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增長模式正面臨資源限制以及環境壓力等挑戰,未來的經濟增長在哪里?日前,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的第18屆亞洲金融論壇上,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600名政商領袖和金融精英,圍繞環球經濟、投資前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和可持續發展等多個維度展開思想碰撞。

潘功勝 |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聚焦四個重點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聚焦四個重點方向,繼續全力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一是支持香港資本市場發展,持續深化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二是做大做強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三是強化香港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和財富管理中心功能;四是堅決維護香港金融穩定與安全。

林毅夫 | 世界銀行原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
中國將繼續每年為世界貢獻約30%的增長
按購買力計算,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國內市場。我認為中國能在2019年至2049年間實現年均4.5%的增長率,并且中國將繼續每年為世界貢獻約30%的增長。這不僅對中國有利,也將是未來幾年香港最重要的資產。

羅伯塔·卡薩利 | 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
多邊主義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當今,多邊主義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多邊發展銀行非常重要,其不僅能將財務資源提供給各成員國政府,也能以具體行動改善、加強區域性合作和區域融合。

林建岳 | 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
把握未來經濟增長和人類發展的源動力
未來經濟增長將與以往有所不同,因為傳統的增長模式正面臨資源限制以及環境壓力等挑戰。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金融科技和醫療健康等創新元素,有望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人類發展的重要動力。

陳亮 |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管理委員會主席
中國正從追趕式創新向引領式創新轉變
中國正在加快科技創新速度。在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全球科技浪潮中,中國憑借超大規模的市場和完備的工業體系,已經構成發展優勢,正從追趕式創新向引領式創新轉變。

斯圖爾特·羅素 | 人工智能專家、世界經濟論壇人工智能理事會聯席主席
讓人工智能系統能夠拒絕削弱人類的能力
有些人可能擔心,我們正在建構的人工智能系統可能會變得有意識且不受控。對此,我們需要注意它們的能力。因為通過借鑒歷史,可以看到人類是因為能力,并非意識,而將一個物種淘汰。我們正在訓練人工智能系統擁有像人類一樣的能力,這是一個根本性的錯誤。希望我們設計的人工智能系統能夠拒絕削弱人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