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二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以如椽巨筆、借豐富意象,傾吐深深離情,盡顯元曲之獨特魅力。
繽紛意象,勾勒凄美畫卷
作者巧用一連串極具感染力的意象,構建出一幅秋意蕭瑟的離別圖。“碧云天,黃花地”,化用范仲淹名句,描繪了天空湛藍、黃花滿地的開闊秋景,一高一低,色彩鮮明。“西風緊”,秋風為這幅美麗的畫面增添了幾分凄涼,也吹過離人的心間,令人頓生寒意。“北雁南飛”,大雁向南方遷徙,映襯出主人公不得不分離的無奈。
最精妙的當屬“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一句。經霜的楓林被離人淚水染紅,“染”與“醉”二字,賦予霜林人的情態,仿佛霜林亦被離情所感,沉浸在無盡的悲傷之中。這些意象層層疊加,從視覺、觸覺等多個維度,勾勒出極具感染力的畫面。
借景抒情,傾訴深深離情
這首元曲表面寫景,實則字字含情。崔鶯鶯與張生即將分離,內心滿是痛苦與不舍。眼前的秋景,無一不是她心境的映射。藍天白云、黃花堆積,本應是賞心悅目的美景,在她眼中卻是凋零衰敗之象,只因愛人即將遠行。
那如淚染紅的霜林,更是她情感的直接外化。作者用夸張的手法,將離情之深具象化,仿佛世間萬物都在為這對戀人的分離而哀傷。王實甫借景抒情,將崔鶯鶯眷戀、悲戚、擔憂等情感毫無保留地融入這些意象之中,讓讀者深切感受到這份離別的沉重與刻骨銘心。
讀此曲,我仿佛置身于那秋風瑟瑟的長亭之中,目睹崔張二人的依依惜別,體會其中蘊含的至情至性。在這凄美秋景與深沉離情的交融里,我與劇中人物同頻共振,感受到愛情的美好與離別的愁苦。
此曲恰似一軸古韻悠悠的工筆畫,用斑斕意象暈染出無盡哀愁;又宛如一首低吟淺唱的離歌,以細膩情感訴說著繾綣深情。它不僅是王實甫筆下的文字瑰寶,更是人類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明珠,引得無數讀者沉醉其中,反復品味這穿越時空的千古幽情。
【山東煙臺市第一中學高二(2)班】
點評
這篇賞析精準剖析“西風”“霜林”等意象,展現其如何交織成凄美畫卷。對情感的解讀也極為到位,將崔鶯鶯的復雜情思闡述得淋漓盡致,充分挖掘出作品的藝術價值與情感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