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河內古街區的一條小街上,有一個時間仿佛停止的小角落。在這里,古榕樹蔭下,一位中國老人每天都在售賣美味的糕點。他白發蒼蒼,雙眼明亮,蘊含著經歷過人生坎坷的溫柔和智慧。他在越南生活了很多年,已經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越南語了,但他的聲音中依然有著與遙遠祖國共鳴的音色。
小玉是一名小學生,對中國文化和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她從小就對中國古代的童話故事著迷。然而,這些只是在屏幕或書頁上的遙遠的影像,小玉從未有機會與真正的中國人見面并交談。
有一天放學后,小玉經過老人的糕點攤。桂花糕的香味吸引了她,這是一種中國傳統糕點。她好奇地觀察著老人,看他認真地整理剛出爐的桂花糕。老人注意到小玉好奇的目光,友好地微笑著,用越南語問道:“你想嘗嘗桂花糕嗎?”
小玉點點頭,無法抗拒糕點的吸引力。她從口袋里掏出錢,付給了老人。接過桂花糕時,她難掩好奇地問:“您是中國人吧?”
老人點頭,笑容始終沒有消失:“是的,我是中國人,在這里住了很多年了。”
這是小玉第一次與中國人直接接觸。這個已經通過故事和圖片對中國產生好奇的女孩現在更加感興趣。她開始和老人聊天,起初只是一些關于桂花糕的簡單問題,但漸漸地,她被老人講述的故事吸引住了。
老人講述了他的家鄉,一個位于黃河邊的小村莊,有廣闊的稻田和古老的房屋。他談到自己的童年,小時候在紅土路上跑來跑去,在村里一棵大樹的樹蔭下玩耍。老人的故事中不僅有個人的回憶,還有鮮活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小玉好奇地聽著,感覺像是在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冒險,體驗距離河內千里之外的生活。每當老人說起一種風俗、一道菜或一樁歷史事件,他的眼睛就會亮起來,聲音中帶著自豪和懷念。
從那以后,每天下午放學后,小玉都會去老人的糕點攤。不僅為了買桂花糕,還為了聽新的故事。通過他的講述,小玉對這個國家產生了深深的熱愛和向往。
老人在與小玉的交談中也找到了樂趣。他意識到這個女孩不僅是一位忠實的聽眾,也是在文化探索之旅中的同伴。他與小玉分享了他從中國帶來的書籍,教她基本的中文問候語,甚至教她如何做一些傳統菜肴。這些交流成為兩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玉開始夢想有一天能夠踏上中國的土地。她想親眼看看老人講述的那些古老的寺廟、傳說中的絲綢之路、繁華的城市。她想學好中文,這樣可以與當地人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她所熱愛的文化。老人雖然年邁,但也有自己的夢想。他想回到離開已久的故鄉,再次看看小村莊,見見老朋友,感受家鄉的氣氛。但最重要的是,他想帶小玉去中國,讓她親自體驗和探索這個她熱愛的國家。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玉和老人的友誼日益加深。盡管兩人來自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們通過故事和記憶找到了共鳴。后來,在一個美麗的春日,小玉決定努力學習,爭取獲得去中國留學的獎學金,她想實現自己的夢想。當老人聽到小玉的夢想時,難掩喜悅和激動。他知道,雖然自己不能立即回到中國,但通過小玉,這個夢想的一部分將會實現。他鼓勵她,并承諾幫助她完成學業,為未來做好準備。
十年過去了,18歲的小玉終于實現了她的夢想。她獲得了獎學金,準備去中國留學。分別的那天,老人來到機場送行。小玉承諾會寫信講述她的經歷、去過的地方、遇到的人以及學到的東西。老人祝愿小玉一路平安、順利。他知道,這次旅程不僅是小玉人生的轉折點,也是一段美好友誼的延續,是一次充滿希望和夢想的新征程。
在飛往中國的航班上,小玉透過窗戶望著窗外,心里充滿了喜悅。她知道,她不僅在實現自己的夢想,還承載著老人的夢想和愛,這位老人是激勵并陪伴她走完這段旅程的特別朋友。
而在河內古街區的一個小角落里,一位中國老人繼續著自己的日常生活,賣著美味的糕點,講述著家鄉的故事。但現在,這些故事中有了新的篇章,關于一個充滿愛和探索熱情的越南女孩,關于友誼的絲綢之旅,關于無國界的希望和夢想。
阮氏如竹
越南人,江蘇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留學生。
責任編輯 蘇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