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承擔著為全校師生提供信息服務的重要使命,其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的優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校科研工作、教學活動等方面的開展情況。因此,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加速數字資源建設進程,已然成為高校圖書館持續推進自身發展、優化服務效能的首要路徑。然而,由于受到多種復雜因素的制約,高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問題與短板,只有在未來的發展進程中妥善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有力推動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事業的穩步前行,實現為師生群體提供更為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務的根本目標,從而為高校的學術繁榮與人才培養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一、數字資源概述
(一)數字資源的定義和類型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資源的種類和規模不斷增加。數字資源涵蓋了多個領域,包括科學研究、教育教學、文化傳承、商業應用等。它以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和知識。根據數據組織形式、存儲介質、數據傳播范圍和資源提供者的不同,數字資源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如數據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多媒體資料等。
(二)數字資源的特征
1.多樣性
數字資源的形式多樣,包括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這種特性使得數字資源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信息體驗。例如,在學習語言時,學生可以通過數字資源中的音頻和視頻資料提高聽力和口語水平;在研究歷史文化時,圖像和文本資料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歷史事件和文化傳統。
2.便捷性
數字資源可以通過網絡隨時隨地獲取,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用戶只需要一臺連接網絡的設備,就可以輕松訪問數字資源,獲取所需信息。這種特性使得數字資源在現代社會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或電腦閱讀電子書籍、觀看在線視頻等。
3.存儲性
數字資源可以存儲在各種設備中,如硬盤、光盤、云空間等。這些存儲設備具有較大的容量,可以存儲大量的數字資源。例如,圖書館可以將大量圖書、期刊等文獻資料經數字化處理后存儲在服務器中,用戶可以通過網絡訪問這些數字資源。
4.共享性
數字資源便于復制和傳播,使得信息的共享變得更加容易。用戶可以將數字資源分享給他人,從而促進知識的傳播和交流。
二、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意義
(一)有助于豐富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
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數字資源的存儲并不會占用較大的實體空間,因此在相同情況下,與紙質資源相比,數字資源建設能夠為圖書館帶來更加豐富且多元的信息資源。此外,數字資源還擁有超強的共享性。高校圖書館通過網絡可以與其他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以及學術機構等合作,共享數字資源,擴大資源的覆蓋范圍。由此可見,數字資源建設有助于豐富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為師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多樣的學習和研究資料。
(二)有助于提升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效率
數字資源擁有強大的檢索功能,用戶可以通過關鍵詞、作者、標題等多種渠道快速準確地找到所需信息。相比傳統的紙質資源檢索,數字檢索大大節省了時間。同時,數字資源可以立即下載或在線閱讀,極大簡化了借閱和歸還的流程,這使得用戶能夠快速獲取所需內容,從而提高了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效率。另外,數字資源管理系統可以實現自動化的借還書、預約、續借等服務,減少人工操作的煩瑣和失誤。例如,用戶可以通過圖書館網站或手機App自助完成借還書操作。最后,高校圖書館還可以根據用戶的借閱歷史、搜索記錄和興趣愛好,為用戶推薦個性化的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三)有助于促進智慧化圖書館的建設
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要想實現創新發展,就必須積極構建“智慧圖書館”,而數字資源建設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要基礎。在依托數字資源的前提下,采用具有前沿性和智慧化的信息技術,是“智慧圖書館”建設所要遵循的發展思路。例如,在數字資源的基礎上,融合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等先進技術,構建一個獨特新穎的學習場景,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用戶,使其獲得沉浸式學習體驗,進而提高其閱讀興趣和參與度。
三、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數字資源重復現象較為普遍
一方面,由于各高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過程缺乏整體的規劃和協調,導致重復采購相同或類似的數字資源;另一方面,不同圖書館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信息共享機制,無法及時了解其他圖書館的資源建設情況,也容易造成資源重復建設。這不僅會導致資金浪費,增加管理成本,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資源利用率。
(二)數字資源質量參差不齊
一方面,部分高校圖書館由于尚未創建完善的數字資源質量評估機制,導致對所采購的數字資源,無法進行有效的質量評估和篩選,進而影響了讀者的使用體驗;另一方面,資源更新不及時,相關學術和專業領域,時常會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不斷涌現,然而由于高校圖書館未能及時進行更新和維護,導致資源內容無法滿足讀者需求。
(三)數字資源開發不足
當前,數字資源的開發需要多種技術的支持,如數據庫開發技術、數據挖掘技術、軟件開發技術等。然而,由于部分高校圖書館沒有引入具備綜合技術能力的人才,或者沒有對現有人員進行有效的技術培訓,導致無法組建起專業的軟件開發團隊,難以自行開發具有特色的數字資源庫,如本校學術成果數據庫、地方文化特色資源庫等。另外,盡管擁有大量的紙質文獻、學生論文、教師科研成果等數據,但由于數據格式、存儲方式等差異,高校圖書館難以將這些數據整合轉化為高質量的數字資源以供使用。
(四)資金投入有限
數字資源的采購、建設和維護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包括購買數據庫使用權、服務器設備、存儲設備、軟件系統等。然而,部分高校對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經費支持有限,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數字資源需求,導致圖書館在資源采購和技術更新方面受到限制。另外,在有限經費的前提下,部分高校圖書館過于注重資源采購,而忽視了對技術研發、人員培訓、資源整合等方面的投入,影響了數字資源建設的整體效益。
四、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整體規劃,推動共建共享
首先,高校圖書館在進行數字資源建設時,應制訂全面的規劃方案。高校圖書館需要明確發展目標和服務需求,充分結合高校的學科設置、教學科研需求以及師生的實際使用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數字資源。例如,在確定購買哪些數據庫時,要充分考慮學校的重點學科和特色專業,優先購買與這些領域相關的高質量數據庫。其次,建立資源評估機制,對已有的數字資源定期進行評估,了解其使用情況和價值。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否繼續購買或調整資源配置。同時,在規劃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數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避免盲目購買熱門資源而忽視了實際需求。最后,各高校圖書館之間可以加強合作,建立共建共享機制。通過聯合采購、資源互換等方式,實現數字資源的共享。例如,可以建立區域性的高校圖書館聯盟,共同制訂數字資源建設規劃方案,整合各方資源,實現優勢互補,進一步優化資源共享服務,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率。
(二)完善數字資源評估機制
一方面,制定嚴格的供應商篩選標準,包括資源質量、版權合法性、服務水平、價格合理性等。對潛在供應商進行全面評估,建立合格供應商名錄。例如,在評估學術數據庫供應商時,查看其收錄文獻的權威性、數據更新的及時性、檢索系統的準確性等指標。另一方面,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爭取更優惠的合作條件。除了常規的采購合同外,探索合作開發、資源共享、試用推廣等多樣化的合作模式,包括與供應商合作開發針對本校特色需求的數字資源模塊,或者爭取免費試用新資源的機會,以便在試用后更好地評估資源的適用性。
(三)提高數字圖書館建設水平
在數字圖書館建設中,首先要整合和挖掘數字資源,以此為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和規范,對圖書館內現有的數據資源進行清理和轉換。例如,高校圖書館可將不同格式的學生論文數據轉換為統一的可檢索格式,同時清理數據中的錯誤信息和冗余內容。同時,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從海量的數據資源中發現有價值的知識和信息。例如,通過對科研成果數據的挖掘,發現學科研究熱點和前沿趨勢,開發出具有針對性的學科數字資源。還可利用VR、AR等技術,為數字資源的利用和展示提供更加豐富的手段和更加優質的體驗。VR技術可以用于虛擬空間建設、三維信息資源建設和信息檢索應用等方面。通過VR技術,用戶可以在虛擬的圖書館空間中自由瀏覽書籍、查閱資料,獲得更加真實的閱讀體驗。此外,VR技術還可以將書籍、文獻等數字資源以三維的形式展示出來,讓用戶更加直觀地了解數字資源的內容。而AR技術則可以將書籍中的圖片、圖表等信息以虛擬的形式展示在用戶面前,讓用戶更加深入地了解書籍的內容。同時,AR技術還可以為用戶提供導航服務,幫助用戶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書籍和資料。
(四)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養力度
首先,邀請數字資源領域的專家、學者等舉辦系列專題講座。講座內容應涵蓋數字資源的各個方面,如特定數據庫的使用技巧、數字資源管理的最新理念與方法等。講座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案例分析、現場演示等方式幫助管理人員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相關知識。其次,利用相關網絡學習平臺,選取與數字資源相關的優質課程,組織管理人員進行線上學習。這些課程通常具有系統性、專業性的特點,能夠為管理人員提供全面深入的學習機會。同時,線上課程學習具有靈活性高的優勢,管理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自主安排學習,并通過在線討論區與其他學員交流互動,分享學習心得與經驗。最后,在圖書館內部設置專門的數字資源培訓實驗室或利用現有的電子閱覽室,為管理人員提供實踐操作的場地。培訓過程中,可以安排專業指導教師,根據培訓內容設計一系列實踐操作任務,如數據庫檢索練習、元數據編輯實踐、個性化推薦系統設置等,讓管理人員在實際操作中鞏固所學知識與技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五)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首先,高校管理層應對數字資源建設予以高度的重視,認識到其對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重要性。可以針對數字資源建設設立專項資金,用于購買大型學術數據庫、專業軟件工具等數字資源,以及開發具有本校特色的數字資源項目。其次,通過加入高校圖書館聯盟或其他學術合作組織,以聯合采購的方式共同購買數字資源。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學科優勢和需求,協商確定共同采購的資源清單,按照一定的分擔機制(如學校規模、學科數量、使用人數等)分攤費用。這種合作方式不僅可以降低高校的采購成本,還能擴大數字資源的共享范圍。再次,與企業開展合作。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高校購買與業務相關的數字資源,高校則為企業提供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等合作渠道。最后,與科研機構合作,共同申請科研項目,將部分項目資金用于購買和開發數字資源。這些資源可以在合作過程中共享,促進科研成果的產出和轉化。
五、結語
高校圖書館在開展數字資源建設的過程中,應持續關注技術創新與發展動態,積極探索新興技術在數字資源建設中的應用,不斷拓展數字資源的類型與內容,加強與其他高校圖書館、科研機構、企業等的合作與交流,建立更加廣泛與深入的合作聯盟,共同推動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與創新發展。另外,通過注重用戶體驗與需求反饋,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等手段,不斷優化數字資源建設與服務模式。總之,高校圖書館應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為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開創數字資源建設的新局面,助力高校與社會的知識創新與進步。
參考文獻:
[1]張淑宏.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問題及對策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24(10):187-189.
[2]阮楠,王紅芳,吳迪.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及共享機制探討[J].價值工程,2024,43(27):
151-154.
[3]喬慶梅.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推廣策略與創新[J].參花,2024(16):140-142.
[4]許美,譚紅纓.高校圖書館數字文獻資源建設的價值及策略[J].參花,2024(07):125-127.
[5]顏昊熙.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與管理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23(12):153-155.
[6]羅希.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分析[J].參花(下),2023(09):110-112.
[7]吳俊絨.大數據環境下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研究[J].采寫編,2019(01):133-135.
[8]金妍.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問題與管理優化分析[J].數碼世界,2017(05):47.
(作者簡介:楊海亞,男,本科,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分編)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