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萬里沃野共“耕”新。春寒料峭,走進監利市黃歇口鎮內荊河村,無人駕駛拖拉機在田間來回穿梭翻耕整地,“只聞機械響,不見人奔忙”。
在“魚米之鄉”監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耕方式,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變化要從遠近聞名的“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個人”——“女糧王”畢利霞說起。她棄教從農,以科技賦能,帶領當地農民實現雙季稻的全程機械化種植,在“智慧農場”的加持下,走上了現代農業的康莊之路。
從三尺講臺到田間地頭
因“監收漁稻之利”而得名的監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江漢平原的“魚米之鄉”。
1997年,中專畢業的畢利霞回到家鄉,成為監利黃歇口鎮的一名小學老師。畢利霞家中有幾畝良田,全由丈夫一人管護,農忙時常因人手不夠而犯愁。村里的勞動力越來越少、撂荒的良田越來越多,畢利霞開始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
2009年,農業合作經營模式在農村地區逐漸興起,畢利霞敏銳地意識到,農業機械化將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她和丈夫商量后,決定購入一臺插秧機,并聯合周邊有農機的農戶,成立了監利縣(2020年改為監利市)第一家農機專業合作社。
2010年1月,湖北省組織“首屆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訓班”,畢利霞作為全縣唯一的代表參加培訓。
“這次培訓讓我意識到,農業改革已經深入農村,而農業機械化服務將是未來農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一個堅定的想法在她心中迸發:棄教從農,做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然而,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2010年清明時節,合作社為20多戶村民集中培育秧苗,卻因遭遇倒春寒,秧苗全部被凍死。
畢利霞主動上門道歉,并承諾賠償損失,沒想到村民們非但沒有埋怨,反而還鼓勵她:“我們也種不了幾年了,如果沒有你們年輕人做這個事,以后田都沒人種了……”
大伙兒的理解和支持,讓畢利霞很感動,也更加堅定了繼續干下去的信心。她四處請教農業專家,學習育秧技術,很快,又接到了100多畝的育秧、機插秧訂單。這一次,她為每戶村民的秧苗逐一編號,精心管護,秧苗長勢喜人。
然而,插秧前夕,一場大雨導致秧盤變形,無法放入插秧機,只能臨時裁剪秧盤,加上秧苗因沾有泥土而“垂頭”,從遠處看就像“矮了一截”。
“能否順利生長,我們心里也沒底,只能硬著頭皮干。”秧苗插下后,畢利霞一邊繼續學習機插秧的管理辦法,一邊遠程指導村民除草施肥。半個月后,村民們主動邀請她到田里參觀,眼前綠意蔥蘢,讓畢利霞心中也充滿了希望。
從“一企富”到“一起富”
在專家的指導下,畢利霞創辦了黃歇口鎮第一家育秧工廠,通過半機械化大棚育秧,全過程控制管理土壤養分含量、溫度、濕度。
“傳統分散的水田育秧,一畝秧田只能插7至10畝大田。集中管控,每畝大棚能管100畝大田,畝均節約人工成本100元,增產30公斤。”畢利霞算了筆賬。
隨后,畢利霞開始嘗試流轉土地種植水稻,成立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推廣科學育秧和機械化服務,解決種子品種不一問題。
2015年,畢利霞加入中國共產黨?!翱靠萍挤N田,不但要讓種田越來越輕松,更要讓農民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胸前閃耀的黨徽,讓她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干事的底氣也更足。她琢磨著,如果能統一種植標準、統一品牌營銷,農戶們就能賣個好價錢。
2016年,畢利霞注冊了自己的大米品牌,與監利縣供銷合作社合作,配備糧食烘干設備,實現了從播種到收割、秸稈粉碎還田、糧食烘干的全程機械化服務。
為帶動更多農戶增收,畢利霞在黃歇口鎮及周邊推廣“稻—蝦”“稻—油”“稻—稻—肥”等綜合種養模式,對比種植單季中稻,每畝增產糧食300公斤以上,增收600元以上。在合作社的示范帶動下,黃歇口鎮全鎮水稻年播種面積和產量均位居全市之首。
“這地越種越有盼頭了?!狈N植大戶楊華全樂呵呵地說,現在種田不費勞力、不愁銷路,利潤還更高了。
目前,畢利霞的合作社提供育秧、機耕、機插、飛防、收割等一條龍服務,年服務量達12萬畝次,每畝農田可節本增收380元以上,帶動農戶增收150萬元。
從“會種田”到“慧種田”
“以前我在田埂上走都走不穩,現在種田還真難不倒我了?!碑吚紱Q心要做新型農民,她又把目光投向了智慧農場,給農田裝上“智慧大腦”。
2023年,畢利霞引進數字農業管理系統和三位一體合作模式,將傳統農業轉向數字農業,通過北斗導航、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建起可視化和數字化系統的智慧農場。
田間水肥數據監控、農業重機械作業規劃……智慧農場配備了包括無人機、插秧機、拖拉機、收割機在內的智能機具,以及全套物聯網傳感設備和高清監控設備,這些先進設備通過系統平臺進行智能化管理,讓“耕種管收”全程無人化智能化田間管理成為現實。
“現在百畝農田,一個人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就能完成管理,每一株秧苗的生長情況都在掌握之中。”畢利霞說,智慧農場讓農機作業的路線和程序更精準,一個人能同時操控多臺智能農機,投入的人力更少,作業效率更高,同時還降低了作業人員與農藥的直接接觸風險。
“科技賦能,才能更好地端牢我們的飯碗,讓農業成為充滿希望的產業?!碑吚紝ξ磥沓錆M期待,“作為一名新農人,我愿意為實現農業強國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