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強弱,不在甲兵,不在金谷,獨在人才之多少。”
在當今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而在這場科技創新的浪潮中,人才無疑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更是引領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水電四局牢牢樹立“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培育創新文化,鍛造一流企業創新能力,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以一流人才隊伍保障在新一輪技術革命產業革新中占據有利地位。
一是建立管理序列、項目序列、專業技術序列、技能序列,多序列并行互通的多元化員工職業發展通道,構建各序列任職資格和勝任力標準,分領域、分類別、分專業建立人才庫。
二是充分發揮昆侖學堂資源優勢,促進培訓方式多元化升級,持續提升人才隊伍整體素養和職業能力。同時,圍繞干部人才隊伍能力素質提升,加強項目團隊建設,穩步推進“懂經營、善管理、通技術、會溝通、強執行”的復合型人才項目團隊和“專業強、素質高、技能強、操作優”的產業工人團隊建設。
今后,水電四局將進一步做實科技領軍人才選育工作,推動核心技術攻關“揭榜掛帥”,落實科技考核加分、首席專家評聘等激勵措施,不斷加強專家團隊和專委會建設,充分發揮各專業委員會作用,進一步培育引領未來發展的戰略科技力量。
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增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的重要抓手,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保證。
近年來,水電四局瞄準技術發展方向,不斷加大海上風電裝備、可變速機組安裝調試等相關技術的研究,以掌握的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推動盾構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方面的推廣運用,形成了一定的技術優勢和競爭優勢。
此外,水電四局大型水輪發電機組安裝與調試團隊榮獲“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關鍵施工技術與應用”成果榮獲中國大壩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有5項科技成果通過集團公司鑒定,其中兩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水電四局將進一步聚焦新質生產力,積極研究新產業、拓展新領域,加強科技創新機制建設,積極尋求與相關科研院校合作,同時發揮專家庫智囊作用,整合科研資源,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公司范圍內的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推進公司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科技成果轉化作為連接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橋梁,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顯,不僅是實現科技發明商業化產業化的關鍵步驟,更是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水電四局主動面向項目主戰場,積極開展自主創新、協同創新、高效創新,從頂層設計、主體活力等方面持續發力,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運用上下功夫,依靠重點工程項目堅持做好水利水電、抽水蓄能、裝備制造、軌道交通、新能源等各領域先進科技成果提煉總結,打造“四局標準”,以發展成效彰顯科技創新實力,推進科技創新與施工技術深度融合。
一是全面做好技術方案優化,通過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應用,提高經濟效益;二是以現場保市場,積極開展標準化工地、樣板工程、標準化工藝、星級工地創建活動,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促進營銷模式進一步向“技術營銷、品質營銷、實力營銷”轉變。
水電四局將進一步以經濟性原則和市場規則逐步優選性價比高的新裝備,扎實穩妥地推進公司裝備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數字化迭代,不斷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推動提質增效,以一流技術、一流工藝、一流裝備,確保質量一流、安全一流、效益一流。
同時,水電四局將緊跟國家水網建設進展,進一步摸清各省水網建設規劃情況,及時了解各省級水利部門的政策,加快補強“水”業務,全面提升新優勢;進一步加大對接力度,主動介入,積極配合,充分發揮施工優勢,不斷強化EPC總承包能力,全力獲取抽水蓄能項目資源;全面融入國家戰略,抓住集團戰略機遇,積極參與京津冀、長三角等區域軌道交通、市政房建、公路等優質項目,大力培育土壤修復、海上風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賽道。
面對當前數字化轉型大趨勢,水電四局全面加快數字化建設,推動智慧化轉型,深入推進管理數字化、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數據價值化“四化”躍升,不斷提升數據價值。同時,穩步搭建綜合項目管理平臺,將進度管理、成本管理、財務管理、設備管理等模塊深度融合,并貫通現有信息系統數據,促進業務與財務同頻共振,實現數據資源全面整合、共享共用。
值得一提的是,水電四局通過建設數字指揮中心及智慧工地數字化平臺,有力推動了數字化管理平臺與財務共享等信息化工具的貫通融合。以“主數據→數據倉庫→數據中心”為思路,整合各類信息系統及IT設備,建立數據從多點采集到統一調用的數字化生命體系,著力以數字化推動項目管理轉型升級;強化財務“五大”核心功能,確保財務資金風險總體可控,并以數字化助推項目前期策劃、過程履約監控、重大項目督導,在建項目履約進度整體受控,大幅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品牌影響力。
水電四局將以數字化轉型為契機,繼續優化完善“全員、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實施周期”的成本管控機制,嚴格按照“形象進度、產值統計、成本歸集”三同步原則和要求,做實“五量”對比分析,強化工程數量管控能力,明確完工考核目標并嚴格督導執行,努力提升項目合規經營水平與創效創現能力。同時,著力提高項目全要素生產率,強化精細化管理,確保實現高質量履約。
水電四局將圍繞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系統部署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和頂層規劃,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掌握更多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通過產業創新,進一步拓寬市場、優化業務布局,促進全產業鏈協同發展;通過管理創新,落實“一利五率” 目標管理體系,全力穩經營、強履約、挖潛能、增效益,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展現新作為。
編輯/王盈 統籌/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