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沒有路燈,靜得可怕。一輛面包車沖入了黑暗,遠光燈如兩只發光的足球,由遠及近,高速地并列劃過。他站在人行道,車掀起的風剮了他半邊身體,他無心地掃了一眼,司機的模樣在他腦中定格——一張異常亢奮的面孔,粗糙的臉皮上極不相稱的笑容,讓人毛骨悚然。
夢醒了,林三京有點恍惚。他做了個噩夢,內容不多,但讓他冷汗直冒。
看一眼手機,倒是難得睡到了十點。他今年三十八,說老說少都勉強,打前年失業之后,一蹶不振,老婆跟他離了婚,四歲的兒子也判給了她。林三京好像在低谷里摔了一跤,不僅沒站起來,還發現下面是片沼澤,越陷越深。
確實沒人能拉他一把,他是北方人,但早年和父親決裂了,來到南方生活。打工這些年沒趕上任何風口,存款沒能攢多少,現在還在老破小租房。住得還行吧,就是天花板薄得像硬紙板,隔音太差。
最近困擾他的,就是樓上那家伙——不記得從哪天起,迷上半夜“念經”,念的不是什么般若波羅蜜,更像是無名邪典。那人用粵語念,林三京一知半解,相對于內容,聲調更是詭異,依依哦哦的。他半夜醒來,恍惚以為自己不在現世了,正被超度呢。
一直是同一段,重重復復念,鉆進林三京耳朵里,讓他晚上都睡不安穩。閉上眼,他總覺著有一長列螞蟻在身上爬,規矩地爬過腳趾縫隙、大腿和腹部,往上鉆進了他的耳朵,搞得他到處撓。現在身上全是撓破的口子。
在這邊,媽媽給小孩兜尿,嘴里常念個催尿的調子,小孩子不能完全控制自己,聽著調子更容易尿出來。林三京每晚起夜,幾乎都是那邪性的“調子”給他催尿。某天早晨,他一睜眼,發覺屁股跟浸在水里了一樣,摸了一聞,一股尿臊味。
他尿床了。
林三京臉皮倒是厚,反正沒第二個人知道,不過,這使他更怨恨樓上的人。
他上過樓,樓道里又窄又暗,頭頂的燈罩里邊黑了一塊,燈泡滋滋拉拉地響。站在樓上那戶人家門口,大門兩邊的對聯不知蹤影,一抬頭,橫幅更是糟心,似乎有人想撕掉它,但貼上去時用了過多膠水,撕到七零八落時放棄了,剩下丑陋不堪的紅紙。林三京猶豫了一分鐘,感覺陰森森的,打了個冷戰,回去了。
怨氣翻翻涌涌,全在他喉嚨里含著,化成一口老血。他猛地咳嗽一陣,真咳出來了,黑紅色洇在紙巾里。他終于決定不忍了!從廚房找到一把刀。這回必須上門說清楚,這時,樓上卻安靜了。
豎起耳朵聽了一刻鐘,奇了怪了,真沒聲音了,那還要不要上門?想到這,他忽然感覺頭暈,像太陽穴入了一根細針,手腳也酸軟。既然如此,便先休息,一覺睡到天亮。
林三京掬水漱個口,然后噴在洗手池,動靜頗大,抬起臉照鏡子,臟臟的白印子之間,映出一張枯槁的臉,兩只間隔很開的眼睛,下方綴著厚厚的黑眼圈。嘿,林三京有點吃驚,我長這樣嗎?算了,不要緊。他踩著人字拖下樓吃飯,樓下有幾桌打麻將的,都是本地人,粵語炒菜似的夾雜在洗麻將聲里。圍觀的保安大叔叉著腰,朝他努努嘴,粵語和廣普隨意切換:“今日這么晚嘅?”
林三京“嗯”了句,嘴唇很干,抿在一起硬邦邦的。
“你們后生仔,勤點,我今日五點就醒了。”保安揮揮手,“系喔,昨天403的問有沒有紙箱,要搬家,我說我問下先,你那里不是多嗎,還有咩?”
他嗓子有點啞:“你讓他來我家拿,一個兩塊。”
保安回他個“OK”。
林三京去附近餐館吃飯,外面日頭極盛,他有點畏光,在豬腳飯店里找了個角落坐下,頭暈目眩,緩了會兒才點單。他對吃不熱衷,有段時間連吃了十七天蘭州拉面,第十八天聞到那味道吐了,才發覺這輩子再也不想吃蘭州拉面了。
店里空,老板剁豬手的聲音像鐘擺,天花板的風扇慢速旋轉,仿佛會永遠這么轉下去。老板娘跟別人聊天:“還有一周過中秋,去哪里玩?睇月亮?系呀,你們都去?那邊賣花燈,兔仔呀,花呀,好得意……不用不用,我們用柚做就行啦,小孩子不挑的。”
林三京在旁邊聽著,就要中秋了?今年過得真快。他埋頭扒飯,突然留意到自己的指甲,肉和指甲的間隙有一圈深褐色。
老板娘還在聊:“公園那個湖邊,景應該很好嘅,肯定人多啦。”
公園是個好去處,可以打發時間,但是他孤家寡人,中秋出門有點自取其辱了。林三京在心里說,團圓團圓,他一個人就團圓。
另一人說:“年年都要早去,不然冇位置啦!”
他重新看了眼指甲,怎么弄的?沒印象了。
吃完飯他上街走了走,菜市場門口支著小攤,花花綠綠的花燈擺在紅布上。林三京晃到攤前看了會兒,被攤主趕了:“買不買,不買走開啊。”
他指著一個小的:“多少錢,我買給我兒子。”
攤主說:“十蚊(十元)。”
林三京掏掏褲兜,拿出一張五塊和三個硬幣,說:“我這兒只剩八塊。”
“得,”攤主嫌他寒酸,很干脆地同意了,“買了就行開,不要擋著我做生意。”
林三京買這小花燈,是真想要買給兒子的,但回到家才反應過來,他早離婚了呀。才有的一點好心情不見了,一松手把花燈丟在床邊。他剛開始獨居時,尚且會把垃圾捆起來丟在廚房,垃圾袋用完了,垃圾桶很快溢滿了,生活廢料逐漸充斥整間屋子。擤鼻涕紙、衣服、塑料包裝、煙頭、還裝著湯汁的外賣餐盒,無論什么他都隨地一扔。一室一廳,仿佛被一坨巨大的泡沫堆滿,仔細一看,垃圾就像泡沫里密密麻麻的孔。也不怪攤主嫌棄,他自己聞不到,但已經腌入味了,身上一股惡心的下水道味和說不上來的腥味。
他在墻邊找到那兩沓硬紙箱。家里潮,紙箱有點軟化了,不過還是新的。這時,門鈴響了。林三京拎了一沓出去,果然是來買紙箱的人。
“這里多少個?”
“五個,里面還有五個。”
“哦,夠了。”男人付了十塊,又從褲兜里掏出幾顆喜糖分給他,“快結婚了,沾點喜氣啊。”
林三京收下錢和利是糖,忽然感覺似曾相識,他也派發過利是糖。走神兩秒,自己好像站在了天花板上,從第三人視角看著兩個人,一個神采飛揚,另一個落魄。前者利落地拿著紙箱下樓了,后者還站在原地,靈魂像是被抽了出來。
關上門,面對著屋內四方的黑暗,空氣凝固了,很寂靜。林三京沒有事可做,他又睡下了。
一輛面包車在馬路上奔馳,遠光燈亮得出奇……
這周樓上都很安靜。林三京反復做同一個夢,在夢里看見一輛詭異的面包車,還夢見了后續。他清醒了,打開手機,軟件提醒今天就是中秋節。側躺著刷短視頻,手機的光照亮他的臉,畫面變化,他的面孔也像在改變似的。滑、滑、滑……他的耐心有限,每個視頻沒看完就滑走。這么一直往下滑視頻,他突然產生了憤怒:我倒要看看滑多久才能滑到底!他狂躁地一直滑動食指,中指也一塊兒用上,連軀體都用上了勁,直立起來。
“丁零零!”
一個陌生電話打斷了他。林三京心里冒出微妙的猜測,很快接了,對面卻傳來男聲。原來是賣樓的,友善地問道:“林先生,有沒有興趣了解?”他沒有回答,無動于衷地坐著,表情幾乎有些可怖。一個惡作劇的想法出現在他的腦海中。靈感來源于夢,來源于這個電話。
傍晚,林三京拎著花燈來到公園,節日氛圍不錯,門口設了大花壇,燈帶纏繞著樹干,路燈上點綴著紅燈籠。人挺多,小孩們嘻嘻哈哈,時不時與他擦身而過。林三京順著人行道走,來到湖附近,找了個不遠不近的石椅坐著。
周圍有草坪,一眼望去,許多來來往往的小家庭很多帶了野餐墊,擺著新開封的月餅、切好的柚子。湖邊沒有高大的樹,最適合賞月。談話聲從四面八方傳來,林三京只是坐著凝望,格格不入,像唯一的異鄉人。月亮還沒出來,深紫色的天空上綴著幾朵縹緲的云,如同一片稀稀的嘔吐物。晚風有些涼爽,混雜著各種氣味,讓他犯惡心。
他曾擁有過維持不久的小家庭,現在想起,那些喜悅的畫面還未走遠。但是,一個人的命運似乎從最初就帶著某些隱患,偶爾出現征兆,最終某一天會爆發,矯飾的平靜被炸得血肉模糊。
他拿出手機,撥打110:“喂,我要報警,藍橋公園……湖里有尸體……”
紅藍色交疊的光穿過樹葉,警笛聲由遠及近。林三京興奮起來了。他看到人們面面相覷,議論著發生了什么,而后,警察進入了視野,在湖邊圍起警戒帶,疏散群眾。大人匆匆地收拾東西,孩子也能感知到情緒的不同,小臉上寫著不安。悠閑被打破了。林三京跟著大部隊一起往外走,樹上的彩燈不知就里,仍在美麗地變幻。所有人頭上都籠罩著失望和不滿,除了林三京。
他們越是失望,林三京心里就越感到滿足。手悄悄地發抖,好像他失意三年,終于揚眉吐氣一番。
出了公園,他自行去警察局里做筆錄。他摩挲著手指,緩緩說道:“那天晚上,我在公園里,有一輛開得飛快的車經過,我覺得不對勁……”
民警問:“哪一天?”
“上一周,”林三京算了算,“九月九號晚上。”
民警又問:“你為什么感覺不對勁?”
林三京頓了一下,壓低聲音道:“我看到那個司機的表情……好像殺了人一樣。”
民警示意他繼續說,他一臉回憶的表情,眉毛高聳:“我跟過去,他就停在湖邊,我躲在草叢里,很遠很遠地看到,他從后備箱拖出尸體。特別血腥啊,警察同志,我這幾天都沒睡好覺。兇手在湖邊找到的石頭都很小,就往我這邊走來了,我還以為他發現我了,嚇得我不敢呼吸!”
他停住了,看民警記下后,他才繼續:“他把石頭跟尸體一塊綁著,沉到湖里了。我親眼所見!太可怕了。”
林三京還被問了一些問題,他全自如應對了,不知怎么,他對坐在這個椅子上回答問題有種熟悉感。
結束后,民警讓他先回去,后續有需要的話再找他。
林三京在過道的凳子上休息,雙手捂著臉,肩膀小幅度地抖著。在手的遮蓋下,他放開了自己的表情。警察居然真的相信了,他要笑死!他說的不過是這幾天做的夢而已,夢見一個兇手砍了人,把尸體放進車的后備箱,大半夜去公園湖邊拋尸。沒想到自己還有演戲的天賦。到時警察沒發現尸體,他都想好了要怎么演——自責地打自己一巴掌:“我竟然把夢當成現實了,真不像樣子!”
他就是見不得別人過得好,有美滿的家庭!憑什么自己活得這么憋屈?他做錯什么了?別人非要出來秀自己的幸福快樂嗎?誰知道背地里有多腌臜。活該被他破壞,世界上過苦日子的人那么多,那些人好意思高興嗎,太自私了!
局子里比較安靜,林三京胡亂搓著臉,幾乎要得意忘形。他獨自沉浸在惡作劇成功的爽意里,一個路過的警察跟他搭話:“欸,你不是上次來的那個嗎?”
他抬起頭:“我?”
這人想了想:“我記得你差點被卷入一個洗腦詐騙團伙里,去年的事了。”
林三京莫名其妙:“我沒有啊。”
對方上上下下端詳他,篤定道:“我記憶力還成,就是你啊,參加了幾次人家的洗腦活動,差點進去,結果那團伙頭目居然車禍死了,肇事司機現在還沒抓到。當時不是傳過你問話嗎,這就忘了?”
什么狗屁?
林三京想反駁,但他突然又犯毛病了,脫離了肉身,變成俯視的視角,離燈管很近,兩個頭頂,看不到五官,一個警察對著一個落魄的男人說話,聲音縹緲。他在心里回應,什么詐騙團伙,我真的沒印象啊。
警察走開了,過了一會兒,林三京打了個顫。他又能動了,摸了摸后背,竟出了一身冷汗。
走在街上暈暈乎乎的,他回到家,如同回到安全屋,腳步虛浮,隨手扶著旁邊。垃圾堆倒了,他在烏七八糟中抓住一個圓形的東西,拿到眼前,是一個車鑰匙。
為什么有車鑰匙……
啊……一道白光閃過腦海,記憶的甬道出現了一條裂口,從中涌出七零八碎的畫面。他想起來了!他為什么忘記了?
林三京攥著車鑰匙慌忙下樓,來到停車場,摁著按鈕,終于,角落有輛車回應了他——
是一輛面包車,車燈亮得能把黑夜溶出兩道窟窿。林三京無力地跌坐在地。
兩年前,林三京做送貨司機,開著面包車在兩個城市里穿梭,飲食不規律,好幾次在開車時犯胃病。老板辭退了他,沒有賠償,只是說車上多余的紙箱子你拿走吧。那個時候,他兒子才兩歲大。失業了,但他還年輕,尋思再找個工作。
某天,他收到了老楊發來的消息。
老楊說有個搞錢的群,拉他進去。群里挺活躍的,群友用詞很儒雅,許多人看起來事業小有所成,點進他們朋友圈看,林三京羨慕不已。群里有個所有人都尊敬的老師,總發些鼓勵人、指引人道路的話語。林三京有點認同,久而久之,他看進去了,甚至聽話把語錄打印下來,貼在家中各處,每天都充滿正能量。
現實生活壓力越大,他越信賴這位老師,總覺得信心滿滿,賺錢不是難事。他性格比較悶,但第一次想要主動參加線下活動。
有一件事他沒跟任何人說過。
他有心理陰影。他爸是個極端暴躁的人。小時候,他覺得自己像一塊被人嚼過吐出來,然后粘在家里的口香糖。當人想把口香糖從墻壁上摳下來的時候,它總有一部分頑固不化地粘著,人就重復地摳、刮,這和他爸毆打他的過程有點像。
有時他爸絞著他的手,把他頭往墻上砸;有時突然暴起,對他又踢又踹。毆打方式很多,但詞匯貧乏,他爸只是永遠重復地問:“你敢不敢了?敢不敢了?敢不敢了?!”
所以他很害怕那種帶錄音功能的玩具,他表弟有一個,一直按一直重復一句話。表弟在他面前演示時,他嚇得尿褲子,然后又被打了。逃離老家后,很少遇到這種情況,唯一一次是學車時,駕校教練一直重復口令,他驚恐發作,呼吸困難,吐到車外。好在教練愿意配合,在之后的教學中特意說話簡練。
林三京從來沒跨出過心理陰影。他沒反抗他爸,只是一聲不吭逃走了。除了恐懼,除了作嘔,不知道怎么辦。他第一次嘗到不同的滋味,就是在三年前這場群里組織的活動上。活動場地光鮮亮麗,像個小會堂,他信賴的老師衣冠楚楚,拿著麥克風站在臺子上,翻來覆去地重復相同的話。林三京心里發慌,但他努力忍著。直到老師煽動著所有人,讓大家站起來,舉起雙手重復大喊:“我會成功!我會成功!我會成功!”
只有林三京還坐在凳子上,老師的目光鎖定了他,用調笑的語氣讓他快站起來,周圍的人齊刷刷地轉過頭看向他。
人們的視線仿佛是導火索,他的情緒沖破臨界線,恐懼與憤怒交加,而憤怒第一次壓過了恐懼,支配他的大腦。身體成了出錯的程序,他拿起桌上的酒瓶,沖上臺,暴烈地砸老師的頭部,臺下有的人還舉著手臂沒放下就開始尖叫,而他在一下下揮舞的動作中,感覺自己終于被人從墻上摳了下來。
他成了摳口香糖的人。
他沒有原諒,而是直接理解了他爸。他在暴力中體會到了掌控權力的快感。
不過他不是警察口中逃逸的肇事司機。有人把他拉開后,他開始害怕了。幾個助理把休克的老師搬上了車,他站在路邊。變故發生在一瞬間,一輛大貨車直直地朝著他們沖過去,小轎車像塊積木一樣被撞出去十幾米,什么東西飛了出來,從林三京的臉側劃了過去。
恐怖的場景和人們驚慌失措的面孔,現在他能想起來了,而記憶可能就是在這一刻從他身體里剝離出去的。他怯懦的靈魂受驚了,沒法面對情緒的崩塌和眼前的死亡,只想要逃離這具身體。
這不是立刻發生的,而是在林三京回到日常生活后,在日復一日的白天與黑夜中,他的精神發生了偏差,變成一顆脫軌的石子,從山坡上滾動下來。他沉默的時間太長了,有人跟他說話,他聽不見,無聚焦地望向某處。他偶爾從第三視角看見自己的行動,無法感知痛覺。
事故發生三年后,他看起來與正常人無異,然而卻離爆發不遠了。樓上的鄰居迷上“念經”,每個夜晚重復同一段話。他忍啊忍,忍啊忍,某天靈光一現,敲開樓上的門。
警察真的從湖里撈出一具男尸,法醫鑒定,死者死因系失血過多,全身有多處刀傷,死亡時間約9月9日22時。經初查,林某某因噪音糾紛與張某發生口角,后林某某用家中刀具將其刺傷,拋尸至湖中。目前,林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躺在拘留所的硬板床上,林三京又做了一個夢。夢中他飆著面包車,后備箱里好像有什么重要的東西,無意中看了眼后視鏡,發覺自己的表情很陌生。
安榛
本名王櫻樺,廣東金融學院2021級信用管理專業在讀本科生。
責任編輯 貓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