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汽車制造業的發展,機器視覺技術在整車總裝工藝中的應用日益廣泛。首先,本文概述了整車總裝工藝的基本流程與特點。其次,詳細介紹了機器視覺的關鍵技術,包括圖像采集與處理、特征提取與匹配以及深度學習算法的應用。最后,文章重點探討了機器視覺在整車總裝工藝中的三大應用:一是裝配引導與定位,如3D視覺在物料定位與抓取、視覺引導機器人的作用;二是質量檢測,涵蓋外觀檢查、高精度檢測及實時在線監測;三是生產線優化與智能化,通過機器視覺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和智能化水平。這些應用不僅提高了生產精度和效率,還增強了質量控制的可靠性和實時性,為汽車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關鍵詞:機器視覺 整車總裝工藝 應用
傳統檢測方法及生產線管理方式已經很難適應現代汽車生產高效、優質、智能化的需要。所以,引進先進機器視覺技術就成了解決問題的一個關鍵方法。機器視覺技術由于具有非接觸式、高精度及高效率等優點,已在整車總裝過程中顯示出極大的應用潛力與價值。文章旨在對整車總裝工藝過程中機器視覺技術的應用狀況及發展趨勢進行深入探究,以期對汽車制造業轉型升級起到有益借鑒與參考作用。
1 整車總裝工藝概述
整車總裝工藝作為汽車制造流程的關鍵一環,涉及把各零部件按嚴格的工藝要求及技術標準裝配成為一個整體。該工藝既需要高精確性、高效性,又要保證最終產品質量、性能達到設定標準。
整車總裝工藝要求所有零部件都要經過嚴格把關與篩選,以保證其品質與規格達到設計要求。然后這些零部件會按設定工藝流程以自動化與手工結合的形式逐漸裝配到汽車各子系統中,如發動機系統、底盤系統以及電氣系統。該工藝中每個裝配步驟需嚴格遵守操作規范才能保證零件間配合精度及整體性能[1]。
伴隨著汽車制造業的發展,汽車整車總裝工藝得到了創新與優化。現代總裝線一般都采用高度自動化生產模式,使用先進機器人技術及自動化設備,以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同時總裝線為滿足不同型號、不同組態的生產需要,也具有很高的柔性及可擴展性,可對生產流程及工藝參數進行靈活地調節[2]。
2 機器視覺的關鍵技術
2.1 圖像采集與處理
機器視覺是人工智能領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的核心是通過模仿人的視覺功能來自動地分析與理解圖像與視頻。在機器視覺諸多關鍵技術當中,圖像的獲取和處理毫無疑問是最基本和最關鍵的環節。
圖像采集作為機器視覺系統中最重要的任務,涉及通過具體傳感器設備把現實世界的物理圖像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數字圖像。在此過程中必須選用適當的相機、鏡頭及其他圖像采集設備才能保證采集到的影像有足夠高的分辨率、清晰度及色彩還原度[3]。同時需要綜合考慮光源、環境對圖像質量產生的影響,才能保證所獲取的圖像能真實地反映出對象的形貌與特征。
圖像采集結束之后,下一步就是圖像處理階段。圖像處理就是將所獲取的數字圖像經過多種轉換、分析與加工,從而提取出有用信息或者增強其視覺效果。該過程主要由圖像增強、圖像濾波、圖像分割和特征提取幾個步驟組成。其中圖像增強的目的是增強圖像視覺效果例如增強對比度和去除噪聲;圖像濾波技術主要應用于圖像的平滑處理和消除各種干擾因素;圖像分割就是把圖像分割成若干個具有實際意義的區域或者物體;但特征提取是指從圖像中抽取能表征物體形態,紋理和其他特征的一種信息[4]。
2.2 特征提取與匹配
特征提取就是從圖像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穩定性、區分性等特征,能體現圖像中對象本質屬性與結構特征的信息。機器視覺系統中常采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有邊緣檢測、角點檢測、紋理分析和形狀描述。這些方法都是將圖像經過多種轉換與處理后提取出能表征物體形態、結構、紋理的特征信息,從而為之后的圖像匹配與識別奠定了基礎。
特征匹配則是將提取出的特征與已知的特征庫進行比對,以確定圖像中物體的身份或類別。特征匹配算法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機器視覺系統精度與效率。要想進行有效而精確的特征匹配就必須設計適當的匹配策略與算法。這類算法既考慮了特征間相似性的衡量,又考慮了特征在空間上的分布以及上下文信息等因素,從而增強了匹配的魯棒性以及準確性[5]。
進行特征提取和匹配時也應注意幾個問題。一是特征選擇與提取方法要針對特定的應用場景與需要自定義,才能保證所提取特征有充分代表性與區分性。二是特征匹配算法要能適應圖像在不同光照、視角和尺度情況下的變化,從而增強匹配穩定性與可靠性。三是為提高匹配效率可使用一些優化算法與技術來加快特征匹配進程,如快速最近鄰搜索和哈希算法。
2.3 深度學習算法的應用
深度學習算法可以通過建立多層神經網絡模型對圖像高層特征進行自動學習與提取,從而達到對圖像與視頻精確識別與理解的目的。深度學習算法在機器視覺諸多應用場景下均表現出較強的表現與優勢。
深度學習算法用于圖像分類與識別任務時,通過對海量圖像數據進行訓練,可以學習不同類對象的特征表示以達到新圖像精確分類與識別的目的。當目標檢測與跟蹤任務完成后,深度學習算法可以對圖像中目標物體進行精確檢測,對目標物體的位置及運動軌跡進行實時追蹤。另外,深度學習算法在圖像分割、場景理解和姿態估計任務上也有顯著成就。
將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機器視覺并不局限于傳統圖像處理任務,而是擴展至更為廣闊的范圍。以自動駕駛汽車為例,深度學習算法能夠實現道路、車輛、行人等物體的實時探測與識別,從而為汽車的安全運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醫療影像分析可以幫助醫生實現病灶檢測與診斷并提升醫療服務效率與質量。另外,深度學習算法在人臉識別、行為分析和智能監控方面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3 機器視覺在整車總裝工藝中的應用
3.1 機器視覺在裝配引導與定位中的應用
3.1.1 3D視覺在物料定位與抓取中的應用
將機器視覺技術運用于整車總裝工藝過程,大大提高了總裝過程的精確性及效率,特別適用于總裝引導及定位過程。其中3D視覺技術以高精度空間感知能力對物料定位和抓取任務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3D視覺技術借助立體視覺、結構光或者ToF(Time of Flight)原理可以實時地獲得物體三維坐標及形狀信息。就物料定位而言,3D視覺系統可以對生產線中各類零部件進行精確地識別與定位,甚至可以對其形狀、大小及材料進行不同程度地定位。該能力使機器人抓取材料時能快速尋找到目標位置并避免由于定位不準造成裝配錯誤。
抓取任務時,3D視覺技術也顯示出了很強的優越性。通過對材料空間位置及姿態的精確測量,3D視覺系統向機器人提供精確抓取路徑及力度控制參數。這樣既能提高抓取成功率又能保證抓取時材料不被破壞。
3.1.2 視覺引導機器人在裝配過程中的作用
整車總裝過程中視覺引導機器人采用高精度圖像處理與識別算法可以實時采集裝配現場信息并依此做出準確決策與控制。
裝配時,視覺引導機器人先由機器視覺系統準確地識別并定位零部件。其中包括綜合分析零部件形狀、大小、色彩等特性,并精確測量零部件空間位置與姿態。利用這些信息可以使機器人對零部件進行精確的抓取、搬運以及擺放,從而避免人為操作失誤或者機械誤差造成裝配問題。
另外,視覺引導機器人可以根據裝配工藝要求自動調節運動軌跡及力度控制參數來保證零部件間的準確協作。該自適應能力在提高組裝精確性的同時,也使機器人能適應各種型號、各種組態的生產要求,進一步提高生產線柔性及可擴展性。
3.2 機器視覺在質量檢測中的應用
3.2.1 外觀檢查(如劃痕、磕碰傷等缺陷)
整車總裝工藝過程中,質量檢測作為保證產品最終品質的關鍵環節,將機器視覺技術運用到該領域,尤其對于外觀缺陷進行檢測,已經顯示出了超高的效率與準確性。外觀檢查在質量檢測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目的在于對有劃痕、磕碰傷及其他瑕疵的零部件或者整車進行鑒別與排除,從而保證產品外觀質量,提高消費者滿意度。
機器視覺系統利用高精度圖像采集與處理技術可以實現零部件或者整車表面整體掃描與分析。采用先進的圖像處理算法后,該系統可以自動檢測和識別一些細小的劃痕和磕碰傷,而這些瑕疵通常很難被人工檢查檢測出來。另外,機器視覺系統可以準確地劃分并量化缺陷,如劃痕的長、寬與深以及磕碰傷區域與形狀,從而為質量分析與改善提供詳細數據支持。
將機器視覺技術運用于整車總裝工藝過程,不但提高外觀檢查效率與精度,而且顯著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檢查誤差。與傳統人工檢查方式相比較,機器視覺系統可連續穩定運行,且不受疲勞和情緒的干擾,保證檢查結果一致可靠。
3.2.2 高精度檢測(如尺寸測量、位置檢測等)
就整車總裝工藝而言,機器視覺技術由于其具有非接觸式、高效率及高精度等特點而在該領域顯示出其特有的優越性,尤其適用于尺寸測量及位置檢測等領域。
尺寸測量在整車總裝中必不可少,需要快速準確地測出各零部件尺寸。機器視覺系統采用高精度圖像采集與處理算法可以實現零部件邊緣、輪廓及其他特征準確識別,并在此基礎上計算出零部件尺寸參數。該過程既避免了傳統測量方法中由于接觸造成的錯誤與破壞,又顯著提高測量效率與精度。同時機器視覺系統也能適應各種形狀、材料、大小零部件的測量要求,從而為整車總裝過程提供一種更靈活、更可靠的尺寸測量解決方案。
在裝配過程中,準確地定位各個零部件的位置檢測是至關重要的。機器視覺系統可以通過對裝配現場圖像數據的實時分析,準確地識別出零部件在空間中的位置與姿態并以此對其進行準確的控制與調節。該能力在提高裝配過程自動化水平的同時,也保證零部件間的準確協作,進而改善整車性能及穩定性。
3.2.3 實時在線監測與異常檢測
機器視覺技術尤其是實時在線監測和異常檢測等應用的提出為實現該目標提供有力支撐。實時在線監測就是通過機器視覺系統對生產過程關鍵參數及狀態實施連續,實時監測,保證生產流程暢通。機器視覺系統可以采用高精度圖像采集與處理技術對生產線中的零部件、裝配工具及裝配過程實施全面而精細的監控。該系統對圖像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可以及時地發現和上報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異常信息,如零部件丟失、裝配錯誤、工具損壞等等,有效地規避了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以及生產中斷。
在實時在線監測的基礎上,機器視覺系統進一步采用了異常檢測技術。它對監測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挖掘,可以自動識別偏離正常生產狀態的異常模式或者事件。該能力既有利于及時發現和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又能對生產過程優化與改善提供寶貴的反饋信息。如通過對異常數據分布情況及規律的分析,可確定生產過程瓶頸環節,然后采取適當措施加以改進。
3.3 機器視覺在生產線優化與智能化中的應用
在整車總裝工藝不斷進化的過程中,機器視覺系統以強大的圖像處理與識別能力實現了對生產線運行狀況的深入洞察,為生產流程優化、智能化改造等提供準確數據支持與決策依據。
對于生產線優化,機器視覺技術可以通過對生產線每道工序進度、零部件流動及裝配工具使用等信息進行實時監控,準確地捕捉到生產中瓶頸環節及低效操作。機器視覺系統在先進數據分析算法的支持下,可以深度挖掘數據背后所隱藏的規律與趨勢,從而給生產管理者以科學決策支撐。如通過對零部件流動速度、裝配工具使用頻率等因素的分析,能夠確定生產線中可能存在的擁堵點、過度磨損工具等問題,然后采取相關措施對其加以優化、調整,從而達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就生產線智能化而言,機器視覺技術更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機器視覺系統通過將先進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在一起,可以實現生產過程自主控制與智能決策。
4 總結
通過綜合分析整車總裝過程中機器視覺技術的運用,揭示出機器視覺技術對于質量檢測、生產線優化及智能化等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機器視覺技術在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的同時,也為生產流程優化與智能化改造提供強大技術支撐。隨著科技的持續發展和應用領域的逐漸拓寬,機器視覺技術在汽車制造行業中的角色將變得越來越關鍵,這將推動整車的總裝工藝朝著更高的效率、質量和智能化方向前進。今后,要進一步強化機器視覺技術同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融合創新,給汽車制造業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生機。
參考文獻:
[1]韓冰,劉貢平,郝巨,等.基于機器視覺的飛機總裝測試顯控板狀態自動識別[J].測控技術,2022,41(10):38-45.
[2]羅捷,李遠智,黃宇飛,等.基于機器視覺的車身二次定位技術在整車DTS在線測量系統中的應用[J].輕工科技,2024,40(4):84-86.
[3]李潤澤,錢仕德,逯漢寧.基于機器視覺的汽車裝配協作機器人機械故障圖像識別系統[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23,52(3):189-192.
[4]王爽,趙時璐,張震,等.基于機器視覺的汽車輪罩PVC涂膠檢測技術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21(05):184-188.
[5]侯煒,程浩,曹磊.基于機器視覺的無框車門玻璃定位工藝自動化應用[J].今日制造與升級,2023(3):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