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核心在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在數智化技術推動教育變革的背景下,加強學生非認知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社會與情感能力,具有重要價值和深遠意義。非認知能力通常包括情感認知、自我規制、團隊合作、情感表達等。這種能力是面向21世紀的核心勝任力,能夠幫助學生超越技術,感知人性,思考生命,理解社會,培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與人文情懷,實現全面發展。初中語文課程人文教育資源豐富,數智化技術能夠為培養學生的非認知能力提供全新的教學視角與方式。
一、智能個性化閱讀推薦提升學生的情感認知與理解能力
數智化技術能夠根據學生的閱讀習慣、興趣和情感傾向,進行個性化閱讀推薦,從而促進學生的情感認知與理解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閱讀《阿長與〈山海經〉》時,學生可能會感受到魯迅先生兒時對《山海經》的向往以及與阿長之間復雜的情感。該課文以兒童與成人世界的對比為核心,展示了少年對文學的純真熱愛和對親人的微妙情感。其中,既有童年的幻想,也有與長輩之間的沖突與理解。
教師可以利用數智化技術推薦與《阿長與〈山海經〉》情感、主題相近的文學作品,如同樣展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長輩的關愛逐漸理解和認同的《草房子》等。數智化技術系統若發現學生在閱讀中對“阿長的‘嘮叨’”產生抗拒情緒等,則可以推薦《寄小讀者》《我們仨》等從不同視角描寫、感知長輩關愛和成長中心理沖突的文學作品。通過這類個性化推薦,學生不僅可以從多個作品中獲得情感認知的提升,還能通過不同視角的比較分析加深對人物復雜情感的理解,提升情感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
二、智能寫作助手提升學生的情感表達與自我規制能力
基于數智化技術構建的智能寫作助手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對學生撰寫的作文內容進行深度分析,并提出寫作建議,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情感表達和自我規制能力。
例如,在“學習抒情”寫作專題中,針對學生習作中常見的“情感空洞”、缺乏情感細節的問題,智能寫作助手會建議添加具體的生活場景或回憶等細節描寫,以增強情感。學生寫關于“母愛”的作文,智能寫作助手會提供一系列關于母愛的感人故事和優美句子,幫助學生感悟、思考,引導學生寫出真摯感人的文章。對于“情感過度”問題,智能寫作助手則會提醒學生調整或適當刪減情感表達內容,使文章更加真實、自然。
智能寫作助手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自我規制能力。智能寫作助手不僅能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寫作能力,設定合理的寫作目標,如每周寫一篇作文或每天寫一則日記,還能根據學生的寫作進度及時反饋,幫助學生保持寫作熱情。
三、數智化技術賦能小組合作與角色扮演
數智化技術賦能初中語文課堂上的小組合作與角色扮演,不僅能提升團隊協作的效率和趣味性,還能為學生提供沉浸式體驗。這種技術輔助的學習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復雜情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聞一多的《最后一次講演》是一篇非常適合通過小組合作與角色扮演進行沉浸式教學的課文。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和小組合作,能夠更好地體會聞一多先生在面對社會動蕩時的決心與情感波動,以及在演講中所展現的堅定信念與愛國情懷。筆者利用數智化技術進行了輔助教學。
課程設計與任務分配:數智化技術能夠根據學生過往在語文課堂中的人文素養表現,評估每個人的舞臺表現能力,為他們推薦扮演聞一多、聽眾或其他輔助角色,確保了每名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都能發揮最大優勢。
動態追蹤與實時反饋:數智化技術,特別是語音識別和情感分析技術,能夠識別出學生在演講時情感傳遞的強度和準確性,并提供反饋,幫助學生調整語調、語氣和情感表達,提升表演的感染力。同時,數智化技術也可以通過分析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的互動情況,實時識別出學生的情感理解程度與合作狀態,并適時介入,提醒學生做好傾聽、合作與溝通,優化團隊內部的交流與合作效果。
收效分析與復盤提升:教師利用數智化技術對小組合作的全程進行動態追蹤,分析評估各成員之間的互動質量,實時掌握每個小組成員在任務中的參與度、討論活躍度以及情感表達的協調性。結合這些數據,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可以有針對性地調整小組合作的結構和任務分配,確保每名學生都能有效地參與小組合作和角色扮演,從而提升團隊整體的合作能力和情感認知水平。
數智化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為學生非認知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路徑,但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教師要加強學習和培訓,提升終身學習力,不斷提升數智化技術教學素養,并利用數智化技術變革傳統語文教學模式,構建語文教學新生態,重視對學生非認知能力的培養,努力培養出更加適應未來社會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折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