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姥爺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果樹,綠了又枯,枯了又綠,花開花落,四季變換,在姥爺的照顧下日益茁壯。伴隨著這棵果樹出現的是只風箏,雨燕樣式的,一看上去就知道是手工做的,不同色的布之間縫有黑線,主色是黑白相間的,但也穿插了些許艷麗的色彩……記憶的畫面越來越模糊,人生的圖紙翻回了那絢麗的一頁,讓我憶起了我的姥爺。
兒時,我的許多時光都是在姥姥家度過的。一天下午,滿地的斜陽從那竹簾子里面篩進來。微風輕拂著簾子,地板上呈現出一條條黃色老虎紋似的日影,晃晃悠悠的,晃得人有些眼花。姥爺見天氣正好,陽光普照而又云淡風輕,便拉上我去小區公園里放風箏。姥爺在草地上研究著他自己做的風箏包,準備把雨燕放出。我就靜靜坐在樹蔭下乘涼,期待著燕兒翱翔。不一會兒,風箏便飛了起來。雨燕穿梭在云層間,輕盈靈動。幾縷陽光打在它身上,泛著金光。姥爺真誠的笑臉和歡樂的話語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那天,燦爛的陽光映襯著碧綠的草地。草地上的孩子邊跑邊問著:“風箏怎么飛那么高?”老人笑著答:“我喜歡飛得高的風箏。”雨燕在空中望著草地上的一老一少,記錄著這個溫馨的下午。
姥爺搬家后,總是憶起承載他幾十年回憶的故居,于是我們便帶著雨燕又回來看看。到了樓前的那片空地上,我激動地沖向空地前的果樹,它還是記憶中的模樣。姥爺有些緊張地護在我身后,那時我才八歲,我充滿好奇地研究著那果兒,聽著姥爺念叨著果樹的一生,望著瓦藍瓦藍的天空,也暢想著自己的未來。那天,我知道了果樹原來是姥爺種下的。這些日子里,姥爺也時常掛念著它,常常念叨著要看看它。不一會兒,雨燕又飛到了天上,這次整片天空都是它的陪襯。雨燕在自己的舞臺上盡情舞蹈,它的影子倒映在了果樹的枝葉上,像是一只鮮活的燕子在綠葉間穿梭。那天,我又看到姥爺燦爛無比的笑容。
再后來,我們返回故鄉時,回到了那片空地上,而空地前的果樹早已不知去向。我見到了兒時陪我玩兒的一個老奶奶,她已記不起我,還在疑惑:“果樹幾年前就死了,你怎么會不知道呢?”我望著空蕩蕩的小院,心里空落落的。這里什么都沒變,好像又什么都變了。記憶里的雨燕已展翅高飛,人生的圖紙也翻到了下一頁。我不禁想起了南宋詞人劉過的名句:“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姥爺的雨燕陪著他去了神秘的遠方,也許遺憾的便是那句沒來得及說出口的再見。相信雨燕會將我的思念帶到他身邊,陪著他,永遠、永遠……
(指導老師:劉日林)
作者自畫
劉羽馨,愛好廣泛,喜歡寫作、演講、舞蹈等。座右銘是:“學習沒有捷徑,唯有自律和堅持。”
創作感言
看著窗外藍天上的風箏和地上奔跑的人,我想起了曾經和姥爺一起走過的快樂時光,也喚起了我的思念。那只雨燕是姥爺親手做的風箏。我與兒時的我和姥爺有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曾經沒來得及說再見的遺憾,在這篇作文里彌補上了,仿佛真的將這種情感傳遞到了姥爺的心里,也解開了我的心結。我相信姥爺也可以感受到這份濃烈的思念,我也希望雨燕風箏和我的思念可以伴隨著姥爺永遠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