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奶奶因為腿疼就診于醫院骨科,醫生說需要做骨關節炎手術。但是,張奶奶的血壓和血糖都很高,血脂等冠心病危險因素也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手術風險較高。張奶奶還有消化道問題,心臟用藥會增加消化道的出血風險。基于上述情況,如果張奶奶要接受骨關節炎手術,就要先到心內科門診開藥調整血壓、血脂,然后到內分泌科治療,控制好血糖,還要去消化科咨詢如何在治療中保護好胃腸道。于是,張奶奶輾轉于心內科、內分泌科、消化科、骨科,還要做各種檢查。還沒等到手術,張奶奶就身心俱疲,她很希望有一個科室能幫她“一站式”解決問題。
這樣的科室還真有。張奶奶的情況更適合就診于老年醫學科(以下簡稱為老年科)。
老年科的患者當然是老年人,其核心優勢是采用多學科綜合評估的方法,在對老年人的軀體狀況、心理狀態、社會適應能力等進行全面評估的基礎上,聯合臨床藥師、營養師、康復師、心理醫生、社工等專業人員,同步管理共存慢性疾病,為老年人制定整體治療、康養方案及連續性照護方案。
如果老年人只有血糖高的問題,既可以就診于內分泌科,也可以就診于老年科。但當老年人遇到以下情況時,可以優先考慮就診于老年科。
1.多病共存或多重用藥時。老年人同時患有兩種以上的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認知功能下降等,或者使用五種以上藥物時,可以優先考慮在老年科就診。老年科在長期管理慢性病的同時,還會進行綜合評估和認知康復。
2.需要進行老年綜合征的早期評估、診斷和干預時。如果老年人存在認知障礙、步態異常、營養不良、衰弱、肌少癥等老年綜合征相關表現時,到老年科就診可能效率更高。
3.老年人自覺不適但在其他科室沒有發現疾病時。老年人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在其他??七M行疾病評估后沒有發現器質性疾病,可在老年科通過營養、功能、心理評估等方法確診有無衰弱、肌少癥、營養不良、焦慮抑郁等老年綜合征或老年疾病。
4.當老年人需要制定圍手術期多系統疾病管理方案時。老年科醫生可以通過綜合評估、預期治療目標溝通,幫助判斷診療風險,針對利弊進行溝通,結合患者預期目標進行共同決策,制定術后康復等長期照護方案。
有的人認為,老年科可以看好幾個科室的疾病,那是不是就跟全科醫學科一樣呢?的確,兩個科室有相同點,那就是二者都強調通過“以患者為中心”的全面評估和綜合管理,實現健康管理和醫療保健的連續性。但是,老年科和全科醫學科也存在差異。
全科醫學科重在向社區、基層提供涵蓋所有年齡段的全面健康篩查及穩定期慢病管理。老年科則專注于60歲以上人群的健康問題。老年科醫生除了要掌握常見病、多發病及部分危急重癥的診治方法,還需熟悉老年醫學的特點和規律,如識別并處理常見的老年綜合征及共存疾病,有能力在復雜共病的診治中進行綜合判斷、權衡利弊、統籌安排,通過醫患溝通,與家屬共同決策??梢哉f,老年科是為老年人精準服務的科室。
1.建立健康檔案的重要性。
給自己建立一份健康檔案,提供詳盡的病史信息,從而為醫生科學診斷、治療和持續健康管理提供依據。
2.定期進行老年綜合評估。
老年綜合評估可以被理解為針對老年人的體檢。建議健康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全面的老年綜合評估,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當老年人經歷重大健康事件,如手術或疾病,以及生活環境發生變化,如搬家、家庭結構變化時,應增加評估頻率。建議慢性病患者每半年進行一次評估,以便持續監測和調整治療方案,優化疾病管理。多重疾病患者應每季度進行一次評估,以確保健康狀況的穩定,并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并發癥。
誤區一:只有病重時才需要看老年科。
老年科不僅僅是為病重的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而是為所有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和醫療保健。老年科強調健康促進和疾病預防,通過綜合評估和早期干預,幫助老年人保持身體和心理健康,實現健康老齡化。
誤區二:老年科醫生不專業。
老年科醫生同其他專科醫生一樣,需要掌握常見病、多發病及部分危重癥的診治,并負責系統疾病的初步診斷和處理,是經過專業培訓和認證的醫療專業人員。除此之外,老年科醫生能更好地結合老年人的特點,如生理特點、心理狀態、社會支持等,來進行疾病的診治,為老年人提供全面、個性化的醫療服務。
老年科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跟其他專科相比,老年科的診療模式是以患者為中心,而非其他??啤耙云鞴佟⒓膊橹行摹?。老年科患者通過早期干預和綜合管理,可以預防和延緩老年疾病的發生,減少因疾病導致的失能和失智,從而降低社會和家庭的養老負擔。
同時,老年科的研究和實踐也為醫學知識體系提供了新的內容,如老年綜合評估、老年綜合征的管理等,推動了醫學學科的發展。另外,老年科的發展促進了醫學與心理學、社會學、營養學、康復醫學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為醫學研究和實踐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