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如愿以償地站在了絲綢之路上。
這里是沙漠的邊緣,但黃沙之上卻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有人站著閑聊,有人擺攤,有人購物,還有人拿著手機駐足拍照。
駱駝像一座小山一樣站立在我的面前,不緊不慢地嚼著嘴巴,看著我。高挺的駝峰上披著暗紅色的毛毯,中間那厚實的皮坐墊似是在邀請我上去。拉駱駝的大叔穿著紅藍相間的長袍,大概四五十歲的樣子,臉上有許多胡茬,皮膚因長期的陽光照射而變得黝黑,風沙在他臉上留下了痕跡,成了一道道褶子。他看著我,憨厚地笑著。
面對高大的駱駝,我有些害怕,卻還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坐在了駝峰間,踏上了絲綢之路。
駱駝走得很慢,不急不忙地,一步,兩步,三步……溫順而平穩地走著,抖動其實并不大,但還是讓我有些心慌。蕭瑟的秋風吹起了漫天的黃沙,吹打著面頰,微微刺痛。我不禁將圍脖往上拉了拉,又把沖鋒衣裹得更緊了些。我也慢慢打消了之前的害怕,身體前傾,與大叔聊了起來:
“大叔,這風會停嗎?”
“呵呵,基本沒停過。”
“那你們受得了?”
“早就習慣了。”
“大叔,你是本地人嗎?”
“那可不,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是養駱駝的,古時候很多商隊都是用的我們家的駱駝呢……”
“那也許張騫通西域的時候也騎過你們家的駱駝。”
“你還知道張騫啊……”
我和大叔就這么聊著,大叔一口淳樸的鄉音,和這一方風沙很配。
風還在吹著,還有增大的趨勢。我聽著他的敘述,看著腳下的細沙一層層地覆蓋,將駱駝的腳印一點點蓋住,只留下淺淺的凹槽。駝鈴聲中,內心突然恍惚:千年前,那荒無人煙的沙漠里,張騫也有這駝鈴聲相伴吧?這黃沙的下面,有他曾經滴落的汗水嗎?
也許正是在這駝鈴聲的相伴中,張騫一步步地踏向未曾涉足的遠方,一步步地離開了自己無比熟悉的故鄉與都城,去完成出使西域的任務。古琴笛簫之聲漸漸遠去了,甚至連邊塞的號角也聽不到了,剩下的只有“鐺鐺”的駝鈴聲。
二十來分鐘后,我們來到了月牙泉。此時游人不多,散在湖岸各處。湖面如鏡,時不時有灰褐色的鳥兒落下小歇,然后騰空飛走,繼續踏上旅途。湖水清澈透亮,隱約可見泉水從深藍的湖底冒出來,迸出一個個泡泡。
盯著那清亮的泉水,我仿佛看見了張騫的倒影。他并不決絕,仍時不時地回望東方。休息片刻后,他繼續向西,把思念與退卻甩在了馬蹄之后,而他與他的車隊是那么的渺小,似乎眨眼就會被風沙埋沒。
史書記載,后來回到漢廷的張騫受到漢武帝的慰問和肯定,漢武帝望著張騫一身破爛的衣衫和如醬牛肉般深紅的面龐,眼睛里突然掉下幾顆清淚,扶起來贊揚了一句:“真英雄啊!”
我想,耐得住寂寞的張騫當得起“真英雄”這三個字。
抬起頭,夕陽已落,沒在大漠。
(指導老師:尹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