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體育八條”;精準提升;學生體質
中圖分類號:G62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5)03-0031-01
一、九宮格視角分析薄弱生類型
可以通過學生體質健康統測數據分析、學生身心健康調查問卷和體育教師觀察訪談等,從身體素質、非正常體重、心理態度三個維度進行分析,具體來說,就是超重、肥胖或輕體重、力量、速度、耐力、不自信、不在乎、不重視等方面,通過九宮格視角分析薄弱學生類型,以精準“把脈”。
二、大數據分析薄弱生群體薄弱原因
以區域七年級體測薄弱生為群體,進行大數據統計結果顯示:身體素質薄弱項占比最大,其次是非正常體重,心理占比最小;身體素質薄弱項中爆發力和速度占比最大,耐力和力量略小;非正常體重中超重占比最大;心理態度方面不重視、不在乎占比較大。
從男女生視角分析發現,男生身體素質薄弱占比最大,其次是非正常體重,沒有心理等其它因素,身體素質方面速度、爆發力、耐力占比最大,其次是力量;女生也是身體素質占比最大,其次是非正常體重,心理占比非常小,速度、爆發力、力量占比最大,其次是耐力。可見,男女生在力量和耐力占比中略有不同,這與男生考核引體向上、女生考核仰臥起坐有關。
三、教師、學校、家庭三維包干協同
體育教師方面,可采用課堂教學和課后鍛煉相結合,如開展基礎、進階和強化主題的體能單元教學,教學中根據學生基礎、特別是薄弱生群體區別對待進行分層教學,對非正常體重學生在課外時間開展減重增肌、體能訓練營等方式進行干預,以“一生一案”制訂與班主任、科任教師包干到人的解決方案,或是“量身定做”家庭體育作業,及時記錄和分析學生體質健康情況。
學校方面,針對體測薄弱生的心理薄弱、營養健康及運動認知問題,可進行專家講座、建立專門聯絡機制,保障小課間、大課間和課外活動的時間、場地、內容和運動負荷,促進一日鍛煉效果提升,各班通過召開家長會和主題班會,明確包班體育教師、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責任、職責并給予及時的獎勵,開發應用數字化器材等。
家庭方面,指導家長利用業余時間采用單人鍛煉和雙人鍛煉及全家共同鍛煉等方式提高鍛煉興趣和意識,建議家長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監督學生鍛煉、飲食、心理、休息等,以保證學生高效完成“一生一案”。
[基金項目:北京教育學院學員教改課題《提升順義區八年級學生體質健康的體能單元教學研究》,課題編號 XYJG20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