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小王,在2022年8月開始成為一名初中生,平時住校,周末回家。和他在一起的時間變得很有限,與青春期男孩的相處也很挑戰。我珍惜與他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每周末會做一些生活記錄,偶爾也表達一些心情漣漪。選出這些文字,或許可以折射出一對母子的人生片段。
2022年
8月21—25日
小王21日早上7:30報到。前一天已給他收拾好了一個鋪蓋卷,一箱衣物和生活用品,一書包學習用品,一袋雜物。送他到校門口,家人不能進校。眼看著他推著箱子,背著雙肩包,提著一個大編織袋,大步走進校園。
好像一瞬間長大了。
看他走進那個未知的世界。那是媽媽無法靠近和施加影響的世界。一切都得靠他自己了。在晨光里,想到自己把他推入那個世界,內心有哽咽難言之感。
8月26日
開學第一周的周末,下午看到老師在群里發了個表,要填學生信息登記表。表格上有一項是“目標高中”。
一下子感覺有點呼吸急促了。似乎未來三年的學習生活,都是為了三年后考上哪一所高中。
目標感太強的人生,好不好呢?
把今年鄭州市第一批次高中的錄取分數線的表格打印下來,打算晚上回家讓孩子自己填寫。
下午6點去接小王。很多家長集聚在校門口,等自己的孩子出來,那陣容,像是粉絲等待萬眾矚目的明星出場。
他一出現我就用眼神捉住他了。那個小小的臉,總是帶著羞澀的笑容,小小的身影,在人群中一出現,媽媽就能第一時間發現。瞬間捕捉到他的氣息。這可能是身為媽媽都會擁有的神奇力量。
他的小臉曬黑了,黃了。一周軍訓的痕跡。
我要吃可樂雞翅,我還要吃漢堡。我每天都吃不飽。他說。
好啊,今晚媽就給你做可樂雞翅,我都準備了。怎么會吃不飽呢?
馮書巖說他每次都要兩份牛奶,兩份菜,我都不知道還能要兩份。一份太少了。每天的課太多了。時間太緊了,學校一點都不好。
不是學校不好。每個初中都這樣。這是初中和小學的區別。初中的生活就是緊張多了啊。
媽媽,我們寢室長今天辦手續不住校了,他家離學校可近。他跟我說他可能遺精了,內褲可臭,要回家換衣服。媽媽什么是遺精啊?
遺精就是男孩子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現象。就像女孩子每個月會有月經一樣。就是會遺出精子。
真的可臭嗎?
也不臭。會有一點腥。像魚的腥味一樣。
他告訴我他競選上了歷史課代表,很興奮。他自我感覺,自己是班里歷史知識最淵博的一個。
晚餐很豐盛,擺滿了一桌子。吃完飯收拾他的東西,發現他把所有東西又都帶回來了,包括被子、香皂、刷牙杯、毛巾等所有不應該帶回的,都帶回來了。哭笑不得。
對于孩子很多未經歷的事,大人早已習以為常,其實孩子并不知道怎么做。所以,還是應該多教多示范。
晚上出去散步,我攬著他的肩膀一起走,他沒有拒絕這久未有過的親熱。好像經過幾天別離,他也珍惜了能和媽媽親密接觸的時光。散步回來快10點了,讓他用10分鐘時間填寫表格。他填的目標高中是:鄭州一中。
看到家長群里同學們填寫的目標高中,幾乎是清一色的鄭州外國語學校、河南省實驗中學、鄭州一中都是大三甲。三年以后能上大三甲的肯定少之又少,但是現在大家都盯著好學校。這是好事,也是殘酷的事。
他會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嗎?我覺得很難,毫無把握。
希望他能心懷理想,朝著目標,穩步前進,成為最好的他自己。
9月2日
不知是由于一周未見還是時間緊迫的原因,他現在說話的速度非常快,噠噠噠噠,上一句還沒說完下一句就涌上來。非常趕。還有不少以前他從未用過的新詞從他嘴里冒出來,比如他說,感覺剛剛期末考試完一樣,暑假怎么過這么快呢,我來把時間捋一捋。可能是集體生活互相碰撞的結果。
好像再也沒有慢悠悠的機會和可能了。
晚上他爸在廚房炒菜時,他說,爸爸我好想你們啊。
那是聲音略帶一點忸怩的表白。破天荒這樣表白。
他爸趕緊回應,我們也都很想你啊寶貝。
飯菜端上桌,他也破天荒地對家里的飯菜贊不絕口。
——是和學校的飯菜比起來。果然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9月3日 "周六
看到群里老師發的作業,密密麻麻,確實量大。
回來過周末基本上沒自由玩耍的時間。讓人深深地懷疑人生。不好玩。
以我的感覺,初一的生活,應該是周末至少有自由玩耍一天的時間。如果兩天時間都趴在那里寫作業,那周末還有什么意義?
我還是沒有寫什么。沒有創造性的勞動,自然更會感覺人生無意義。
10月18日
中午給孩子做帶魚,10點從冰箱里拿出來解凍,11點多開始收拾。
什么呀這么腥?他走進廚房時說。
我正蹲在地上的垃圾桶和水盆之間收拾帶魚。
又腥又臭的這是什么?
他說話的口氣讓我感覺,我們像是兩個階層的人。
怎么會臭呢,我心里說,媽媽怎么會讓你吃臭的東西呢。
前幾天給你做過的,你挺愛吃的帶魚啊。
我再也不吃了,他干脆地說。
好像我手指間淋漓的帶魚內臟和黑色腸衣嚇住了他,好像他第一次知道它們在被炸至金黃,香噴噴地端上餐桌之前居然是這種樣子。
我再也不吃帶魚了!
他又大聲地強調一遍,像宣布一個重大決定,然后便從廚房呼嘯而去,一點也沒照顧我的情緒。
他的語氣和句子讓我想起我三十多年前跟我媽說話的口氣。
那一瞬,我替我三十多年前的媽媽,心疼了一下。
天底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
每天能聽到孩子上網課的聲音,能聽得見他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和老師互動。每天上午和下午還有大課間,要對著電腦屏幕做操,他也做得不亦樂乎。總體感覺,他的表現還可以。
只是作業總是不少,或者他的作業效率也有點問題,每天都要做到晚上10點多以后,早上6:20前須起床,睡眠時間不足。
很多作業都是無意義的。除了消耗掉孩子的精氣神和他們的創造力,不知還有什么作用。每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都要陷進海量的作業和試卷里無法自拔。
有天中午做夢,孩子背一段話,要提交視頻。讀了一二十遍還是背不下來,不專心。我氣極,大聲吵他,吵得聲嘶力竭他也聽不見,又上拳頭打,狠狠地打了十幾下他也感覺不到疼。像是打在棉花上。黔驢技窮,令人絕望。
夢中的情景,正是自己日常感受的投射。給他檢查作業,語文、英語經常有不少低級錯誤,讓人氣極。一給他指出來,他的態度就很差,不接受,生氣耍賴,讓人一頭火。
11月4日 "周五
孩子每晚忙完學習,臨去洗漱前都會要求休息幾分鐘,不過是可憐的5分鐘或者最多10分鐘而已——那時經常都是快10點或者10點多了。他一般會要求看會兒手機,或者翻一會兒他的奧特曼卡冊。我每次都是理解和同意,哪怕有時做完作業快11點了。一天里能讓他放松的時間,不過就是這最后的5分鐘10分鐘而已。可是每次他坐在那里玩不到2分鐘,他爸就開始催他去洗洗睡,一遍又一遍地大聲催——在他眼里只有馬上睡盡快睡才最是要緊,這個時間根本不應該再玩了。如果我替孩子說兩句,說孩子想玩幾分鐘,他爸就會生氣地說會影響他睡覺,會影響他第二天的上課。就會吵起來。所以我只能一聲不吭。除非他爸睡了,只有我一個人陪著孩子時,才可能允許他從容地玩夠他想要的五六分鐘。
局促的初中生活,容不下5—10分鐘的娛樂時間。
11月12日
晚飯后出去散步,孩子在路上說:我最喜歡的時間,就是周五下午最后一節課時,老師說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的那一瞬間,感覺那會兒我的興奮和喜悅就要沖天而出啦。
其實從他上初中以來,我覺得他的所謂,就像一個肥皂泡,一個騙局。因為幾乎全被寫作業的時間占滿。
周末他一般會要求去買幾包奧特曼卡,這是最讓他快樂的娛樂。上周他爸要求他不要老買卡了,一個月內不再買了,他勉強答應。我們一出小區門,他就要求去他常買卡的那家店,我裝作不知道他們有過的約定,只為滿足他那點可憐的快樂。半路上他爸的電話追過來了,我說你來接吧,你跟他說。
電話接通,他爸:你們到哪兒了?
他:我們走在通往未來的路上。
他爸:在哪個方向啊?
他:在東西南北方向。
他爸好像明白了,沒再戳破。
買了一包10塊錢的卡回家,我開始打印他的周末作業。A4紙打印,光卷子就打了25頁,還有復習資料近29頁。
這就是等待他的周末。
2023年
3月13—19日
現在是19日晚8時許,心里很難過。很自責。感覺一切又都讓自己搞砸了。
孩子晚6點時從家出發,已經送到學校。下午5點半時,我指著他罵,像個豬一樣。當時三個人都在客廳,他一臉驚恐和愧疚,垂頭喪氣。我又忍不住罵了他,是因為他作業還是沒完成,手機拿去好大一會兒說是聽聽力,但聽力沒有做,英語要求背的3篇作文也沒有背。
沒過幾分鐘我又忍不住走到他房間,向他道歉,說對不起,剛才媽媽沒控制好情緒,不尊重你。我抱了抱他。他沒有推開我。
他背著重重的書包推著箱子離開時,我又一次抱了抱他。
每個周末都很失望,很難過,很受打擊。因為他的時間管理總是很差,因為他的作業完成時間總是拖了又拖,拖到最后一刻。而我,總是耐心不夠。隨時會爆炸發飆。
尤其是,這個周日,我居然又罵了他。
在他說我討厭作業,我厭惡作業,作業去死吧,為作業信心與能量不足之后,我還是忍不住罵了他。
我罵他之前,剛為他點了一份烤鴨,他自己要求吃的,他和爸爸圍著餐桌吃得滿嘴流油,挺開心的,那種親密溫暖的氛圍被我一聲怒喝,破壞得干干凈凈。我真是像我媽一樣是制造不快的高手,慣犯。
臨離家前他又嘟囔了幾句,我想走讀,我不想住校,住在學校里可難受。
孩子走后的這個夜晚,我帶著對自己巨大的失望,難耐與心碎,過著每一分每一秒。像個豬一樣這句話,每一刻都在反噬著我,血肉淋漓。我還是那么蠢。
孩子,從你走的這一刻起,我感覺,我要贖罪。我要管理好自己。我要讓自己成為更好的媽媽。能給你信心,溫暖,陪伴,和能量,有光和熱的那種媽媽。
我能嗎?我必須能。我還得永無止境地修煉。
3月20日—26日
傍晚的天氣有點涼,有點灰,6點20時接到他。他臉上的表情,好像情緒不是很好。
媽媽,我們月考成績出來了。他說。
怎么樣,考得好嗎?我問。
我考全班第二。
不會吧,你這么厲害!
就是。年級的90名。
原來他是欲揚先抑。
坐在車上,我說,我簡直不敢相信呢,就怕這是個夢一樣,不是真的。
我大大地夸了他。問他想要怎么獎勵,他說不用獎勵。他心情不好。我問為什么,他說眼鏡丟了,怎么也沒找到。眼鏡那么貴,所以不要獎勵。
4月10日—16日
接孩子回來路上,他看起來情緒不高。問他這一星期都發生了什么。他說什么都發生了,什么又都沒發生。
我讓他給我分享一個趣事。他說不想說。
后來要玩手機,我讓他先給我講個有趣的事,再給他手機玩。他便說,有點不文明。我說沒事,講吧。他是這么講的:
我問趙子慕,你喜歡學習嗎?
趙子慕說,不喜歡。
我說,那你為什么學習還那么好?
他說,因為裝的感覺太爽了。
我聽笑了。我說是不是你也是這樣?
他笑起來,不太想承認,但是眼神和嘴角的弧線又在替他坦誠了。
想了一下,13歲的小屁孩,已經這么老練地會裝了。
5月15日—21日
周六早上6點半起床趕作業,我在一邊看稿子陪伴他。
周六下午去訓練實心球、跳繩和50米。訓練完了一家人一起去吃燴面。吃完飯回家的路上,他問他爸:爸爸你年終獎是多少啊?
不知道他為什么想起來問起這個。我是從來沒問過。我自覺地不問,老王也自覺地從來不說。這是我們倆的空白地帶。
老王:不一定,每年都不一樣。
小王:平均是多少呢?
老王:那怎么平均啊,沒法平均。
小王:這20年來平均呢?
老王:那怎么平均啊,剛上班的時候年終獎很少,就是一千兩千的,具體多少我都忘了。
小王:那你這兩三年的平均呢?
老王:也不記得了。
小王:你去年的呢?
老王:也忘了。
小狐貍到底斗不過老狐貍。小王追問半天一無所獲,看著他求而不得有點悵然的樣子,我主動說:我跟你說我年終獎多少吧。
小王馬上轉向我:好啊,你年終獎多少?
我:還不到1000萬。
小王馬上跟腔:我的卡上也還不到3000億。
然后三個人都哈哈笑起來。一陣風吹來,把我們的笑吹到了花叢里,吹到了半空中,吹到了廣場舞的舞曲里。最后掛在了月牙上。
也是一個春風沉醉的晚上呢。
周六晚和孩子聊。他對開家庭會議比較排斥,感覺到大都是批評他的,所以申請不要開,我就換了一種說法,說和他聊聊,并告訴他也有好消息。
我說從現在開始到7月初他期末考試完,一個多月的時間他需要多少零花錢,可以提出來,我全部給他,由他自己支配。
他的眼睛都亮了,一直猶豫著不說想要多少。最后說了一個數字,610元,包括六一節的禮物。
我答應了,當場掏出錢,并給他一個錢袋,讓他把錢收好,自己管理好,他很開心。當天晚上就出去買東西了。我沒過問買了什么花了多少。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周六聽了一天的管理課,讓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感、掌控感,才能讓他更有參與感和幸福感。所以,決定讓他享有一定的自由。
我又接著說學習的事,可能是因為他情緒好,我說什么他都接受。包括我要求他每周末回來洗鞋子,洗兩頓碗,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期末考試的小目標,他自己也說了。
臨睡時我們擁抱了一下,他開心地說,他好高興,因為他財務自由了。
6月5日—6月8日
因為要為高考騰教室,他們放假3天。晚飯時聊起三天的假期安排。
小王:老師給我們布置的作業太多了,就像暑假作業一樣。
我:那你們班同學會抗議嗎?
小王:不會。
我:不會嗷嗷叫嗎?
小王:不會。我們會祝福他。
我心里一咯噔,以為是罵人的話,便問:祝福什么?
小王:祝福他升職加薪,不再教我們。
這個邏輯好。我要笑死了。
周二早上我離家時,他問我電腦放在哪里了,我不想給他,但是感覺,也管不住,便拿出電腦,由他自由支配。他號稱到第二天中午12點時可寫完全部作業。
周三早上6:40起床,認真做作業,電腦還是留給他了,沒控制。只是提醒了他原定的作業完成時間。有一天晚上,他說,媽媽我討厭學習,我對學習有一種深入骨髓的討厭。我想永遠放假。我給他講了我至今難忘的我上初中時的尷尬事,初二時我的地理老師為期終考試押題,我全部背了老師押的題,但沒有復習課本,結果考試一道都沒有考老師的押的題,我一道都不會,最后地理只考了24分。是我考試史上最低的分數。丟人極了。老師的押題,能成功地避開所有的考試題,也是神了。我們倆躺在床上一起笑了很久。老媽的糗事,可能也給了他一絲安慰。
第二天晚上,他說,媽媽你以后把我的電腦收起來吧。
我吃驚極了——這居然會是他的主動要求?!我趕緊答應,說好啊。你這么自律啊,太好了。他說一直到他放暑假,再交給他。我滿口答應。他又說,他要把他的奧特曼卡全部給他弟弟,今晚已經全部收好放在一個大盒子里,他要寄給他,打算自己以后不再玩卡不再買卡了。
這真是讓我無比驚愕的消息。我給了他大筆零花錢,不再限制他怎么花,買什么,他買了好幾本卡冊之后,突然決定不再玩;我把電腦放手交給他兩天,他要求我以后把電腦收起來,或者一天只給他玩半小時。
這就是我曾經可望而不可即的孩子的自驅力嗎?老母親在心里簡直要喜極而泣,跳起來轉一百個圈了。
當我致力于忙我自己的事時,他才能更好地為自己負起責來。這是我以前沒敢做也不敢想的事。現在,真的可以了。
我的棒小孩。為你開心。
6月20—26日
端午節三天假,我在上海參加了3天培訓。臨行前的深夜,給小王寫了封信,5頁紙,因為想到這是他期終考試前的最后一周,端午節假期不能陪伴他,不能給他做好吃的,當媽的感覺有點對不住他,所以只有寫一封信表達對他的關愛。
雖然還是會在意成績,希望孩子能有好的成績,但是在信里,一句成績的事都沒提。怕給他壓力。也是想讓他感覺,我對他的關心,大于對他成績的關切。
不知他會復習得怎么樣,只能一切靠他自己了。放下期待,坦然接受一切吧。放下期待會讓自己少失望。
6月29日—7月30日
29日期末考試完,也是周末,我接他回家。當時沒有多問。周六周日放松地玩了兩天。周日晚上散步時他說,他英語卷子沒寫完時間就到了,當寫作文的時候只剩下20分鐘了。
我兩眼一黑,說,20分鐘寫個作文也夠了啊。你沒有背作文嗎?老師讓背的幾篇范文你都背了嗎?
他說,背作文是為差生準備的。我才不要按人家的寫。
我說,背會了是個積累,你寫起來就很容易。
他說,照人家的去寫,那是嚼別人嚼過的口香糖,沒意思。我自己會寫,我要自己寫。
我說,那是中文。英語就是要背,背多了然后就會仿寫了。
他說,你真是目光短淺井底之蛙。
我……只能悻悻地說,你真是目標遠大志向高遠。
在唾手可得的高分面前,人很容易放棄原則。如我之流。
7月4日
小王成績出來,班級第5名。還好,歷史成績沒受影響,歷史考得還挺好。比我準備接受的最壞打算好很多。
下午開家長會。小王得了校三好學生,難得。晚上一起出去吃了頓海底撈,以示慶祝。但是每次吃火鍋,小王感興趣的只有茴香小油條,別的牛肉羊肉毛肚幾乎不踫。這火鍋吃的……吃完回家,小王爸給我發了個6000塊的紅包。好像是在付家庭教師費和保姆費。或者是為他對孩子教育的不聞不問買個心安。
小王教室外貼著一張“熱搜”,上面記錄的有他們班兩位學生因為中午在宿舍玩水,影響別人休息,而被停宿一年。十三四歲的孩子玩個水竟會遭遇如此嚴重的懲罰,讓人莫可名狀。
悲欣交集的一天。而實際上,一切都很可疑。又有何欣可言。
8月31日—9月1日
下午6點收到新班主任的信息:王XX媽媽,明天學校表彰班級領袖,需要家長給孩子頒獎,您有時間來嗎?時間是明天下午五點二十到六點(可提前十分鐘到)。
看到這個消息真喜悅。我馬上回復:可以,我提前十分鐘到校。謝謝老師的厚愛!
這個消息,比領十萬元獎金還開心。
第二天早上上班特意穿了一身裙裝,白底黑花上衣,黑色裙子。一天的上班開始覺得時間過得慢。好像有點等不及似的。下午5:10趕到學校禮堂,與幾十名家長坐在一起。大屏幕上寫著:八年級優秀學生表彰會。大約有二三十名家長。我打量了一下他們,看起來也都很普通,普通得像任何一個迎面而過時你都不會多看一眼的路人甲。
開始頒獎了。頒獎儀程依次是:年級單科狀元,年級前十同學,年級各班學生領袖授徽章。
顯然,前兩項獎項更具含金量。
可是,我想什么呢?我能有機會參加這個表彰會,已經十二萬分榮幸了。孩子能得到這個校級榮譽,也是無比榮幸的事。應該知足。應該為孩子開心。
有的家長上去兩三次,因為得的不止一個獎項。
含金量最高的年級前十里面的前三四名孩子,他們的家長,看起來并無過人之處,外表、衣品、氣質,都看不出來有出色之處,簡直顯得過于普通了,可是,為什么他們的孩子那么厲害?我認真打量和研究了一會兒他們的樣子,真想看出他們成功父母的秘訣。
并沒有看出所以然。
走到臺上給孩子頒獎時,我毫不掩飾地緊緊擁抱了他,當著臺下近四百人在場,自然擁抱。他有點窘,想回避而不能,眉頭皺了一下,眼神示意我趕快站好。
下面的觀眾席位上有老師拿著相機,示意我們往中間站,對著鏡頭微笑。我攬著小王的肩膀,對著鏡頭幸福地微笑。
對于身為母親的女人來說,孩子帶給他的驕傲和滿足,才是最大的驕傲和滿足。
回家的路上他說,展宇笑話他了,說你媽還踮起腳尖來抱你。我說太張揚了是嗎。他說是。我說我沒踮起腳尖啊。他說展宇說你踮了,踮起小腿,他們都看到了。我說這有什么,很正常啊。他說太不好了,臺下那么多人。我說,這說明咱們母子情深啊。他說,不,只說明你對我感情深,不代表我。
這家伙,倒是撇得挺清的。我經常驚異于他對語言中那些細微之處的體察和感知。
他這方面的能力非常強。強到常常讓我無言以對。
好吧,我又自作多情了一回。
在孩子面前,哪個當媽的不會自作多情呢。
我們給予的,可能總是大于他實際想要的和他所需要的。
那多出的部分,便顯得無價值。
晚上我又問他,覺得開心嗎?榮幸嗎?這么難得的校級榮譽。
他說不,我倒覺得挺尷尬的。
2024年
1月2日—7日
周日早上7點時他爬起來趕作業,讓我坐在他旁邊陪。有一時刻窗邊東邊的朝陽很好看,色彩非常漂亮,像少女臉上的小桃紅,嬌艷,鮮嫩,在兩幢高樓之間,我讓他站起來在我坐的位置上往那里看一眼,看早晨的太陽,他居然始終不肯站起來,他嫌耽誤寫作業。
他只關心作業和試卷,不關心朝陽與夕陽。我覺得,這是沒有與現實的連接。也許他這是目不窺園?我不知道應該怎么想。
他有一道語文題,說不會,問我怎么做。我說這個我最擅長了,我來給你講。我以為我一眼就能看出答案。卷子上的一道單項選擇題,根據兩段話,在ABCD四個選項里選出意思不對的一個。我上看下看,竟然,看不出來答案。正要再好好思考一下,孩子已經不耐煩,要查作業幫,手機一掃,出答案,我一看解讀,確實,里面有玄機,讓人很難看出正確答案。
我把這個題發給一個出過20多本書的作家朋友,他一連選了兩次,都錯了。又發給一個文學博士、河南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他也做錯了。
那個題出的,相對于孩子們的生活圈與知識面,實在是陌生。中文系副教授都沒能做到,何況十三四歲的孩子。孩子活潑潑的生命耗在這樣的題目里,有什么意義。
我想再給他講講,他不想聽,急哭了。我說你這個態度作業做得再好又有什么用,他哭著說,是我的作業不是你的作業,所以你才不急。
朝陽沒時間看一秒,好好說話沒時間,還要這樣的成績有何用?我對我們的人生陷入懷疑。
他的作業又是做到了下午離家返校前最后一刻,英語作文背誦打卡有一個還來不及做。
晚飯時我想讓他放松,跟他聊天,說成績不重要,只要你努力了,考第一名還是十五名我都能接受。我現在聽了教育心理學的課程,對你能做到無條件的愛了,你的健康、快樂比成績更重要。
他說媽媽你聽的課程一點用也沒有,你居然說成績不重要,成績怎么會不重要?成績非常重要。
看來我的溝通技巧還是不夠。為自己的能力有點沮喪。
1月15日—21日
周五晚上孩子回家,我問他,這周過得好嗎?
很好,他說,然后馬上又說,一點也不好。
我說一會好一會不好,這么大起大落的,那我就以先說的那個答案為準了。
他說,以后最終說的為準吧。
我說哪里好,哪里不好,說具體點兒。
他說,都不好,都沒有方差。
老王驚喜地說:方差你都學了寶貝?這可是統計學的概念。
他說,學了。沒有方差,也沒有平方差。
什么方差平方差的,我感覺自己都沒學過,或者早已忘了,文科生聽不懂理科生的話了。
周六早上,起床時。
孩子:媽媽我要回家。
我:這不是家嗎?
他:這只是房子。
我:那你的家在哪里?
他:在通往幸福的路上。
我:怎么去?要開車嗎,要買票嗎?
他:不開車,走路去。要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
我:那你現在不就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嗎?
他:沒有,我走在乏味陳舊痛苦的路上。
想著孩子下周就要期終考試了,就想為他多做點什么,有意義的,能給他帶來好風水的。說到吃餃子,他說想吃牛肉餡的,周日上午我便包了餃子。牛肉,韭菜,香菇,荸薺,調了餡,一個人站在廚房包了三盤餃子,前后忙活了一個多小時。全部忙完時才覺得脖子酸。
周日下午3點多給孩子收拾返校的衣物時才發現,他的校服不見了,這才想起來是周六早上洗后忘了晾,衣服還在洗衣機里。我真是老年癡呆啊。
趕緊把衣服拿出來攤在床上,用電吹風吹啊吹,彎著腰吹的,一連吹了十分鐘,直起身時發現,腰直不起來了,一直就疼。
曾經我的腰那么靈活的,現在它不那么靈活了。老年,猝不及防地一下子來了。就那么佝僂著腰給孩子做了豆角雞蛋火腿炒米。孩子吃了一大盤。
想著孩子要考試了,就想為他多做點什么,好像因此能討個好彩頭,給他帶來理想一點的結果。這種想法與做法不無虛妄,又情不自禁,不由自主,非如此不可。這是一個母親內心的虛弱。做點什么,似乎便可覺安慰。做點更特別的,值得記憶的事,似乎就能給孩子帶來能量,帶來光亮,帶到一個更好一點的結果那里。
如果還是考砸了呢?如果還是考砸了,那也并不出我的意料。我不覺得他的努力足夠,他的細致也不夠,他學得并不扎實,經常會有閃失,這多么正常。我并不應該把自己想要的安慰與欣慰寄放在他那里。寄放得越多,我就越容易失望和幻滅不是嗎。寄放得越多,說明我為自己做得越少,對自己要求得越少。對自己不做要求,反而把希望寄放在對方那里,這本身就不妥,是貪念。
所以,那么,我只是任由自己難以自控地為孩子多做一些可能是好的事情,但是,并不應該期待結果。一切事情,都是相因相陳,陳陳相因,塞翁失馬,境由心生,難以企及,猝不及防。
所以親愛的,我應該接受一切。一切的可能與意外。一切的好與不好。一切的歡喜與悲傷。
或許并沒有好與不好之分。壞的也能變成好的,好的也可能變成不好的。都只是在一個鏈條上的一部分。在它沒有走向最終終結之前,沒有好壞。
親愛的孩子,我親愛的寶貝,我只希望你自己心里踏實。
責任編輯 李知展
碎碎,女,文學碩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供職于河南文藝出版社。作品見于《詩刊》《天涯》《天津文學》《山西文學》《芒種》《莽原》等刊,出版散文隨筆集《別讓生活耗盡你的美好》《無限悲情,無限歡喜》,并有版權輸出到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