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農穩社稷,糧安天下,“三農”工作是“壓艙石”。我們年輕干部身處鄉村振興這片廣闊天地,應當鼓足干勁、敢想敢做,對照“富農民、美鄉村、新產業”三支琴譜,彈好“三農”工作“輕”音樂。
彈好“首創”的前奏曲,奏響富農強音。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正所謂“高手在民間”,如何將寶貴的人才資源“變現”到鄉村振興中是一項重要課題。年輕干部在基層要踐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多到莊稼田學一學,勤在屋場會嘮一嘮,才能采擷“接地氣、冒熱氣”的金點子。要善用“放大鏡”,發現“田博士、土專家、鄉秀才”,邀請他們到生產的最前線發揮智囊作用,用更多首創性技術和獨到經驗武裝“新農人”,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彈好“搶位”的進行曲,奏響和美鄉音。搶位發展,就是在時間維度上的搶跑爭先、跑贏全國平均水平。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唯有甩開膀子干、盯著先進改,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占先機。年輕干部在基層要發揚“闖”的精神、“拼”的勁頭,將國家發展戰略與本地鄉村發展實際結合起來,探索出一條因地制宜的發展路子,打磨出“一村一品”的金字招牌。引導農民一起集思廣益謀發展,合力打通鄉村發展堵點,加速搶位促振興。
彈好“破立”的變奏曲,奏響產業華音。鄉村要振興,必須敢創新,走破立并舉、先立后破的守正創新之路。作為基層年輕干部,要積極解放思想,樹立新發展理念,巧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賦能傳統生產工具,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出實用無人機、智能噴水機、鎖鮮冷凍庫等“新農具”,干好農產品線上帶貨、農技直播交流等“新農活”,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能。讓基層產業插上科技翅膀,開出“致富花”,帶領群眾走穩越來越好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