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辣椒制種技術費工、費時,通過引進機械化播種、半自動噴灌系統、機械化移栽、水肥一體化、無人機噴防、噴射授粉等技術,集成一套加工型辣椒輕簡化高產制種技術體系,為加工型辣椒優勢產區規模化制種提供一種新思路。
關鍵詞:加工型辣椒;輕簡化;高產;制種
Lightly Simplified and High-Yiel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Processing Pepper
HAN Meimei,ZHANG Zikun,CHANG Peipei,ZHANG Luqi,ZHANG Shaoli,
LI Tengfei,WANG Jingjing,WANG Youping,DUAN Qingqing
(De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Dezhou 253000,Shandong)
辣椒(Capsicum annuum L.)為茄科辣椒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富含維生素、辣椒色素等成分,是美食佳肴中的重要調味品。我國辣椒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210萬hm2以上,已成為國內種植面積最大的蔬菜作物,加工辣椒種植面積占辣椒種植總面積的50%[1]。辣椒除鮮食外,還可以初加工成辣椒干、辣椒油、辣椒醬、辣椒粉,深加工成辣椒紅素、辣椒堿和辣椒精等高附加值產品[2]。加工型辣椒種植效益高、產業鏈條長,隨著辣椒初、深加工產能的增加,專用加工型辣椒促進了辣椒產業的快速發展,但制種勞動力成本卻成為制約我國加工型辣椒產業發展的瓶頸[3]。針對加工型辣椒優勢產區的產業需求,在規模化制種過程中開展輕簡化制種,已成為降低制種成本、提高制種質量和制種效率的重要手段。
山東武城辣椒栽培歷史悠久,是山東省加工型辣椒生產用種的主要來源地?!拔涑抢苯贰笔菄肄r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被中國蔬菜流通協會評為“全國十大名椒”,其中德紅1號、英潮紅4號、北京紅備受消費者青睞。本文針對氣候、土壤等生產現狀,結合多年在該區域開展的辣椒制種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集成一套加工型辣椒輕簡化高產制種技術體系,以期降低辣椒規模化制種勞動強度和成本、提高規?;品N效率。
1 繁種田選擇
繁種田要求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排水方便,以沙壤土或壤土為宜,富含有機質。露地制種、繁種田應連片種植,隔離帶使用60目防蟲網棚或在周邊設置高粱、玉米等高稈作物,并與其他辣椒繁種田保持間隔500m以上,以遠離傳粉媒介較多或有蜜源植物的地塊。前茬作物是茄子、番茄、辣椒、花生、馬鈴薯的地塊不宜作為繁種田。
2 集約化育苗
2.1 品種選擇 根據加工型辣椒產業、市場和區域需求,選擇性狀優良、配合力強、前瞻性好的父母本組合,以選育多抗、高辣、優質的專用加工型辣椒新品種為繁種目標。
2.2 機械化播種 3月上旬日光溫室育苗。根據父母本花期調整父本的播種時間,要求父本花期早于母本,可同期播種;父母本花期差異不大時,父本提前10d播種;父本花期晚于母本時,父本提前20d播種。采用半自動化或全自動化機械干籽點播的方式播種,使用72孔或128孔穴盤單穴單粒播種,壓穴深度0.5~1.0cm,點播后覆蓋厚度≤0.5cm的育苗基質,并與穴盤面齊平。播種后將穴盤平放在育苗架上,微噴澆透水催芽。
2.3 苗期管理 苗出齊后及時調整風口控制棚內溫濕度,白天溫度以15~35℃為宜,夜間溫度以≥12℃為宜,相對濕度以60%~80%為宜;為防止幼苗徒長,白天光照時間應≥8h。根據穴盤基質濕度及時采用半自動噴灌系統噴水,做到均勻、噴透,穴盤基質水分含量宜保持在70%左右。幼苗不同發育階段采用半自動噴灌系統進行水肥噴霧。苗期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選用抗病毒病的加工型辣椒品種,育苗設施、基質應進行消毒;病蟲害初期及時噴藥2~3次,每次間隔4~6d。
3 定植
3.1 整地起壟 上茬作物清理后,及時深耕晾曬。定植前15d左右每667m2撒施腐熟農家肥5000kg、硫酸鉀型復合肥50kg后進行機械旋耕,旋耕深度≥12cm。使用起壟覆膜滴灌一體機按120cm起壟、鋪設滴灌帶、覆膜、覆土,壟寬80cm,溝寬40cm,壟高20cm,覆銀灰色地膜。
3.2 機械化移栽 4月末至5月上旬根據天氣和土壤墑情適時移栽,同時考慮加工型辣椒父母本幼苗生長情況選擇分期定植或同期定植。父母本一般按1∶4~6的行比進行等行距定植,父本種于制種田一側。苗齡50~55d、7~8片真葉時開始煉苗,煉苗后帶穴盤運往繁種田。使用辣椒移栽機取苗、定植、覆土、壓實,根據父母本種植密度調整株距,株距以20~35cm為宜,栽植深度3~7cm。辣椒移栽機作業行走速度≤0.3m/s,栽植頻率宜在40株/min左右;機械移栽后及時檢查漏栽情況,并進行人工補栽。
4 田間管理
4.1 水肥一體化管理 繁種田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管理方式。緩苗期灌水不宜過多,定植穴半徑15cm處土壤干燥時應及時補水。為促進加工型辣椒根系發育,應適度蹲苗,蹲苗結束后及時灌水。加工型辣椒進入始花期、盛花期要增加灌水量,每667m2葉面噴施0.15kg磷酸二氫鉀3~4次。整個生育期膜下灌水12~14次,每667m2膜下滴灌水溶性氮肥8.00~10.00kg、磷肥7.67~8.33kg、鉀肥4.67~5.00kg,適量補充硼、鋅微量元素肥料。
4.2 整枝清雜 門椒現蕾后及時打掉分枝以下的側枝,優化辣椒植株整體營養分配,避免側枝生長影響整株的生長發育。整個生育過程根據父母本植株形態特征、花和果實特征,分多次淘汰機械混雜的變異株和非父母本類雜株。
4.3 防治病蟲害
4.3.1 綠色防控 辣椒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以“提質增效、減量控害”為宗旨。采用生態調控和理化誘控為核心,輔助化學防治的措施,如可采用玉米作為隔離帶,有效防治辣椒日灼病、疫病,減輕小地老虎的危害。辣椒定植后,田間安裝黃色、藍色粘蟲板,誘殺白粉虱、蚜蟲、薊馬等害蟲,粘板以東西向為宜,隨植株生長調整高度,粘蟲板粘度下降或粘滿灰塵和蟲體時要及時更換。
4.3.2 無人機防治病蟲害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針對繁種田不同生育期的病蟲害發生情況,以殺蟲劑、除菌劑和營養液按一定比例合理配置,并將配好的藥液裝入無人機。專業技術人員操控攜帶病蟲害防治藥液的無人機在繁種田上空勻速飛行,使農藥均勻灑落在辣椒葉上。
5 授粉
5.1 母本處理 加工型辣椒從四門斗開始授粉,原因是其第3~5層花朵雜交坐果率高[4]。開始授粉時,清理掉母本發育不良的枝條,摘除開放的花朵和已坐辣椒果實。根據加工型辣椒生長環境條件,授粉時間一般在20~25d,每株授粉40~50朵花,保證坐果數≥25個。授粉結束7d左右進行摘心,繼續摘除花朵和自交果,保證已雜交辣椒果實獲取充分的營養,確保辣椒種子純度。
5.2 采集父本花粉 授粉前1d集中采摘即將開放的父本大花蕾,用鑷子取出花藥后放入培養皿中,再放入干燥器爆粉。第2天將培養皿中的花粉倒入80~100目篩子,輕輕抖動篩出花粉,將花粉倒入干燥離心管中密封貯藏于2~5℃環境中。收集的花粉最好在當天使用,貯藏時間不宜超過2d。
5.3 去雄 授粉前1d下午將花冠顏色變白且第2天將要開花的花蕾徒手去雄。去雄前應先用75%的酒精對手進行消毒,然后左手捏住花萼,右手用拇指、食指、中指捏住花冠輕輕扭動,便可將花瓣和雄蕊摘除[5]。徒手去雄速度快、效率高,為保證雜交種純度,一定要確保去雄前未散粉。
5.4 噴授粉 加工型辣椒宜于6:00-10:00授粉,溫度控制在20~25℃之間。為提高授粉質量和授粉效率,最好采用噴粉器授粉,噴射時將噴粉器噴頭對準去雄的柱頭即可。授粉時及時掛牌標記,若授粉后下雨則需要重復授粉。授粉結束后及時拔除父本植株。
6 采收入庫
當掛牌標記的加工型辣椒雜交果實紅熟后及時分批采收,采收后裝入紗網袋中置于陰涼干燥處,忌放于水泥地上暴曬。雜交果采收后于晴天集中使用專用辣椒粉碎機粉碎,用水快速漂洗后晾曬種子。種子置于陰涼干燥處,待含水量≤7%時篩掉雜質、癟籽、霉變種,然后將種子密封在有干燥劑的塑料袋中,放入種子柜進行保存,一般為一庫一種,并安排專人管理。
7 制種歸檔
繁種田生產過程中應如實記載田間管理情況、授粉日期、授粉質量、雜交種名稱、采收日期、種子質量,之后形成生產、制種檔案,歸檔3~5年。
參考文獻
[1] 鄒學校,楊莎,戴雄澤,胡博文,徐昊,朱凡,裴宋雨,遠方.中國辣椒產業快速發展40年回顧與展望.園藝學報,2025,52(1):247-258
[2] 姚明華,尹延旭,王飛,李寧,焦春海,趙家昱.中國加工辣椒育種現狀與發展對策.湖北農業科學,2015,54(11):2569-2573
[3] 楊小苗,張世才,李怡斐,段敏杰,王春萍,黃啟中,黃任中.我國機采辣椒機械和育種現狀研究進展.浙江農業科學,2024,65(10):2311-2315
[4] 梁芳芳,袁俊水,申愛民,蔡偉,梁新安,常介田.干制小辣椒雄性不育雜交制種技術.北方園藝,2019(19):168-170
[5] 韓梅梅,段青青,李騰飛,張紹麗,王友平,張自坤.加工型辣椒雄性不育三系雜交制種技術.北方園藝,2024(9):156-158
(收稿日期:2024-12-16)