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農資供應鏈是由參與到農資產品的供應、銷售、運輸過程中的個體組成的一個復雜且有多層網絡結構的供應鏈系統。在全球化迅速發展的當下,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對產品所能提供的功能需求也越來越多,從而促進了全球范圍內的農資產品的銷售及運輸。由于農資供應在全球范圍內的分布較為分散,企業的管理范圍廣泛,農資供應鏈這個系統的分布范圍和組織結構也越來越龐大了,同時也造成了內部結構的不確定性加劇。復雜的環境使得農資供應鏈中斷風險增加,有很多的農資企業會受其環境的影響導致其運營中斷,造成不可逆轉的局面。針對農資供應鏈面臨的風險因素進行劃分,利用主客觀相結合的方法—德爾菲法和熵權法對各因素進行指標體系權重的確定,再根據灰色關聯度法對各農資供應鏈中斷風險進行分析,最后根據結果對中斷風險進行評價。根據風險指標的影響程度對當前農資供應鏈的發展提出一定的應對和防范策略,對于產業集聚發展、降低風險影響、構建多元化的大市場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農資供應鏈;風險評價;熵權法;灰色關聯度
" 中圖分類號:F274" " 文獻標志碼:A" "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5.07.028
Abstract: The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is composed of all business entitie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sales of agricultural inputs, and is a complex multi-layer network structure system composed of related enterprises.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products from consumers have led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reby promoting the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refined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sales and trade of agricultural inputs worldwide. The increasingly disperse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enterprises has made the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networks increasingly larg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accumulated uncertainty of the entire system is also increasing. The complex external environment leads to the accumulation of interruption risk in enterprises, and many enterprises experience production interruptions due to the sudden occurrence of external interruption risk factors. This article will divid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isk factors faced by the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and use a combination of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methods such as Delphi method and entropy weigh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indicator system for each factor. Based on the grey correlation method, the interruption risk of each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will be analyzed, and finally, the interruption risk will be evalu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Based on the degree of impact of risk indicators, propose certain response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which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reducing risk impact, and building a diversified marke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risk evaluation; entropy method;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0" 引" 言
近幾年,受疫情的影響,全球農資供應鏈貿易和人員流動運作受阻,導致供應鏈出現斷裂、勞動力短缺。且當前俄烏局勢緊張,俄羅斯是國際中重要的肥料生產及出口國,化肥出口位居國際前列。烏克蘭地處黑海運輸要塞,也是農作物出口大國和能源通道。現階段全球的肥料供應緊張,并且這種局面在短期內還會加劇,在很難緩解供給與需求矛盾的情況下,國際化肥市場價格將持續升高[1]。在此情況下運輸產品安全受到極大的挑戰,產品短缺、價格上漲等因素對農戶種植都造成了負面影響[2]。
同時,中國是農業大國,中美貿易爭端使貿易壁壘加劇,中國農產品出口、國外農資產品進口受阻。中美貿易爭端使農產品市場不穩定,價格波動較大,對農民種植農產品的收益產生了較大波動,導致農戶對種植農產品的意愿減少,造成農資供應鏈中斷風險加劇。
1" 農資供應鏈發展現狀
1.1" 農資供應鏈發展現狀
" 農資是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物資,在現代化的農業當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3]。截止到2019年我國農用耕地面積達到127.9萬平方公里,主要農作物產量66 384萬噸。這些耕地面積和農作物產量的數據背后是農資產品的巨大使用量,例如農用化肥施用量達到5 403.6萬噸,其中進口化肥量有909萬噸。圖1為我國耕地面積、化肥施用量和農業機械總動力在2011
—2020年的走勢。
由圖1可知,隨著耕地面積的增加,農業機械總動力也隨著增加,但近幾年來,我國農用化肥使用量并沒有隨著耕地面積的增多而增加,一方面是近幾年我國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化肥的過度使用將會加重土地及水資源的污染,另一方面是農資產品的供求不平衡導致化肥市場競爭激烈,面臨著企業間競爭的壓力和難以預測的風險。
1.2" 農資供應鏈結構
" 農資產品供應鏈由參與到其生產、銷售運輸環節的經營主體構成,形成了多主體并存、復雜相互交叉的流通網絡[4](見圖2)。主要有原材料供應商、農資生產商、農資分銷商、銷售門店、農戶、集體戶。
在整個農資供應鏈中由原材料供應商提供給農資生產商原材料進行各種農資產品的生產,農資生產商將生產好的各種農資產品銷售給各農資分銷商,再由農資分銷商分銷給農資產品的連鎖門店或者是農資產品的零售商,再由其兩者銷售給農產品的種植戶。在整個農資供應鏈中由上游企業向下游用戶進行運作,從而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供應鏈網絡。隨著供應鏈網絡的連接,各上下游企業也將實現信息共享機制,農資產品的流通環節也將更加復雜且競爭激烈[5]。
1.3" 農資供應鏈特性
(1)來源及結構復雜。農資產品主要包含五大類產品:種子類、化肥類、農藥類、農用機械設備、農業附屬資料等,我國對農資產品的需求量很大,且化肥中很大一部分需要依賴于進口。
" (2)時效性和分散性。農資產品的銷售受到農產品種植時間的限制,在中國大多數農作物以春耕秋收的規律被種植,一般在寒冷的季節對于農資產品的需求就相對來說較少;而且農民多為散戶種植,種植區域較為分散且耕地面積較小、種植物具有多樣性,因此農資產品的需求也比較多樣,各類產品銷售數量也相對分散。
" (3)地域性。不同地區土壤的成分不同,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也不相同;土壤的差異和作物成長所需養分不同,所需要的化肥種類也不同;不同的農作物在收割時使用的機器設備也不同,故對農資產品的需求就會不同。
" (4)雙重性。農資產品是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產品,但其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會帶來諸多問題,如會使土壤酸化、板結、硬化,破壞土壤生態系統,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化肥類產品還會流入河流、湖泊中,造成水質污染,化肥農藥類的產品也會殘留在作物當中,有引發食品安全的風險。
" 農資供應鏈指農資產品由生產源頭經過分銷商再銷售到農戶手中,整個過程中物流、資金流的流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由于經營主體和產品的特性使農資供應鏈運作中出現諸多的不確定性。農資產品的特性對農資供應鏈的運作過程產生影響,給供應鏈的運作帶來一定的風險。
1.4" 農資供應鏈存在的主要問題
" 當前,對于發展較為緩慢的農資供應鏈來講,面臨著諸多的問題與困難:
" (1)對市場需求的預測不夠準確。一方面是供應鏈結構和上下游產業的信息共享體系不完善,另一方面是農資產品的特性導致其易受到自然環境影響,農戶的需求信息難以準確預測,農資企業很難對市場做出準確的預測與判斷,供應中斷的現象時常發生。
" (2)建立供應鏈網絡的難度大、成本高。由于我國地質資源豐富,主要耕地區域也較為分散,所以農資產品的銷售范圍廣,種植戶購買量也參差不齊、形式多種多樣,很難監控和管理,難以形成較為完整的物流分銷模式。同時,在整個供應鏈的體系當中,各個節點缺乏有效的管理,關系分散,一旦出現信息錯誤將出現整個供應鏈網絡的中斷[6]。
(3)供應鏈管理理念較為薄弱。農資供應鏈當中涉及到的活動包括倉儲、運輸、包裝、裝卸搬運等。由于農資產品的特性,如有毒、易潮解、季節性強、體積大、儲存的條件苛刻等,使農資產品在其物流活動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的挑戰,影響供應鏈的及時性和穩定性。
2" 農資供應鏈中斷風險評價指標的確定
2.1" 農資供應鏈中斷風險的識別
" 供應鏈中斷通俗意義上來講就是參與主體當中某一方的物流或資金流的斷裂。農資供應鏈的中斷一方面會使供應鏈中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受到影響;另一方面農資產品供應不到位將影響農戶種植農作物,可能會使農資產品價格上漲,提高農戶種植成本,由此造成農產品的銳減,對民生問題產生影響[7]。
(1)外部環境風險。包括自然環境風險、經濟環境風險和政治環境風險。自然環境風險是指氣候異常、地質災害、流行性疾病。這些因素會影響農資產品的需求、產品的運輸過程以及生產效率等。經濟環境風險主要是貿易匯率、稅收政策等變化。農資企業缺少資金支持時,可能會導致企業生產中斷;相關的政策也關乎企業運營,當稅收提高時企業可利用資金減少,會使其生產停滯,面臨生產中斷風險。政治環境風險中的政治危機、國際動蕩不安的局勢可能會影響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國家之間的貿易政策、進出口商品價格、國際運費等可能造成農資產品供應的中斷。同時監管環境法律法規的頒布也會使農資產品的使用下降。
" (2)物流運作管理風險。運輸過程中的風險因素包括:交通突發狀況、運輸路線選擇不當以及運輸環節銜接不當,運輸過程中出現上述情況,運輸服務的效率將大幅降低,農資產品的供應不及時,運輸延誤還可能使產品的質量出現問題,企業將面臨著巨大的損耗和不同程度的賠付。同時機器故障和技術壁壘等突發事件帶給企業的影響也不可估量。
" (3)供應鏈企業失調風險。主要體現在農資企業在運作的過程中出現的協調、合作風險。在構建農資供應鏈的過程中,企業需要與銜接企業進行協作,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各種合作風險。
2.2" 農資供應鏈中斷風險指標體系的構建
" 通過上文中對農資產品供應鏈的特性分析,并結合當今農資供應鏈的相關文獻,對中斷風險進行定義研究,將評價風險指標分為三級,一級指標是外部環境風險、物流運作管理風險、供應鏈企業失調風險,并將其再劃分為7個二級指標、細分到18個評價三級指標,如表1所示。
2.3" 農資供應鏈中斷風險指標權重的確定
對農資供應鏈中斷風險進行測度是對農資類企業有效管理的前提,通過對風險進行預測是保證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環節。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8]。根據歷史文獻及研究發現,當前對于風險因素的識別大多采用主客觀相結合的方式,本文將采用德爾菲法與熵權法對風險因素的指標體系權重進行分析[9]。
(1)德爾菲法賦權
首先,將指標的重要程度設置為5個等級[10],選取10名來自農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主管專家對上述風險因素從等級的重要程度,從低到高用1~5進行打分,打分過程必須認真、嚴謹,不可互相借鑒,其次,將每個專家的打分分數的平均數作為每個指標的權重,最后,整理所有專家的最終結果,得到“主觀權重”記為wi。
(2)熵權法賦權
使用熵值法對上述所獲得的數據計算權重時主要采取以下步驟:
①首先建立判斷矩陣
假設使用m個指標對n個對象進行分析評價,建立判斷矩陣R。將矩陣R作標準化處理得到矩陣R。其中,
(3)綜合賦權的確定
對于權重的確定要同時兼顧主客觀因素對與權重的確定,故提出一種新的將主客觀相結合的確定權重的方法:
3" 農資供應鏈中斷風險灰色關聯分析
3.1" 灰色關聯度
3.2" 灰色關聯度計算結果分析
本文把調查的農資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對可能出現的農資供應鏈中斷風險因素進行研究,根據調查獲取當前狀態以及各指標的評分,對所研究的各個風險因素影響指標進行灰色關聯度分析,據調查到的數據采用初值化的無量綱化處理后計算各中斷風險指標的灰色關聯度[9],得到各指標的數據,如表3所示。
根據灰色關聯度計算,農資供應鏈中斷風險指標的關聯度已經確認,根據研究結果需要注意供應鏈中的運輸風險和協作競爭,據上述研究可知,在今后的運營過程中農資企業要注意防范這些風險的出現。農資供應鏈的運輸風險和合作競爭風險是在構建供應鏈體系的過程中需要著重注意的兩個風險。當運輸出現問題時就意味著要面臨供應產品中斷的風險,會影響運輸的及時性和穩定性,降低客戶滿意度;在構建供應鏈網絡時,企業之間即是合作關系也是競爭關系,所以合理地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這影響著供應鏈的信息傳遞,如果這個環節出現中斷,將會影響此后階段的運作,造成不必要的運作成本浪費。
4" 農資供應鏈中斷風險防范策略
4.1" 加強建設多元化市場建設
" 農資供應鏈是全球貿易中重要的一環,受全球政治及貿易政策的影響較大,過分依賴某一市場可能在這個地區出現問題時,企業的供應鏈出現中斷等情況,不利于企業及供應鏈構建的長久發展[12]。多元化的市場模式,能讓企業有更多的選擇,增強企業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風險指標中的經濟環境風險及政治環境風險都會影響著市場長期穩定的發展,需要對市場進行改善,多元化的市場一方面可以減少中斷風險的產生,另一方面也可減少企業信息閉塞的情況,對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更加有利。
4.2" 構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信息共享機制
當前農資供應鏈發展較為緩慢,信息機制管理不完善,信息不對稱使預測市場需求出現較大的偏差。信息機制的建立能使上下游企業更好的掌控信息,進而對企業的運作流程進行合理的調整,以便更好的應對突發情況。信息共享可以讓企業更好的應對分配差異風險及戰略變更風險,可以使企業對市場需求進行合理預測,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避免資源的浪費[13]。當前社會是一個科技信息迅速發展的時代,信息代表了機遇,如果企業之間可以信息共享,對于建立多元化合作共享的供應鏈具有積極的影響。
4.3" 加強物流系統的構建,提升服務效率
" 供應鏈效率的提升離不開物流核心功能,在這個過程中包裝、運輸、儲存等功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部分農資產品有著易揮發、有毒等特性,所以農資產品的包裝和儲存條件需要嚴格的把控,由于農資產品大多有體積大的特點,其儲存空間也有很大的需求,要對運輸過程進行合理的規劃,增加倉庫存儲的利用率以及減少運輸過程中的空載率,對于物流運作效率的提升就是減少農資供應鏈不確定風險的一種有效的手段[12]。
4.4" 加強農資管理應急策略,降低風險來源
" 建立農資產品應急儲備,支持各企業建立生產、儲存、銷售、運輸于一體的服務,保證農資產品銷售的穩定性。重視農資產品的應急機制,增強各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可以頒布一些幫扶農資型企業應急程序的政策,通過與政府部門的合作,可以使農資產品的供應更平穩[14]。可以鼓勵農資企業與農戶建立合作關系,讓農戶參加到農資產品的銷售過程中,讓農資企業更加了解農資產品的需求,及時調整自己的應對策略,減少成本的支出,為企業的運營提供更好的幫助。同時促進農資產品電子交易的發展,當前電子商務是各企業開拓的一塊領域,線上交易可以增加對產品質量的監管機制,發揮線上交易的優勢,加強農資市場進入準則。
5" 結" 論
本文主要研究農資供應鏈的中斷風險,對其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指標評定,根據調查企業的數據對各風險因素進行灰色關聯度分析,通過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發現不同的中斷風險對農資供應鏈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根據本文的研究可以對未來農資企業在建立應急機制時提供一定的幫助,對于各風險應對的方式也有不同,投入的精力也有差異。總之,農資供應鏈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風險,但通過本文論述的要點也可以有效防范風險。
參考文獻:
[1] 張琳,王國剛,毛世平. 俄烏沖突對我國農業生產資料的影響[J]. 中國發展觀察,2022(4):18-20,52.
[2] 初良勇,王夢瑤,陳秀乾. 國際海運供應鏈風險、脆弱性、韌性研究綜述及展望[J]. 物流研究,2024(3):18-27.
[3] 劉星. 種子供應鏈中的風險管理與應對策略[J]. 分子植物育種,2024,22(4):1344-1349.
[4] 李珠月,趙培忻. 供應及需求中斷下農產品批發商彈性供應鏈設計研究[J].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24,44(2):595-611.
[5] 溫翔. 供應鏈風險種類及預防措施的探討[J]. 鐵道貨運,2007(4):9-11.
[6] 楊艷濤,丁琪,王國剛. 全球疫情下我國玉米供應鏈體系的風險問題與對策[J]. 經濟縱橫,2020(5):58-65.
[7] 劉艷春,崔永生. 供應鏈金融下中小企業信用風險評價——基于SEM和灰色關聯度模型[J].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6(12):14-19.
[8] 侯文捷,向東,武傳德,等. 基于局部變權綜合評價法的互聯網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J]. 商業經濟研究,2018(24):146-148.
[9] 胡慧慧,傅為忠. 基于改進灰色關聯度方法的互聯網供應鏈金融風險評價[J]. 武漢金融,2016(3):51-55.
[10] 徐宏峰,朱玥. 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灰色層次法評價研究[J]. 會計之友,2018(7):31-34.
[11] 朱紀忠,王萍,楊曉斌. 基于改進灰色關聯度的指標體系構建方法[J]. 價值工程,2013,32(7):4-7.
[12] 李旻晶,徐蓮.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農資物流中的優勢及對策研究[J]. 糧食科技與經濟,2018,43(7):43-48.
[13] 李懿洋. 甘肅省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灰色關聯分析[J]. 企業經濟,2011,30(5):20-23.
[14] 蘇旭輝. 全球供應鏈管理中的風險因素與應對策略[J]. 中國對外貿易,2023(9):18-20.
收稿日期:2024-03-28
基金項目:2023年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項目(20230202010);河北地質大學國家預研資助項目(KY202321)
作者簡介:朱艷新(1979—),女(滿族),河北承德人,河北地質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企業運營與供應鏈管理;蘭天宇(2000—),本文通信作者,女(滿族),河北承德人,河北地質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工程與管理;張" 玥(2000—),女,河北三河人,河北地質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工程與管理。
引文格式:朱艷新,蘭天宇,張玥. 農資供應鏈中斷風險評價研究[J]. 物流科技,2025,48(7):1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