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作為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尤其在高校等集體環境中,傳播速度較快,因此,采取及時有效的控制措施十分關鍵。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也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皮膚損傷處傳播。該病的潛伏期通常為10到21天,患者在發病前的幾天至皮疹出現時都具有傳染性,因此容易在人群密集的環境中迅速傳播。
水痘的臨床表現通常以發熱、皮疹和瘙癢為主要癥狀。發熱是水痘的初期癥狀之一,患者會在感染后的幾天內感到身體不適,伴隨低至中度的發熱。隨之而來的是皮膚上逐漸出現一些紅色斑點,隨后迅速發展為小水泡。這些水泡在幾天內會破裂并形成皰疹,最終結痂。由于皮疹的演變過程較為復雜,患者在整個病程中會經歷多次水泡破裂和結痂,且皮損通常分布較廣,最常見的部位包括頭面部、軀干及四肢。
高校如何切斷水痘傳播鏈條
1.個人層面
若發現自己出現可疑的水痘癥狀,尤其是在近期有接觸水痘患者的經歷時,必須盡早就醫并進行確診。確診后,患者應及時向輔導員報告病情,并提供醫療診斷證明。此舉不僅有助于盡早啟動隔離措施,還能為校醫院提供必要的信息,幫助其安排后續的防控工作。同時,患者應隔離至脫痂為止,并不得少于發病后14日,憑確診單位開據的復課證明返校。若在宿舍或教室內有同學出現類似癥狀,其他學生也應主動報告并及時就醫,確保早發現、早隔離。
2.校園層面
①加強傳染源管理。一旦有學生被確診為水痘,應立即進行隔離治療,并且暫停發病班級公開課,避免班級間交叉感染。對于任何出現疑似水痘癥狀的學生,校方應督促其及時就醫,并對其進行初步判斷。此時,學生應佩戴口罩,并盡量減少與他人的接觸。同時,校醫院要加強學校晨檢工作,發現胸口背部出現斑疹、丘疹或皰疹的學生,及時告知學生去醫院就診,做好學生因病缺課記錄。
②切斷水痘傳播途徑。高校應加強校園內公共場所的通風換氣,尤其是教室和宿舍,保持空氣流通。教室和宿舍的門把手、課桌、地面等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要定期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在宿舍中可使用紫外線消毒燈進行額外的空氣消毒,進一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③加強易感人群保護。建議發病班級開展水痘疫苗應急接種,已有2劑次免疫史或明確發病人群不需要接種,免疫空白人群或有1劑次免疫史的人群需要應急接種1劑,避免因接觸感染源而導致疾病傳播和蔓延。學校應組織水痘疫苗的宣傳和接種活動,確保盡可能多的學生完成疫苗接種,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