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具有優化和發展供應鏈的能動作用,良好的供應鏈金融服務不僅能解決資金問題,還能幫助產業打造更具競爭力的供應鏈體系。當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以供應鏈核心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服務商和各個物流企業為主要參與主體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并在實踐中取得較好成效。但目前,供應鏈金融仍然面臨著信息不對稱、風險控制不足以及缺乏專門的法律法規等問題亟待解決。通過加大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應用、鼓勵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強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研究出臺針對供應鏈金融發展特點的法律法規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動供應鏈金融健康發展,為供應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供應鏈金融產生的背景及作用
供應鏈金融產生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生產分工的機制也隨之出現新的變化。很多產品的生產鏈涉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協作,國際貿易發展促使資金流在全球重新配置,催生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風險更可控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其次,供應鏈自身的發展需求。全球各相關企業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的銷售等環節都存在著資金支出與收入的時間差,導致企業資金缺口和現金流的問題更加突出,影響生產經營,需要更多的金融手段來優化資金流。此外,受傳統融資模式的局限,尤其是供應鏈中中小企業因自身信用級別低、抵押擔保物少、財務信息不透明等因素,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而核心企業又常常將資金壓力轉嫁,造成中小企業資金鏈的緊張,發展舉步維艱。
供應鏈金融的作用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于核心企業而言,供應鏈金融有助于優化供應鏈管理,增強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核心企業能更好地協調上下游企業的資金流動,鞏固與合作伙伴的關系,提升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效率。其次,對中小企業來說,供應鏈金融能有效解決其融資難題,為其提供新的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緩解資金壓力,使其能夠專注于業務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此外,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看,供應鏈金融豐富了業務種類,降低了信貸風險。金融機構借助核心企業的信用和供應鏈的交易數據,能夠更準確地評估風險,批量開展業務,提高資金投放的準確性和效益??偟膩碚f,供應鏈金融在提升供應鏈整體效率、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優化金融機構業務以及推動產業發展等方面都發揮著關鍵作用。
供應鏈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供應鏈金融的主要模式有以下三種。第一種是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就是上游供應商將還沒有到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金融機構以獲取現金流。第二種是保兌倉融資模式,也就是下游經銷商向金融機構繳納保證金,金融機構開出承兌匯票,供應商見到承兌匯票之后直接發貨至指定的倉庫,然后經銷商分批次打款提貨,減少了下游經銷商的資金壓力,使得整個下游銷售的產業鏈不斷檔,可以正常運轉。第三種是融通倉融資模式,企業以存貨的形式作為質押向金融機構進行貸款,來維持正常的經營。
然而,供應鏈金融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難度較大。由于供應鏈涉及的企業非常多,各個環節也非常多,信息的不對稱可能導致信用風險難以準確地評估;供應鏈金融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完善。部分業務操作缺乏明確的法律規范和監管標準,一旦出現問題很難得到有效解決。此外,目前企業應用供應鏈金融技術水平參差不齊。一些企業在信息化和數字化方面投入不足,影響了供應鏈金融的效率和準確性。同時,供應鏈中各參與方的協同合作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障礙,這就可能導致業務流程不暢和利益分配不均的情況。最后,也是核心的問題,即專業人才的短缺。供應鏈金融行業中,既懂金融又懂供應鏈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相對匱乏,嚴重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促進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對策建議
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企業間的交易更為頻繁和復雜,對資金的需求也更為迫切。
傳統的融資方式難以滿足企業對資金“短、頻、快”的需求,受市場需求驅動、技術進步以及金融監管環境的變化影響,推動供應鏈金融不斷創新,以適應市場需求。
在市場需求驅動方面,企業在供應鏈中的地位較低,信用等級不高,較難獲得銀行貸款。供應鏈金融創新通過核心企業的信用背書,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在技術進步方面,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為供應鏈金融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提高了融資效率和安全性。在金融監管環境變化方面,隨著金融監管的不斷完善,金融機構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供應鏈金融成為重要的創新方向。
供應鏈金融的創新形式多樣,包括以下幾種典型的創新模式。
第一,融資模式創新。預付款融資,企業通過預付一定比例的貨款,可使供應商提前交付商品,減少資金占用。庫存融資,企業以庫存商品為抵押,獲得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應收賬款融資,企業將其應收賬款轉讓給金融機構,提前獲取資金。
第二,平臺化服務。在線供應鏈金融平臺,通過線上平臺,實現供應鏈各方信息的集成,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跨平臺合作,金融機構與電商平臺、物流企業等跨界合作,共享數據,提高服務效率。
第三,金融科技應用。區塊鏈技術,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點,提高供應鏈金融交易的安全性和透明度。智能合約,自動執行合同條款,降低融資過程中的操作風險和成本,這些創新形式不僅提高了融資效率,也降低了融資成本,對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起到了積極作用。
此外,供應鏈金融的創新發展還要加強政策支持與監管力度。政府應制訂和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為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加強對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監管,防范可能產生的金融風險。加大金融服務的創新力度,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多樣化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不同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如結合區塊鏈技術,實現交易信息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提升信息化水平,建立統一、高效的供應鏈信息平臺,整合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實現信息的實時共享和交互,減少信息不對稱。
加強供應鏈中各參與方的協同合作至關重要。核心企業應發揮引領作用,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參與供應鏈金融,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優化供應鏈生態。如京東供應鏈金融,京東利用其在電商領域的優勢,通過大數據分析和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為供應商提供應收賬款融資、訂單融資等多種金融服務,極大提高了供應商的資金周轉效率。應注重人才培養。通過高校教育、職業培訓等途徑,培養既懂金融又熟悉供應鏈管理和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為行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還要完善信用評估體系。綜合考慮核心企業的信用、上下游企業交易數據等多維度信息,建立科學合理的信用評估模型,提高信用評估的準確性和公正性。
最后,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推動我國供應鏈金融與國際接軌,提升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總而言之,通過政策引導、創新驅動、信息化建設、協同合作、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努力,將有效促進供應鏈金融的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