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性群體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也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創造者。隨著社會生產的不斷發展,物質文明的豐富促使人們追求精神文明的同步發展。婦女解放問題關系到全人類解放和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條件下的女性發展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恩格斯婦女解放思想作為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思想的源頭之一。結合時代環境探討恩格斯婦女解放思想對新時代女性發展的啟示,旨在用先進的思想指導實踐,用社會主義先進性別文化為女性創造更為平等、自由的發展環境。
關鍵詞:恩格斯婦女解放思想;新時代女性發展;兩性平等
恩格斯的婦女解放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視為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的濫觴。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實現全人類的解放以及每個人自由而全面地發展,而在這一進程中,婦女的解放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盡管馬克思和恩格斯并沒有專門的著作來論述他們的婦女解放思想,但在觀察和研究社會狀況時都有意以婦女的生存境況為藍本。其中,恩格斯1884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部作品被認為是恩格斯婦女解放思想的集中體現。本文基于恩格斯《起源》文本,梳理恩格斯婦女解放思想的核心內容,在此基礎上結合新時代女性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從恩格斯婦女解放思想中尋找對新時代女性發展的啟示。
一、恩格斯關于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明確指出,“根據唯物主義的觀點,歷史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結底是直接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但是,生產本身又有兩種。一方面是生活資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產;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產,即種的繁衍[1]”。正是“兩種生產”的逐漸不平衡使得婦女受壓迫地位逐漸形成,恩格斯在《起源》中從兩種生產理論出發,揭示了在原始社會隨著私有財產的出現以及社會分工的不斷分化發展,女性越來越被囿于家庭勞動中,隔絕在社會勞動之外,從而導致了社會地位的不斷下降。“母權制被推翻,乃是女性世界意義的失敗。”[2]在私有制和父權制的條件下女性被迫退出了社會公共生產領域,可以說這是女性受壓迫受奴役命運的開始。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財產的私有制不僅造成勞動異化,而且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異化的根源。只有揚棄私有財產,推翻私有制才能消除人與人之間的敵對關系。消除性別差別和壓迫,才能“歸還男人對女人之間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關系[3]”。恩格斯在《起源》中指出,只有通過消滅私有制這一根本途徑,女性才能不再被社會生產所排除,才能獲得經濟地位并獲得與男性平等的社會地位。他還具體分析了實現婦女解放的條件,他認為,讓婦女重新回到公共事業中是第一個先決條件,只有參與社會勞動,才能擺脫私人領域的束縛,獲得一定的地位,才會有獨立的經濟基礎,這是實現經濟獨立的首要條件。
實現婦女參與社會勞動還需要第二個先決條件,即“現代大工業”。現代大工業可以保證社會對勞動力的高度需求,女性因而得以參加社會勞動,才有實現解放的可能。恩格斯認為,大工業是現代社會產生的根本動力。首先,先進的生產工具由現代大工業創造出來,這樣一來工人就能從繁雜瑣碎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男性的體力優勢也逐漸會被腦力勞動所取代,工人的職能也會發生變化,男女創造生產資料的差距也將縮小。其次,現代大工業的發展也變革著人們的社會關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促進新的生產關系出現。大工業的出現和發展催生了經濟市場化、全球化,使人們在世界交往中聯系日益緊密,婦女解放的思潮也得以興起和傳播,有利于促進全社會的變革。
最后,家務勞動的社會化是女性參與社會經濟活動的必要補充。恩格斯認為,家務勞動在家庭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實現婦女解放的第三個先決條件,就是把家務勞動社會化。女性只有從家庭中解放出來,才能獲得更廣泛的范圍來參與社會勞動,才能消解以往以男性為中心的刻板思維。在恩格斯展望的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中,個體家庭將不再作為社會基本經濟單位而存在,私人的家務勞動也就變成社會的共同的勞動,女性地位將迎來革命性的轉變。
二、新時代女性發展的現狀與挑戰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我們的努力方向。婦女解放和人類解放“同途同歸”,都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必經之路。進入新時代,越來越多女性覺醒了自己的主體意識,努力為自身創造發展條件,新時代女性發展之路具有良好的前景。
(一)新時代女性經濟發展與政治參與現狀
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整體趨勢上看女性就業機會有了增加,就業人員數量擴大。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和各種經濟政策的實施,尤其是通過市場分配人才的就業制度,很大程度上為女性創造了豐富的途徑來獲得多元就業機會、實現自我價值。同時,女性就業范圍有所擴大,就業結構日趨合理。隨著產業結構的深入調整,我國女性的就業模式也從以前的單一結構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協調合理化轉變。并且伴隨著知識經濟、網絡經濟的發展,女企業家們在創業、工廠管理等領域中脫穎而出,女科學家們在克服技術難題、創新技術等領域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女性就業前景良好。
恩格斯指出:“當我們取得政權時,一定要使婦女不僅參加選舉,而且被選為代表,發表演說。”[4]婦女參與政治活動不僅可以使政治世界更加人性化,而且也是實現婦女政治權利的重要途徑和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有效手段。我國女性政治參與程度與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女性參與政治決策和管理的比例有所提高。我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中對婦女代表數量進行了規定,并有逐步提升的趨勢,婦女在人民代表大會中的作用得到黨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女性知政、議政能力有所提高,這是女性政治參與效果提升的重要體現。
(二)新時代女性發展面臨的阻礙
就業歧視問題依然存在。就業市場需求中存在性別歧視,使得婦女在經濟獲取機會上面臨諸多阻礙。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時不得因性別原因拒絕雇用婦女或提高婦女的招聘要求,但仍有企業在錄用職工條件上標明“僅限男性報名”“男性優先聘用”等一些含有性別指向性的詞語,為女性進入職場設置了門檻。同時,女性在經濟提升機會上也存在著困境,這個困境是相較于男性而言,女性得到的提升機會更少,甚至常常因為生育失去晉升機會,晉升渠道存在“玻璃天花板”。此外,女職工在社會保障方面仍有不足。女性在身體客觀條件上相比于男性而言較弱,應該在生活上得到比男性更多的社會保障,“勞動婦女,由于她們的特殊生理機能,需要特別的保護”,但是現實中正相反,甚至因為女性在懷孕、生子和哺乳過程中花費的時間會影響到她們的工作進程,所以雇主通常會根據這個理由來計算雇傭成本,在招聘過程中會更多地考慮到男性,女性因而產生巨大的求職壓力。
女性的政治參與方面仍然存在局限性。女性政治參與渠道的門檻過高、比例依然較低。歷屆全國人大代表中,男性數量遠遠超過女性,這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婦女參與公共事務的嚴重缺位,阻礙了婦女的訴求表達。政治參與不全面還體現在婦女的政治地位被邊緣化,婦女在決策層的數量仍然很低,大部分從事的是基層的行政工作,女性領導干部管理的部門結構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科教、文衛等領域,在各級政府權力機構中沒有一席之地。因此,婦女在決策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缺位”“被邊緣化”的現象。同時,部分婦女在政治上的敏感性和參與意識都比較弱,部分農村婦女對政治活動抱著淡漠的態度,特別是在繁重的家務活動中,她們更沒有時間去關注社會和政治的狀況。
三、恩格斯婦女解放思想對新時代女性發展的啟示
(一)注重性別平等意識的宣傳和引導
對于女性個人來說,要主動學習、接納先進的性別文化,摒棄“三從四德”“夫為妻綱”等封建落后思想。打破這種封建傳統觀念,最重要的是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女性的自我價值認同的提高。婦女要打破“第二性”的思維困境,樹立自尊自強的主體意識,看到自己在工作和學習中的優勢,充分發揮自身才華,同時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積極尋求各方支持,勇于維護自身權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要幫助婦女進行“職業教育和終身教育”以面對高速發展變化的就業環境,新時代女性要注重不斷提升自我,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自己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核心競爭力。

就社會層面而言,首先,承擔著構建社會機制的重要任務的大眾媒體要傳播、推廣先進性別文化。大眾媒體對女性的認知和自我意識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大眾媒體對婦女的表現形式、頻率、新聞視角的選取,深刻地影響和塑造了社會中的性別意識與行為。最重要的是,大眾傳媒要在推動社會性別文化發展道路上不斷地改進和完善,要自覺擁有正確的社會性別意識,正面引導輿論,為婦女的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如今自媒體的井噴式發展不可避免地導致傳播內容的良莠不齊以及內容審核監管不力,各平臺應當建立合理有效的審核機制,同時注重對大量級自媒體人的意識形態教育和考察,避免不良內容和糟粕信息的產出在網絡上廣泛傳播造成負面影響。
其次,要在整個社會層面改變對家務勞動以及生育價值的認知。根據恩格斯提出的兩種生產理論,女性由于自身特殊的生理結構擔負著“種的繁衍”的責任,也被囿于家庭勞動中,這種勞動由于私人屬性得不到分配上的補償,而女性創造出來的價值也被自然而然地忽視了。首先,我們要肯定家務勞動的價值,轉變對待家務勞動的態度。改變“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觀念,倡導男女共擔家務,共同育兒,將家務勞動視作共同責任。同時,在社會層面要扶持可以提供輔助性的社會服務如托兒所、家政工作等,樹立家務勞動社會化、市場化的制度保障,來幫助女性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脫身。再者,社會應該充分肯定婦女的生育價值,人類的繁衍、社會的進步是女性生育價值的重要體現。社會應當承認并補償女性的生育價值,將女性的生育成本由企業分擔轉向個人、企業、社會共同分擔,有效緩解用人單位雇傭女性的顧慮,消除女性在追求自身經濟發展時的種種障礙。此外,還要轉變傳統育兒產假模式,讓男性更多地參與到育兒過程中來。適當延長男性陪產假并強制執行,有利于男性和女性共同分擔育兒責任,促進夫妻雙方在家庭勞動和社會勞動中的平衡,還為女性爭取了發展機會,有利于女性經濟解放的實現。
(二)加強婦女職業發展支持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對未來社會的預測中提出,只有擁有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和極大豐富的社會財富的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女性才能真正得到解放。由此可見獲得經濟解放是實現婦女全面發展至關重要的一環。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事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催生了許多新興產業,例如美妝、服飾、自媒體等新興行業。隨著女性經濟的整體發展,這些行業為女性提供了一條新的創作發展平臺,同時也進一步刺激了女性消費。女性市場具有廣泛的發展空間,女性消費者占據很大的規模,我們要明確女性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及消費選擇的不斷變化,關注女性消費者群體,根據需求積極調整產品使用偏好,不斷改進產品、研發新產品,促進女性經濟市場蓬勃發展。
女性的經濟發展需要得到切實保障。通過健全勞動力市場準入制度,將勞動力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轉變為個體的能力、專業素質,采用法律手段嚴厲打擊雇傭單位中存在的性別歧視行為,進而促進婦女平等就業。與此同時,要加強對婦女的社會保障力度,積極鼓勵婦女參加生育保險,保證其在生育過程中得到應有的經濟補償以及必要的醫療保健,還需著力完善婦女失業保險體系建設,確保婦女的失業保險權益得到充分而有效地保護。
女性要在經濟發展中充分展現自身獨特優勢。女性蘊含著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潛力,在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均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女性具有的細膩敏感、擅長規劃等心理特質,在產品創意與項目管理方面展現出獨一無二的潛能。同時,女性的消費能力亦不容小覷,其強大的消費動能對產品的迭代升級及生產力提升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因此,發揮女性的獨特經濟優勢顯得尤為重要,應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積極扶持女性創業,為女性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聘用女性的企業實施特定的政策優惠措施,以進一步激勵企業吸納女性員工,共同促進女性在經濟領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
[2]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8.
[3]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4.
[4]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34.
(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