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產、優質中秈中熟三系雜交水稻組合泰豐優10350是由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通過輻射誘變技術選育的優質恢復系輻恢10350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通過系譜法選育的優質秈稻不育系泰豐A組配而成。該品種生育期適中、株葉形態好、產量高、米質優,2019-2021年參加四川省原子能科企水稻品種聯合體試驗,2022年通過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川審稻20222062,適宜在四川省平壩、丘陵地區作中熟中稻種植。介紹了泰豐優10350的選育過程、品種特征特性、產量表現和栽培制種技術要點,旨在為該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雜交水稻;泰豐優10350;優質;選育
Breeding of Hybrid Rice Combination Taifengyou 10350
with High Yield and High Quality
FENG Hui,LIU Yusheng,YANG Chengming,WEI Shouyu,
HUANG Qiang,LIU Yongqiang,PAN Lin,WU Xiaobo
(Sichuan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Chengdu 610100)
四川省是水稻生產大省,為提高農業種植效益,水稻—蔬菜、水稻—油菜、水稻—中藥等糧經復合型種植模式大面積推廣,而復合種植模式下水稻生產茬口期往往十分緊張,再加之農村優質勞動力的流失以及水稻輕簡化、規模集約化種植技術的應用,促使水稻生育期相對較短的中秈中熟水稻品種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因此,培育高產、優質中秈中熟水稻品種顯得尤為重要[1-2]。在此背景下,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利用優質恢復系輻恢10350和優質不育系泰豐A配組育成了高產、優質中秈中熟三系雜交水稻組合泰豐優10350,并于2022年通過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川審稻20222062)。
1 親本來源及選育過程
1.1 恢復系輻恢10350 輻恢10350是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以(輻恢838-8/香183)F7為母本、成恢727為父本雜交,F1種子經480Gy的60Co-γ射線處理后,通過系譜法選育而成的強恢復力、優質恢復系,2019年8月通過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組織的田間技術鑒定。
1.2 不育系泰豐A 泰豐A是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以[米31//(博B/浙9248)F8]F4為父本、71A(榮豐A)為母本雜交,經8代回交轉育而成的優質印水型秈稻不育系,2008年通過廣東省科技廳組織的科學技術成果鑒定,2015年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品種權號:CNA20090289.9。泰豐A米質優、柱頭外露率高、異交結實率高、制種產量高,利用其配制的組合具有粒型細長、整精米率高、米質優等特點[3-5]。
1.3 組合泰豐優10350 2013年春在海南利用恢復系輻恢10350與多個不育系測配,同年正季進行田間優勢鑒定,組合泰豐優10350表現優異;2014年春在海南進行小面積制種,同年正季參加品種比較試驗,表現產量高、優勢強;2015-2016年進行多點試驗,表現產量高、優勢強;2019-2021年參加四川省原子能科企水稻品種聯合體區域試驗及生產試驗;2022年通過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川審稻20222062。
2 品種特征特性
2.1 主要農藝性狀 泰豐優10350谷粒有芒,最長芒長度極短到短,主要分布于稻穗頂部,初期紅色、后期中等黃色,谷粒細長,糙米淺棕色。基部葉的葉鞘呈淺紫色,莖稈節處無花青甙顯色,莖稈基部莖節包裹,柱頭為紫色,倒二葉葉片、葉耳處有花青甙顯色。2019-2020年2年區域試驗平均畝有效穗數13.2萬穗,穗長27.0cm,千粒重26.2g,全生育期146.0d,比對照品種輻優838晚熟0.3d,結實率78.2%,株高119.4cm,每穗著粒數222.7粒。
2.2 稻米品質 2019-2020年經四川省原子能科企水稻品種聯合體試驗統一取樣,委托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2019年檢測結果為:直鏈淀粉含量16.7%,膠稠度63mm,精米粒長7.3mm,長寬比3.4,透明度1級,糙米率79.6%,精米率71.7%,整精米率65.8%,堊白粒率16%,堊白度3.2%,堿消值6.6級;2020 年檢測結果為:直鏈淀粉含量15.0%,膠稠度 70mm,精米粒長 7.5mm,長寬比 3.4,透明度1級,糙米率80.9%,精米率69.9%,整精米率53.7%,堊白度1.8%,堊白粒率 13%,堿消值7.0級,米質檢測結果符合NY/T 593—2013《食用稻品種品質》優質三等秈稻品種品質標準。
2.3 抗性表現 2019年、2021年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受四川省原子能科企水稻品種聯合體試驗委托進行稻瘟病抗性鑒定,試驗點設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縣、南充市營山縣、成都市蒲江縣、內江市資中縣等4個地區。鑒定結果為:2019年葉瘟分別為4級、7級、4級、3級,穗頸瘟分別為5級、7級、5級、5級;2021年葉瘟分別為4級、3級、3級、5級,穗頸瘟分別為5級、5級、5級、7級;綜合評價該品種感稻瘟病。
3 產量表現
2019年參加四川省原子能科企水稻品種聯合體中熟組區域試驗,試驗點設在四川達州市、樂山市、綿陽市江油市、德陽市綿竹市、南充市南部縣、成都市雙流區、雅安市、瀘州市瀘縣、內江市資中縣、廣元市等10個地區,泰豐優10350每hm2平均產量8.48t,比對照品種輻優838增產2.79%,增產點率90%;2020年續試,平均產量8.17t,比對照品種輻優838增產2.75%,增產點率78%;2年平均產量8.33t,比對照品種輻優838增產2.77%,增產點率84%。2021年參加生產試驗,試驗點設在四川內江市資中縣、自貢市富順縣、綿陽市江油市、德陽市綿竹市、南充市南部縣、成都市雙流區、達州市大竹縣等7個地區,泰豐優10350平均產量9.21t/hm2,比對照品種輻優838增產7.34%,增產點率100%。
4 栽培技術要點
4.1 適宜種植區域 泰豐優10350適宜在四川省平壩、丘陵地區作中熟中稻種植,稻瘟病發病重的地區不宜種植?
4.2 適時播種,培育多蘗壯秧 泰豐優10350在四川省作中熟中稻種植,水育秧播種時間為3月上旬至4月中旬。為促使種子發芽整齊,播種前應進行曬種,用0.1%的強氯精浸種1d,之后換清水浸種1d并催芽。大田用種量15~20kg/hm2,秧田播種量150~180kg/hm2。應避寒適時播種,做到稀播、勻播,培育多蘗壯秧,溫度低時用拱膜保暖。播種后2d內噴施除草劑,苗期2葉1心時施尿素75kg/hm2,保持淺水。如遇高溫天氣,為避免燒苗,可在拱膜上扎孔。移栽前10d揭拱膜煉苗。移栽前3d施復合肥(N-P2O5-K2O=15-15-15,下同)75kg/hm2作“送嫁肥”。秧苗2葉1心期和移栽前1周施用殺蟲劑康寬等防治稻薊馬和稻飛虱。
4.3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秧齡30~35d時及時移栽;栽插密度為30.0cm×16.7cm,每窩栽插2棵秧苗,以插足基本苗。
4.4 田間管理 根據田間肥力實際狀況進行科學的肥水管理,基肥每hm2施45%復合肥600kg;為利于秧苗返青,移栽10d后追施尿素120kg。移栽7d后施除草劑控制雜草生長,移栽后20d左右施1次殺蟲劑防治蟲害,分蘗期重點防治稻飛虱、水稻螟蟲。水稻分蘗期間,對于水分的管理應遵循“干濕交替”原則,以促進分蘗的產生;進入孕穗階段后,需維持田間處于淺水狀態;生長后期繼續采用干濕相間的方式,以達到壯籽的目的,并保持根系活力。由于該水稻組合具有兩段灌漿的特性,因此要特別注意不能過早脫水,以防影響結實率,導致早衰或降低稻米品質。
5 制種技術要點
5.1 安排適宜播差期 泰豐優10350在四川省綿竹市制種,父本輻恢10350分兩期播種,第1期播種時間一般在3月底到4月初,7d后進行第2期父本播種,父本大田用種量為7.5kg/hm2。母本泰豐A在第1期父本播種24~25d后播種,大田用種量為30~34kg/hm2。為達成培育多蘗壯秧的目的,播種要做到勻播、稀播。
5.2 培育多蘗壯秧,適時移栽 父本秧齡在30~35d時及時移栽,母本秧齡在25~30d時及時移栽。兩期父本間隔栽插,父母本每窩插2棵秧苗,父本栽插行株距為33.3cm×26.4cm,母本栽插行株距為16.7cm×
19.8cm,父母本移栽時栽插行比以2∶16為宜。
5.3 田間管理 父母本播種2d后噴施除草劑,秧苗長至2葉1心時每hm2施尿素75kg,維持淺水層,秧苗處于2葉1心期和移栽前1周噴施殺蟲劑預防蟲害;父母本在移栽前3d施用復合肥75kg作“送嫁肥”;移栽時施用45%復合肥600kg作基肥;為促進秧苗返青及分蘗,父母本移栽7~8d后追施尿素120kg;母本移栽14d后追施45%復合肥105kg;母本幼穗分化時期追施氯化鉀75kg、尿素45kg作穗肥,有助于增加穗粒重,提高結實率和籽粒飽滿度,從而提升制種產量。父母本移栽后為避免蟲害發生,應及時開展針對稻飛虱、水稻螟蟲等蟲害的防治工作。水分管控方面,分蘗時干濕交替促分蘗,孕穗時需確保田間維持有水狀態;生長后期干濕交替,以促使籽粒飽滿,保持根系活力。
5.4 做好花期預測,適時噴施“九二〇” 為保證父母本花期相遇,應及早進行花期預測。當母本進入幼穗分化期后,每隔2~3d定期進行幼穗剝檢,花期不遇時應及時調節。當母本抽穗率達到20%~30%時,父母本同時噴施“九二〇”120g/hm2,間隔1d后父母本再次同時噴施相同量的“九二〇”,切忌噴施過量。為提高母本異交結實率,待全田母本抽穗率為25%~30%時開始授粉。選擇晴好天氣于10:30-13:30采用竹竿趕粉或繩子拉花方式,間隔0.5~1.0h授粉1次,每天授粉2~3次,連續授粉10d左右,以確保授粉工作的連續性,保證制種產量。
5.5 嚴格去雜,適時收獲 要確保種子質量,應將制種田選擇在自然隔離條件好,且四周500m范圍內無其他水稻種植的區域,或確保制種田塊的抽穗揚花期與周圍種植水稻的花期間隔在12d以上,以免受其他花粉的影響。嚴格去除父母本中的異型株,在揚花期結束后及時割除父本。在85%~90%的谷粒成熟時及時收獲,包裝袋內外放置標簽。為保證種子純度,應將其單獨翻曬和存放,避免人為和機械混雜。
參考文獻
[1] 應壽英,趙穎文,何鵬.四川省水稻種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建議.中國種業,2024(11):1-7
[2] 陳琳,曾正明,羅俊濤,郭小蛟,高必軍,蔣鈺東.四川省“十三五” 審定的中秈中熟雜交水稻品種特征特性分析.雜交水稻,2022,37(3):29-35
[3] 王豐,劉迪林,朱滿山,廖亦龍,李金華,付崇允,曾學勤,馬曉智,霍興,孔樂,柳武革.水稻不育系泰豐 A 創制及其優良品質性狀遺傳基礎研究.中國稻米,2024,30(4):24-32
[4] 朱滿山,黃慧君,王豐,劉振榮,柳武革,廖亦龍,李金華,陳建偉.優質抗稻瘟病弱感光型雜交晚稻新組合泰豐優55.雜交水稻,2013,28(6):76-77
[5] 譚美林,羅招,胡繼田,張家洪.優質高產早熟雜交水稻新組合泰豐優1090的選育.中國種業,2024(4):147-150
(收稿日期: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