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發布《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這一政策文件的出臺,為我國外貿行業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在全球貿易環境復雜多變的大背景下,指明了我國推動外貿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的新方向。
外貿綠色化是指在外貿活動中,通過采用環保技術和管理手段,減少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提高產品的綠色屬性,實現可持續發展。外貿綠色化包括產品綠色和生產綠色兩個方面:一是產品綠色,企業通過研發和生產高技術含量、低能耗、低排放的產品,滿足國際市場的綠色需求;二是生產綠色,通過優化生產流程,減少能源消耗和廢棄物排放,或者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交付的全過程,采用環保材料和綠色物流。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綠色經濟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綠色經濟報告》,綠色經濟是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推進外貿綠色化,不僅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感,還能增強產品國際競爭力。
智能化是提升外貿效率的關鍵手段。外貿智能化是指在外貿活動中,通過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生產、管理、服務的全面智能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外貿智能化不僅要通過引入工業互聯網和自動化設備,實現生產過程的智能化管理,也要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優化物流配送系統,提高物流效率,還要通過建立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服務,提升客戶體驗。對于外貿行業而言,加快智能化進程能夠顯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目前,大數據分析已成為跨境電商企業的標配。企業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預測海外市場需求,提前調整生產和庫存,大大提高了訂單響應速度和客戶滿意度。
當前,綠色化和智能化相結合的綠色智造,形成我國外貿新的競爭優勢。企業通過采用環保技術和智能化管理,不僅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還能滿足國際市場的綠色標準,獲得更高的品牌溢價。以家電企業為例,綠色智造已成為家電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滿足海外客戶需求,同時通過綠色科技創新提升海外品牌競爭力。
隨著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國際市場對綠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企業通過推進綠色化,可以拓展市場份額。同時,智能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企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通過引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企業可以實現生產過程的優化和管理的精細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未來,政府進一步出臺的支持政策,包括財政補貼、稅收優惠、技術支持等,將為企業綠色化和智能化發展提供更有力保障。
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推進綠色化和智能化發展需要大量的技術研發和設備投入,這對許多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大挑戰。面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接受度、消費習慣以及對綠色產品和智能化技術的法規和標準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需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產品測試,確保產品合規合標準,能夠得到市場認可。
文/蘇慶義 選自光明網
《德勝員工守則》
作者:周志友
本書沒有任何花哨的奇謀妙計,只有邏輯嚴密、內涵深刻、經過仔細琢磨和修正過后的管理規則和規范。認真閱讀本書,不僅可以獲得啟迪,更會受到思想的洗禮;不僅可以將其中的東西隨手拈來即學即用,還可以提升管理者自身的管理素質和境界。
《企業家:對價值的不懈追求》
作者:[美]德里克·利多
譯者:王淑花、侍怡君
本書從創業、創新的歷史視角,為企業家如何創造價值提供了重要見解。通過歷史上不同時期的例子,本書解釋了創業的基本原則:擴大簡單性、擴大供應和擴大需求。通過閱讀,讀者可以對創業以及建立成功企業需要什么條件有更深的理解。
《數據化決策(第三版):數字化轉型時代》
作者:[美]道格拉斯·W. 哈伯德
譯者:鄧洪濤、王正林
本書通過對重大決策進行定義,對變量、不確定性與價值建模,能夠幫助企業、政府或其他組織機構在投資與決策時進行風險量化分析,從而做出正確決策。
編輯/王盈 統籌/陳塵
阿根廷“中國道路”網站
中國消費者求新求變“今非昔比”
中國消費者已今非昔比。如今,幾乎一切與眾不同、新奇有趣、帶有異國情調或純粹未知的東西都會對中國消費者產生難以抗拒的吸引力。泰國大米、智利車厘子、新西蘭獼猴桃和美國藍莓都很受歡迎。在這股消費熱潮中,蘋果、高通、梅賽德斯-奔馳、特斯拉等跨國公司的存在不斷加強,這不僅是對中國經濟機遇投下的信任票,也被視為對這個亞洲巨人市場的押注。

俄羅斯衛星社網站
中國提高新能源車政府采購比例
中國財政部近日發布通知,要求在年度公務用車采購總量中,新能源汽車占比原則上不低于30%。其中,對于路線相對固定、使用場景單一、主要在城區行駛的機要通信等公務用車,原則上100%采購新能源汽車。根據通知,采購人應當加強公務用車政府采購需求管理,充分了解新能源汽車的功能、性能等情況,結合實際使用需要,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
彭博新聞社
中國房地產市場現企穩跡象
援引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中國100家最大房地產公司的銷售操盤金額與2023年同期持平,為4513.9億元人民幣,而11月同比下降6.9%;12月的數據環比增長了24.2%。這反映出在中國政府集中火力推出系列政策后,市場出現企穩跡象。
俄新社
中國手機在俄羅斯受歡迎
俄羅斯移動通信系統公司(MTS)表示,2024年1- 10月,俄羅斯消費者購買最多的智能手機品牌是小米,占據了五分之一的市場份額。電子產品零售商M.Video- Eldorado集團的數據顯示,華為、Tecno和Infinix很受俄羅斯消費者歡迎。與2023年同期相比,華為2024年1- 10月在俄羅斯市場的出貨量和銷售額分別增長39%和20%;Tecno分別增長21%和30%;Infinix增長7%和20%。
據英國《金融時報》
2025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有望首超油車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最新報道,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2025年預計將首次超過燃油汽車。報道稱,根據投行和研究機構提供給《金融時報》的最新估計,中國將超越國際預測和此前設定的目標,預計202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將超過1200萬輛。這一數字將是2022年銷量的兩倍多。
日本《日本經濟新聞》
中國企業引進人形機器人提升效率
中國工廠積極利用人形機器人。比亞迪等汽車制造商開始引進國內初創企業開發的機器人。此舉旨在為應對國內勞動力短缺問題做準備。人形機器人不僅可以勝任輕體力勞動。據優必選首席品牌官譚旻介紹,在利用攝像頭進行質量管理等方面,人形機器人效率高于人類。
編輯/王盈 統籌/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