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成為當前首要解決的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針對小學的數學作業,通過優化作業設計,減輕學生負擔,以期幫助學校更好地實行“雙減”政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通過創新作業形式、減少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質量,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作業設計的重要性和問題
作業是延續課堂教學活動的補充,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鞏固所學知識的有效手段,但一直以來繁重的作業成為學生的主要壓力來源與負擔,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向往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然而,以題海戰術、以量取勝等為原則的作業會減少學生的課后休息時間,一些數學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時,為了讓學生鞏固教材中的例題,選擇用變形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后作業中做一些相關的題,而過多的作業量和過于單調的作業形式很容易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對于作業設計的優化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合理的作業設計能夠延續課堂的知識,使學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數學是基礎并且非常重要的,學好數學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既單調又枯燥,固有的思維模式讓數學的學習變得機械化,這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對數學這一學科失去學習興趣。
二、作業設計的原則
1.把控質量原則
減負不等同于減質,在減少課堂作業和課后作業負擔的同時,不能只追求減少作業時間,也要關注作業難度及質量,要充分利用有限的作業時間,幫助學生梳理課堂學習的數學知識,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作業的有效性。
2.層次性原則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差,認知水平與接受水平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要遵循難度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一開始難度過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信心,通過作業設計優化,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由簡到難,還能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3.多元化原則
小學生思維跳躍,長期接受單一形式的知識來源方式,會導致他們失去學習興趣,通過多種多樣的作業形式,如教學實踐、問卷調查等,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思考。作業設計應包含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探索多種解題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學生合作完成的作業,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交流溝通技巧,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
4.跨學科原則
增加學科之間的互動性,多學科之間的融合學習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認識數學這一基礎學科的應用范圍,增加學習的實用性,能夠加強他們的實踐能力,培養綜合思維。
三、作業設計的策略
1.多元化的作業方式
數學課程的學習通常是機械化的模式,枯燥的學習內容很容易讓學生對數學這一學科產生偏見,從而導致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數學作業的設計可以采用小組作業、實踐教學等多種形式實現,在認識圖形的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裁剪出基礎圖形,再經過拼接等方式獲得其他平面圖形。例如,兩個等邊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在動手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發散思維,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為之后更高年級立體幾何的學習奠定基礎。對于質量、容積等單位的學習,可以在日常生活的采購過程中多多觀察。例如,一袋糖果的單位是克,一瓶飲料的單位是毫升等。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在提高學生學習參與感的同時,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控制作業總量
“雙減”政策推出后,各地學校不斷完善作業管理方式,各個學科、各個年級均嚴格控制課后作業的數量,提升作業精度,刪減不必要的作業題目,在課堂內能夠完成的練習及測試就不要占用課后時間,各個學科教師之間要協調好課后作業的時間,保證不讓作業占用過多的課后時間。隨堂作業的出現讓新授的知識點得到了更好的練習,趁熱打鐵,加強鞏固學習的記憶。數學的課后作業安排應與當天學習內容保持一致,突出層次化,難度循序漸進,在學生熟練掌握該知識點后再添加實踐應用,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數學假期作業的布置應該呈階段性,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要過于追求書面作業量。
3.個性化作業設計
在“雙減”政策實施以后,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變革。作業設計應考慮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提供個性化的作業選擇,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作業內容,增加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小學生更喜歡新穎的教學模式與作業設計,傳統的數學作業無非是通過刷題來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點的掌握,時間久了學生就會慢慢對這種枯燥的學習方式產生抵觸心理。數學書面作業要注意內容的層次性、情境的生動性、呈現方式的多樣性,并設計填空題、選擇題、連線題等多種題型,讓數學知識的考查形式豐富多樣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認識并接受學生認知差異帶來的影響,對于接受能力以及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作業設計應具有層次性,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不同難度的作業,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得到挑戰和發展,要給出針對性的學習方案,循序漸進地補充知識點。
4.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在“雙減”政策下,教師團隊已經越來越能夠認識到作業設計的重要性,優化作業設計不僅能夠減少作業時間,還能夠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保證學習質量的同時滿足減負目標。但有些教師觀念守舊,不積極創新,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還是遵循原來的模式,作業時間過長、學習壓力過大。因此,加強對教師的專業能力培訓,提高教師教學的創新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也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既要保證教學效果,又要符合當下的“雙減”原則,采取多種多樣的作業形式,從根本意識上改變作業的本質,優化作業的功能,充分發揮作業的有效性。
5.相關政策支持
“雙減”政策不僅是減少學生作業負擔,對于校外培訓也作出了相關的規定。各地的教育部門積極優化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教師輪崗、提升素質教育學科及分數的占比等方式為均衡教育資源保駕護航。各個學校應該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優化作為接下來教學工作的重點,加強對數學作業設計優化的指導,各個學校之間應積極地組織和開展數學作業設計的交流工作,在保持自身良好教學安排的同時,及時學習其他學校更先進有效的教育理念,加強優質作業資源共建共享,共同進步,為廣大享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四、結束語
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優化的意義在于多維度提升教育質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的發展。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優化作業設計不僅是響應國家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對教育本質的回歸。作業設計的優化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守正創新,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作業負擔,認清壓力來源,積極尋求有效的方式方法改善目前的困境。教師應該統籌安排,提前布置好學習任務。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優化對于學生、教師乃至整個教育系統都具有深遠的意義。它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