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首款iPhone折疊屏價格曝光的喧囂中,被華為自譽為“意想不到的產品”的Pura X折疊屏手機終于揭開了神秘面紗。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市場反饋中“就這?”的聲音竟然成了主流。7499元的起步價,也讓不少人覺得它與“人人都買得起”的宣傳口號嚴重脫節。
華為Pura X還不至于翻車,只是人們對其“新形態手機”的定位有些失望罷了。畢竟,自從柔宇科技在2018年推出折疊屏手機以來,這一領域基本上就分出了大折疊和小折疊兩種形態,廠商們更多是在解決屏幕折痕、機身厚度等問題上下功夫。
在智能手機外觀創新略顯停滯的當下,華為Pura X的出現,改變了小折疊屏手機“美麗的小廢物”的固有形象。其16:10比例的闊型屏設計,展開后更接近小平板的使用體驗,基本上解決了小折疊屏手機可用性不足的問題。僅這一點,確實讓小折疊屏手機更加實用了,也更加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大折疊屏手機的創新也不慢,特別是上個月發布的OPPO Find N5。這款有“全球最薄折疊旗艦”之稱的手機,以堪比直板手機的厚度和重量,終于也讓大折疊屏手機在輕薄與實用之間找到了更好的平衡。
在此之前,小米MIX Flip、榮耀Magic V等優質折疊屏手機的相繼出現,不僅坐實了折疊屏手機在技術上的可行性,也展示了折疊屏手機在性能上的無限可能。
從市場表現來看,近兩年折疊屏手機發展迅猛,各大手機廠商也都紛紛推出了高中低檔折疊屏產品,價格也逐漸親民。從最初的萬元以上,到如今部分產品下探至3000元左右,讓更多消費者有了嘗試的機會。同時,折疊屏手機在輕薄化、續航能力、影像性能和折痕控制等方面也在持續優化,技術已日益成熟。
如今看來,那些曾經對折疊屏手機持懷疑態度的消費者,已經開始放心大膽地選擇自己心儀的折疊屏手機了。
當然,折疊屏手機的普及還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價格偏高、耐用性不足、軟件適配度差和維修成本高等問題依然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折疊屏手機已經從“嘗鮮”逐漸走向“常用”,成為越來越多人換機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