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朱阿姨的老伴離世。之后,朱阿姨每天都郁郁寡歡,吃不香也睡不好。三個月前,朱阿姨突然感覺自己的舌頭十分疼痛,有燒灼感,而且越到晚上,疼痛越嚴重。剛開始,舌頭的燒灼樣疼痛并不影響進食,但后來又出現了口舌干澀,朱阿姨進食或說話都受到了影響。朱阿姨懷疑自己得了舌癌,便到醫院就診。口腔科醫生對朱阿姨進行全面檢查后,并未發現任何黏膜病變,最終診斷朱阿姨是患上了灼口綜合征。

灼口綜合征主要表現為舌部及其他口腔部位的燒灼樣疼痛,且無特征性的組織學改變,無明顯的臨床體征。根據疼痛的特點,灼口綜合征分為三型,最典型的是第一型,即患者晨起時癥狀輕,午后和夜間癥狀加重;工作時癥狀輕,休閑時癥狀加重。第二型患者疼痛持續全天直到入睡。第三型患者是疼痛間歇性發作,可間歇性無癥狀。
朱阿姨得的就是最典型的第一型。灼口綜合征的診斷并不難,但治療時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灼口綜合征真正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精神壓力過大、激素水平改變、神經系統失調有關。
在日常生活中,身體疾病容易受到重視,情緒低落、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則容易被視為“想太多”“不夠堅強”。很多人忽視日常情緒管理,在壓力巨大、情緒低落甚至出現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生理癥狀時,依然毫不在意,誤以為只有出現嚴重的精神疾病時,才需要進行心理干預。殊不知,若放任心理問題發展下去,就可能出現軀體化癥狀,灼口綜合征就是其中之一。
有研究表明,更年期女性是灼口綜合征的高發人群。除了更年期激素水平的變化,更年期女性情緒的變化也會進一步促進舌部灼痛感的產生。焦慮是更年期女性常見的情緒問題,其典型表現為暴躁易怒、情緒不穩定,比如,人變得沒有耐心、莫名地煩躁,容易因小事發脾氣等。
目前,藥物治療是灼口綜合征的主要治療手段,臨床上常用調節神經的藥物進行治療,以改善患者的癥狀。常用藥物有甲鈷胺、維生素B1、谷維素等。但是,單純藥物治療的效果有限,由于灼口綜合征的發生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必須相輔相成。
緩解焦慮等負面情緒,我們不僅需要注意每天的飲食起居,保證早起早睡、充足睡眠、適量運動,還可以試試以下小妙招。
1.涂鴉。
涂鴉是一種情緒發泄方式。美國著名的表達性藝術治療大師芭芭拉·加寧著有《涂鴉日記》一書,該書主要講述通過繪畫這種藝術治療的方法,可以實現自我療愈的目的。通過在畫紙上漫無目的地涂涂畫畫,我們會將潛意識中的意象真實地表達出來。這種方式可以使我們的內心平靜下來,幫助釋放內在壓力,進而讓人從不良情緒中走出來。

2.深呼吸。
當你被負面情緒糾纏的時候,可以試著深深吸進一口氣,感受吸進來的空氣慢慢使腹部脹起來。當吸進來的空氣足夠多的時候,請停下來然后屏住氣,再慢慢將體內氣體呼出,等到完全呼盡時,再次屏住氣并持續幾秒。簡單來說,就是放慢和加深自己的呼吸。這種方法不僅簡單,而且有效,因為它通過調節身體狀態,改變了大腦對情緒的反應模式,有助于我們重新獲得情緒的控制權,而不是被情緒牽著走。
3.培養興趣愛好。
任何能轉移注意力的事情都可以讓你從負面情緒中暫時抽離,比如養寵物、釣魚、下棋、織毛衣等。這些興趣愛好,可以作為日常繁雜事務中的調和劑,幫助你撫平內心的漣漪。
4.冥想。
冥想是一種改變心理和行為的綜合性訓練,主要是通過自我對身心的調節,對注意力產生系統影響,最終影響個體的一系列心理過程。先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你可以適當放些舒緩的音樂,然后坐下來,冥想生活中開心的片段,或是某些幸福的時刻,自我催眠式地告訴自己,你可以渡過難關。
5.積極社交。
大家要學會及時尋求他人的幫助,這樣能有效緩解壓力。與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溝通,建立情感支持網絡,對于調節情緒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