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闡釋
夏商時期的中華大地,久遠而神秘,文明的火光在時空中留下歷歷光彩。河南省洛陽市二里頭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已歷經66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遺址,發掘了97年;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發掘了91年……這些早已名滿天下的考古“圣地”,在被發掘數十年后,仍然有令人振奮的新進展。
2024年12月26日,國家文物局舉行該年度最后一次“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進一步揭示了夏商時期的諸多謎團。在古城村遺址,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二里頭文化時期的3條壕溝和1道夯土墻。專家推測它們很有可能是二里頭都邑外圍的壕溝和城墻,為探索二里頭都邑布局提供了重要線索。在殷墟遺址洹河北岸地區,大邑商都城的三橫三縱骨干道路網絡格局逐漸展露“廬山真面目”。考古發掘確認一條縱向干道L3的路溝長1.6千米,路面上有密集的車轍痕跡,這是已發現的兩端明確、長度最長的大邑商城市干道。在三星堆遺址北部月亮灣地區,考古人員首次發現了玉石器手工業作坊。作坊內發現的4000多件玉石器種類豐富,包括玉人像、玉牙璋等多種器型,顯示出三星堆社會的高度復雜化和工藝水平……一系列新發現、新進展,令考古工作者備受啟發。
素材解讀
從河南洛陽市二里頭遺址,到安陽市殷墟遺址,再到四川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一系列新發現、新進展向世人訴說著中華古文明的盛大與輝煌,昭示著中華文化的獨特性和多樣性。這是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強大生命力的體現。
這些考古新發現不僅引發了公眾對遠古文明的廣泛關注,為我們提供了更多關于中華遠古文明的線索和啟示,也促使我們更加深入地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為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