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宜昌堅持把提高干部能力素質作為支點建設的先導性、基礎性工作,深入實施“干部素質提升年”,以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服務保障支點建設,推動宜昌能級提升、趕超跨越。
突出思想引領,匯聚加快支點建設的強大合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上的統一是黨的團結統一最深厚最持久最可靠的保證。”必須堅持學理論、強信念、筑忠誠,不斷凝聚加快支點建設的強大合力。堅持以學鑄魂。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訓計劃,推動市縣黨校每年舉辦80個左右主體班次,分期分批培訓4500人次。辦好80個宜昌高質量發展現場教學點,用好長江大保護等改革創新案例,引導干部在宜昌實踐中筑牢踐行殷殷囑托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堅持以學增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歷次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長江、視察湖北、首站到宜昌重要講話精神,聚焦生態環保、科技創新等重點內容,分專題辦好縣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培訓班,引導干部在專題輪訓中轉變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動力。堅持以學正風。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鞏固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引導干部始終牢記身份、牢記責任、牢記奮斗目標。堅持以學促干。通過交流研討、組團培訓、外出考察等方式,組織13個縣市區和78家市直單位,圍繞漢襄宜“金三角”協同發展等主題深研細謀,引導干部把所學所思所悟轉化為推動宜昌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舉措。
突出專業訓練,錘煉服務支點建設的過硬本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事創業,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北仨氬^定黨中央和省委對宜昌發展的更高定位、更高標準、更高要求,不斷增強干部服務支點建設的能力本領。對標爭先長遠見。扎實開展“對標爭先”行動,推動各地各單位確定標桿單位或趕超對象,找準短板差距、對標提質創優。分領域選派30名優秀干部到中省單位、發達地區開展沉浸式考察調研。實踐鍛煉長本領。實施“四個重大”等專項掛職,選派30名左右優秀干部到三峽水運新通道等重大項目掛職鍛煉。跟蹤掌握600名左右優秀年輕縣級干部、科級干部,有計劃地放到吃勁崗位歷練或一線“蹲苗”鍛煉。復合培養長才干。深入推進干部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交流任職,統籌遴選150名優秀干部,開展機關與企事業單位、市直與縣市區、行業系統內與外交流任職,通過多層次多領域多崗位歷練,促進干部全方位成長成才。
突出嚴管厚愛,激發投身支點建設的強大活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更好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必須堅持正向激勵與反向約束齊頭并進,不斷厚實支點建設的作風保障。樹立實干實績的鮮明導向。優化完善干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落實領導干部任期制和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變動交接制度,用好政績觀偏差主要問題清單,發揮正反典型案例示范引導和警示作用,及時糾治政績觀偏差問題,推動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做實選賢任能的正向激勵。深入落實激勵干部敢闖敢為擔當作為“1+3”政策措施,健全優秀干部日常發現、接續培養、動態儲備、適時使用、從嚴管理的工作機制,按照優進絀出,動態建立優秀干部庫儲備人選1500余名,對能力強、敢扛事、干成事的干部,優先提拔使用、優先晉升職級、重點表揚獎勵,讓優秀干部脫穎而出。強化淘庸汰劣的反向約束。落實能上能下規定,統籌抓好新任職干部任職后評估,跟進落實一次約談、二次誡勉、三次組織調整的督查問效機制,加大對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的調整力度,讓能力不足、狀態不佳、作風漂浮、業績平庸的干部讓位子、受警醒,以調整一個、促進警示一片,推動干部在支點建設中擔當盡責。
(作者系宜昌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