換新顏,成了名副其實的美食街。在90年代末及2000年初,太監弄美食街又經歷了兩次改造升級,尤其太監弄碧鳳坊拓寬改造,打造了一條全新美食街與太監弄銜接,又引進著名老字號朱鴻興面店、川福樓等,使得這條美食街更加齊全。
如今的太監弄,體現著古今融合的發展脈絡。傳統的、新潮的店鋪一家挨著一家,有道是“吃食在此結集,美味在此延伸,風物在此顯擺”。尋味而來的人群絡繹不絕,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淘寶大成坊
品味屬于舌尖的街巷煥新
提到觀前的美食街,就不能錯過大成坊。大成坊位于觀前街中段北側、玄妙觀之西。南起觀前街,北至因果巷。明代盧熊《蘇州府志》作“大云坊巷”。巷名的來歷與宋代朝奉郎林虙有關。他看破官場的黑暗與腐敗后,歸居故里,閑居在蘇州天慶觀(玄妙觀)之西,著書立說,自號“大云翁”并著有《易說》四卷,《大云集》百卷等。之后,他所居的地方便被稱為“大云坊巷”。舊\"大云”作“大臣”,亦稱“大臣坊”,后寫成“大成坊”。
大成坊曾經是蘇州知名的小吃一條街,在傳承蘇州小吃文化的同時,引進各地特色風味美食,使觀前地區轉型升級為集購物、旅游、休閑于一體的多功能休閑旅游區。隨著時間的推移,街區同質化、低端化現象日益嚴重,"如今,它又煥發新機。
2024年,觀前街·開元里在大成坊開業。這是姑蘇區低效老舊載體更新的重點示范工程項目,升級改造總投資約5000萬元。項目由主樓和沿街步行街兩部分組成。主樓一二層主打餐飲、休閑、文化業態,三樓以上引進希爾頓酒店,步行街沿街打造創意街區外擺市集,好吃好玩又好逛。轉進大成坊,便能看到由團扇、玄妙觀、月色、荷花構建出拙政園一景,體現著人文芳香的蘇式浪漫,開元里主樓正門上方巨型的活字印刷墻十分醒目,充滿濃濃的文化韻味。此外,祈福墻與玄廟觀財神殿相鄰互通,成為游客們祈福許愿的上佳去處。觀前街·開元里豐富了觀前商圈的文化內涵和商業形式,形成了以社群社交為內核,潮玩夜市為主題,跨界藝術為創新點的新型商業街區模式,推動著街區的城市更新與煥新升級。
歷史的機杼聲吱呀作響,從巷頭回蕩到巷尾;姑蘇的傳奇“經緯”糾纏,編織著百千年的江南繁華,我們在觀前風景更迭的街巷悠悠走過,卻始終于紅塵煙火中感悟蘇州古城永不褪色的悠悠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