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業是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和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基礎,數智化及數智治理是當前生產關系演進和上層建筑變革的主要動力源。我們正站在變革的邊緣邁向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進入全球互聯、人類命運與共的數業時代。
張曉東在第十屆國企管理年會上作主題報告時表示。

當今時代,“未來已來,唯變不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15年,敏捷智庫在研究“新現代化”時,提出了“新現代化”最主要的三個特征:一是,“新現代化”不同于傳統的西方式現代化。西方式現代化的物質基礎是工業化,而“新現代化”的物質基礎是“數業化”;二是,“新現代化”的建設內容不是單一的經濟建設,而是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的“全面化”建設。由此可見,我們當時提出的“新現代化”的“全面化”剛好吻合了黨中央提出的“五位一體”的“中國式現代化”;三是,“新現代化”最終目標就是實現馬克思所說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本化”,也剛好與中央指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式現代化”相貼合。
那么,為什么稱“新現代化”的物質基礎為“數業化”?什么是“數業”?

“數字”(英文的Digital)并不能完全代表今天與“數”相關的科技和生產力。比如,數據、智能,特別是量子等不能簡單地用“數字”兩個字來體現。反而中文一個“數”字更具有代表性,它甚至包括了生命科學。因為21世紀生命科學是基于基因,而基因的本質就是信息或數據。使用與農業、工業并列的“數業”,比“數字”更能體現當下的業態、經濟及社會形態,更加嚴謹、準確,更具超越性,反映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同時,完整地概括出數據、數字、信息、量子、智能乃至基因等先進科技和它們所綜合呈現的生產力,及其體現的經濟、社會及文明形態和性態。
總的來說,數業是繼農業、工業之后的新的經濟、社會和文明形態,是以數據作為核心要素、算法為主要驅動力、算力為基礎設施、通信網絡等為載體,以數智科技等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業態轉型,形成現代化生產關系及數智治理模式,開啟人類數智化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體現新生態的經濟及社會新范式。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睆纳a力決定生產關系的這個角度來看,新的生產力催生了數業時代,但是現在的很多治理模式依然還是建立在工業文明的基礎上。比如,人工智能的治理、數據的治理,甚至包括既有的全球治理和國家治理理論,現有的公司治理理論及我國國企治理經驗等。
也就是說,傳統的治理模式與現代生產力的發展,已經有很多的不適應性。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必將帶動治理模式的巨大變化。
治理現代化的數業邏輯正是為解決這種不適應而提出的,代表著新生產關系的發展。這也是我們正在面臨的新機遇。
以數據治理為例,數業時代,數據治理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數據質量和安全管理,而是擴展到了數據的智能化處理和分析。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治理效率與準確性的提升。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來進行自動化數據質量檢測、數據分類和數據治理流程,提高治理效率和準確性。
二是,數據隱私和安全的強化。隨著數據泄露事件的頻繁發生和法規的日益嚴格,加強數據隱私保護和安全管理成為當務之急。
三是,云原生數據治理。隨著云計算的普及,數據治理解決方案也逐漸向云原生架構遷移,以實現靈活、可擴展和高效的治理。
四是,數據倫理的重視。在數據收集、使用和共享過程中,關注數據倫理問題,確保數據的使用符合道德和社會價值觀。
五是,實時數據治理。隨著業務對實時數據的需求增加,實時數據治理能力的建設將成為重點。因此,需要迅速響應不斷變化的條件,監控事件的發展,并在動態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六是,跨部門協作的加強。數據治理涉及多個部門,比如,IT、業務、法務和合規等部門。跨部門的緊密協作將成為一種常態。
總的來說,傳統的治理模式以政府為主體,治理形式呈局部化、分散化、碎片化,組織結構為層級架構,治理機制是行業部門獨立處理,治理手段多以人工為主。
而現在新治理模式以政府市場、公眾多元為市場主體,治理形式呈整體化、系統化、精細化,組織架構為跨層級網絡架構,治理機制是多部門協同治理,治理手段以互聯網、大數據為主。
從“數業”的底層邏輯來看,數業是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和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基礎。數智化及數智治理是當前生產關系演進和上層建筑變革的主要動力源。數業與工業的底層邏輯是不同的。工業的底層邏輯是分工協作,數業的底層邏輯則是融合創新,工業是“按需定產”,數業是“以思創業”。
數業化是有路徑的,最早叫信息化,現在也有的叫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我們認為,最終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等都要融合協同發展,而走向“數據驅動、智算使能”的數業化。
如果說工業經濟是通過“分工協作”產生效率的“分”的經濟,那么數業經濟則是通過“融合創新”創造價值的“融”的或“合”的經濟,正可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我們正站在變革的邊緣,而這次變革將和人類的出現一樣意義重大?!边~向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進入全球互聯、人類命運與共的數業時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