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上證指數收復3400點的反彈中,白酒股發揮了重要作用,茅臺、五糧液等權重股一度放量大漲,已經調整了四年時間的白酒股,能夠迎來反轉嗎?
板塊趨勢的反轉,一般來說需要行業景氣度反轉配合。判斷一個行業的景氣度是否確定性反轉,記者總結了八個字的標準——淡季不淡,量價齊升。
行業反轉必然出現非常旺盛的需求,往年不好賣的時間段也在大賣,而且產品價格同步上漲,只有這樣,企業盈利才能擺脫過去的困境,出現爆發性增長。
現在白酒行業只能看到較為確定的修復,但判斷反轉的依據不足。
首先從價格看,根據Wind截至2025年3月3日的數據,超高端白酒——原箱飛天茅臺和散瓶飛天茅臺批價分別約為2230元、2200元,周環比小幅下降。高端白酒——普五、國窖1573批價分別約為950元、870元,周環比基本持平。主要次高端白酒——夢之藍M6+、青花30等周環比小幅上漲或持平。
白酒廠商春節后普遍開始主動控貨保價,但超高端和高端產品漲價力度有限,這會限制次高端產品的提價空間。
再看銷售量,以阿里電商平臺數據作為參考。2025年2月,貴州茅臺銷售額6.1億元,同比增486.8%,其中銷量同比增179.7%,均價同比增109.8%(不只是飛天,還包括茅臺集團的其他品牌);五糧液銷售額2.2億元,同比增50.0%,其中銷量同比降27.1%,均價同比增105.8%;山西汾酒銷售額達0.4億元,同比降23.4%,其中銷量同比降36.9%,均價同比增21.4%。
很明顯,只有貴州茅臺實現了量價齊升,五糧液和汾酒的控貨保價策略談不上非常成功,品牌溢價能力不突出。
市場集中度的變化,也說明了不同等級品牌之間的差距正在拉大。2025年2月貴州茅臺、五糧液、山西汾酒的市占率分別為45.2%、16.4%、3.3%,環比分別增加30.9個百分點、下滑6.8個百分點、下滑2.6個百分點。
華創證券白酒行業的調研簡表顯示,除了超高端、高端品牌較為樂觀,次高端白酒品牌存在較為明顯的區域市場壓力,而且庫存周期也明顯高于超高端和高端品牌。
綜合來看,當前白酒行業所呈現出的整體狀態是弱修復,更多的是依據品牌溢價能力不同,重新劃分存量市場份額,而不是過去景氣周期中所呈現的各品牌在不同層級市場快速成長。
參照以往白酒板塊的行情特點,銷售價格的表現左右著市場估值,特別是貴州茅臺的價格變化,對于行業預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2011年—2015年,原箱飛天茅臺批價從1875元下跌近1000元至820元,跌幅約為50%;在本輪調整周期中,原箱飛天茅臺批價從2021年最高點3870元開始持續下跌,2025年3月初為2230元,跌幅約為40%。
從跌幅看,茅臺銷售價格基本已經見底,但重返上升趨勢仍有較大難度。市場以往看好貴州茅臺的邏輯,主要在于茅臺酒具有社交和金融雙重屬性,前者與地產周期高度重合,這一點比較好理解:地產周期上行—居民財富效應上升—茅臺消費需求上升。后者類似經濟高增長期熱錢炒翡翠,流動性泛濫需要找到一個蓄水池。
這兩個屬性也表明,白酒是典型的順周期行業,行業景氣度趨勢是跟著宏觀經濟趨勢走的。白酒股帶領上證指數站上3400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良好展望。但是,茅臺售價再次出現趨勢性上漲,需要股市或樓市出現一輪具有顯著盈利效應的上漲,同時資金流動性非常寬裕且游離于實體經濟以外形成投機性資金。這兩大條件至少目前還不具備,因此當下暫以反彈對待,慎言反轉。
(提示:投資有風險,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