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琳瑯滿目的水果攤上,有一種水果很不起眼,它外表粗糙,顏色也不鮮艷,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個失敗品,它就是丑橘。
丑橘的外表實在讓人難以恭維,既沒有蘋果那般光滑圓潤,又沒有橙子鮮艷亮麗。它的皮厚且硬,不像其他水果那樣,輕輕一剝,就能露出誘人的果肉。每次看到丑橘,我都會不由自主地皺起眉頭,心想:這樣的水果,怎么會有人喜歡吃呢?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嘗到了丑橘的味道。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我路過一個水果攤,看到丑橘孤零零地躺在角落里無人問津。攤主看我猶豫的模樣,便熱情地遞給我一個,說:“嘗嘗吧,別看它長得丑,味道可好了。”
我半信半疑地接過丑橘,剝開它粗糙的皮,當那金黃色的果肉映入眼簾時,我驚訝地發現,原來丑橘的內心竟如此美麗。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瞬間,一股清甜的味道溢滿口腔。
從那以后,我對丑橘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開始欣賞它那獨特的外表,覺得那是一種質樸且真實的美。我不再嫌棄它的皮厚,因為我知道,那厚厚的皮里包裹著無盡的甘甜。
丑橘雖然外表丑陋,但它卻用自己的味道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它不像外表光鮮的水果那般嬌氣,需要精心呵護才能保持美味。它在任何環境下都能生長,用自己的果實回饋大自然和人類的養育之恩。
每當我看到丑橘時,都會想起那些在生活中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他們或許沒有華麗的外表和顯赫的地位,但他們用自己的努力為社會和他人帶來了溫暖。
丑橘之美,不僅在于它的味道,更在于它質樸而堅韌的品質。它教會我一個道理:外表的美麗只是暫時的,內心的美好才是永恒的。
讓我們學會欣賞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事物,因為它們可能蘊藏著無盡的美好和價值。
點評
作文通過小作者與丑橘的相遇,傳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不要以貌取物。文中運用欲揚先抑的表現手法,先向讀者展示了丑橘外表的不討喜,隨后轉到丑橘內在的美味;且通過將丑橘與那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們進行類比,將一種普通的水果提升到了對人性和價值觀的思考上。
全文語言樸實,情感真摯,能夠引起讀者共鳴。
【陜西渭南市臨渭區前進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