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中途接手了三(1)班。接手第二天一早,我就接到夏夏媽媽的微信私信:“徐老師,您好,我是夏夏的媽媽。夏夏昨天晚上回來哭訴,說她坐在第四排看不清黑板,同桌也經常上課打擾她,影響她學習。她哭哭啼啼地說不想去上學了。請您給孩子調個座位,謝謝老師?!?/p>
作為班主任,我們經常會收到家長給孩子換座位的請求,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我們可以運用清單思維,智慧地與家長交流溝通。
什么是清單思維呢?清單思維即把需要做的事情用清單的形式整理出來,明確關鍵點和原則,然后按照清單逐步推進。這種方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確保任務完成的質量和準確性,并能夠總結出相同問題的處理步驟和流程,為以后解決類似問題提供借鑒。
三個識別,做好鋪墊
當我們收到這樣的消息,不要著急回復,先抽絲剝繭,細致分析,從“三個識別”入手,為解決問題做鋪墊。
第一個識別:識別交流的最佳時機。
早上是老師最忙的時候,我們早起到校、打掃辦公室、迎接孩子們到校、安排早讀、組織值日生打掃衛生、準備新課……特別是我剛剛接手新班的第二天,又是剛開學,我肯定是忙上加忙。如果收到這樣一條消息,應該不需要急著回復,因為這也不是一件緊急的事情,那什么時候回復合適呢?中午回復信息更好。
那什么是需要立即回復的信息呢?比如家長給孩子請假的信息,我們看到后就要及時回復,并了解情況。
第二個識別:識別事情的真相。
家長留言:夏夏回來哭訴,坐在第四排看不清黑板,同桌也經常上課打擾她,影響她學習。她哭哭啼啼地說不想去上學了。
這句話中包含了很多信息:夏夏是哪個孩子?夏夏是個怎樣的孩子?夏夏怎樣哭訴的?夏夏是之前坐在這里就看不清黑板,還是現在才開始看不清黑板的呢?夏夏的同桌是偶爾打擾她,還是經常打擾她?夏夏的同桌是否真的影響了夏夏的學習?
在提出這些問題后,我發現這些信息都需要先去了解。我們要了解事件本來的樣子,事實確如家長所說,還是被家長夸大了?
基于這些問題,我開始識別事情的真相。
首先,觀察了解。
我對照成績單,了解了夏夏之前的測試成績都是優秀。一到教室,我馬上對照班級座次表,鎖定夏夏的位置,并特意走到夏夏旁邊,細心觀察夏夏。
我特別關注了夏夏早讀和上課的情況,發現夏夏學習認真,學習習慣比較好,做事有條理,上課雖然不舉手發言,但是她的神情告訴我,她在認真思考。我試著讓夏夏朗讀黑板上的一段話,夏夏的朗讀非常流利準確。這說明夏夏坐在第四排并不存在看不清黑板的情況。
同時,我觀察了夏夏的同桌小宇。小宇上課雖時有不自覺的小動作,比如玩筆、摳手指,但是小宇的表現欲比較強,經常舉手回答問題。
批作業時,我重點關注了夏夏和小宇的作業,發現夏夏的書寫干凈整潔,小宇的書寫不太好。
第二,主動交流。
我在大課間,聯系了之前的班主任李老師,李老師說夏夏的性格有點內向,學習習慣比較好,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非常重視,經常主動與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但是,以前沒有提過同桌影響學習的問題,也沒有提過視力不好,要求換座位的問題。
同學們大課間自由活動時,我又問了幾個同學,他們都說夏夏很認真努力,不太愛說活,小宇的性格很活潑。
上午第三節課課間,我看到夏夏到開水間打水,便和她一起前往開水間。打水時,我提醒夏夏小心水燙,并親切地問她:“老師講的課你能聽懂嗎?”夏夏點了點頭。我接著說:“你的同桌小宇性格很活潑,你們相處得不錯吧!”夏夏“嗯”了一聲,想了想,說:“昨天他沒帶鋼筆,沒有和我打招呼就從我的鉛筆盒里拿了我的鋼筆用,用完了也不記得還回來,我要了好幾次,直到放學,才把鋼筆要回來?!蔽覇枺骸靶∮钪耙策@樣經常不打招呼就拿你的東西用嗎?”夏夏說有過。我告訴夏夏,同學之間相處有問題,要及時和老師交流,老師會幫助她的。我想,這應該就是家長要換同桌的主要原因吧。
午餐之后,有的同學在操場上做游戲,有的同學在教室讀書。我讓小宇午餐后協助值日生一起打掃餐廳衛生,小宇做得又快又好。我鼓勵小宇動手能力強,有責任心,上課認真思考,積極發言,然后又適時提醒他上課時如果能端正坐好安靜舉手就更棒了。我問小宇是不是偶爾會忘記帶文具,小宇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于是,我送給小宇一支鋼筆,并告訴小宇,每天晚上要自己整理好自己的文具,如果真的忘記帶了,可以禮貌地向同學借,但用完以后要及時歸還,小宇紅著臉點了點頭。
至此,事情的真相基本弄清了。
第三個識別:識別家長的需求。
識別了事情的真相之后,我們就不難感受到家長的內在需求了。我們要站在家長的角度去識別家長的需求。
家長為什么會這樣說?家長為什么在換了老師之后才提出來呢?家長心里的焦慮不安是什么?問題的焦點在哪里?
通過之前和李老師交流,我發現夏夏家長非常關注孩子。班級剛換了老師,家長心里可能會想:我的孩子比較內向,不愛說話,新換的老師會注意到我的孩子嗎?我的孩子能不能很好地適應新老師……這一系列問題加上孩子回去說同桌拿了鋼筆不還,導致家長的焦慮升級,才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導圖文稿,邏輯縝密
三個識別之后,我簡單寫下關鍵詞:表達歉意、真誠感謝、陳述事實、解決辦法。我們知道,和家長交流要有話術。我們可以把要說的話一句句寫下來,并預設家長可能的回應?;蛘?,我們至少要打一個腹稿,胸有成竹地與家長溝通。
于是,我給夏夏媽媽打了一個電話,內容如下:“夏夏媽媽,您好!我是新班主任徐老師,我早上看到了您給我的微信留言。很抱歉,剛開學,我又是剛接手咱們班,班級事情比較多,沒有及時和您聯系。這節課沒課,我趕緊給您回個電話。”
“夏夏媽媽,感謝您對孩子的關注,夏夏是個優秀的孩子,她學習認真,學習習慣良好,書寫干凈漂亮,這和您的指導和教育是分不開的,感謝您為我們培養了這么優秀的孩子。”
“我觀察了孩子上課的狀態,夏夏聽講很認真,雖然同桌小宇偶爾玩玩筆、摳摳手,但是夏夏專注力很強,絲毫沒有受到同桌的影響。我讓夏夏回答過問題,她看著黑板朗讀句子,聲音又流利又好聽。同桌小宇也是個好孩子,雖然成績不如夏夏,但是小宇性格活潑、樂于發言,而且有愛心、愛勞動。我和小宇交流過了,要他在學習習慣上多向夏夏學習,每天記得整理好文具,如果偶爾忘記帶了,要禮貌借用,用完及時歸還。這個問題,我也會和小宇媽媽交流的。夏夏這么優秀,一定會帶動同桌一起進步的,小宇活潑的性格也會影響夏夏。希望夏夏也越來越喜歡表達。同桌互相學習,一起進步,這多好?。 ?/p>
至此,問題基本解決了,夏夏家長也表示不用換座位了。
當然,如果家長沒有這樣說,我們可以這樣說:“我剛接手咱們班,對班級的很多情況還不了解,感謝您及時和我交流,也請您多多支持。如果確實需要的話,班級整體調位的時候,我會考慮的?!?/p>
多做一點,收益加倍
事情到這里還沒有完。我非常注重每一個事件的附加效益,讓每個事件的效益最大化。
1.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我給小宇媽媽打電話交流,肯定了小宇愛發言、愛勞動的優點,希望家長多關注小宇良好習慣的培養,從每天整理文具開始。
2.指導方法,持續跟進
在學?;顒诱n時,我請同學教小宇整理書包和文具,然后再讓小宇自己整理一遍。我發給小宇一張書包文具整理記錄表,讓小宇每天晚上八點前打卡記錄,并和小宇媽媽約定每天提醒孩子整理書包文具。小宇家長也很高興,新老師第二天就這樣關注自己的孩子,鼓勵孩子,發現孩子的問題,并給了家長可行性的建議和持續跟進。
3.贏得家長,站穩腳跟
通過與夏夏家長和小宇家長交流,兩位家長感受到了新班主任的認真負責,在和其他家長交流時,言語間都是對老師的認可和肯定。不知不覺,我就這樣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帶的新班很快步入正軌,家校關系和諧美好。
在家校協同育人的道路上,每一次家校溝通都是一座橋梁,連接著老師與家長,共同為孩子的成長護航。通過運用清單思維,我不僅解決了夏夏調座位的問題,更在這一過程中展現了對每個孩子的細心關注和對家長的理解,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這不僅是我在家校溝通工作中的一次成功探索,更為以后的帶班育人鋪平了道路。(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第二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