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廣電總臺:多維創新奏響強音全媒集結呈現全國兩會精彩內容
江蘇廣電總臺2025年全國兩會報道強化深度融合,精心組織140人的前方報道團隊,在全國兩會期間推出40余個掛標專題專欄和融媒體內容產品,集納發布相關報道 5300余條次,形成強勁的全國兩會宣傳聲勢。
系統創新組織架構。江蘇臺首次以全新組建的荔枝新聞中心為主體,統一呼號和采訪標識,構建以“荔枝新聞”客戶端為網絡旗艦平臺,以江蘇衛視頻道、江蘇新聞頻道、江蘇新聞廣播及江蘇新聞社媒矩陣等為支撐,以北京京西賓館演播室、北京荔枝大廈演播室、南京演播室3地設演播室勾連會場內外,通過七語種海外賬號對外傳播的兩會報道融合機制,全景展現全國兩會盛況。
核心宣傳及時高效。江蘇臺著力聚焦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全平臺、快節奏、大聲量,讓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傳得更快更開更廣。會前推出“春風又綠江南岸——向總書記報告”系列成就報道。3月5日總書記參加江蘇團審議,全媒體矩陣迅速在首頁首屏首條位置轉發央視相關短視頻,第一時間傳遞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生動場景。江蘇衛視當晚《晚間新聞》特別節目及時播發反響報道《我與總書記面對面》《總書記和我們心連心》,充分展現習近平總書記大黨大國領袖形象,傳遞江蘇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堅定決心和昂揚士氣。荔枝新聞客戶端、江蘇新聞公眾號同步推出原創短視頻和圖文報道。品牌專欄《隨團日記》迅速推出《面對面 心連心》,長圖產品《總書記在江蘇團的“互動時刻”》等報道,將會場的熱烈氣氛和代表們的澎湃心聲通過手機端廣泛傳播。《習習春風 聲聲回響》《習習暖意乘風起》《兩會青春派》《兩會e事廳》等專欄持續讓權威聲音深入人心。電視理論訪談節目《時代問答》邀請“馬工程”專家解讀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首期節目CVB收視率列同時段省級衛視新聞專題類節目第二,系列理論短視頻累計瀏覽量超3600萬。
全域傳播聲勢強勁。荔枝新聞客戶端、inJiangsu我蘇客戶端開設全國兩會專題《2025全國兩會時間——“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 干字當頭 勇挑大梁”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廣播電視端全天20余檔節目大板塊、高密度開設掛標專欄《“直通北京——2025全國兩會特別報道”》,從大會程序報道、政府報告解讀、代表委員履職風采等多元角度切入,制作推出各類原創報道約1100 條,8條報道登上微博全國熱搜。江蘇臺強化協同聯動有效擴大傳播聲量,通過自主的荔枝云技術平臺向省內64家縣融中心推送全國兩會內容超1.8萬條次;廣泛開展跨區域合作,推出10余個跨省聯動項目,聯合北京、上海等50家廣電融媒推出互動征集《報告里有“我”》,聯動南方+、大象新聞、閃電新聞、潮新聞等省市媒體推出融媒專欄《天南海北·融媒聯動》,推動全國兩會精神廣泛傳播。著力國際傳播,推出英文系列短視頻報道《世界看“兩會”》(A World View ofChina's Two Sessions),海外媒體矩陣發帖超500條次,總互動量逾萬,向世界傳播好中國聲音。
科技賦能創新表達。江蘇臺注重科技賦能,創新運用XR擴展現實、虛擬穿屏、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AI虛擬主播等新視聽技術,多款融媒體產品創意新穎、語態青春、頻頻“出圈”。《AI小然帶你看兩會》每天清晨預告當天兩會看點,4次登上微博熱搜;首次推出的人形機器人記者“蘇小麥”驚艷亮相,為全國兩會宣傳增加新表達形式;《AI繪藍圖·報告里的我》選取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關鍵詞,用戶一鍵生成專屬全國兩會海報,刷屏“朋友圈”;長圖《讀懂報告關鍵詞》運用DeepSeek等智能工具及代表委員、智庫專家觀點,勾勒2025年中國實干圖;AI短視頻《看!江蘇制造的硬核擔當》借用神話中諸多“仙家法寶”勾連江蘇制造的“硬核擔當”,展現江蘇大地“干字當頭”的奮進景象,全網點擊量超5150萬。
湖南廣播電視臺:全矩陣布局 生動鮮活傳遞全國兩會精神
自2月下旬起,湖南衛視、湖南電臺、湖南經視、芒果TV、風芒App等開設《人民的代表》《委員風采》等專欄,講述在湘住湘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履職故事。各媒體同步做好2025年議案、提案、建議準備情況和代表委員赴京等報道,推出預熱報道,為迎接全國兩會召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全國兩會召開進程中,湖南廣播電視臺充分發揮深度融合和集團軍作戰優勢,緊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光明行”這一主題,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不斷壯大主流輿論陣地。湖南衛視《湖南新聞聯播》推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湖南實踐”“我和我的AI朋友”“村里有個國代表”等專欄,主動牽引議題,力求讓報道更年輕態、更接地氣、更具傳播力。廣播端首次打通省內上萬個社區大喇叭,將兩會精神傳至千家萬戶;聯動全國中部六省省級電臺,推出大型融媒系列報道。經視頻道、愛晚頻道則通過推出經濟視角和養老主題的訪談、專欄、專題報道,共同傳遞全國兩會聲音。
融合傳播方面,湖南衛視、芒果TV大學生創業節目《奪金2025》呼應全國兩會“拓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渠道”等新聞熱點,獲代表委員熱議,“大學生背著雙肩包就能來湖南創業”等熱點持續出圈,節目登微博綜藝影響力榜第1。結合《奪金2025》,芒果TV策劃主題H5《“金種子”升值記》,以“盲盒”形式開展創投交互,激發青年來湘創業信心,互動量超340萬次。芒果TV自制紀錄片《中國官箴第二季》打造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生動教材,全網曝光量8.1億,相關話題閱讀量超4610萬次,編排覆蓋全國兩會周期,全國政協常委吳為山評價,節目“所蘊含的修身哲學和道德準則,應該成為新時代社會治理者的精神追求”。湖南都市(風芒新聞)推出系列短視頻《湖南的萬萬想不到》,挖掘湖南標志性產業鏈的典型案例與故事;風芒新聞融媒作品《春風花草“湘”》采用AI技術,將政府工作報告數據化作躍動的金色音符。同時,風芒新聞推出的《全國人大代表張滌建議提高兒科醫生的中醫藥水平》等4條深度訪談短視頻,在全網收獲483萬人觀看,抖音單條視頻全網點擊量240萬次,登全國熱點榜“2025兩會代表委員之聲”。廣播頻段推出創意短視頻《代表委員的手機相冊》,選取代表委員的走基層調研照片,講述照片背后的履職故事。廣播《國生開講》推出的原創短視頻《湖南到底有多開放》,同時登抖音、快手、微博三平臺熱搜,其中在微博持續登頂長沙本地榜單第1,截至3月12日全網傳播量1216萬次。同時推出的AI創意短視頻《湖南響當當——牢記囑托:用AI視頻加載中國式現代化的湖南回響》,用科技為廣播聲音賦能,視頻發布半小時點擊量即破百萬次。湖南經視推出系列短視頻《“小e”跑兩會》,虛擬記者“小e”實現京湘聯動,為“文化+科技”融合賦能。
根據全國兩會議程,湖南臺配發“胡湘平”“繼衡時評”“金石平”“風芒銳評”等評論言論,鏗鏘發聲,權威引領;引入數字人魏小芒,創新評論方式;推出“李記者的日常”,聚焦全國兩會熱點議題,立足湖南本土化觀察視角,輸出有溫度的獨家深度解讀,將政策文件轉化為“聽得懂、傳得開、共情強”的百姓語言。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芒果TV國際App在首頁及2025全國兩會專區進行相關資訊重點呈現,以9種界面語言向全球推送全國兩會特別報道,并重點推薦大學生創新創業節目《奪金2025》、紀錄片《中國官箴第二季》《春山可望·巾幗篇》等內容,匹配17種語言字幕,向世界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湖南故事。同時,國際App推出創意微視頻《“神筆”新篇》、互動H5《光轉啟新 字有乾坤》《“金種子”升值記》等,用生動有趣、極富網感的形式加強兩會精神的海外傳播。國際頻道在Facebook、X、TikTok等矩陣賬號上密集發布全國兩會相關中/英文版圖文、視頻報道,同時結合全國兩會視頻素材二次創作,制作雙語短視頻。
此外,湖南臺還依托“芒果云”強大的算力支持,以及芒果TV、5G實驗室在技術研發中積累的深厚基礎,在技術調度中心和覆蓋傳輸中心的支持下,實現技術創新應用。例如,通過5G網絡的高速率和超低延遲特性,在前方設置多個實時回傳點,確保記者在采訪現場拍攝的高清視頻和音頻能夠實時傳輸至后方編輯中心,從而實現“零時差”剪輯與發布;采用移動化、輕量化的采編方式,實現素材的高效管理和各頻道共享;同步運用AI技術作為輔助手段,推出8集AI系列宣傳片《中國式現代化光明行》,通過人工智能生成技術,完成腳本策劃、畫面包裝等流程制作,“內容+科技”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展現人民領袖的思想偉力、魅力風范、為民情懷。該片實現從“音頻轉寫”“音色復刻”到“文本生成圖像”再到“圖像生成視頻”的全新報道形式;利用先進的圖像視頻轉換技術,將生成的靜態圖像轉化為動態視頻,為新聞評論增添生動、立體的表達方式。
上海廣播電視臺:新技術賦能 推動全國兩會報道內容傳播
今年全國兩會報道,上海臺集結精兵強將,強化總體統籌,以“2025看兩會 看東方”為總品牌,前后方配合,新技術賦能,大小屏結合,內外宣聯動,力求多維度、大容量、全媒體創新呈現全國兩會盛況和代表委員履職風采,大力營造朝氣蓬勃、和諧包容、團結向上、昂揚奮進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打響SMG全國兩會報道品牌。
3月4日—11日 ,上海廣播電視臺廣播電視端推出全國兩會相關新聞報道逾2000條次;新媒體端發布全國兩會報道約5300條次,全國兩會內容全網傳播量近4.7億。全國兩會期間,東方衛視頻道新聞節目全國收看人數6240.7萬,較去年同期提升10.06%。
今年的報道中,上海臺充分發揮聯合作戰優勢,成立由融媒體中心、東方廣播中心、第一財經及技術團隊組成的38人前方聯合報道團隊,在后方配備800余人參與制作。自2月17日起,主要新聞節目《990早新聞》《東方新聞》《新聞報道》,以及看看新聞Knews、阿基米德App,均推出“代表委員履職”專題報道,展現上海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履職風采,同步推出主題報道,充分預熱。
會議期間,主頻道東方衛視聚焦全臺優質資源,打造“問政中國”“兩會觀察”“兩會議政錄”“兩會早知道”四大深耕多年的全國兩會品牌專欄,貫穿東方衛視的早、午、晚、夜新聞,并與看看新聞Knews全國兩會報道“大小屏”聯動,呈現全國兩會盛況。上海新聞廣播以阿基米德App為主陣地,推出全國兩會專區、全國兩會AI熱電臺及14檔全國兩會專題節目和直播報道。第一財經在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全平臺發力,其中第一財經日報推出36個全國兩會專版、發布52篇稿件,電視和網端策劃推出《兩會我來說》《總編看兩會》《外資大行看兩會》《兩會問道》《首席對策》等專題欄目,打造的《兩說》“兩會特別節目”亮相東方衛視。
主平臺“看東方”App匯集上海臺全國兩會優秀報道內容,推出“2025看兩會 看東方”專區,并聯手融媒體中心、東方廣播中心、第一財經,打造9場網絡系列輕直播。東方衛視、上海新聞廣播、看看新聞Knews還通過系列報道、視頻連線、綜述播報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展現上海成就,彰顯代表委員履職風采。
國際傳播方面,自3月4日起,ShanghaiEye與東方衛視聯動推出10集高端訪談“DIALOGUE與世界對話”,獨家專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全球重量級專家政要等,展現世界對中國兩會的關注。該系列已由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辦公室推介給中國駐外使領館社交賬號選用分享。7集系列報道ShanghaiEye“DECODING CHINA”,面向海外講述中國民企的科創故事。 “Yicai Global”網站推出的全國兩會系列暨年度專題China BizBeat,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傳播量超20萬次。俄羅斯、越南等多家財經媒體,以及世界經濟論壇網站轉載“Yicai Global”多篇全國兩會報道內容。
新技術應用成為上海臺今年兩會報道的新亮點。借助自研升級的Scube平臺,CMCR(云調度應用中心平臺)構建“輕量化采編、智能化生產、矩陣化傳播”的新聞生產傳播體系,高效賦能臺(集團)新聞節目生產及廣播電視播出,以及“看東方”等新媒體多平臺、多渠道信號分發,為全國兩會新聞內容傳播提供有力技術保障。看看新聞Knews長圖海報《政府工作報告關鍵詞透視:政策重點與新興趨勢》運用AI分析工具,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新興詞、高頻詞、關鍵詞,讓宏觀經濟政策可視化、場景化。阿基米德App推出定制化、數智化互動H5《AI來電:叮!您的專屬報告已送達》。“看東方”App應用Scube的AI“橫轉豎”智能技術,將代表委員接受采訪的直播畫面實時轉換為豎屏模式,適配移動端用戶的瀏覽習慣與傳播需求。第一財經還充分運用自研智能生產平臺“星翼大模型”賦能網端內容輸出,凸顯專業主流財經媒體的獨到價值。
北京廣播電視臺:多視角、全方位做好全國兩會報道
圍繞今年全國兩會報道,北京廣播電視臺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精心組織策劃相關內容報道,在確保程序報道安全的基礎上,力求在時效性、貼近性和內容豐富性上有所作為,打造兼具權威性與傳播力的報道矩陣,全方位、多角度呈現會議盛況。其間共派出10位上會記者,全平臺播發稿件超1500篇,微博、抖音同城榜累計上榜近30次,為國內外受眾呈現一場高質量、多維度的全國兩會傳播盛宴。
北京臺在重點頻道頻率提前策劃,開設全國兩會相關專題專欄。預熱階段,《北京新聞》開設“履職在路上”專欄,報道北京團代表委員履職故事;《新春走基層》《春天的腳步》《新春新動能》等專欄營造溫暖奮進和諧氛圍,用正能量贏得大流量。會議期間,新聞廣播、新聞頻道重點新聞欄目開設“兩會特別報道”“全國兩會時間”等專欄,按照會議安排及時報道兩會重要議程、北京團代表委員重要活動,同時積極尋找北京落點。北京時間對人大、政協開幕會、“部長通道” “代表通道”“外交主題記者會”等10余場活動同步直播,總觀看量超60萬次。
新聞廣播在李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后及時采制相關報道,為未來經濟發展強信心、鼓干勁。北京新聞廣播微博聯合內蒙古、江蘇、山東新聞廣播,推出“綠電潮涌亮山河”全媒體聯合報道,參與“報告里有‘我’全國新聞廣播聯動報道”。交通廣播主持人微信視頻號“TT-說”發布2條解讀《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的短視頻,通過簡明扼要的結構,梳理核心內容。財經頻道《天下財經》《首都經濟報道》制作播出《劃重點!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這些》等節目,聚焦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點內容,成為北京時間客戶端當日人均訪問時長第一名(24分56秒)。
為了進一步呈現全國兩會現場的北京聲音,新聞廣播圍繞DeepSeek、新能源車等前沿科技話題,采訪齊向東、馮遠征、雷軍等多位代表委員,展現他們對熱點話題的關注和對國家創新發展的信心;3月8日,推出短視頻《看!兩會“她”力量》,展現女性代表和委員的履職風采。北京新聞廣播微博端開設的全國兩會話題#春日盛會在京開# ,沖上北京同城熱搜,閱讀量超550萬,全國兩會相關話題閱讀量超1000萬。新聞節目推出《和人大代表做一天朋友》系列,講述北京石景山密閉式清潔站操作工劉明群、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阮祥燕等人大代表的故事,全平臺播放量500萬次。
新聞廣播《新聞天天談》今年繼續與天津、河北廣播電視臺聯動,于3月5日至7日推出特別訪談《對話京津冀》,邀請來自三地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相關領域權威專家、相關產業領域企業代表,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言獻策。北京時間聯合財經頻道推出的《局處長講政策》融媒體特別報道“局處長走一線”,全網總觀看量超2500萬,微博主話題詞#局處長講政策#總閱讀量9265.5萬。
新技術應用及融媒傳播方面,新聞頻道首次啟用自研AI助手“小京”,解答民生問題,發布短視頻《BRTV全國兩會報道人工智能小助手“小京”首次亮相》。北京時間開設“聚焦2025全國兩會”專題,設置“總書記的兩會時間”“代表通道”等13大專區,集成稿件230余篇,總點擊量超500萬次;專題飄紅置頂截圖曝光量千萬級;《人大知識貼》《政協知識貼》等4組海報,以手帳、SVG互動等形式普及全國兩會知識,總曝光量超百萬次;《收藏!2025政府工作報告一圖速覽》《新質生產力解讀》等4組長圖及1部AI短視頻,端內閱讀量突破10萬;AI短視頻《活力滿滿、熱氣騰騰!AI打開2025中國新圖景》,將宏觀經濟目標轉化為動態影像。聽聽FM推出“2025全國兩會”特別專題策劃,通過H5專題聚合呈現大眾高度關注的全國兩會熱點報道。
國際傳播方面,國際傳播中心(籌)擬定《2025兩會看中國》外宣方案,通過BRTV國內微博矩陣、BRTV Global微信、小紅書、臉書、X、油管、Ins機構號和美、加、澳、印尼、韓國、新西蘭等九家華文合作電臺,以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廣播平臺《全景中國》向全球播發,覆蓋用戶量超360萬。使用英文海報、雙語圖文、原創短視頻等形式,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北京實踐,利用原創國際傳播動畫形象“熊貓Leo”,增加趣味性和互動性。
浙江衛視:聚焦浙江議題 多渠道傳播全國兩會盛況
圍繞今年全國兩會報道,浙江衛視依托“中國藍新聞”作為主要報道陣地,通過多種形式推動會議內容傳播。會前,浙江衛視提前開展全國兩會內容預熱報道,在“第一視點”專欄推出報道《第一視點|一次“當場落實”的對話》,生動展示浙江牢記總書記囑托、不斷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通過開設新聞專欄、融媒直播、融媒版新節目等呈現相關內容。
浙江衛視提前創制一批特色新媒體產品和直播,推出新聞漫畫《看浙里經濟“三頭六臂”》,系列短視頻《“飛”一般的車間》《我是“必應俠”》,系列采訪《心愿亭里話兩會》,聯動直播《尋“新”記丨民營經濟新動能》。其中,新聞漫畫《看浙里經濟“三頭六臂”》巧妙結合哪吒的乾坤圈、混天綾、風火輪、火尖槍、九龍神火罩等法寶,通過組圖形式形象化展示浙江各地開年拼經濟的新招實招。
全國兩會期間,浙江衛視在《浙江新聞聯播》《新聞深一度》《正午播報》《今日評說》等大屏欄目開辟《直通全國兩會》專欄,大時段串聯全天的新聞節目,形成傳播熱潮。其中,《浙江新聞聯播》在做好大會程序性報道和主要領導活動時政報道的同時,還推出《特寫|新時代浙江故事 匯聚奮進信心》,聚焦代表委員關注的浙江議題。緊扣創新浙江、改革開放縮小三大差距、“兩山”理念20周年等主題,拆解開放團組會議上的發言金句,浙江衛視以創意短視頻形式、翻頁海報等多種形式呈現。此外,浙江衛視還連續推出《兩會深觀察·解碼2025》《兩會微鏡頭》《川源兩會觀察·對話這五年》等報道、專欄。
特別策劃推出的《對話·2025》高端訪談節目,對話各地市參加全國兩會的書記、市長,暢談各地如何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推動新一年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正午播報》設立《兩會·在現場》《兩會·正履職》《兩會·全搜索》三個小板塊,展現代表委員履職風采。《今日評說》強化媒體評論,推出《提問2025——全國兩會特別節目》,圍繞全國兩會熱門話題,結合浙江實際,連線代表委員,邀請相關專家進演播室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小屏端,中國藍新聞客戶端和矩陣號開設AI專題《直通2025年全國兩會》,除了及時發布并推送全國兩會開閉幕消息、重要議程,同步直播好全國兩會開幕式、記者會、代表委員通道等重要活動,還重點以AI賦能包裝設計、版面編排、內容生產,推動內容與技術融合共進、傳播與科技雙向賦能;推出《兩會“圈”重點》等新媒體產品,力求報道好全國兩會上的浙江元素,傳播好浙江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