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他是印度尼西亞當年賺錢最多的華人。2024年,他排名印尼富豪榜第2位,福布斯全球榜單第27位。
印尼貧民窟里長大,14歲便輟學打工的彭云鵬,靠什么打造了一個橫跨林業、能源、汽車、金融等數十個行業的商業帝國?
民國年間,彭云鵬的祖父帶著家人離開廣東陸豐,遠渡重洋來到印尼謀生。為了家里的生計,彭云鵬在14歲那年便開始外出打工。
25歲那年,彭云鵬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貴人——印尼華人富豪、“木材大王”黃雙安。由于精明干練,他深受黃雙安賞識。從普通職員到財務主管、營銷總經理,再到老板的得力助手,彭云鵬一步一步掌管了整個公司的財務收支、銀行信貸、木材購銷和對外出口業務。
7年之后,彭云鵬創辦了巴里托太平洋木業公司,開始自行創業。
公司成立之初,彭云鵬就搞了個大動作。他向印尼政府申請,并獲得了“芒哥勒島”的森林經營權。
“這人一定是瘋了,才會這么干!”當地工業部門負責人得知這一消息后,表示難以置信。原來這個島嶼雖然蘊藏著豐富的森林資源,但是由于周邊環境極其惡劣,開發難度不可想象。許多投資者都將其戲稱為“一片絕望的荒地”。
而彭云鵬卻把它當成了寶。他在開發儀式上說:“要涉足這個地區,必須擁有非凡的膽識和堅定的毅力。我們并未過分糾結于成功的可能性與潛在的損失,我們的核心目標始終是建設。”
島嶼開發過程中,彭云鵬展現出自己變廢為寶的天賦。他向印尼政府及私營銀行申請貸款,大張旗鼓地進行開發籌建;聘請專業人才,招募上萬工人移民島上砍伐森林、平整土地、修建碼頭港口。
就這樣,一個生氣蓬勃的小工業城市拔地而起。彭云鵬也賺到了創業以來的第一桶金。
進入20世紀80年代,面對印尼政府逐漸限制圓木出口的政策,彭云鵬果斷決定將企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膠合板生產。如今看來,這一招對巴里托太平洋木業公司的發展甚是關鍵。
到了20世紀80年代后期,木業公司已擁有直接員工4萬多名,年產膠合板160萬立方米,占印尼總產量的21%,成為印尼最大的膠合板制造商。彭云鵬也被業界譽為“木材大王”和“膠合板大王”。
“我事業的成功離不開朋友的支持,尤其是黃雙安”,彭云鵬多次公開表示,黃雙安是他事業的導師和引路人。
到了20世紀90年代,除了林業,彭云鵬還投資了糖廠、油棕和橡膠園和石油化工等多個產業。這些多元化的投資布局,使得他的企業能夠在多個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1993年的印尼,如果被稱為“彭云鵬年”,絲毫不顯得夸張。這一年,他辦了三件大事,且每一件事單拎出來都足以傲視群雄。
第一件大事就是,他以雷霆之勢拿下了印尼最大的汽車零售集團Astra公司1億股,成為這家擁有30億美元資產車企的掌門人。
當時,Astra占據了印尼汽車市場的半壁江山,由威廉·索里亞賈亞掌控。1993年5月,他的長子Edward收購的蘇瑪銀行,因不良貸款及高達1.5萬億印尼盾的外債,遭遇嚴重危機。憤怒的銀行客戶包圍了威廉的住所,甚至將棺材放在了門口。
為了補上這個窟窿,威廉決定出售手中 Astra76%的股權。這次登上舞臺并帶領豐田及印尼首富林紹良家族等大財團接盤吃肉的,正是彭云鵬。
對此,印尼最大的日報《羅盤報》專門刊發報道:“彭云鵬成了印尼民眾公認的、擁有30億美元資產的Astra商業帝國的新主人”。此前,該報就曾表示,“唯一能救Astra的,只有彭云鵬一人”。
第二件大事是,他帶領巴里托太平洋木業公司成功上市。
當時,印尼的熱帶硬木膠合板供應量占世界總量的70%左右。而巴里托太平洋木業1992年對亞洲、北美、中東和歐洲的出口,就約占全球產品貿易的13%。
正因為如此,巴里托太平洋木業首次掛牌亮相,不僅獲得了38.5倍超額認購,甚至讓印尼證券交易所做出了不尋常的決定:打破每天只進行一次股票交易的慣例,將交易時段分兩次進行。
最終,巴里托太平洋木業市值高達25億美元,一躍成為印尼最大上市公司。彭云鵬也成了當之無愧的“木材大王”。
第三件大事是,他與中國石化合作建立了總投資約30億美元的煉油廠和生產尿素肥料的石化廠。
1993年,面對印尼大規模資本“外逃”的嚴峻形勢,彭云鵬不僅沒有隨波逐流,還主動到中國拉投資,最終與中國石化達成了合作。
憑著一年做成這三大項目,彭云鵬一躍成為新一代印尼工商界三巨頭之一。
然而,商場如戰場。一場危機悄然來臨。
彭云鵬所干的第四件大事,最終讓他扭轉乾坤、轉危為安。
1997年,一場金融危機席卷東南亞。印尼的外匯市場受到強烈攻擊,為了保住匯率,政府宣布印尼盾貶值。彭云鵬公司的市值也從原來的50億美元縮水到了300萬美元。他也在一夜之間變成了負債千萬的“負翁”。
面對巨額債務和上門討債的債權人,彭云鵬從容敞開企業的大門,向債權人坦誠企業的未來規劃和愿景,并做出詳盡的還款計劃。他的直率和真誠打動了債權人,一部分人同意將還款期限延長至15年到20年。
憑借著多年的信譽和口碑,彭云鵬東山再起,不僅還清了所有債務,還將公司的業務拓展到林木、紙漿、石化、金融、運輸、旅游、房地產、能源及石油化工等十幾個領域。截至20世紀末,他的商業版圖已包含200家子公司,總資產高達45億美元。
成為2023年賺錢最多的華人,彭云鵬所依仗的是地熱產業。
作為全球第二大地熱能生產國,印尼2022年地熱發電能力達到2356兆瓦,超過全球地熱發電總裝機容量的1/8。
2023年,印尼發布“綜合投資與政策計劃”,提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高到44%。未來3至5年內,再投入200億美元。這一雄心勃勃的綠色目標,刺激著印尼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股IPO最活躍的市場。
而早在2010年,彭云鵬就極富遠見地開始在地熱發電領域布局,“印尼地熱潛力約為29000兆瓦,70年前我們就知道這一點。但到現在,也只有大約5%被開發出來。”
2017年,他以雄厚的財力,成功收購了美國雪佛龍公司在印尼和菲律賓的地熱發電站,使旗下Star Energy一躍成為全球最大跨國地熱發電企業。
2022年,他旗下的可再生能源公司Barito Renewables Energy(BREN)營收達到了5.7億美元。
2023年第一季度,BREN以886兆瓦的總裝機容量、占比38%的市場份額,成為印尼乃至全球最大的地熱運營商。其所有發電機組超過90%的發電效率,更讓公司拿下了幾份長達40年的銷售合同。
2023年10月9日,彭云鵬開始在資本市場收獲他數十年的地熱成果——BREN正式在雅加達上市。之后短短兩個月內,BREN就以股價飆升近8倍、近5000億元市值,超越黃氏兄弟控股的中亞銀行,成為印尼最高市值企業。
有分析師認為,BREN將助力印尼到2030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地熱產能國和最大地熱發電國。
更為驚人的是,在占據印尼全國一半發電量的傳統煤電領域,彭云鵬也風頭正盛。
2023年3月,一家鮮為人知的印尼煤礦公司上市,不到半年市值就瘋漲了30倍。公司凈利潤從不足千萬元躍升至2.6億元。
這家被稱為“奇跡之子”的煤炭開采公司Petrindo Jaya Kreasi,正是出自彭云鵬之手。以至于有分析師指出,除了好業績和趕上風口,彭云鵬才是吸引印尼投資者的真正“王牌”。
編輯/王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