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航空物流業是現代物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暢通國內國際大循環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結合雙循環視角下航空物流企業競爭力的新內涵及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文章從航空物流上市企業的基礎競爭力和長期可持續競爭力兩個方面構建雙循環視角下航空物流上市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熵權-TOPSIS法進行實證檢驗,并根據評價結果提出發展建議。
關鍵詞:雙循環格局;航空物流;競爭力評價
" 中圖分類號:F560" " 文獻標志碼:A" "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7.019
Abstract: The aviation logistic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modern logistics, playing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facilitating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 Combining the dual-cycle perspective,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new connotations of competitiveness of aviation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reviews existing research finding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It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assess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viation logistics listed compan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ound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The entropy-weighted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method is employed for empirical ver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Key words: double cycle pattern; aviation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0" 引" 言
" 我國步入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階段,然而全球經濟格局高度動蕩,逆全球化、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等問題導致全球經濟大循環動能顯著減弱[1],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大循環面臨諸多挑戰?;诖吮尘?,黨中央提出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加速供給側改革,拉動內需增長,發揮國有市場經濟潛力。航空物流業是現代物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暢通國內國際大循環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航局發布的《“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提出要加快航空物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現代流通體系、暢通雙循環,因此基于雙循環的大背景和中國航空物流企業的發展趨勢,構建一套雙循環視角下航空物流上市企業競爭力的科學評價指標體系,將有助于現代化服務體系構建,為建設多領域民航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1" 文獻綜述
自雙循環格局提出以來,學術界和政界對其進行了深層次的研究。雙循環新格局通過激發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數字貿易發展質量,助力我國參與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和更深層次的國際合作,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實現高水平的供需平衡[2]。雙循環格局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強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強調科技創新[3];我國現代服務流通業發展應當以信息化、集成化、數字化和國際化為導向,建設高質量服務體系[4]。航空物流是現代流通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一套雙循環視角下航空物流上市企業競爭力的科學評價指標體系,有助于航空物流企業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嵌入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提升航空物流產業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性。
" 在航空物流企業競爭力評價與指標選取方面,李艷偉等[5]從運營規模、運營管理、航線網絡、服務質量和生產效益四個方面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層次分析法對三大航空上市企業進行競爭力評價。田利軍等[6]基于企業并購視角,從生產效率、運營規模、服務質量和財務表現構建評價指標體系。于劍等[7]基于民航產業競爭力內涵,從運營效率、品牌塑造和樞紐網絡建設三個維度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熵權法對國內外知名航空物流上市企業進行競爭力評價。王昭等[8]從航企規模、運營效率、發展潛力和服務質量構建評價指標,并采用灰色關聯-TOPSIS評價三大上市航空物流企業競爭力。汪傳雷等[9]從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實體經濟服務能力和內生動力三個方面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熵權-TOPSIS法對六大機場集團的物流服務能力進行評價。楊懿等[10]從基礎設施、可持續性、人才引進、經濟效益、服務質量、政府政策、管控體系、協同合作8個方面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組合權重結合模糊綜合評價法對美蘭與寶安機場的競爭力進行評價。
" 綜上所述,已有研究成果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航空物流上市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現行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與環境變化缺乏契合度。因此,本文基于雙循環航空物流上市企業競爭力的內涵和價值鏈理論構建了評價指標體系,旨在測量多家航空物流上市企業的競爭力水平,以期推動航空物流業的高質量發展。
2" 雙循環視角下航空物流上市企業競爭力的內涵
" 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為以內循環為主的國際、國內雙循環發展模式,航空物流從過去重視國際航空貨運發展逐漸向國內、國際航空貨運發展并重轉變。作為經濟發展“糧草官”,航空物流企業要適應市場的變化與需求,應對國際競爭,要為雙循環發展保駕護航,持續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地區航空物流和經濟的協調發展;具備良好的管理組織能力,加大核心城市圈的航班密度,加速完善航空貨運網絡布局,提高整體運營效率[11],為經濟內循環的發展提供基礎支持;提高技術創新水平和航空物流信息化水平[12],增加航空貨運供給能力;注重綠色低碳,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推進多式聯運,打造綜合性物流企業品牌。
" 基于此,雙循環視角下航空物流上市企業競爭力的內涵可描述為: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航空物流上市企業要以激發國內市場需求潛力為重點,完善航線網絡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企業運作能力;強化貨運樞紐網絡功能,服務產業發展,獲得可持續盈利能力;發展智慧物流、綠色物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同時,加快國際航空貨運通道構建,促進生產要素和商品跨境安全高效流動,推動航空物流企業與制造企業國際發展戰略對接,提升航空物流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和經濟安全的保障能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3" 雙循環視角下航空物流上市企業競爭力評價體系的構建
nbsp; 基于抽取出的核心要素,構建雙循環視角下航空物流上市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3.1" 數據來源
" 按照申銀萬國行業分類2021版分類標準,2022年屬于航空運輸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8家,分別是中信海直(主營業務非物流)、華夏航空、南方航空、中國東航、海航控股(數據確實較多)、春秋航空、中國國航以及吉祥航空。因此,本文針對2022年的15家A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樣本企業占據航空運輸市場份額的九成以上,具有較強的行業代表性。航空運輸業上市公司的指標數據全部來自《中國統計年鑒》、《地方政府統計公報》、《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及各公司統計年報、中經網統計數據庫和國泰安數據庫等,缺失值用插值法進行處理。
3.2" 測度方法
" 本文將客觀熵權法與TOPSIS法的多屬性決策排序相結合,得到更加科學的決策。具體步驟:
(12)排" 序
根據相對接近度排序,相對接近度越大,樣本企業的競爭力越強。
4" 實證分析
4.1" 評價指標權重
根據8家航空運輸上市企業的數據,應用上述模型進行評價。
" 由公式(1)至公式(7),得到指標權重,如表2所示。
4.2" 樣本企業相對貼近度及排序
由公式(8)至公式(14)得到正負理想解歐式距離及相對貼近度,如表3和表4所示。相對貼近度越大,表明企業的綜合競爭力越強;反之,競爭力越弱。
4.3" 航空運輸企業競爭力評價結果分析
從綜合得分來看,中信海直gt;南方航空gt;中國國航gt;中國東航gt;春秋航空gt;海航控股gt;吉祥航空gt;華夏航空。結果表明:一是中信海直和南方航空具有高水平的綜合競爭力。中信海直在盈利能力與抗風險能力表現搶眼,而南方航空的運作能力位居全國前列。二是中國國航、中國東航和春秋航空具有較高水平的綜合競爭力。但是國航和東航在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兩項財務指標上表現不佳,春秋航空在運作能力、環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等方面表現不足,導致綜合競爭力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三是海航控股、吉祥航空和華夏航空綜合競爭力最弱。海航控股、吉祥航空和華夏航空在技術創新能力、環境競爭力、品牌塑造和抗風險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因此企業應精準市場定位,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積極參與國際貿易,適當改善企業資金結構。
" 從運作能力來看,排名是南方航空、中國國航、中國東航、海航控股、華夏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和中信海直。三大航的運作能力排名前三,擁有輻射全國航線網絡、龐大的機隊規模和完善的內部治理機制,與其運作能力相匹配。而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和中信海直三家企業應該通過租賃或購買等方式適當擴大機隊規模,擴大業務覆蓋范圍,提高企業的運作能力。從技術創新能力來看,航空運輸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表現普遍不佳。因為科技研發前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且在短期內無法轉換成經濟效益,大部分航空物流企業自然不可能高度關注科技研發,導致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滯后。同時,國內創新型成果的立法保障尚未成熟,嚴重影響企業科技創新的熱情。因此政府及相關部門必須提供政策紅利,為企業技術創新保駕護航。
從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來看,中信海直、春秋航空和華夏航空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均排名前三。三家航司均屬于低成本航司,企業的投資回報率和利潤率遠高于其他航司,企業資產負債率較低,具有良好的經濟效應。而南航、東航和國航這三大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表現稍顯不足,三大航的營業收入水平雖遠高于其他企業,但其運營成本過高,導致其凈利潤和資產報酬率不如低成本航司;且企業多為固定資產,現金流太小,資產負債率高。因此三大航應當通過優化航班規劃、供應鏈管理和調整內部資產結構等方式,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 從環境競爭力來看,春秋航空、南方航空和華夏航空相對貼近度相差不大,說明三家航司的環境競爭力水平一致,均遠低于其他企業,應該積極參加國際合作,擴大業務范圍。從品牌塑造來看,排名為南方航空、中信海直、春秋航空、中國國航、中國東航、海航控股、吉祥航空和華夏航空,其中華夏航空的相對貼近度為0.120 039 91,遠低于其他航司。因此,華夏航空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高運輸安全性,熱心公益,打造良好的品牌效應。
" 綜上,熵權TOPSIS模型能夠很好地反映個體差異和企業績效內部變化趨勢與最佳理想績效之間的聯系,反映出航空運輸企業差異明顯,各指標及最終排序相對貼近度與企業實際情況契合,證明該模型具有合理性、科學性及應用性。
5" 建" 議
" 根據評價結果,為提高雙循環背景下航空物流業的整體競爭力,提出以下建議:
" (1)精準市場定位,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航空運輸企業應重新定位戰略目標,積極開展多元化業務,擴大物流服務范圍,提高區域內的網絡覆蓋;整合內部資源,實現上下游企業資源共享和提質降本增效;適當增加全貨機的數量,統籌好“客貨關系”,規劃客機腹艙,提高航空貨運能力,加快國際航空貨運通道構建,促進生產要素和商品跨境安全高效流動;注重新技術的引進和應用,加快技術創新業態升級,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務水平,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 (2)調整資產結構,提高航空物流供應鏈韌性。航空運輸企業可以通過優化航班規劃提高航班利用率和座位填充率,減少空座率和燃料消耗,提高資源利用率從而降低運營成本;根據市場需求和競爭情況靈活調整票價和適當增加航線,擴大市場份額,增加收入來源;進行資產重組、資產剝離等策略,減少不必要的固定資產和過多的負債,適當增加企業現金流,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 (3)創新驅動,推動綠色物流、智慧物流建設。圍繞航空物流全鏈條,加快大數據、5G等新興信息技術應用,加快提升貨運電子化、處理自動化、物流可視化等水平,提高航空物流效率和服務能力;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和市場需求,制定專利戰略布局,明確核心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重點關注技術創新領域的專利申請等,發展綠色物流、智慧物流;加強研發成果的轉化和商業化運作,將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商業價值;要加大力度保護科技創新成果,保證企業的知識產權,防止相關技術被侵權或濫用。
" (4)積極參與國際貿易,打造“空中絲綢之路品牌效應”。航空物流企業應順應國內外雙循環和RECP發展機遇,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打造空中貨運通道;推出針對“一帶一路”地區旅客的特別優惠活動,設計定制化的旅行套餐,加強數字化營銷手段等,吸引更多旅客選擇華夏航空,增強品牌認知和好感度;通過提供舒適的機艙環境、優質的餐食服務、周到的客戶關懷等服務,提升服務質量,樹立起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 李惠娟,任政亮,代丹丹. 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創新能力與中國數字貿易高質量發展——企業微觀層面的檢驗[J]. 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22,42(10):56-72.
[2] 王振華,張陽,田鳴.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國有企業雙向國際化的協同效應[J]. 當代經濟管理,2022,44(11):39-45.
[3] 劉勇,李麗珍.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企業轉型發展的機理、路徑與政策建議[J].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21,42(1):41-50.
[4] 祝合良. 雙循環新格局下“十四五”我國現代流通體系高質量發展[J]. 中國流通經濟,2022,36(2):3-10.
[5] 李艷偉,于劍,吳育華. 航空公司競爭力評價與實證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2):49-53.
[6] 田利軍,李春玲. 并購提升航空公司競爭力實證分析——來自全球航空運輸市場的經驗證據[J].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4(2):31-38.
[7] 于劍,朱迪,陳俁秀,等. 基于熵權TOPSIS模型的網絡樞紐型航空公司競爭力評價[J]. 生產力研究,2021,350(9):67-73.
[8] 王昭,密啟欣,張國成. 基于灰色關聯-TOPSIS法的航空公司競爭力模型研究[J].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8(3):39-42,65.
[9] 汪傳雷,曹美德,王冠雄. 航空物流高質量發展水平測評及提升路徑研究[J]. 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40(2):42-48.
[10] 楊懿,黎志遠,秦翼. 我國機場物流優化方案的實證探析——基于《“十四五”航空物流發展專項規劃》[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23(5):119-120.
[11] 賈鑫,高逸韜. 中國空運進口市場分析及相關能力建設研究[J]. 中國市場,2022(26):7-10.
[12] 柳建民,姚靈慧. 數字經濟時代航空物流核心競爭力初探[J]. 民航管理,2021(11):48-51.
收稿日期:2024-03-04
基金項目: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基于交通大數據的綠通智能服務平臺優化技術實現”(22A87008)
作者簡介:曹雨晴(2000—),女,河南駐馬店人,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管理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金" 真(1963—),女,湖南邵東人,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管理工程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管理。
引文格式:曹雨晴,金真. 雙循環視角下我國航空物流企業競爭力評價研究——以2022年8家上市航空運輸企業為樣本[J]. 物流科技,2025,48(7):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