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音樂藝術的廣闊領域中,鋼琴即興伴奏不僅是一種表演藝術,更是多元化創(chuàng)意思維的體現(xiàn),它要求演奏者在瞬間捕捉音樂的精髓,并融入個人的音樂理解與情感,實現(xiàn)獨一無二的音樂表達。在這個過程中,音樂思維的靈活運用是決定伴奏順利進行與否的重要前提,演奏者需要運用不同的思維模式,這樣不僅可以豐富音樂的內涵和表現(xiàn)力,同時對于提升伴奏者的音樂理解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以多元化思維模式為研究視角,深入探討歸納、總結整理提前思維、首調思維、多向思維、多線條思維等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揭示其如何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發(fā)揮關鍵作用。
二、鋼琴即興伴奏中的多元化思維模式分析
在鋼琴伴奏領域中,一首音樂作品的完美體現(xiàn)需要充分的準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嫻熟的彈奏技巧、靈活多變的表現(xiàn)形式才能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多元化思維的先導功能。鋼琴即興伴奏不同于有伴奏正譜的伴奏,它需要伴奏者在很短的時間內,將自身所掌握的所有知識點與技能有條理地組織起來,根據(jù)音樂作品的風格特點、基本旋律、和聲走向、節(jié)奏等元素,通過即興創(chuàng)作的方式,為演唱者或演奏者提供最佳的音樂支持。這種短時高壓情境下,伴奏者需要同時顧及各種因素:確定作品風格、明確調式調性、安排和聲素材、選擇伴奏織體、編配科學指法、協(xié)調與演唱者的默契等。只有憑借正確合理的音樂思維方式,才能在短時間內有質量地完成伴奏任務,而這種思維方式則是系統(tǒng)化的共性思維,是多元化的思維模式。[1]
(一)提前思維的培養(yǎng)
鋼琴即興伴奏側重于“即興”二字,它區(qū)別于鋼琴獨奏的單線條思維,演奏時體現(xiàn)在對主旋律的創(chuàng)作性修飾,思維方式相對多元 ,旋律響起時,伴奏者需要運用提前思維,通過眼睛快速讀譜,加大視覺提前量,調動大腦視奏思維,考慮旋律結構、和聲語匯、伴奏織體、音樂意圖、情感延展等,這種提前的心理活動被稱之為“音樂提前思維”。這種思維方式可以讓伴奏者第一時間掌控旋律所要表達的所有音樂元素和意圖,在鋼琴即興伴奏的過程中,通過音樂體驗,加強音樂提前思維的培養(yǎng),通過模式化的提前思維將枯燥的音樂理論迅速轉換到指尖跳動上來。在不斷充實積累的基礎上,這種超前意識就會逐漸形成獨特的藝術個性和提前思維模式。[2]
(二)首調思維的運用
首調唱名法是由法國和意大利記譜法發(fā)展而來的記譜方式,它以相對音高為基礎,唱名的音高依調而定,無論調的高低,同一種調式中各音級的唱名相同,它是鋼琴即興伴奏學習中比較重要的唱名法。對演奏者來說,聽到一首作品的旋律時,所獲得的第一信號就是運用首調唱名法讀譜而捕捉的,這種音樂思維習慣和方式被稱為調式調性思維,也叫首調思維。對于鋼琴伴奏者來說,對一段旋律或歌曲進行編配前,應該提前對整首作品進行全面和準確地分析,而全面認識和把握作品最重要的則是明確調式調性,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旋律與和聲的構建。用固定調記錄的歌曲旋律可以運用首調唱名法演唱和彈奏,首調思維能夠幫助伴奏者更好地把握歌曲旋律的整體調性,確保伴奏與主旋律的和諧統(tǒng)一。[3]
(三)多向思維的判斷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包容性、實用性極強的綜合學科,其涉及鋼琴演奏、樂理、和聲、視唱練耳、聲樂演唱、作曲曲式等先修學科,同時還包括臨時移調、突發(fā)情況補救等不確定因素,所以要完整彈好鋼琴即興伴奏,簡單刻板的單線條常規(guī)思維顯然無法勝任,只有具備多方向思維及靈活運用這種思維的能力,才能得心應手地進行鋼琴即興伴奏。多方向思維是指從不同的方向、角度、層次進行多方面的思維判斷,從而形成不同思路、方法的解決方案,它是鋼琴即興伴奏中常用的發(fā)散性思維。[4]
1.同向思維
同向思維是鋼琴即興伴奏中的基礎思維,它是鋼琴即興伴奏初級階段學習時最重要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的特點就是要求伴奏者的思維和演唱者、主奏者同步。伴奏者快速瀏覽旋律后,根據(jù)作品的風格、調式調性及演唱者和主奏者的旋律線條、和聲走向迅速設計和聲語匯、伴奏織體、前奏間奏尾奏等伴奏聲部。這種同向思維需要考慮的因素簡單,只涉及鋼琴即興伴奏所必需的常規(guī)要求,藝術性不強,相當于只是構建了鋼琴即興伴奏的基礎框架。但同向思維是鋼琴即興伴奏作品發(fā)展的前提,也是其他思維發(fā)展的重要前提。
2.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是將已成定論的事物和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在鋼琴即興伴奏中,這種思維方式的體現(xiàn)就是伴奏者通過快速設計極具張力的和聲框架和豐富多變的節(jié)奏交錯來提升作品的藝術效果。首先,演唱者和主奏者的旋律作上行或下行時,伴奏者的旋律框架可呈反方向進行,即倒影進行,如皆用八度呈現(xiàn),即反八度進行。這種逆向思維方式可讓主題旋律與伴奏聲部低音旋律相互對比,相互成就,極具和聲張力,使得和聲力度平衡,色彩豐富。其次,在伴奏織體的節(jié)奏設計中,如主唱主奏的旋律聲部節(jié)奏緊湊密集,伴奏聲部的節(jié)奏則逆向設計為稀疏緩慢;反之,如主唱主奏的旋律聲部節(jié)奏稀疏寬松,伴奏聲部的節(jié)奏則逆向設計為密集緊湊。這種逆向思維方式讓伴奏織體和旋律聲部的呈現(xiàn)密疏交錯,讓鋼琴即興伴奏達到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3.橫向思維
橫向思維又稱水平思維或側向思維,是一種非線性、發(fā)散性的思維方式,它強調從一個點出發(fā),向多個方向和多個層次展開探索和思考,它的特點就是不拘泥于常規(guī),求異創(chuàng)新。在鋼琴即興伴奏中,橫向思維表現(xiàn)在伴奏者根據(jù)旋律的發(fā)展順序及走向、情緒的變化、旋律整體風格的需求、現(xiàn)場情況的變化等靈活地選擇并運用不同的和聲進行、和弦連接、節(jié)奏處理,使伴奏與旋律相協(xié)調,共同營造出豐富多彩的音樂氛圍。它不僅能夠幫助伴奏者創(chuàng)作出極具感染力和個性的音樂作品,還能提高伴奏者的應變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這種思維方式在伴奏中起著統(tǒng)籌安排的作用。
4.縱向思維
縱向思維是指在思考問題時,不僅關注事物本身,更要從多維度、多層次去理解和分析事物的一種思維方式。在鋼琴即興伴奏中,這種思維方式的體現(xiàn)便是伴奏者根據(jù)旋律的發(fā)展,將各個縱向關系所包含的伴奏元素有機地組織起來,即對旋律、和聲、曲式、音色等多個音樂元素進行綜合考量。首先,伴奏者通過快速思維,仔細分析旋律線條、節(jié)奏和情緒變化,在縱向思維的指導下,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如何更好地襯托旋律,如何通過和聲的選擇和變化來增強旋律的層次感。其次,伴奏者可以根據(jù)旋律的特點和情感需求,選配豐富的和弦、安排合理的和聲節(jié)奏、選擇和運用與旋律呈縱向關系的和聲進行伴奏和營造氣氛。最后,伴奏者可以選擇正確的伴奏織體低音旋律,好的伴奏織體低音聲部不僅在和聲結構上起到支撐作用,還能通過增強音樂表現(xiàn)力、層次感和節(jié)奏變化,為伴奏作品增添深度和情感表達的空間。這三個層面包含旋律、和聲節(jié)奏、和聲語匯、和聲色彩等縱向關系,它們的合理安排使單薄的主旋律更具厚重感和立體感,同時也對整個音樂作品的發(fā)展起著強有力的支撐和推動作用。
(四)多線條思維的形成
多線條思維是指在思考某一問題時,可以由此及彼、觸類旁通,能夠從多角度、多層面進行分析,形成多個思維線條,從而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解決問題。在鋼琴即興伴奏中,多線條思維方式是鋼琴伴奏藝術多元化思維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思維方式旨在培養(yǎng)伴奏者在即興演奏中運用多聲部思考的能力,對于提高鋼琴即興伴奏的藝術表現(xiàn)力至關重要。
1.多聲部思維
在鋼琴即興伴奏中,多聲部思維主要體現(xiàn)在伴奏者能夠在演奏過程中同時考慮旋律、和聲、節(jié)奏、對位等多個方面,從而快速創(chuàng)作出富有深度的音樂表達。伴奏者通過多層次的音樂構思,還能夠在即興伴奏中營造出更為豐富的情感色彩和音樂氛圍。這種思維能力不僅是鋼琴伴奏技術上的要求,更是音樂作品情感表達的重要工具。
2.創(chuàng)造性思維
在鋼琴即興伴奏中,伴奏者在保持主旋律的同時,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加入互動性的旋律線條,使伴奏與主旋律相互補充,共同構建豐富的音樂結構。即興伴奏中旋律線條的獨立性和互動性是音樂創(chuàng)作和演奏的重要特點,旋律線條的每一次發(fā)展和變化都是音樂表達的情感深化。基于此,伴奏者可以思考通過旋律線條中的節(jié)奏、音高、力度變化來實現(xiàn)音樂的流動性與動態(tài)感,這樣不僅能夠加深旋律的印象,還能夠與伴奏形成“對話”,從而使整個音樂作品更加生動。
3.和聲與對位的融合
在鋼琴即興伴奏中,和聲與對位的融合是將旋律聲部和伴奏聲部協(xié)調進行的技巧,而這種技巧需要在伴奏進行中調動思維快速運用。這種思維方式是實現(xiàn)音樂豐富性和表現(xiàn)力的關鍵,它不僅要求伴奏者具備深厚的音樂理論知識,還要求伴奏者具備靈活的和聲對位即興創(chuàng)作和表達能力。這種思維方式的運用,可以讓伴奏者更好地理解音樂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及鋼琴即興伴奏中的創(chuàng)造性表達。
4.節(jié)奏和動態(tài)
在鋼琴即興伴奏中,節(jié)奏和動態(tài)是構成音樂骨架和表現(xiàn)音樂情感的關鍵要素,伴奏者采用多線條思維通過對節(jié)奏模式的轉換變化和層疊堆積實現(xiàn)音樂作品的動感和流動性,同時對伴奏作品的節(jié)奏和動態(tài)進行細致地規(guī)劃和調整,這種多線條式的思考和應用,使得即興伴奏不僅僅是對旋律的簡單跟隨,而是成為一種多層次多維度的音樂創(chuàng)作。
5.情感表達的多線條構思
在鋼琴即興伴奏中,音樂作品情感表達的多線條構思是豐富音樂結構、增加作品音樂表現(xiàn)力及感染力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伴奏者通過綜合運用旋律、和聲、節(jié)奏、動態(tài)等多種音樂元素,構建合理的多線條音樂結構,這種結構具有豐富的音樂層次,同時還具有更為細膩和立體的情感表達。這種通過多線條來傳達不同情感的思維方式,可以提高伴奏者對音樂元素的深刻理解和創(chuàng)造性運用,以此構建豐富的音樂畫面和情感色彩。
(五)多層次思維的思考
多層次思維是一種綜合性的思維過程,在即興伴奏中,它主要體現(xiàn)在音樂作品的音色和力度兩個層次:
1.音色層次思維
鋼琴即興伴奏中,音色層次的思維是極其復雜抽象的,作品音色的控制不僅關乎音樂的色彩和質感,還直接影響著音樂的藝術效果和情感表達。伴奏者在清晰思維方式的引導下,通過細致地觸鍵控制、踏板使用,在同一個伴奏模式中能夠實現(xiàn)層次分明、變化無窮、豐富多彩的音色效果。同時,伴奏者在伴奏進行中還要考慮與旋律主唱(奏)者的音色相融合,既要細致布局音樂作品的整體音色分層,又要從審美角度出發(fā),通過音色多層次思維引導,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為聽眾提供具有豐富情感和深度的音樂體驗。
2.力度層次思維
鋼琴即興伴奏中,作品力度層次的控制是實現(xiàn)音樂表達深度和豐富性的核心要素,力度的細微變化能夠極大地影響音樂的情感色彩和動態(tài)效果。在清晰思維的引導下,伴奏者首先通過自身力度變化去引導和調整音樂作品主唱(奏)和伴奏聲部聲音層次的力度對比。其次,在音樂作品的旋律層、和聲層、低音層相互的縱向聲音比例中,伴奏者也要考慮加強旋律層和低音層的聲音力度,減弱和聲層的聲音力度,以期達到力度平衡。最后,聲音的力度還表現(xiàn)在音樂作品段落交替、樂思停頓、長音起落等各個方面,這種力度層次的控制不僅僅是音量大小的變化,更涉及音樂作品的情感變化。伴奏者通過力度層次的細致調控,很自然地將音樂作品的情緒和氛圍轉化為便于大眾感知和共鳴的藝術體驗。[5]
三、結語
鋼琴即興伴奏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不僅僅是一種技能的展示,更是對音樂理解深度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體現(xiàn)。文中探討的多元化思維模式包括提前思維、首調思維、多向思維、多線條思維、多層次思維等,這些思維方式相互交織,共同塑造了即興伴奏的獨特魅力。伴奏者通過多元化的思維模式,在即興伴奏中創(chuàng)作出各種音樂作品,為大眾帶來獨特的音樂體驗,不僅豐富了音樂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也為音樂創(chuàng)作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馮顯雅.論鋼琴伴奏的多元化思維和綜合素養(yǎng)[J].參花(上),2021(10):74-75.
[2]樸日華,肖銀芬.鋼琴即興伴奏中的思維方式初探[J].大舞臺,2010(04):176-177.
[3]陳世軍.論鋼琴即興伴奏中的思維運用[J].藝術探索,2010(03):131-132.
[4]王珊珊.淺談首調思維在鍵盤上的訓練[J].北方音樂,2020(16):80-81.
[5]蔡鶯.論鋼琴伴奏的多元化思維和綜合素養(yǎng)[J].音樂探索,1999(01):59-64.
(作者簡介:付渝濤,女,本科,成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音樂教育)
(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