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要鼓勵引導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2024年3月13日,國務院印發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簡稱《行動方案》),拉開了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序幕。《行動方案》提出“推進索道纜車、游樂設備、演藝設備等文旅設備更新提升”。文旅領域作為以舊換新相關政策的重點支持對象之一,其設備更新對于提升行業競爭力、推動文化傳承與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項目申報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通過深入分析這些問題,并給予針對性的建議,可以有效提高申報項目的質量和通過率,為文旅領域的設備更新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申報過程中須注意的問題
2024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游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推動文化和旅游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明確規定將重點在觀光游覽設施、游樂設施、演藝設備、智慧文旅設施、文物保護利用設施、高清超高清設備設施及歷史文化名城街區等保護管理檢測設備方面予以支持。提出力爭到2027年,引導推動全國文化和旅游領域更新一批設施設備,保持相關投資規模持續穩定增長,全面提升服務質量,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2025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要求各部委分領域、分行業明確設備更新目標任務和實施方案,對標技術、能耗、排放、安全等強制性標準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設備淘汰目錄等,開展存量設備評估診斷工作。
在當前文旅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國家對文旅設備更新改造項目的資助力度不斷加大。然而,在實際項目申報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申報成功率和項目實施效果,具體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項目申報投向不符。部分項目存在對申報方向理解偏差、未能準確把握國家資助政策的導向與重點、發現申報方向不符或超范圍申報等問題。如某某游樂園升級改造項目、某某文化館演藝設備更新提升項目、某某景區接待能力提升改造工程項目,這些項目中除購置設備的費用外,還包括設計費、招標代理費、預備費、利息、工程費等,這些費用超出了申報范圍。
項目申報名稱不夠聚焦。部分項目單位申報項目未體現設備更新,建議項目名稱聚焦為XX設備更新項目,如XX書院園區整體提升改造項目,XX文化展覽項目、XX文化中心建設項目、XX博物館安全提升項目、XX老街項目。
項目申報主體不符。根據政策要求,目前申報主體應為企事業單位。但部分申報單位為政府機關單位,如XX縣AAAA景區設備更新項目、XX縣文化演藝設備更新項目和XX縣古城保護管理和監測設備更新項目申報,申報單位均為XX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部分項目在申報時發現總投資規模較小,導致項目無法滿足申報要求,申報單位擬用其中一家單位代表其他單位的項目作為申報主體進行打捆申報,如XX縣三館(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設備更新項目,申報主體為XX縣圖書館。以上情況均屬于項目主體申報與政策規定不符。
項目申報類別劃分不清晰。部分項目設備更新申報類別劃分不清晰,設備歸類劃分混亂,歸納劃分無體系。建議對照《實施方案》中列明的八大類型分門別類梳理申報內容。
項目上報規模與實際不符。有的項目在獲得資金批復后,因后續配套資金無法落實到位,只能完成批復資金支持的項目部分,為后期項目驗收、審計留下隱患。
項目前期申報所需材料不齊全。部分申報項目只有簡要項目申報表,無具體項目資料,且未開展具體項目工作。這種情況不利于項目的申報,因項目申報前期需提供立項備案、節能、環評、土地、房產、規劃等相關手續,事業單位申報項目還需要提供初設審批手續。此外,對于節能相關項目,若是年能耗低于1000噸標煤且年耗電量小于500萬度電,需提供相關審批部門證明。若項目不涉及環境敏感區或風景名勝區等設施,僅需提供環評登記表或管理部門的環評豁免意見。
項目設備更新理由不充分。未明確項目設備使用現狀及更新理由,如若部分2—3年內購置的設備也提出更新需求,有可能被審批部門視為理由不充分。
項目設備價格未提供支撐依據。有些項目大量設備組價無支撐依據,未提供有效購置合同、比價單等佐證文件。
如何提升既有項目通過率
各地方要系統梳理本地區文旅等領域存量設備情況及更新需求,嚴格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2024年版)》等政策文件要求,對標現行安全、能耗、排放、質量等領域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分析研判設備運行狀況,找準在用設備存在的風險和隱患,依法依規淘汰不符合要求的設備,建立屬地“設備更新”臺賬并動態更新清單,做好設備更新改造項目儲備,積極爭取國家相關資金支持。
各項目單位可通過文旅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的系統性交流培訓,及時關注并了解國家最新政策導向,將本單位擬申報項目進行全方位的自檢自查,可提升既有項目的通過率。
針對申報項目投向不符的問題,可通過交流學習,熟悉大規模設備更新支持內容及申報要求,明確申報條件,優化后繼續申報。部分文化旅游設備更新項目中不僅有設備更新需求,還包含了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內容,該部分內容與文化傳承保護專項貼合,建議調整投向,將項目的側重點更多放在關注中央預算內支持文化傳承保護專項,支持AAAA級景區基礎設施提升改造、歷史文化名城和街區等保護提升及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利用和考古發掘等方向,明確申報條件,優化后繼續申報。
針對申報項目體量規模不足的問題,由同一家事業單位分管不同項目申報工作時,可按設備類型整合申報,提高申報規模。部分項目在扣除土建改造、土地費用、流動資金等費用后不足1000萬元的,如項目已完成立項或備案,在總投資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優化更新設備內容。
針對申報主體不符的問題,若一家事業單位申報多個不同設備類型項目,原則上要求相關項目之間存在一定的行業共性,并由屬地政府出具證明認可該單位作為主體承擔相關項目的合規性,明確未來資金分配及相關責權利問題。
進一步完善項目申報材料。加快前期項目申報材料的準備及要件辦理進度,申報時間每年約1—3個動態窗口申報期,需及時關注相關通知。進入申報期后,要提前做好前期所有要件的準備工作,提前謀劃,根據申報通知要求,準備符合申報條件的項目材料同時從線上(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和線下(項目申報材料)兩條線進行申報,由屬地發展和改革部門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對照專項管理辦法和申報通知要求逐級審核、上報。
對于設備購置年限在3—5年內的,重點說明設備更新的理由及存在問題(信息化類設備更新換代較快的除外);對于新設立企業申報項目,設備更新的理由應該重點闡述,對原有老舊設備的資產劃轉情況應重點說明;加快設備更新方案深化設計,細化建設目標和主要任務,確保滿足設備更新提升要求,符合《行動方案》《實施方案》等相關政策規定。
此外,在保障同等性能參數及使用標準的情況下,建議項目優先使用國產設備。確保承載設備的建筑空間規模充足,水、電、氣等配套條件完備,能夠滿足新設備安裝和使用環境需求。加快落實自籌資金和后期運行經費,確保項目按進度開工,避免出現“半拉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