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胃疼是十二指腸潰瘍
有人一餓就胃疼,進食后疼痛可減輕或緩解。這叫“空腹痛”,是十二指腸潰瘍的典型癥狀。
人在饑餓時,胃分泌的大量胃酸和胃液沒有與食物混合直接進入十二指腸。如果十二指腸球部存在潰瘍,這些胃酸就可能刺激潰瘍創面引起疼痛。此時,吃些食物就能中和大量胃酸,胃痛等不適癥狀就會緩解或消失。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與胃酸分泌異常、飲食不規律、生活壓力大、吸煙、飲酒、服用非甾體抗炎藥以及精神心理等因素密切相關。
此外,幽門螺桿菌感染也是十二指腸潰瘍發病的重要因素。
有種胃疼可能是心梗信號
大部分心梗患者發病前都有先兆癥狀,主要表現為劇烈的胸前區絞痛,伴有胸悶、惡心、嘔吐、大汗等。但并不是每個心梗患者的首發癥狀都是心絞痛,有些可能以胃疼、牙疼、下頜疼痛、左肩膀疼等癥狀掩蓋心梗的真面目。
如果在服用胃藥后癥狀未減輕甚至加重,要警惕是心梗引起的放射性疼痛。
飯后胃疼,警惕胃潰瘍
胃潰瘍導致的胃疼多在進食后一段時間出現,經過1~2 小時后癥狀逐漸緩解,可表現為鈍痛、脹痛、燒灼樣痛等,疼痛部位在上腹部。如果潰瘍較深,疼痛可能會更劇烈,且持續時間較長。此外,胃潰瘍常兼有其他胃腸道癥狀,如噯氣、反酸、燒心、惡心、嘔吐等。
胃潰瘍的病因與飲食不規律、幽門螺桿菌感染、抽煙喝酒、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及胃部其他疾病刺激等方面有關系。另外,壓力過大、精神過于緊張也會增加胃潰瘍的發生概率。
膽囊炎發作常被誤認為胃疼
門診上,把膽囊炎發作當成胃疼治療的案例不少。
其實,膽囊位于右上腹,但膽囊結石的疼痛不一定是在右上腹,也可能是在劍突下或者左側腹部。經常不吃早餐、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肥胖、服用激素類藥物都容易引起膽囊結石。
(據醫藥衛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