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愛、小誠和小多3個孩子在一起用磁力片搭建了一輛車,小愛搭建車頂?shù)臅r候,突然,“轟隆”一聲,車身倒塌了。這時,小誠沖過來說:“都怪你,現(xiàn)在好了,全都?xì)Я税桑凸中邸毙垡谎圆话l(fā),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小誠一邊重新搭建一邊對小愛說:“不要你搭了,出去,就怪你。”小愛聽后蹲在一旁,雙手一邊擺弄繩子一邊看著我。我走過去問小愛:“需要我?guī)椭鷨幔俊彼麚u搖頭,走開了。
我觀察了一會兒,看小愛情緒不對,便走過去問他:“其實磁力片倒了你也很傷心對嗎?”
他點了一下頭,委屈一下子憋不住了,哭了。
我問:“你為什么不跟小誠說呢?”
小愛帶著哭腔說:“我不知道怎么說。”
我說:“你把自己的情緒和感受都說出來,他們也許就理解你了。”
他坐在我的腿上問:“要是他們不理解呢?”
我說:“可是我們不說,他們肯定不理解,只有說出來,他們才有機會理解。”
他說:“萬一他不原諒我怎么辦?”
我說:“是否原諒你是他的事情,跟我們沒有關(guān)系,又不是我們故意弄倒的,對不對?他不原諒你的話,柴老師和你玩。”小愛用手抹了一把眼淚說:“那我還是換一個游戲玩吧。”
此次溝通只打開了小愛一半的心扉,從拒絕我的幫助,到坐在我的腿上跟我說出自己的情緒、感受和想法。但這還不夠,因為小愛反復(fù)說“他們要是不理解呢?他們要是不原諒我呢?”之類的話,說明他沒有勇氣和對方溝通,面對他人的責(zé)怪沒有力量表達(dá)自己的感受。
看小愛在一旁玩積木,我走過去問他:“好點沒?”他說:“好像好點了,又不是很好。”
于是,我找來小多問他:“你看看小愛現(xiàn)在怎么了?”
小多說:“傷心。”
我說:“你要不要問問他為什么這么傷心?”
小多說:“小愛,你為什么傷心啊?”
聽到小多關(guān)心的話,小愛埋下頭擦起了眼淚。我向小多說明緣由后,小多叫來了小誠。
小愛看見小誠走過來,想抱著積木跑。我對小愛說:“你過來,不能走,他現(xiàn)在在關(guān)心你。”小愛抱著積木邊哭邊走過來對小誠說:“你不讓我參加你的游戲。”小誠著急地對我說:“他每次都會把磁力片弄倒。”
我說:“不要著急,慢慢說,我們不是要批評誰,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解釋清楚之后大家還是好朋友。”
我問小愛:“你是故意讓磁力片車倒的嗎?”“不是。”小愛說。我對小誠說:“他只是想把車拼好,不是故意弄倒車的。”
小誠說:“那每次沒拼好的時候,你就不要進去,進去了就倒了。”小愛說:“那如果你拼好了,我進去之后倒的呢?”小誠說:“那沒事。”我問:“都說清楚了,還是好朋友了嗎?”他倆點點頭,手牽著手一起去收拾器械材料。
這件事讓我有三點收獲。
被拒絕,也要持續(xù)支持
愛面子,裝堅強,不分年齡。當(dāng)我看到小愛向我投來求助的眼神時,我主動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助。當(dāng)小愛拒絕我時,我沒有選擇不再關(guān)注他,而是觀察他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再次走過去,表達(dá)自己的善意。當(dāng)小愛感受到我的真心,他就放下戒備與我對話,這就是我?guī)椭拈_始。
說感受,表達(dá)自己的需求
學(xué)齡前的孩子年齡較小,還不能準(zhǔn)確說出自己的感受。小愛蹲在地上擺弄繩子時,我?guī)退f出了他內(nèi)心的感受:“你很生氣、傷心和難過對嗎?”他回應(yīng)我說:“是的,他不原諒我怎么辦?他不讓我玩怎么辦?”從我替小愛說出感受,到他哭著跟小誠說:“你不讓我參加你的游戲。”到最后反問小誠:“如果我等你拼好了再進去,還是倒了怎么辦?”這些話語,都表明他開始學(xué)會表達(dá)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我們要讓每個孩子明白:情緒沒有對錯,每個人都有表達(dá)情緒的自由,當(dāng)你開始表達(dá)的時候,也就是他人了解你的時候。
促交流,彼此達(dá)成共識
問題的發(fā)生,很多時候是因為溝通不及時或者不理解對方的想法。案例中的小多、小愛和小誠有一個共同的目標(biāo)——用磁力片造車。但在實施時,3個人各自搭建,沒有做好分工和事前約定,因此困難重重,一出現(xiàn)問題就彼此埋怨,趕對方離開。
當(dāng)孩子們無法化解矛盾時,我挺身而出,疏解小愛的情緒,找小多先交流,緩解小愛和小誠之間的情感沖突。當(dāng)我將小誠喊來時,小愛哭著對小誠說:“你不讓我參加你的游戲。”小誠可能是害怕老師的批評,便急于反駁。我平靜地告訴他們:“老師不是在責(zé)怪、批評誰,只是希望你們都能把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說出來,解釋清楚之后還是好朋友。”聽我說完,小誠的情緒一下子就平緩了,開始說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我的見證下,他們3個人平等溝通,然后提出解決辦法,達(dá)成共識。可見,我們在處理孩子之間矛盾時,不要充當(dāng)裁判,只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讓他們自己解決矛盾,增長社會交往能力。(文中學(xué)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流芳幼兒園)
責(zé)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