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1月多家衛生巾品牌被質疑偷工減料后,近期衛生巾的相關話題再次被推至輿論風口。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部分黑心商家回收企業生產中不合格的衛生巾及紙尿褲,通過重新包裝或翻新后銷售。報道引發強烈關注,全棉時代、自由點、蘇菲等多家企業隨后緊急發布聲明。
此次輿情事件直指企業內部管理可能存在漏洞,消費者要求品牌徹查內部人員是否倒賣不合格產品。目前,濟寧市聯合調查組已依法對涉事企業進行查封,控制了企業負責人,相關情況正在進行深入核查中。
據央視日前的最新報道,涉事企業負責人稱,這些不合格產品均是從相應企業處采購,但無法提供采購單據。那么,到底是品牌在甩鍋,還是無辜躺槍?答案尚有待揭曉。
根據今年央視3·15晚會的報道,記者臥底梁山希希紙制品有限公司,該公司稱其從紙尿褲及衛生巾的生產廠家處購買生產線上不要的殘次品、下腳料等生產垃圾,將這些殘次料通過重新換個包裝,或者翻新,變成“新”的產品流入市面。而據國標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的規定,禁止使用廢棄的衛生用品作原材料或半成品。
按照行業規范,正規的一次性衛生用品廠家對生產線上淘汰的殘次品等生產垃圾,都要進行切碎處理才能夠流出企業。
但據報道,涉事企業稱,他們通過私下買通正規企業的員工,購買完整的不合格產品,其中利潤可達5000元/噸。
這些殘次料的供應商被指系麥酷酷、自由點、嫚熙、中億孕嬰、米菲、好之、Babycare、蘇菲和全棉時代等。
央視報道引發眾人的擔憂。隨后,被點名的品牌紛紛作出回應,各家表達的意思基本相似:公司對于殘次品均會按照正規流程進行粉碎閉環處理。此外,自由點、嫚熙、米菲中國、Babycare方面均稱,已成立專項調查組進行全面調查。麥酷酷方面則稱,公司麥酷酷品牌紙尿褲產品自2023年起即停止在中國國內銷售,該類產品庫存已全部依法依規下架、銷毀和處置。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多家品牌在回應時均表示,與涉事企業梁山希希紙制品有限公司無合作關系,不過,消費者更關注的是,企業內部是否會出現員工倒賣的情況,為此,企業內部貪腐問題成為關注點。部分品牌因為沒有指出企業將徹查內部而被網友批評“甩鍋”。
除了被點名的品牌,護舒寶、七度空間、高潔絲、倍舒特、bebetour比比兔、由趣、潔婷、好奇Huggies等沒有被點名的品牌亦發布聲明。
那么對于衛生巾、紙尿褲廢品,企業的處理流程是怎么樣的呢?佛山個護企業啟盛衛生旗下衛生巾品牌小妮稱,廢品處理流程包括廢品收集打包、備案出倉運輸、廢品破碎處理、碎品打包備案、作無害化處理;愛朵集團旗下的嬰兒紙尿褲品牌bebetour比比兔則稱,殘次品閉環報廢流程均為碾壓式銷毀;美國金佰利集團旗下的嬰兒紙尿褲品牌好奇Huggies、衛生巾品牌高潔絲均回復稱,廢品通過封閉負壓管道輸送至自有工廠內的中央處理中心,設備自動進行切碎后壓縮,上述過程全流程視頻監控,每天進行抽檢后放行,不具備再制作售賣的條件。
3月16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全棉時代母公司穩健醫療(300888.SZ)及自由點母公司百亞股份(003006.SZ)進行內部徹查,回應投資者關切。
函件內容均顯示,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公司是否知悉、參與報道所述違規業務,和涉事違規公司是否存在交易往來;公司有關原材料采購、生產殘次品處置的制度和實際執行情況,內部控制機制是否有效運轉,是否存在采購不合格原材料、殘次品違規流通或者處置的漏洞。如是,公司擬采取的整改完善、消除影響措施。
此外,據央視日前的最新報道,當執法人員問及企業這些原料是從哪里收購時,梁山希希紙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是從這些牌子的廠家拉下來的下腳料,但無法提供采購單據。該公司還表示,這些產品主要銷售至南方。
報道中,梁山縣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長期使用這些翻新紙尿褲,有可能導致皮膚病、過敏,甚至尿路感染。
目前,濟寧市聯合調查組已依法對涉事企業進行查封,控制了企業負責人。濟寧市方面發布的通報顯示,相關情況正在進行深入核查,省工作組已趕赴現場,指導調查處置工作。濟寧市將深刻吸取教訓,舉一反三,立即在該市聯合開展衛生巾、嬰兒紙尿褲生產經營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排查隱患,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確保產品質量安全。
多家品牌說辭與涉事企業表述的內容均不一樣,真相如何?
長期關注衛生用品行業的從業者王嘉豪向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在生產端,不合格的產品會經過粉碎或報廢處理,一般大品牌、大工廠是不允許這些不合格產品再次進入生產循環;且一般品牌若沒有自己的工廠,會與大型代工廠有交叉持股或包線,其目的是最大程度保證品牌對于所有一等品和殘次品的管控,不流向市場。品牌方也會安排專門的研發和質檢人員周期性或常駐在合作工廠以監控產品質量。
王嘉豪指出,央視報道中黑心工廠回收“二等品”一事,僅為涉事工廠的單方宣稱,并未找到直接證據表明被品牌方或工廠有所參與,“截至目前最新消息,行業協會以及相關品牌和工廠都已向監管部門提交調查申請及材料,相信后續很快能有結果”。
王嘉豪向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國內部分衛生巾及紙尿褲品牌是依靠代工生產,一些小作坊為了降低成本,確實可能將二等品直接拿去當一等品銷售,甚至是出現通過套包裝進行非法銷售行為。“因為曾經也出現過類似非法廠家通過收購某些大牌原材料包裝,里面填充回收料以次充好,再次銷售給低端客戶。”
長期關注衛生用品行業的從業者王嘉豪提醒,無論是翻新材料還是翻新產品,只要消費者從品牌正規渠道購買,仍是可以保障自身權益的。翻新產品固然可怕,但其本身不具備進入一級銷售渠道的條件,經過調查,目前線下更多是流向鄉鎮農貿市場及雜貨店,線上可能是作為超低價引流品,尤其是線上消費時,消費者要特別警惕。
另外關于二等品的定義,王嘉豪表示,不合格產品更多是體現在長度偏長、偏短,或者有褶皺等外觀問題,而非甲醛超標等化學項目,“因為如果是甲醛超標的話,原材料甚至沒辦法通過正規工廠的檢測,在源頭上就沒有辦法使用這個材料”。
3月20日,全棉時代母公司穩健醫療發布了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的公告。穩健醫療在公告中表示,3月15日當晚,公司第一時間組建專項小組對相關事項展開全面自查,積極配合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調查,目前已向公安機關報案。經自查,公司并不知悉且未曾以任何形式參與報道所述違規業務,與涉事違規公司不存在任何交易往來及合作關系,亦不存在任何關聯關系。
同時,穩健醫療稱,公司明確規定殘次料由具備回收處理資質的回收主體進行回收處理。經自查,公司對殘次料均按照公司規定進行收集、分類、登記、切斷等處理,再將處理后的殘次料交由具備回收處理資質的回收主體處置,符合內部控制管理機制。穩健醫療表示,公司將繼續積極配合相關行政及執法部門調查,如發現違規處置殘次料的行為,公司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內部制度進行嚴肅追責。
穩健醫療表示,為進一步保障消費者利益,切斷殘次料被二次非法利用的鏈條,公司決定立即提升對衛生用品殘次料的處理等級,強化殘次料的管控力度,采取措施包括:公司立即終止與回收主體關于衛生用品殘次料處置業務的合作;其次,所有衛生用品殘次料由公司自行采用粉碎或環保焚燒等方式銷毀,并保存記錄備查,杜絕其成為衛生用品原料源頭的可能性;公司還將進一步完善《廢品管理規定》,加強員工內控意識和操作流程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